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确保实现“两手硬”“两战赢”纪实(下)

发布日期:2020-03-13 19:2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吹响集结号 全面打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

  “开工!”春回大地,我市也正式吹响了复工复产“集结号”。

  2月10日,已经审批验收完成的第一批38家企业全面复工。

  2月12日,我市2020年续建类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复工。

  2月16日,全市规上企业实现全面复工。

  2月16日,我市各大商场开始恢复营业。

  3月1日,总投资260亿元,2020年第一批69个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6日,全市深化推进“两手硬、两战赢”大抓落实暨“三个年”活动大会召开。

  疫情防控,既是一场抗疫阻击战,也是一场经济保卫战。返岗复工、降本增效、保障供应、稳定金融……随着疫情防控“第一战场”顺利推进,我市迅速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复工复产的企业和项目不断释放出强有力的韧劲潜能,为城市经济加速发展重启“引擎”。


3月6日,全市深化推进“两手硬、两战赢”大抓落实暨“三个年”活动大会召开

  企业主体:开足马力赶生产

  在经济开发区,浙江特种电机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到岗到位的工人都积极投入到生产。“去年年底时,订单就排到今年2月份,原本公司早就应该复工,但因疫情耽搁了,虽然开工迟,但我们会迎头赶上。”公司综合部部长许正洪说,他们将在消化年前订单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并通过升级改造设备、新增生产线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产能。盛泰服装的员工已基本到位复工,忙着赶制一些高档面料,虽无法确保年前的订单如期交货,但公司正在尽最大努力赶生产,并积极和客户联系沟通,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资料图

  在城南建管委(三江街道),万丰锦源高科产业园的智能装备车间里,“全副武装”的工人正在对一套即将发货的全自动制造设备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虽然今年开工晚,但我们的工人都在积极赶订单,对战胜疫情和全面复产,我们充满了信心。”万丰锦源高科产业园综合办主任吕金兰如是说。天盛机械95%左右的工人返岗率,让车间内钳台、冲床、激光切割机等马力全开,人体红外测温仪产品的钣金结构架产能,每天基本保持在1000套左右,基本满足了上游企业的需求。

  在剡湖街道,康牧药业的工人在卡口测完体温、登记后立即铆足了劲开工,抓紧时间赶生产。虽然疫情延缓了复工,但谈及新一年目标,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姚玉娥还是充满信心:“我们今年计划研发3款新产品,同时对现有一些产品进行工艺优化、成本控制,预计销售额将达到7亿元,整个集团将突破10亿元。”在昂利康制药车间内,一排排机器正在整齐运转,工人们戴着口罩正紧张有序地作业,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高新园区(三界镇),为助力防疫抗疫,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加大前期人力、物力投入,研发出达到食用级标准的大蒜肽养肤抗菌喷雾,目前正大批量生产。刚研制成功的大蒜肽第二代产品,也正在为量产作准备。

  甘霖镇政府在得知天脉导热科技存在人手紧缺的问题后,立即启动“组团式”服务企业模式,积极帮助招聘员工。目前企业员工总数450人,较去年增加了82.23%,生产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在崇仁镇,阿斯克的工人们正忙着将硅酸钙保温产品装箱,这些集装箱柜将经宁波北仑港远渡重洋,发往美国、科威特等地。通过机器换人,企业目前每天硅酸钙和珍珠岩的产量达220立方米,工作效率是人工的近7倍,复工率和产能均已达100%。

  自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以来,我市各企业在做好防疫各项工作的同时,纷纷抢抓国家政策、市场开拓等机遇,全面实现复工复产。

  精准服务: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

  疫情防控不松懈,经济发展不止步。虽然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全市上下努力复工复产的行动坚决果断。特殊时期,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未雨绸缪,深入开展“三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托底和保驾护航。

  为打赢经济保卫战,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初期,市委市政府就敏锐意识到了抓好企业生产对夺取战“疫”最终胜利的重要支撑作用。为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不误平衡”,2月5日,我市出台《关于做好全市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一时间发布企业复工及人员返工工作全流程。

企业复工复产(资料图)

  2月10日,全市审批验收完成的第一批38家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面对企业在这过程中出现的审批、招工等难点,我市各相关部门急企业之所急,提供“店小二”式服务,一一出招破解,为全市复工复产按下了“加速键”。

  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两战赢”,市委组织部坚持“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干部工作就保障到哪里”,联合市经信局,从2月9日起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严控疫情助复工”专项行动,选派1075名干部担任驻企指导员,以最有力、最及时、最温暖的服务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进驻企业后,他们既是政企联络员,也是政策宣传员,还是企业复工指导员。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重点限上商贸企业、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工程项目等均实现了“一对一”派驻。

为企业复工复产护航 我市创新推出“企情日记”(资料图)

  作为“民情日记”的发源地,我市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立了“企情日记”。“企情日记”以企业为“血脉”,以驻企服务员为“细胞”,通过驻企指导员全程参与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各个环节,针对“疫情防控、产能恢复、后勤保障、资源供给”四个方面情况及问题难点,整合一线工人、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企业家反映的问题,形成“企情日记”。指挥部分析梳理后进行分类,对企情联络网内能化解的问题,第一时间整合力量解决,并形成经验,开展“网格分享”。

  针对“驻企指导员”“企情日记”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或者属地镇街及相关部门短期无法化解的重点难题,我市又优化“市长直通车”机制,通过市长复工复产专题热线、市长直通车微信号、市长解难坐诊日、市长化难回访等渠道,整合全市力量予以研究突破。

  至目前,全市通过“企情日记”收集、整理问题3354个,通过驻企指导员现场解决2938个,其中提交市级协调解决的问题416个,已解决396个,办结率为99.40%,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全面复工、争取首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战“疫”大巴:破解企业“用工难”

  复工只是推动企业由静转动的前提,产能恢复才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这时员工能否及时返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受疫情影响,很多外地务工人员不能及时返岗,企业复工复产出现了“用工荒”。

资料图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市人力社保局联合交通局,组织开行“助企战‘疫’”就业大巴车,安全有序接回返岗老员工。2月17日下午,第一趟5辆助企战“疫”就业大巴车星夜兼程奔赴云南省红河州,经过4天3夜来回近5000公里的路程,于2月21日上午将107位员工接到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成为我市接回的首批来嵊务工人员。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开出就业大巴76辆、绍兴专列24趟,为150余家次复工企业赴云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接送返岗员工2210人。

  老员工陆续返岗的同时,新员工的招聘也在马不停蹄地开展中。前期,市人力社保局结合企业需求申报、乡镇初审汇总情况,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分省、地市比对分析外来人口在嵊参保数据,在剔除疫情重点地以及较高风险地区后,制定了涵盖20个省份和49个地市的劳动力招聘重点地图,并陆续派出8个工作组分赴省外劳务基地开展驻点招工。截至目前,已与安徽省灵璧县、云南省红河州、河南省商水县、贵州省六盘水市等7个劳务输出基地达成劳务协作,通过厂际合作、余额调剂、定岗培训、劳务派遣等多种方式,为盛泰色织、东方电机、天盛机械等10余家用工紧缺企业招录新员工735人。

  针对疫情这一特殊情况,今年我市新开辟线上招聘渠道,第一时间搭建绍兴首个线上“招募平台”——“嵊州市企业复工招募平台”。平台为复工企业提供全天候服务,设置企业招聘信息栏和企业用工需求栏两大登录通道,只需手机扫描或上网点击对应的二维码,即可轻松完成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和劳动者求职登记。为提升平台的知晓度和使用率,市人社局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分批次、全天候、滚动式宣传,同时连续举办7场次“助企战‘疫’”线上招聘系列活动,提升平台人气。目前,平台已为我市460家企业成功招聘1642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信息来源:地区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