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墨城新歌唱英雄

发布日期:2019-06-24 10:3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梓尚阁村废矿坑被改造成了多彩稻田。通讯员 摄

  正是梅雨季节,诸暨市江藻镇梓尚阁村被雨水笼罩着。记者冒雨顺着枯竹尖山山道走上山顶,眼前是一个硕大的烈士陵园。70多年前,在墨城坞战斗中牺牲的朱学勉等3位烈士长眠于此。

  烈士的鲜血激励着后人传承梦想,创造美好的生活。如今的梓尚阁村,洋房遍地、花木成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一张乡村游的蓝图,正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

  枯竹尖山的枪声

  墨城坞一带山峦叠嶂,是会稽山脉的组成部分。江藻镇墨城坞村和梓尚阁村就坐落于此。行走其间,枯竹尖山势峥嵘、植被茂密。

  1943年12月,中共金萧地委、金萧支队成立。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勾结汪伪蔡廉部队于1944年3月底至4月中旬,对刚建不久的金萧支队进行了3次突然袭击,妄图把这支刚成立的队伍一举消灭。3次战斗,金萧支队都遭失利。

  1944年5月27日,汪伪独立第四旅蔡廉部队进犯诸北抗日根据地,金萧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朱学勉率领战士在枯竹尖抢占了制高点,面对数倍于己伪军的疯狂进攻,英勇还击,这场战斗被称为“墨城之战”。

  “当年的那场战斗打得很激烈,从早晨一直打到夜里,村里到处都是流弹,父亲就叫我们躲在家里别乱跑。”85岁的梓尚阁村村民王国良当年才13岁,他回忆,当时金萧支队的兵力无论在数量上和武器上都处于劣势,面对敌人的猛攻,战士们毫不畏惧。“不少村民都自发将做好的饭菜偷偷送到山上,有的还把过年都舍不得吃的腊肉、鸡蛋送上了阵地,我家里也送过,一路上去,全是子弹壳,一抓一大把。”王国良回忆说。

  激战中,朱学勉不幸中弹牺牲。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战斗一直延续到天黑,敌军终于溃退。

这一仗,金萧支队直接参加战斗的只有3个中队,平均每人只有十几发子弹,硬是顶住了敌人4次冲锋,歼敌近百人。“墨城之战”的胜利,给汪伪军蔡廉部队以沉重打击,巩固了诸北抗日根据地,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金萧地区的局势。

  金萧支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有:一大队大队长朱学勉,二中队中队附王志清,副排长兼机枪手宣祝云。如今,三位烈士的墓地就在枯竹尖山麓。为追念朱学勉烈士,1945年7月,金萧支队诸暨办事处将枫桥“忠义中学”改名为“学勉公学”。新中国成立后,枫桥还命名了“学勉路”“学勉中学”以示纪念。一直以来,只要提起“墨城之战”和朱学勉烈士,梓尚阁村村民便会同你一起回忆当年的烽火岁月。

  远近闻名的精品村

  每逢清明,前来梓尚阁村祭扫烈士的人络绎不绝。村里的老党员张校山主动做起了烈士墓的义务讲解员,一干就是40多年。他总是说,这是自己的使命,只盼望革命传统能传承发扬。“我们村有红色基因,人心特别齐,村民自治水到渠成。”梓尚阁村党总支书记王绍弟说。

  走进如今的梓尚阁村,处处透着新气象。一幢幢小洋楼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见证着村子的发展和村民的富裕生活。村道两旁、民居内外,随处可见木制彩绘的各种萌宠、用废旧轮胎做成的盆景;闲置多年的废矿坑被改造成了彩稻田,稻子丰收季节,不同色彩的水稻“画”成的中国结、五角星等图案,美不胜收,吸引着大批游客。

  除了种植草莓、葡萄,梓尚阁村还是远近文明的花木村。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担任村支书的王保汉将花木种植业引入到村里,许多村民靠苗木生意发家致富。如今,村里依然种植着大片银杏林、桂花林、樟树林,很多村民都擅长盆景、根雕制作。

  2013年,在外打拼了20多年的王绍弟担起了村支书的重任。5年多来,通过土地复垦等措施,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截污纳管、村庄整治、渠塘清淤等一个个工程实施,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两年,一张休闲旅游的蓝图开始出现在王绍弟的脑海里。梓尚阁村与浙江美院合作,建立了小玩工作室,“创客”的奇思妙想,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充满文艺范的小村庄,村貌建设更上一层楼。“我们打算把村里的6个小山坳打造成独具风格的采摘园,通过全域乡村游的开发,将梓尚阁村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人文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村。”王绍弟说。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