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014T/2012-1678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机关事务局) | 公开日期: | 2012-12-17 |
主题分类: | 企业,综合类 | 发文字号: | 绍政办发〔2012〕166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经信委修订的《绍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导向目录(2013—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14日
绍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领域导向目录(2013—2015年)
市经信委
为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整体上提升我市工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国家、省有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和《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并结合形势发展,特修订绍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导向目录(2013—2015年)(以下简称《目录》)。
本《目录》分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兴信息产业、通用航空产业、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九类。选择的重点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与资源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抓好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争在最具优势、最有基础的领域抢先发展、率先突破。
《目录》是组织申报重点扶持项目和确定“一事一议”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凡列入目录的产业,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金融部门和社会资金增加投资,加快发展,并根据国家、省法律法规和各级相关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和服务。
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实施期间,如遇国家、省产业政策调整或新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本《目录》由市经信委负责解释。
一、先进装备制造业
(一)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1.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要求的经济(中)型轿车、重型车、SUV、中高档客车;
2.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制动器总成及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3.高性能特种车、专用车;
4.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二)新能源汽车及交通运输配套装备
1.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整车;
2.电动汽车电池及电池控制系统;
3.电机及驱动系统、电驱动变速系统、车载充电器、专用动力耦合及传动等电动汽车专用系统和器件;
4.高性能智能化电梯(扶梯)、立体停车仓储、起重机械、管道长距离输送等升降输送设备;
5.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配套用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
6.电动搬运车、叉车、输送机、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储运设备;
7.条码打印机、数据采集终端、条码质量检测仪、电子标签信息管理系统等条形码识别系统。
(三)成套通用装备制造
1.大型、数控、精密、高效机械成型加工装备;
2.三轴以上联动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伺服系统、功能部件开发制造;
3.高精度加工中心及开放式数控系统;
4.大型高效智能化农业机械;
5.建筑、矿山、地下工程等用大型智能化工程机械。
(四)装备工业基础件制造
1.大型、精密模具及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
2.精密轴承及各种主机专用轴承制造;
3.高端机械通用件(泵阀、密封件、核级阀门等);
4.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配套件。
(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高压和特高压、环保、低耗、高性能输变电设备制造;
2.数字化、智能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关键电器件;
3.变频调速系统和交直流伺服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4.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5.智能化自动焊接设备;
6.高压、特种、复合线缆及超细、特种、专用漆包线;
7.微型、特种及节能控制电机与核心部件(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
8.高压动力电机;
9.新型节能电动工具。
(六)专用设备制造业
1.高端纺织、轻工装备制造业
(1)机电一体化新型无梭织机及针织设备;
(2)节能、节水和环保型染整设备;
(3)新型纺纱设备;
(4)短流程高能效化纤长丝后加工设备;
(5)宽幅、智能化无纺布生产设备及高档地毯织造设备;
(6)高速化、智能化、功能型机电一体化产业用纺织品制造设备;
(7)大注射量、高精度、机电一体化塑料成型机。
2.军民结合制造业
(1)无人驾驶飞行器、航空电子和航空材料;
(2)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业务遥感卫星系统;
(3)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及系统软硬件产品、终端产品开发生产;
(4)便携式卫星天线和短波固定站小基础测向系统;
(5)光纤陀螺技术、特种光源和特种光电倍增器件;
(6)水下声纳技术应用产品;
(7)无线传感网系统和数字安防产品;
(8)红外监测及传感系统。
(七)仪器仪表制造业
1.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检测检验装置制造;
2.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二、新材料产业
(一)新型纺织材料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2.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玄武岩纤维、PTT、PBT等新纤维材料;
3.聚乳酸、LYOCELL等生物质纤维;
4.阻燃、易染、导电、抗菌、吸湿排汗、复合、海岛等差别化,功能性纤维;
5.汽车帘子线、安全带、安全气囊用涤纶工业丝;
6.新型产业用纺织材料。
(二)电子信息新材料
1.高磁能积(≥50兆高奥)、高矫顽力(≥32EH)和高使用温度(≥240℃)的钕铁硼、钐钴、镨钴等稀土永磁材料;
2.各向同性磁体磁能积在0.7 MGOe~1.0MGOe、各向异性磁体磁能积在1.4 MGOe~1.6MGOe的永磁铁氧体材料;
3.高频、高μ、低损耗软磁铁氧体材料;
4.直径80—200mm光纤预制棒和光纤、光缆;
5.光子晶体、色散补偿光、掺稀土等特种光纤、光缆;
6.半导体级单(多)晶硅、硅片,化合物半导体及材料;
7.铌酸锂、钽酸锂、石英晶体等压电晶体材料;
8.非线性晶体(包括KTP、KTA、LBO、BBO、KBBF)、激光晶体、立方氮化硼、人造金刚石、磷化铟单晶等光电晶体材料;
9.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靶材;
10.大尺寸无碱高硼玻璃基板;
11.高光效型、宽色域型液晶显示材料;
12.钨钼材料、钽铌材料、金银丝及贵金属合金焊料等电子辅助材料;
13.电子级高纯化学试剂,电极浆料。
(三)新能源材料
1.大直径硅单晶、高纯度多晶硅及片材;
2.光伏用增透自洁超白玻璃、背板膜材料,LED用荧光材料;
3.低自放电、高容量、动力电池用储氢合金;
4.高纯度、高性能电极材料及电池用新型隔膜材料。
(四)新型金属材料
1.金属粉体和功能材料、高性能不锈钢材;
2.镍基高温合金、铜铬锆合金、铜镍锰合金、镁(铝、钛)合金、无铅易切削环保铜合金、高品质铝箔,高精度铜板、带、箔、管材;
3.镍基焊粉、焊膏,铝基钎焊料,高密度封装用无铅焊膏;
4.电子信息、电力电器、海洋工程、建筑用新型有色金属复合材料;
5.石油开采用油井钢管、高压锅炉钢管,油、气等长距离输送用钢管,核电、海底输送、石化用大口径、高性能(耐高温、耐低温、耐高压、耐腐蚀)特种不锈钢、合金钢钢管。
(五)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性能绝热、隔音、防水材料;
2.液晶、等离子显示用平板玻璃、低辐射Low—E玻璃、透明导电氧化物(TCO)玻璃、无铅低熔封接玻璃、涂膜反射隔热玻璃、低膨胀微晶玻璃、高强耐磨玻璃、增强玻璃纤维;
3.新型节能环保墙料、环保型功能建筑涂料;
4.碳化硅密封陶瓷、高性能光纤用陶瓷插芯;
5.电子陶瓷、压电陶瓷、传感陶瓷、微波陶瓷、纺织陶瓷等先进陶瓷材料;
6.半导体用高纯、高密度、高强度石墨;
7.新型绿色耐火材料、海洋防腐材料、功能涂层材料(耐磨、隔热、抗氧化)。
(六)新型化工材料
1.有机硅单体及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烷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等下游深加工(延伸)产品,高性能聚氨酯;
2.聚碳酸酯、高抗冲聚丙烯、特种工程塑料、乙烯及石油下游产品深加工;
3.高压、高速、精密、耐高/低温、耐磨、耐腐蚀的高性能密封材料;
4.聚全氟乙烯、聚偏氟乙烯、氟橡胶、含氟精细化学品、ODS替代品、太阳能电池专用PVF树脂;
5.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溶聚丁苯橡胶、异戊橡胶、热塑性弹性体;
6.功能性聚合物膜材料(包括离子交换膜、特种分离膜、电池隔膜、光学膜、电容器用膜等)、医用食品级包装膜材料。
(七)其他新型材料
1.军工装备、航空航天、文体休闲、建筑补强、风力发电、深井采油、高速交通等领域用复合材料;
2.超导、智能、信息、传感、储能、发光和催化等特种功能材料;
3.新型节能材料、特种纤维材料、环境友好材料。
三、新能源产业
(一)高转化效率硅晶体电池、准单晶电池,高转化效率薄膜电池;
(二)坩埚、TPT背板、低成本低耗能多晶硅提纯设备;
(三)逆变器等光伏发电并网设备及系统部件,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光伏应用产品;
(四)风电整机及发电机、齿轮箱、大型结构件等关键风电配套件;
(五)锂离子等大容量、高可靠性电池,新型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
(六)生物质能利用装备产业,垃圾综合利用、污泥焚烧、秸秆直燃气化发电设备;
(七)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高效集热管,系统集成优化等相关装备;
(八)高效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及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的系统集成装备;
(九)核电相关产业的设备和部件。
四、节能环保产业
(一)余热锅炉及发电系统、烧结环冷机、窑炉余热综合利用装备;
(二)稀土永磁电机、Y系列高效节能电机、高效泵、节能风机;
(三)LED用衬底、芯片及高性能LED产品及驱动电源,高效陶瓷金卤灯;
(四)废旧金属拆解再利用装备、汽车及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与装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装备;
(五)新型高效膜分离、微滤净化处理设备,医药、化工、制革、印染等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电镀等行业重金属污染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设备;
(六)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工业有机废气治理、机动车尾气净化、加油站废气收集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等设备;
(七)生活垃圾、污泥、淤泥、废弃工业品等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装备,医药化工、医疗、重金属等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装备以及固体废物收集、运输、流转的成套装置,完全可降解材料及制品;
(八)智能化环境监测仪器及自动采样、数据处理系统,重点污染源、机动车尾气、危险废物鉴别、放射性及电磁辐射等专用监测监控仪器,流动监测、快速监测等环境应急监测仪器,数据采集、传输、集成等环境监测网络,环保药剂、高效膜材料与膜组件、离子交换树脂、耐高温耐腐蚀袋式除尘滤料、专用催化剂等功能材料。
五、生物医药产业
(一)抗恶性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和干细胞制品;
(二)基因工程药物、生物仿制药、靶向药物、生物芯片;
(三)新型疫苗、医学诊断试剂、医药生产检测用试剂、农药残留诊断试剂盒;
(四)医学成像、体外诊断、人体功能状态监测仪器,急救及新型外科手术设备,光机电一体化大型医疗器械及核心部件,普及型医疗设备和家庭用医疗器械,微创介入、外科植入、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产品及材料,新型功能性医用敷料;
(五)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兽药、渔药),生物饲料,植物源农药,新型动物疫苗,低毒低残留维生素、生物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六)创新中药研发及制药工艺设备,特色药材及其深加工产品,天然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天然美容化妆品。
六、新兴信息产业
(一)集成电路产业
1.计算机、通信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电子整机用芯片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金融电子、工业控制电子、电力电子等应用类专用芯片设计与制造;
2.6—12英寸生产线集成电路芯片制造;
3.球栅阵列封装(BGA)、系统级封装(SIP)、芯片级封装(CSP)、方型扁平无引脚封装(QFN)、倒扣封装(flipchip)、多芯片组装(MCM)等集成电路新型封装与测试。
(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1.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器、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云计算平台、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等技术和产品;
2.面向金融、教育、卫生、交通、通信、能源、工业等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动漫制作、软件服务外包等;
3.嵌入式开发平台、嵌入式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4.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技术的数字内容制作系统和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管理平台;
5.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多网融合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
6.集中交易、电子论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三)通信与网络产业
1.新一代宽带光通信、移动通信、数字集群、专用特种通信等系统设备,终端及关键零部件,卫星电话系统、卫星定位产品等;
2.下一代互联网(兼容IPV4/IPV6)高性能路由器、Tbit(兆兆位)以上大容量交换设备、智能网关、网络安全等网络关键设备及零部件;
3.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RFID)、新型传感器、智能化传感信息处理设备、低成本传感器网络和实时信息处理设备,无线网络设备。
(四)计算机产业
1.高端容错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以及海量存储设备;
2.便携式、低功耗笔记本计算机,面向行业应用的大尺寸、高性能、触摸型一体式平板计算机,以及先进的计算机外部设备;
3.低功耗、高可靠、高性能、多核服务器设备,云存储系统、云服务终端等云计算关键产品。
(五)数字音视频产业
1.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3D(三维)电视、数字机顶盒、移动多媒体智能终端、数字家庭智能终端、信息智能家电等;
2.宽带、动态、高清、红外等摄像机(头)系列产品,高清监控系统,CCD(电荷耦合元件)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模块,视频数据压缩与海量存储设备等。
(六)新型显示与光电子产业
1.液晶(TFT—LED)、等离子(PDP)、有机电致发光(OLED)、3D显示、电子纸等新型显示材料、面板、驱动电路及模组、触摸屏等产品;
2.LED外延、衬底、芯片、基扳、驱动、封装测试及集成应用;
3.光有源/无源器件、光交换器件、光集成器件、大功率激光器,以及光存储、微光机电系统(MEMS)等光电子产品。
(七)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
1.超小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片式电解电容器、片式钽电容器、片式电感器、片式压电陶瓷频率器件、片式压电石英晶体器件、集成无源器件等;
2.汽车传感器、MEMS传感器、磁传感器及其他各类新型、高性能传感器,声表面波器件、微波介质器件等高频频率器件,无刷化、智能化、高效率微型特种电机;
3.高密度互联多层印制电路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制电路板、片式器件封装载体、环保型高性能覆铜板和基板材料等。
(八)应用电子产业
1.通信、工业控制、数控装备、仪器仪表、纺织机械、智能交通、视频监控、信息家电等领域的嵌入式模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2.汽车电子、金融电子、教育电子、医疗电子、交通(含轨道)电子、电力电子、海洋电子等领域的应用电子产品。
七、通用航空产业
(一)通用航空制造业
1.通航机载设备和零部件制造;
2.通航用仪器仪表、精密轴承、新材料及机内饰品;
3.通航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控设备等空地一体化保障设备;
4.通航整机制造及关键系统制造。
(二)通用航空运营业
1.通航机场、飞行培训基地建设;
2.公务飞行、商务飞行、航空俱乐部、航空旅游、应急救援飞行等通航飞行业务;
3.医疗救护、私人飞行等领域的通航飞行业务;
4.空中巡逻、空中交通疏导、抢险救灾等城市公共飞行业务。
(三)通用航空技术研发
1.通航技术研发等创新平台建设;
2.通航新材料、检测技术、飞行器机载设备等研发与设计;
3.通航飞行服务、飞行监视与管理、地面应急救援支持技术等通航基础体系和共性支撑技术研发。
(四)通用航空服务业
1.固定基地运营商、快捷便利的飞行服务站等通航服务业;
2.飞行培训、体验飞行、通航油料储运等通航服务业;
3.通航新材料、飞行器机载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地面保障设备等通航产品交易市场;
4.通航金融业,通航维修、航材销售、飞机租赁等服务业。
八、海洋新兴产业
(一)舱室设备、船舶控制与自动化系统、通讯设备、辅机等船用关键配套产品开发制造;
(二)渔业工程装备,游艇等海洋休闲设施设备;
(三)海航导航、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
(四)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发与生产;
(五)海洋工程装备、港口机械装备、海洋观测/监测装备、海洋勘探装备、海洋环保装备、海洋油气开采工程装备等;
(六)海水淡化技术研发、海水淡化装备、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装备、水处理等;
(七)临港新兴化工材料、海洋功能材料等;
(八)海洋环境下的新能源综合利用装备等;
(九)大宗商品交易、航运信息服务、海洋信息服务、航运金融服务等;
(十)海岛工程服务、桥梁工程服务,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海上倾废厂等海洋污染物处理建设工程服务,建筑防腐、防风化、防潮,海岛能源供应、淡水供应、污水处理等一站式关联服务等;
(十一)滨海养殖、海产品商贸业、滨海休闲农(渔)业等;
(十二)临港码头及航道建设等。
九、现代服务业
(一)技术研发等科技服务业;
(二)专业咨询、工程设计等重点中介服务业;
(三)大型影视基地、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产业综合体;
(四)旅游综合体和主题公园;
(五)新型旅游业态项目;
(六)大型旅游演艺;
(七)高端品牌酒店。
除上述领域外,其他符合国家、省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的产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