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教育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321K/2010-2165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教育局 公开日期: 2010-05-18
主题分类: 教育 发文字号: 绍市教研〔2010〕51号
有效性: 196

绍兴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绍兴市第四届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11-19 09:0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学校:
    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1998〕131号文件精神,为认真总结我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于2010年开展我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由绍兴市教育局成立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奖委员会(简称“评委会”),负责评审、奖励的全面工作。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负责评委会的日常事务。
    同时,成立教学成果鉴定及评价委员会,负责对教学成果进行鉴定、评价及组织拟评为一等奖的成果进行答辩活动等。
    二、评奖范围和要求
    评奖范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教研人员及其他个人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和管理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成果。奖励重点是在改革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学成果。对有利于素质教育导向,有利于解决基础教育中重大问题,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教学成果,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奖。
    凡从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所取得的教学成果,都可参加本次评选。
    所申报的教学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明显效果,在县(市、区)、市(地)、省以至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三、奖励等级、数量及申报数
    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设一等奖和二等奖,本届奖励总额为40项。教学成果奖采用限额申报和差额评选的办法。  各县(市、区)教学成果申报数为6—10项。
    四、申报方式与时间
    教学成果奖实行逐级申报办法,由学校、县(市、区)直属单位向县(市、区)申报,再由县(市、区)向市申报。市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市教学成果评奖办公室申报。
    各县(市、区)在做好县(市、区)评奖工作的基础上,须于2010年9月15日前(市直属单位在9月10日前)将参加 市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材料(包括“申请、评审表”一式5份,“申请简表”一式5份,总结报告或论文以及文本式附件一式5份,按附件四要求建立的数据库材料及“申请简表”word文本文件软盘1份,其他附件材料各1份。申报办法见附件一)报送市教学成果评奖办公室(地址:绍兴市斜桥弄9号,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邮编:312000。电话:88905975 、88905976 。联系人:王黎明、汤国荣),逾期不再受理。
    五、奖励办法
    凡获教学成果奖的个人和集体项目的主要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均由市人民政府发给荣誉证书。
    各县(市、区)及有关单位应根据文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认真做好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推荐、评奖工作。
 
    附件:1.申报与推荐教学成果奖须知
          2.绍兴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请、评审书
          3.绍兴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申请简表
          4.申报材料及计算机数据库、文本文件的要求
          5.各县(市、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荐汇总表
 
                                                                       二O一O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一:
 
申报与推荐教学成果奖须
 
    一、教学成果奖励的范围与重点
    教学成果奖励的范围是,中小学校、幼儿园、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基础教学工作的教师、教研人员及其他个人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方法与形式,教学评价与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成果。
    所申报的教学成果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成果,包括根据基础教育目的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经过两年以上实践检验;或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地实际,应用和推广已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在县(市、区)以上范围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市及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的成果。
    二、教学成果的名称
    教学成果的名称是该成果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尽量简洁明了,好记易懂,并能概括成果的属性和内涵。恰当的名称能起到对成果“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它的每一个词或字都应反复推敲,力求准确、精辟。
    推荐优秀教材成果名称一栏填写书名并在书名后注上“教材”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中,申报省级奖及国家级奖的成果,在名称上出现过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名称繁杂。有些申报者为了全面反映成果的内容,把名称搞得很繁杂,有的长达二、三十字甚至四、五十字,成了内容提要,此类名称既不好懂也不好记,难以给人印象。
    名称通用化。名称几乎哪个成果都可以用,不能反映成果的属性和特征。如:“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等。这些名称如果加上“××学科”、“××专业(课程)”等,就比较完整了。
    名称与内容不符。有的名称成了时髦名称的堆砌,把“全方位”、“立体式”、“整体优化”、“多媒体”等时髦名词几乎全用上了,而成果的内容却没有这方面的体现,成了所谓的“戴着时髦名词大帽子下面的‘成果’”。
    名称如口号。如:“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教学”、“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等,这样的名称不能反映成果的属性和内涵,常常出现“文不对题”的问题。
    半截名称。有的名称过于简单。如:“本科生教学”、“小提琴演奏”等,此类名称只反映了成果的属性,未体现其内涵。如果改成“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小提琴演奏教学的改革”,就完整了。
    成果名称实为论文名称。如前所述,教学成果实际应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论述成果的论文和成果的实践。有些成果却用了论文的名称,不能反映实践的内容。如“××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若将成果的名称改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二者就协调统一了。
    三、教学成果的介绍
    教学成果的介绍,就是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情况,按照规定的具体条件,对成果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反映,应包括: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实践效果、推广价值等各个方面。
    每项教学成果都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取得的,他们个人(或集体)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都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其在劳动中的思想、态度、行为而论,都是很值得表彰的,但我们介绍的是教学成果,而不是取得成果的个人(或集体)的先进事迹,因此,介绍不宜成为某人(单位)先进事迹的综述。
    有些教学成果在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属于教学的范畴,因此不必多作介绍。
    充分反映教学成果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中所发挥的作用,使各有关方面对成果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是成果介绍的主要目的。介绍要做到既有理论指导,又反映实践效果。
    对比是介绍成果的好方法,也最具说服力。可对本身实施前后情况进行对比,也可与未实施方案的单位作比较。对比必须实事求是。
    介绍成果要讲足而不能讲过,如讲过了,不是造成虚假就是“画蛇添足”,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教学成果介绍不是教学经验总结,二者虽有共同点,但有明显的差异,把教学成果介绍写成教学经验总结,也不符合要求。
    四、教学成果的实践检验
    对申请评奖的教学成果做出了应经过两年及以上实践检验的规定,是保证获奖成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也体现了教学成果奖所具有的特征——实践性。
    申请2010年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两年及以上实践检验的截止期,应为2010年8月30日。
    实践检验的时间,应从方案正式实施开始计算,不含方案的研讨、论证及制定过程所需时间。如:某一课程的试题库,从研讨、制定方案到输入试题等,用了一年半时间,至申请省级奖时,已正式使用了一年半时间。显然,该成果的实践时间是一年半而不是三年,不符合两年及以上实践检验的要求。又如:某教材从正式出版并使用至申请省级奖的时间应为该教材的正式使用时间,不应含教材编写过程所需时间也不应含教材修改、再版前的前一版教材所使用的时间。
    五、教学成果的总结(或论文)
    申请教学成果奖时,要有反映该成果的总结报告或论文,二者须具其一。
    反映成果的总结报告不同于成果介绍,它要在扼要介绍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总结,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总结只是对成果的一般介绍,显然不符要求。
    反映成果的论文可以是结合成果主要内容所撰写的理论性文章,如方案构成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可以是方案实施过程中、实施后对方案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性的文章。反映成果的论文,应在省(部)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刊物上发表过。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荐成果奖前,将所有推荐成果的论文以“专刊”的形式在有关刊物上登载,虽说靠此办法过了“关”,但这种做法不可取。总结报告须通过专家组鉴定。
    总结报告或论文的作者应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如果撰写人不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即使总结报告或论文反映了成果的主要内容与水平,理论水平较高,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与成果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纯学术性论文,不能反映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水平,即使是成果主要完成人所撰写,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过,也不符合要求。如:某成果的内容是,某校数学通过教学改革,使毕业生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而其论文是全国某知名的数学刊物上发表的“××函数解法的探讨”。显然,该论文不合要求。
    提供论文时,不必提供发表的原刊物,只需提供封面、版权页、目录页及论文的复印件。论文提供两篇以上的,可依其重要性顺序排列。论文并非越多越好,高质量的一篇即可。所提供的成果总结报告须用word格式打印,正文一律用5号宋体。
    推荐教学成果奖的优秀教材反映成果的科学总结可包括下列内容:①如何体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教学的适用性;②教材内容如何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改革的需要;③教材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包括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等。
    本次绍兴市级教学成果奖拟推荐的教学成果主报告字数限定在10000字以内,请有关申请单位严格掌握。
    六、教学成果的鉴定及评价
    现场鉴定是同行专家通过对成果进行实地考查后,对成果的水平及其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所作的客观评价。
    鉴定主持单位,应为市(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教育主管机构。
    鉴定委员可由主持鉴定成果的单位选定,也可由被鉴定单位提出建议人选,由主持单位确定。
    鉴定委员会应由同行专家7—9人组成,该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的专家和主要完成人不得担任鉴定委员会委员。
    鉴定委员会中应有半数左右外地和其他部门(系统)的同行专家。
    鉴定主持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不宜作为鉴定委员会的成员,更不宜担任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成果完成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在调离该单位的两年内也不宜作为鉴定委员会的成员。
    鉴定可采用阅读有关材料、听取成果主要完成人的报告、观看录像材料、随堂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及毕业生座谈会等鉴定委员会认为需要的方式。
    本次绍兴市级教学成果奖拟推荐的教学成果不硬性规定集体鉴定要求,其中“专家意见”可由具有中学高级教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或专家组出具。
    市级教学成果的评价由绍兴市教学成果鉴定和评价委员会组织实施,其中拟评为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必须参加现场答辩。
    七、教学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或主要完成人)
     教学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和实施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单位。同时规定: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不得超过三个。
     主要完成单位及其顺序应按对成果所做贡献而定。一般说来,主要完成单位及其顺序是和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及其顺序是一致的。
     主要完成单位应严格按上述规定确定。如符合条件的单位多于三个时,则应根据其贡献大小,经过充分协商,确定其最主要的三个。
     教学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是指:“……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和实践,并做出主要贡献的个人……”,同时规定:“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不得超过五人”。主要完成人的确定和顺序,应根据其在成果中的贡献而定。
     如符合主要完成人条件的人员少于五人时,应实事求是地有几人是几人,不要人为地凑足数额;如多于五人时,则应充分协商,确定其中为成果作出贡献最大的五人;若在此问题上争议较大难以解决时,亦可选择其中贡献最大而争议最小的完成人做为代表,申请时可填写为“×××等”。
     对主要完成人应在尊重事实,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按照他们对成果贡献的大小排序,主持人只能为一人,不可两人或多人并列。同样,其他主要完成人也不应存在顺序并列的问题。
     有的领导曾在成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给过支持和帮助,对成果水平的提高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也有的领导在成果申请评奖前帮助成果人对成果进行总结和理论上提高,这些是人们有目共睹的,是任职期间的政绩,和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有重大区别,不能以此为由要求自己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
     推荐评奖的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其主要完成人及顺序应为教材的作者及顺序。
     如作者多于五人时,其主要完成人应为作者中的前五人。
     如作者为×××等,其主要完成人也应为×××等。
     如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及顺序与教材的作者及顺序有所不同时,需由成果的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成果推荐单位同意后,报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
     如教学成果为原著经改编后出版的教材且作者与改编者又不相同时,应由改编者与原著作者充分协商,在原著者及改编者中确定其主要完成人和顺序(不得超过五人)。经成果推荐单位同意后,再推荐评奖。
     如教材的作者为“×××学校”、“×××编写组”等具体单位时,应由其作者经充分协商,确定其主要完成人和顺序,经成果推荐单位同意后,再推荐评奖。
    八、争议和争议的处理
     教学成果奖,实施争议期制度。这是教学成果奖励工作走向规范化,确保获奖成果水平,保障成果持有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
     教学成果准备申请奖励,要张榜公布,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事实证明,这是保障奖励工作顺利进行,减少争议的有效措施。
     对项目提出异议或举报,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写明项目名称,获奖等级和存在问题。单位提出争议或举报的,须写明联系人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并加盖公章;个人提出争议或举报的,须写明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否则不予受理。受理争议单位应对提出争议或举报者予以保密。对诬告他人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对有关争议问题,一般应由推荐该成果的下一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教育管理机构协调解决,由评奖办公室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按照《办法》的规定,自异议期限结束之日起30日内争议仍未处理完毕,即取消该项目的获奖资格。
     九、申请材料的填写与上报
     教学成果的申请材料,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文字依据,也是获奖教学成果的档案材料。因此,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认真填写。申请材料主要有:《××级教学成果奖申请、评审书》和《××级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此外,还应有反映成果的总结或论文等。上述材料,要求用中文填写,如用外文或民族文字的,还应附有译成中文(汉字)材料的相应材料。
     表格纸张一律用标准A4开本竖装,或用A4复印纸,按照表式两面印制,表的规格、字型及大小应与提供的表式相同。
     表中有关内容一律用word格式5号宋体打印,不得以剪贴代填。表中须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如有关表不够填写时,可另附纸,但纸张大小等应与原表完全相同。
     总结、论文等材料,可装订成册(用软皮平装即可),以便于评审时阅读,但不要和上述表格装订在一起。所有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请自行留底。
     上报申请材料要求用厚牛皮纸袋装好,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申请材料,并将《××级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的第一、二页分别贴于袋的两面。
     推荐教学成果奖的优秀教材,申请的材料包括:①样书5本;②总结或论文一式5份;③教学成果奖申请、评审书一式5份;④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一式5份。
   (一)“市级教学成果奖申请、评审书”的填写
   “市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系对申请市级教学成果进行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文字依据,也是获奖教学成果的主要档案材料。
     1.封面的填写:
    成果名称:应简明、准确、恰当地表达成果的主要内容,具体要求可参照“教学成果的名称”部分;
    推荐部门、主管部门,系指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教育管理机构。推荐部门应为受委托组织评审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应为成果完成单位的主管部门。如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应按主要完成单位的顺序填写其主管部门。
    成果完成单位:指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和实施过程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单位。
    申请人:指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应按其顺序填每个人的姓名。
    申请等级:系指设定一等奖、二等奖,由推荐单位决定并填写。
    申请时间:应为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市级奖的时间。
    2.申请人情况的填写:应由申请人本人填写或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关内容,用word格式打印,第一页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以下按成果主要合作者顺序填写。
    3.成果介绍:填写时可参照本材料“成果介绍”部分。“填写人”应为该成果的申请人,如系多人完成的成果,则应按主要完成人、主要合作者及其顺序填写并签字。
    4.其它:上报材料的规格、装袋要求等见前面说明。
   (二)“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的填写
    按“市级教学成果奖申请、评审书”填写的有关要求及省、国家评奖办公室规定的有关补充要求填写。
 

附件二:
 
 
 
 
 
绍兴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请、评审
 
 
 
 
 
 
 
    成果名称                                      
    主管部门                                      
    成果单位                                      
    申请人
    (集体)                                      
    申请等级                                      
    申请时间              年         月
 
 
 
 
绍兴市教育局制
 
    1.第1—8页由申请人(集体申请的,由主要完成者和主要合作者)及所在单位负责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学校负责审核。
    2.填写时用word格式按规定打印,不得以剪贴代填。
    3.如表格不够,可另附标准A4纸。
 
 
 
 
 
 

 
   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时间
  年     月
教  龄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及任职时间
     年     月     任
最后学历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参加何学术团体
任何职务
 
担(兼)任党政职务
 
社会兼职
 
何时何地受何奖励
 
 
 
 
 
 
 
 
 
 







    主要合作者情况(集体完成成果填写)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参加工作
时间
  年     月
教  龄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
时间
   年     月     任
最后学历
 
 
在成果中所承担工作
 
    成果介绍(基本内容、实践效果、理论水平、推广价值):
 
 
 
 
 
 
 
 
 
 
 
 
 
 
 
 
 
 
 
 
 
 
 
 
 
 
 
 
 
 
 
 
 
 
 
 
 
填写人:
 
年    月    日
 
 
 
 
 
(组)
 
 
 
 
 
 
 
 
 
 
 
 
 
 
 
 
 
 
 
 
 
 
 
 
 
 
 
 
 
 
 
 
 
 
 
 
 
 
 
 
 
 
 
 
 
 
 
专家(组成员)签字:
 
单位(章):
 
年    月    日
 
成果曾获奖励情
 
获奖时间
 
 
 
 
 
获奖种类
 
 
 
 
 
颁奖部门
 
 
 
 
 
获奖等级
 
 
 
 
 
获奖部门
 
 
 
 
 
奖金数额
 
 
 
 
 
 
 
与申报成果有关的公开发表、出版的成果目
 
名   称
成果形式
发表、出版时间
刊物、书刊及出版社名称
 
 
 
 
 
 
 
 
 
 
 
 
 
 
 
 
 
 
 
 
 
 
 
 
 
 
 
 
 
 
 
 
 
 
 
 
 
 
 
 
 
 
 
 
 
 
 
 
 
 
 
 
 
 
 
 
 
 
 
 
 
 
 
 
 
 
 
 
 
 
 
 
 
 
 
 
 
 
 
 
 
 
 
 
 
 
 
 
 
 
 
 
 
 
 
 
 
 
 
 
 
 
 
 
 
 
单位(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县(市、区)评审委员会(小组)意见:
 
 
 
 
 
 
 
 
 
 
 
 
 
评审委员会(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评委人数
 
同意人数
 
获奖等级
 

不同意人数
 

参加人数
 
推荐奖级
 

弃权人数
 

 
县(市、区)教育局(委)领导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专家意见:

 
 
 
 
 
 
 
 
 
 
 
 
 
 
 
 
 
主审专家:                      评审组长:
 
年     月     日

评委人数
 
同意人数
 
一等奖
 

不同意人数
 

参加人数
 
二等奖
 

弃权人数
 

 
序号
在专家评审组
中担任的职位
姓   名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作
专业技术
职  务
签  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绍兴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盖章:                            评审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评委人数
 
同意人数
 
一等奖
 

不同意人数
 

参加人数
 
二等奖
 

弃权人数
 

 
绍兴市教育局审核意见:
 
 
 
 
 
 
 
 
 
 
 
 
 
 
 
 
 
盖章: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三:
 
绍兴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申请简
 
 
 
    成果类别                                    编号
 
    成果名称                                                           
    推荐部门                                                           
    主管部门                                                           
    成果完成单位                                                              
 
 
 
主要申请人及简况
 
姓   名
职  称
职  务
所在单位
备  注
 
 
 
 
 
 
 
 
 
 
 
 
申请材料明细表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申请简表
 
 
申 请 表
 
 
鉴 定 书
 
 
 
 
 
 
 
 
 
    成果概述(限400字以内)
 
 
 
 
 
 
成果
曾获
奖励
情况
获奖时间
获奖种类
获奖等级
奖金数额
授奖部门
 
 
 
 
 
 
 
 
 
 
 
 
 
 
 
 
 
 
 
 
 
绍兴市教育局制

附件四:
 
申报材料及计算机数据库、文本文件的要
 
    推荐市级教学成果奖的基本情况、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录入数据库文件,数据库使用FoxPro、foxbase建立;成果概述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储。
    一、推荐市级教学成果奖的基本情况:
    1.数据库名称:TJ.DBF
    2.数据库结构: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字段说明
BM
C
10
编码
CGMC
C
80
成果名称
DW
C
26
单位
SQR
C
50
申请人(集体)
ZGBM
C
24
主管部门
TJBM
C
24
推荐部门
BZ
C
40
备注
 
    3.建库说明及要求:
  (1)字段宽度不够,可自行增加,但报盘时应加以说明。
  (2)字段说明:
   ①BM字段:
    组成形式:abcdefgh  共八位(前三位英文字母,后五位为数字)
    其中:ab为县(市、区)、市属单位代码
 
     绍兴市、市属  FO
     越城区  FA         绍兴县  FB          上虞市  FC          嵊州市  FD
     新昌县  FE           诸暨市  FF
  
    c为学科编码: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  A            语文  B             数学  C             常识  D
    自然科学  E             物理  F             化学  G             生物  H
    外语  I                 社会  J             历史  K             地理  L
    音乐  M                 美术  N             体育     体育与保健  O       劳动技术 生活与劳动  P
    计算机  Q               农业技术  R         家庭生活  S         职业指导  T
    写字  U                 跨学科  Z
    注:幼教的学科编码为Z
    d为年段编码:
    幼教  1         小学  2         初中  3         高中  4         跨年段  0
 
   e为课题性质:
    理论研究  1     实验  2         试验  3         应用  4
   fg为课题的结题年度(年度后两位,如2001年,取01)
 
    h为该地区的流水号,从1开始
 
    *填写编码时,不得少填、多填或错位填写,若编码中某一项无法填写,请在这一位填“W”。
 
    例:绍兴县教研室申报的一个01年完成的初中社会学科的理论研究的课题,编码为:FBJ31011
 
    ②SQR申请人字段,如有多个申请人,请在每个姓名后空一格,接着填写下一个。
 
    二、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1.数据库名称:SQR.DBF
    2.数据库结构: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字  段  说  明
BM
C
10
编码
CGMC
C
80
成果名称
XM
C
8
申请人姓名
XB
C
2
性别
DW
C
26
单位
CSSJ
C
8
出生年月
MZ
C
10
民族
TXDZ
C
30
通讯地址
YZBM
C
6
邮政编码
LXDH
C
15
联系电话
ZZMM
C
10
政治面目
CSZY
C
20
主要从事专业
ZC
C
12
专业技术职称
ZW
C
16
专(兼)任行政职务
WC
C
1
完成人分类(主要完成人)
FL
C
1
人员情况分类(核心组成员和一般参与者)
 

附件五:
 
           县(市、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荐汇总
 
序 号
成    果    名    称
单      位
负责人
执笔人
 
 
 
 
 
 
 
 
 
 
 
 
 
 
 
 
 
 
 
 
 
 
 
 
 
 
 
 
 
 
 
 
 
 
 
 
 
 
 
 
 
 
 
 
 
 
 
 
 
 
 



[全文下载]:绍市教研[2010]51号.doc

信息来源:绍兴市教育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