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一般专项规划

绍兴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1-10-12 16:08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前  言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 号),拓宽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使全市资源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建设生态绍兴,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全市域要素资源实现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绍兴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规划结合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对全市循环经济发展作了总体设计和安排,是具有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的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本规划适用范围为绍兴市行政辖区,规划实施期限为2016-2020年。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绍兴市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摒弃传统模式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方式,通过政策引导、项目示范、园区改造、企业集约、技术应用等举措,加大资源节约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废弃物处理等工作力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一)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全面发展

循环工业成效显现,“十二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5%,累计淘汰4097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14295家;全市已有柯桥经济开发区、袍江经济开发区、新昌工业园区3个园区列入省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共34家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循环服务业不断崛起,覆卮山景区、白塔湖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循环农业稳步推进,2015年前基本完成规模养殖场生态化设施改造;上虞区列入第二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名单,上虞区龙浦畈、嵊州市车架湖坂列入第三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名单,新昌县雨露食品厂和宫廷黄鸡繁育有限公司列入第四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名单。完成大坞岙、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大型项目建设,市区基本形成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清扫、运输等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二)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有序推进

“十二五”期间,全市围绕园区、企业、社区等载体,推动示范引领,加快构建具有绍兴特色、具备成熟体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全市全部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列入改造计划,先期启动的6个园区中,柯桥滨海工业区成功申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并获得资金补助3亿元,诸暨经济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列入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名单,园区循环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积极推进企业技改全面,制订出台《全面开展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实施意见》,对工业企业单位纳税用能、用地、排污等指标排序结果与用电保障、信贷支持、排污指标等生产要素分配挂钩;推进企业节能工作每年“五个一”,大力引导和倒逼企业实现企业内资源的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发挥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主力军作用,涌现了一批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示范引领企业。全兴精工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家再制造试点单位,浙江富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积极开展酒店旅游业的“绿色酒店”、“绿色服务”、“绿色餐饮”,教育行业的“绿色校园”以及“绿色社区”、“政府绿色采购”等活动,西小路社区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低碳试点社区”。

(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十二五”时期,全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实施,以市循环经济“850”工程项目、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为重点,大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强化带动循环经济工作的项目支撑引领。五年累计下达循环经济“850”工程项目计划共纳入337只项目,总投资达520亿元左右;106只项目列入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总投资达380亿元左右,居全省前列;31只项目获得总计1.9亿元资环类中央预算内资金。2015年,绍兴市列入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列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与此同时,绍兴市积极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在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基本形成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安排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和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循环经济项目,推动了经济绿色化发展。

专栏一:“991”行动计划和“850工程”

▲“991”行动计划:该计划是对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九大重点领域、落实循环经济“九个一批”抓手、实施100个左右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概括,是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

▲“850工程”:该工程共涵盖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利用等八大类涉及三大产业的50余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项目实施将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凡被列入的项目,将优先享受市、县(市)相关优惠政策,优先推荐国家、省循环经济支持项目。

  (四)循环经济政策引导体系逐步完善

“十二五”时期,全市围绕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并抓好相关举措落实。一是综合政策方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及配套细则,明确扶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节能减排等领域,突出了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资源再生、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等项目的支持。二是节能政策方面:围绕推进节能“双控”,全面启动重点用能企业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定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实施意见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切实优化用能结构。三是减排政策方面:印发《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围绕“控烟气、降废气、减尾气、消浊气、除臭气”,开展热电企业脱硫脱硝工程、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改造工程、印染企业定型机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着力减少大力污染物排放。“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削减率为19.99%、26.26%、22.33%和22.23%,在全省名列前茅。

(五)循环经济一批重大技术加快应用

“十二五”时期,全市立足废气治理、河道淤泥处理、建筑泥浆处理等关键环节,推进一批重大技术应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推进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深度治理。出台“给印染企业定型机安装废气处理装置”的强制规定,至2014年底,全市完成2000余台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深度治理任务,在定型机废气治理过程中,烟气产生的废油可供回收,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二是推进河道淤泥固化处理。启动实施年处理泥浆100万方的河道淤泥固化处理项目,有效解决了河道淤泥的出路问题,彻底消除河道淤泥堆放、处置不当对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实现河道清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建筑泥浆处理。成立“绍兴市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建立了从源头收集、运输监管、定点消纳到处置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城市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制成新型建筑材料,用于城市工程建设,目前日处置建筑泥浆能力已达4000立方。

二、存在问题

(一)能源产出效率总体较低

能源产出效率总体较低,全市低技术水平,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与资源约束、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2015年,绍兴单位GDP能耗0.56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三五”节能减排指标压力仍然较大。

(二)资源承载压力居高不下

由于土地资源、能源等的利用方式仍显粗放,资源承载空间不断压缩,对循环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压力。土地资源方面,当前绍兴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约25万元/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已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用地需求。水资源方面,水污染环境容量非常有限。能源方面,一次能源资源匮乏,除可再生能源外的传统化石能源全部靠外部调入,2015年绍兴市能源对外依存度接近99%左右。同时,能源消耗总量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缺口日益扩大。

(三)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有待加强

当前,绍兴科研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缺乏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仍存在很多技术瓶颈。特别是对生态产业链对接和延伸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资源节约与替代、能源梯级利用、绿色制造、污染物零排放等关键技术仍有较大的研发和推广空间。

(四)长效发展机制尚待完善

相关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在确定经济发展思路、制定规划和政策上,对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协调还不够重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配套政策不全,缺少有效的激励政策来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资源利用的指标和核算体系也不健全,环境管理能力也依然较薄弱,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等技术手段有待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统计、监督和考核体系不完善。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按照“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清洁生产、节能低碳、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型园区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为抓手,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发展环境,建设成为浙江省循环经济示范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绍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强化理念,减量优先。推动全社会树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坚持减量化优先,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大力推进再利用和资源化,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完善机制,创新驱动。健全法规标准,完善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对现有各类产业园区、重点企业进行循环化改造,提高资源产出率。产业园区、企业和项目要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环节贯彻循环经济的要求。按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产品生产制造产业即动脉产业的特点,统筹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产业即静脉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推动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同发展。

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产业,城市、园区、企业各层面,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全面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区域经济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等状况,科学确定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布局,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切实发挥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高效利用,安全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转变,提高再生利用产品附加值,避免资源低水平利用和“只循环不经济”。强化监管,防止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确保再生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循环型产业形成较大规模,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具有绍兴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走在全省前列。

循环型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循环型工业、生态循环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培育形成一批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循环型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循环型产业发展模式广泛推广,形成具有绍兴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左右,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产值达1500亿元左右。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利用效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在2020年基础上累计下降18%,能源产出率累计增加15%;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15%;单位GDP用水量在于55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8。

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国内领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矿产成为重要资源来源,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利用率达到99%,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超过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清洁生产机制全面推行,节能减排水平显著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得到贯彻实施。到2020年,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5%,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完成省下达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

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能与绿色标志产品、低碳交通、生态物流、生态旅游等在全社会广泛推行,“绿色系列”创建深入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建设全面推进。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规划体系、标准体系、统计考核、政策措施、要素保障、体制机制等基本健全,有效引导与支撑全市循环经济发展。

专栏二:“十三五”时期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指标

指标

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2020年

资源产出

1

能源产出率

万元/吨标煤

1.50

[15%]

2

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

亿元/平方公里

4.3

5

资源

消耗

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吨标煤

[-20%]

[-18%]

4

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

立方米

<68

<55

5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系数

0.6

0.8

6

非石化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

15

25

资源

综合

利用

7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销售收入

亿元

——

150

8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95

99

9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5

90

10

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利用率

%

97

99

11

秸秆综合利率

%

80

90

12

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

80

90

废物

排放

13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

%

[-19.99%]

14

氨氮排放量下降

%

[-26.26%]

15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

[-22.33%]

16

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

%

[-22.23%]

17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

[-20.5%]


注:[  ]内数字为五年累计数

四、 主要任务

(一)着力发展循环型工业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百推进计划”,全力把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培育成为产值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兴信息等产业作为先导产业予以大力扶持,打造绍兴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纺织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机械产业高端化、精密化、数字化发展,化工产业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不断增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序推进落后产能淘汰。综合运用法律、市场、政策、技术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一批我市不具备能源资源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低端产能,研究制订印染、化纤、织造等行业具体淘汰标准,重点推进“五小”行业及非法违法产能企业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联动推进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为工业经济未来发展腾出空间和容量。

2.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

重点实施六大园区改造。一是推进两个示范试点园区改造。即推进柯桥滨海工业区和诸暨经济开发区两个示范试点园区的改造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循环化改造,确保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任务和目标如期完成。二是抓好其他四个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即继续抓好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改造,同时紧扣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抓好列入2015年实施计划的其余三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即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嵊州经济开发区和新昌工业区实施方案编制及相关项目推进。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度上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实现“零排放”。根据省政府文件要求,到2017年,70% 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50% 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到2020年,全市园区循环化改造主要目标为所有国家级园区和省级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

专栏三:绍兴市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计划表


2015年

2017年

国家级

1

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


2

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3


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

4


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省  级

5

绍兴滨海工业区


6

诸暨经济开发区


7

嵊州经济开发区


8

新昌工业园


9


上虞经济开发区

10


诸暨珍珠产业园区

11


嵊州省级高新技术园区

12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图1: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思路图


图2:开发区主导产业物质流程图


3. 构建工业循环产业链

通过传统行业的生态化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循环经济定位,坚持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并重,着力推广一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培育若干个特征鲜明的工业循环产业链条。石化产业重点整治小化肥、小橡胶、小农药和小染料加工企业,大力推行绿色化工技术;纺织、医药、轻工产业着力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建材产业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倡导生产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装备制造、汽车产业着力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发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新产品,并积极向现代服务业领域延伸;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整合。

4.探索工业领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废利用、中水回用和污泥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依托块状特色产业优势,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区域特色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再制造产业,着力构建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特色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按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要求,以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和中间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水平为目标,在电力、水泥、化工、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及行业之间推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以火电、纺织印染、石化、造纸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着力推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中水回用模式。

图3:纺织工业生态工业链网图


图4:医药行业生态工业链网图

(二)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1.推广应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大力推广设施栽培模式、生态养殖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种养加一体化模式、休闲农业模式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设施栽培模式。以工业化装备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为基础,通过地膜覆盖和大棚、温室、无土栽培等方法,营造“全天候”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具有更高产出率的光照、热量、气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周年生产、多季收获、优质安全、高产高效。

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把工厂化集约生产嫁接到生态化养殖上,对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企业化和精准化管理,生产具有天然养殖特性的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价值。

立体种养模式。依据动植物生态共生圈、食物链和循环经济原理,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优化组合,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

种养加一体化模式。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成紧密有序的产业链,开发创造多种功能,使农产品得到循环利用、多次增值。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休闲农业模式。依托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对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资源与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规划设计及利用,把生产、生活与休闲、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并拓展农耕文化、生态等功能,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构筑推广循环型农业产业链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规模化畜禽场的标准化、生态化建设,以及种养结合、生态还田的示范基地建设,形成“种养殖业—粪便、秸秆—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肥料—种植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循环农业产业链。

农村沼气利用。按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零排放”的要求,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利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发酵成沼气,开展集中供气示范,进一步培育农村沼气服务组织,依托县级沼气后续服务中心,健全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着力推进农民生活清洁化。

农业地膜再利用。加强废旧地膜回收系统建设,鼓励废旧地膜加工再利用,推广环保型可降解地膜,应用并推广近年研制成功的草纤维地膜、纸地膜、液态地膜等。

渔业养殖产业链。推广高产精养技术和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利用技术,按照最佳养殖模式制定排放标准,增加对养殖废水总量、化学需氧量、氮、磷排放量监测。积极开展放流增殖和碳汇渔业项目,在近海区域建设一批海洋生态养殖区、人工增殖放流区,促进海洋渔业资源恢复,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在农产品集中加工园区,扶持畜产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企业,对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观光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农业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根据农村居民自身优势和农业资源特点,开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5: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3.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采用喂养牲畜、集中腐烂作为有机肥、自然净化等方式实施有机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集中收集、回收利用农业、农村废织物、废塑料、废金属、废橡胶、废玻璃等。回收废旧农药用具、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实施畜禽生态养殖工程,推广畜禽养殖排泄物干湿分离及其沼气开发利用技术。鼓励发展有机肥,建立有机肥推广应用的激励和补偿机制,推动畜禽粪便用作肥料、改良土壤。实施畜禽粪便饲料化、燃料化。

秸秆资源化利用。禁止焚烧秸秆,加快实施秸秆养畜工程,采用腐烂还田、作饲料、制沼气和纤维板等方式加以资源化利用。

农副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农副产品废弃物生产酒精、乳酸、糖醛、木糖醇、饲料酵母及活性炭等工农业原料,制造纸浆、轻质板材、水泥、水玻璃等。

废弃农膜资源化利用。采取废弃农膜收集-破碎-焚烧-热量回收-排烟处理的回收工艺进行能量回收,经过分选、预处理、熔炼、造粒、成型等工序再生,进行废聚乙烯制造氯化聚乙烯。

(三)引导发展循环型服务业

1.着力构建循环型交通运输体系

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实体,促进运输效率的提高和运输资源的减量化。继续引导优化运力结构,优先采用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少的运输方式,加快发展铁路运输,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努力调整运力结构,鼓励和引导运输企业选用自重轻、承载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的环保型节约型运输车辆,发展大型、厢式、专用化货运车船和集装箱运输,淘汰落后的运输车船。大力发展快速客运和农村客运,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广完善“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系统”。

2.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

建立旅游企业清洁生产的监督及考核制度,合理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切实加强旅游景区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旅游区资源环境生态监测系统和生态安全保障系统。加快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加强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商店、旅游娱乐等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倡导绿色消费,提高旅游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到2020年,全市新增省级生态旅游区(点)2家,全市绿色旅游饭店达到50家。

3.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

以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建设为重点,优化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土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等的使用效率。围绕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需求打造物流支持系统,为提高产业集聚区块中小企业生产资料集约采购提供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甩挂运输,鼓励开展甩挂运输站场设施改造及车辆更新。完善物流企业评价体系,推进综合生态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生态物流企业。加强生态物流标准建设,推进物流经营和运作的绿色化,加强城市逆向物流管理,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4.改造提升餐饮服务业

合理规划餐饮服务业的布局,推进“三同时”制度。鼓励发展连锁经营企业,通过提高企业经营的规模,增强企业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能力。对餐饮服务业进行全面排污申报,及时掌握行业污染发展的态势,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油烟减量排放、有效收集和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饮食一条街等模式,利用规模效应集中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饮食业污染。

5.培育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兴服务业

围绕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服务支撑需求,结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着力培育一批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包括为工矿企业、公共机构等提供能源专业审计、节能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信息咨询等服务的节能服务业,以再生资源集散市场为主要载体的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以承包城乡污水处理、大型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城市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环保工程为重点的环保工程总承包服务业,以环境污染治理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为重点的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环境监测、排污权交易技术核定、环境污染保险与损益评估、绿色信贷环境信用评估等为重点的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业。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1.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

倡导结构节能、建筑节能和公民节能。加大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能耗监测,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扩张,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设备在采暖领域、印染行业的运用,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评估和审查。积极推进“绿色照明”,推广使用高效节电产品。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有利于节水的供水价格体系和水价计征方式,提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重点在印染、制革、化工、造纸等高耗水行业推广适用节水技术。积极推广中水回用及分质供水工程。普及推广节水型器具,开展节水型小区、灌区和企业创建活动。推广应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和替代材料,到2020年,全市水泥散装率达到90%,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比例达到90%以上。

2.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调整完善绍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到 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00万亩。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及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工程,实行工业用地项目差别化管理,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和产出效率。力争平均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达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每亩平均投资强度达300万元以上。

3.切实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加大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开展污泥焚烧发电及资源化利用。加强工业废水回收利用,重点推广纺织印染、制革、化工、电镀、造纸的废液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工业废气治理和回收利用,鼓励开展热电联产和余热发电。大力推广“畜禽—沼气—作物”等废物处理模式和畜禽排泄污水净化模式。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家具、废旧竹木制品、废旧纺织品等“城市矿山”的回收利用。建立完善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收集率。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垃圾转运站和渣土调剂中转站建设。加快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建设。规范各类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五)强化污染减排与治理

1.大力推进水体污染整治

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要求,以“两江、十湖、河道”为重点,推进水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开展重污染高排放行业专项整治,在印染产业集聚提升的同时,加快推进化工、医药、造纸、食品加工、珍珠养殖加工等重点行业污水治理。坚决整顿关停非法产能,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及集中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加快建设一批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面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强化供水全过程管理,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完善河流水质监测布点,开展农村河流水质监测并向社会公布。到2020年,全市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100%。

2.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燃煤、工业、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对每小时1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全部实施清洁化改造,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全社会燃煤总量下降15%以上,实现限燃区内企业、餐饮单位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加快燃煤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油品升级,严格控制机动车废气排放,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强化对道路扬尘和建筑扬尘、油烟等污染源规范化管理,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善大气监测布点,开展乡镇环境空气监测。加大定型机废气排放等治理力度,到2020年,全市印染、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VOCs排放总量下降20%以上,PM2.5浓度年均值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

3.开展土壤、固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开展土壤污染监测、治理与修复工作,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落实工业污染场地治理机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水土保持和弃土方治理。深化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综合防治,推行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完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安全事故应急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储存、转运及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到2020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5%以上。

4.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及管网配套,基本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运行高效的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积极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扩面提升,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院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到2020年,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以上,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4.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强化从生产、服务的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企业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建立完善可行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力度,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开展重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进一步拓展清洁生产应用领域,推进农业、服务业清洁生产示范。

(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1.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全方位推进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示范、低碳科技、绿色消费以及碳汇能力建设等七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节能环保装备、文化旅游等低碳产业,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大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转变,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5%,完成省下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

2. 加快推进森林固碳建设

深入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整治,加快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科学设计城乡人居环境、景观风貌和建筑色彩,加强城乡生态景观保护,推进生态人文小城市试点和基本无违建市创建。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实施森林绍兴“六大工程”。加强“四大生态经济带”保护建设,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一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强化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到2020年,全市所有区、县(市)进入省生态文明城市行列,森林覆盖率达到56%,林木蓄积量达2260万立方米。

3.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七)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1.推广绿色建筑

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将城镇新区、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作为推广绿色建筑的重点,合理确定绿色建筑比例,整体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体育文化场馆等逐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农村绿色住宅建设,开展绿色小城镇试点示范。加快实施存量建筑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2.倡导绿色消费

实施绿色采购和消费政策,积极推进越城区西小路社区省级低碳试点等创建活动等。结合绿色社区的创建,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消费意识与绿色消费需求,倡导理性消费与清洁消费,引导居民环境友好地消费。深入推动限塑工作,进一步加强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袋的监管和宣传教育力度,在巩固超市、商场限塑成果基础上,深入推进集贸市场的限塑工作。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易耗品使用。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小排量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鼓励绿色出行。鼓励消费绿色材料制品、可拆解再利用产品、节能节水型产品、环境无害型产品、功能替代型产品等绿色产品。

3.实施绿色采购

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与示范作用,将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ISO14024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或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的产品列入优先采购计划,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再生产品以及节能、节水、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比例。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继续倡导“无纸化办公”,推进“节约型机关”评选,全面实施能源资源使用“减量化”的具体举措。

五、主要载体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乡镇,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园区,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园区,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绿色系列”,认证一批循环经济产品,推广一批循环经济适用技术。

(一)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乡镇

深入推进国家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以及柯桥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在再生资源回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加快推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良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的县(市、区),授予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区)称号;以生态乡镇、美丽乡村、绿色城镇等建设为依托,着力培育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质量优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高的循环经济示范乡镇。

(二)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园区

深入推进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绍兴报废汽车综合利用产业、诸暨环保新能源产业、上虞节能机电产业三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在培育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基础上争创若干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结合我市典型循环经济园区或循环经济模式的示范推广,创建若干个省级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根据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循环农业和循环型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景区、循环型物流示范园区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三)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深入推进全兴精工集团国家级再制造试点、和浙江富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及骨干企业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培育一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冶金、电力、医药、造纸、建材、轻纺等行业为重点,培育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以用能用电大户企业为重点,培育节能示范企业;以电力、纺织、造纸、化工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培育节水示范企业;以冶金、石化、建材、电力、造纸、印染、皮革等行业为重点,培育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在服务业领域,重点培育生态物流示范企业和生态旅游示范企业。

(四)创建一批循环经济“低碳系列”

创建一批低碳园区、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学校和低碳医院试点,成为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要载体。

低碳园区:滨海新城江滨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低碳生态示范城,并依托自身生态环境基础及滨海新城产业集聚区核心区位优势,有效加强与周边产业园区的协调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区各片区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构建产业与城市互动、生态与生活共融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低碳交通:绍兴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以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为重要抓手,有效落实《绍兴古城慢行网(非机动车与步行网)专项建设规划》,推动一批背街小巷连通道、慢行廊道的改造、新建,实现慢行交通“微循环”,着力打造古城“三环四纵五横六片”的慢行网络。同时,向各区、县(市)全面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低碳建筑:绍兴奥体中心。大力推广绍兴奥体中心等“先进”建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倡导更多建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低碳理念和技术,加快推进光热、光电、地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于建筑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的全过程,构筑我市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建筑体系,进一步推进建筑强市建设。

低碳学校: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强化学校作为低碳文化培育、倡导者的主体地位,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拼车行”类似活动,鼓励发动广大中小学踊跃设计、细化低碳出行的种种载体和举措,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低碳出行、绿色出行理念,并以此带动逐渐形成全面的低碳意识。

低碳医院:绍兴市妇保院。着力推广市妇保院先进低碳管理模式,推动全市医院转变常规管理模式,从医院发展思路、医疗环境、建筑设计、资源配置等方面加以改革创新,积极培育低碳医院循环系统,建设绿色环保医院,最终不断提高医疗环境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认证一批循环经济产品

支持企业积极研发和生产具有环境标志、节能、节水的生产装备和产品,鼓励研发和生产节能环保汽车、节能空调、节能冰箱等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加强绿色农产品标志管理,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再制造产品,推广使用再制造标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建设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鼓励企业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国际绿色认证,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

(六)推广一批循环经济适用技术

根据《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名录》,推广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推广应用能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技术、工艺及设备;能够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可将废物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的再利用与再制造技术、工艺及设备;能够将废弃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的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工艺及设备;能够在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进行链接耦合、副产物循环利用、协同资源化处理利用、污染集成控制等的产业共生与链接技术、工艺及设备;循环经济宏观决策支撑方法、技术评价与标准化、产品生态设计、系统优化集成与信息化技术等其他技术、工艺及设备。

六、重大工程

围绕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带动工业、农业、社会等各领域深入开展循环经济,促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

加快推进全市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围绕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挑战、循环产业链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促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构建。全市各类园区广泛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柯桥滨海工业区、诸暨经济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省级园区循环改造,加快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第二批市级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全市有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形成有绍兴特色的园区循环化改造经验和模式,为全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提供示范。

(二)企业循环经济工程

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高耗能行业进行管控和引导,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加大企业节能改造,以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等为重点,加快推进节能改造。加大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每年开展一批技改项目,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水资源和余热的回收利用。支持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废旧机电、零部件等产品,提高企业资源产出效益。有效推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引导向绿色制造转型。

(三)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程

以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农贸市场等为重点区域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试点,带动城镇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实施。完善政府主导、环卫直运、社区宣传、市民参与、物业收集的五位一体垃圾分类运行模式,大力推进城镇区域垃圾分类回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乡村户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一体化体系。建立全市涵盖公共餐饮场所到家庭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加强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资源化处理的监管,加快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加强政府特许经营管理,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再制造产业化工程

依托绍兴产业基础,以汽车变速器、转向助力泵、大型轮胎、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为重点,努力培育一批以诸暨全兴精工集团、绍兴华宇电气公司等为重点再制造企业。加强对再制造行业的协调指导和支持力度,培育再制造典型示范企业,鼓励新型再制造服务行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更多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行业影响力的再制造企业。

(五)纺织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

坚持“控总量、提效益、高集聚、优环境”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全市50%以上纺织印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主要产品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单位增加值用水量、COD排放量等指标明显下降,将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全国印染产业绿色生态示范园区。

七、保障体系建设

(一)强化组织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绍兴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形成层层抓落实、合力抓推进的工作格局,及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完善生态工业发展机制。完善循环经济规划体系,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编制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能源及工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

(二)强化机制保障

进一步强化组织管理体制,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研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要将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和实绩纳入目标考核。积极探索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准入、税收、价格机制及生产要素等方面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并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引导社会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制定并定期发布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等产品(设备)政府采购目录,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探索完善阶梯水价、差别电价、排污收费、垃圾收费及可再生能源价格等价格政策,通过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完善税收制度,切实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清洁生产等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垃圾回收利用制度,逐步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加快形成社会垃圾回收利用体系。

(三)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倾斜扶持,大幅提高发展循环经济资金奖励补助基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应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积极引导社会金融信贷支持,建立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鼓励企业和园区利用外资,主动开展产业对接、合资合作,大力发展国际化、外向型循环经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股票上市等方式筹集资金。

(四)强化技术保障

加快循环经济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若干个重点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强清洁生产、环保设备、资源再生利用等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提高循环经济制造业水平,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企业成为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使绍兴民营经济从主要依靠先发的机制优势向主要依靠制度创新、科技进步的全面创新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的发展之路。

(五)强化人才保障

加大循环经济的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培养循环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依托我市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发展循环经济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柔性引进循环经济高级专业人才,及时收集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动态,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六)强化舆论保障

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在全市广泛开展资源节约行活动,开展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这一主题,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切实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增强全民对节能降耗、变废为宝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全民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十三五”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一栏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总投资

建设期限

建设性质

“十三五”规划计划投资

建设内容

项目实施单位




915899



380221




市本级


79610



40365



1

节能

2#炉资源能源节约技术改造项目

1500

2016-2020

新建

1500

项目建设内容:锅炉本体水冷壁、落渣管、回料阀及其膨胀节、风帽、中心筒技改;油枪改造(点火燃烧器);锅炉内衬材料、外保温及油漆重新施工;除尘器改造,增加过滤面积,技改喷吹组件,提升阀组件等,降低粉尘排放;返料退回料阀改造,锅炉低床压运行,风机电耗降低返料改造,锅炉低床压运行,风机电耗降低;空预器技改搪瓷管式;通过对风道及各个喷口调整安装烟气回流系统,降低氮氧化物初始排放;增加炉内喷钙系统,降低脱硫运行成本。项目实施后年可节标准煤1021吨、降低粉尘30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150吨,节电150千瓦/小时。

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

2

节能

喜临门三大环保系统建设项目

650

2016-2020

新建

650

项目购入宁波东方兴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环保设备,统一处理木工和机加工车间的木制品粉尘的木工粉尘回收处理系统、油漆车间在处理家具打磨粉尘的底漆打磨粉尘水处理系统、油漆气味的油漆废弃环保处理系统。三大环保系统的投入,大大提升和净化了车间环境,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同时也确保周边PM2.5大气环境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年节能127.97吨标煤。

喜临门酒店家具有限公司

3

节能

热风拉幅定型机项目

1000

2014-2016

续建

500

应用浙江远信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省节能产品推广导向目录3)产品。

绍兴大发布业有限公司

4

节能

聚酯装置工艺塔冷却系统改造项目

270

2014-2016

续建

200

目前装置工艺塔使用冷却循环水量在1400m3/小时,需由400米远的循环水厂供应至30米高处使用点,浪费大量能源。项目建设管网及相关设施,通过改造重新分配循环水供给,降低能源消耗。项目建成后年节约用电268万度,折合标煤880吨。

浙江佳宝聚酯有限公司

5

节能

车间余热回收利用及甲醇回收塔改造项目

210

2016-2016

新建

210

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或工艺,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降耗设备,购置回收塔、自控装置和换热器等国产设备。项目建成后年节能量达到220吨标准煤,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多回收甲醇600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

6

节能

绿色照明项目

200

2016-2016

新建

200

项目分批更换、使用节能高效灯具,建成后年节电200万千瓦时。

绍兴龙洋印染有限公司

7

节能

高温废水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改造项目

200

2016-2018

新建

200

海神印染生产用水近4000吨/天,近90%需加热到95℃以上,使用后排放温度>60℃,不但浪费了大量能源,也给后序的废水处理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海神的废水处理采用生化处理,活性污泥需水温≤40℃)。项目在高温机台旁和排污分流总管处安装废水余热交换器和余热交换机,回收余热(提高进水水温)用于生产。

绍兴海神印染制衣有限公司

8

节能

新增600万大卡锅炉项目

180

2016-2018

新建

180

项目加大锅炉技改力度,提升锅炉运行效率,建成后年节能量6000吨标煤。

绍兴龙洋印染有限公司

9

节能

新建2条生物质锅炉涂装线项目

200

2014-2016

续建

150

项目技改新建3条生物质锅炉涂装线,替代原烧煤及用电锅炉,可年节能500吨标煤。

绍兴金江机械有限公司

10

节能

新建1条全自动生物质能源静电喷涂流水线项目

150

2016-2017

新建

100

项目新建1条全自动静电喷涂流水线,可年节能200吨标煤,不使用有机溶剂、水等挥发性溶剂,为无机溶剂型涂料,可回收再利用,涂料的使用率几乎可达100%,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折算减碳136吨当量。

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

11

资源循环利用

年回收处理5万吨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项目

10800

2016-2020

新建

5000

利用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厂房43826m2和部分共用设施,将回收的废旧纺丝品(含PET)、废丝进行物理法处理,生产再生聚酯切片,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废旧纺织品51000吨,形成年产再生聚酯切片50000吨的生产能力。目前主体工程完成建设50%,建成后年处理废旧纺织品5.1万吨。

浙江绿宇再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12

资源循环利用

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建筑泥浆处理再生利用)二期项目

9500

2015-2016

新建

5000

项目主要对越城区范围内(包括袍江、高新区、镜湖)建设工程产生的泥浆进行深度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用于隧道窑再生利用制砖,尾水一部分循环利用,一部分纳入市政排水管网。一期项目已建成投运。因近年越城区每年建筑泥浆达到180万立方米左右,一期产能不足故启动建设二期,设计处理建筑泥浆能力为每年120万立方米。

绍兴市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13

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150

2016-2016

新建

175

项目新增粉煤灰储灰罐,实现废旧工业产品再生利用,建成后年可综合利用废弃资源3.5万吨。

绍兴爱德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14

节水

新增污水池项目

3000

2016-2017

新建

3000

项目新建污水处理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成后年可节水量180万吨。

绍兴龙洋印染有限公司

15

节水

印染企业转型升级项目

4700

2014-2017

续建

2500

项目引进1台进口油烟机、3台印花机;完成其余部分厂房立面改造,项目竣工投入运行。项目完成后每年可节水20000吨,节煤5000吨;可回收99%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仅约9mg/m3,每年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吨;污水COD降至200mg/L以下排放。

绍兴南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16

节水

东浦镇工业园区雨污分流纳管改造工程

3000

2015-2016

新建

2000

工贸园区雨污循环化改造项目。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就近排入河中。新增: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1000吨/日。

绍兴市镜湖新区建设局

17

节水

节水减排项目

3500

2015-2016

新建

1500

各循环水的处理、排水回用。项目建成后年节水100万吨。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

18

节水

机缸以旧换新项目

1500

2015-2016

新建

1500

项目升级改造部分原有机缸,建成后年可节水量72万吨。

绍兴龙洋印染有限公司

19

节水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项目

1000

2014-2016

续建

500

将印染废水经常规物化、生化处理后达到外排指标的中水再进行深度处理,使经处理后的中水重复应用于生产工艺,年可节水45万吨。

绍兴大发布业有限公司

20

节水

黄酒酿造水零排放技术改造项目

1000

2014-2016

续建

400

项目在企业现有厂房、设备基础上进行技改,应用先进的米浆水回用工艺、热灌工艺,淘汰1台常压喷淋杀菌机,购置米浆水回收利用装置、压榨机等设备,建成后可达到米浆水、淋饭水零排放,具有节水节能优势。技改完成后预计年产黄酒12000吨、料酒1000吨、白酒120吨、黄酒罐装10000吨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达9980万元。

绍兴白塔酿酒有限公司

21

节水

中水回用项目

400

2015-2016

新建

400

项目集中处理印染污水,提高生化池处理能力,建成后年可节水80万吨。

绍兴市金丰印染有限公司

22

节水

废水回用项目

300

2015-2016

新建

300

项目建成后年可节水30万吨。

绍兴市城中诚服饰有限公司

23

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项目

燃煤锅炉微细粉尘减排装备及配套装置产业化项目

12000

2014-2016

续建

6000

项目利用公司空余厂地车间,扩建面积14330m2和改造现有车间9118m2,购置国产先进设备,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项目实施后,形成年产20套(台)燃煤锅炉微细粉尘脱除装备(湿式电除尘器)产业化生产线。目前主体工程完成建设60%,建成后有效控制PM2.5、亚微米颗粒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低碳经济

高浓度废液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示范装置项目

17400

2015-2016

新建

7000

项目新增土地55亩,总建筑面积36132m2(计容面积),拟建高浓度废液与煤混合后制成水煤浆,把高浓度废液中COD分解为氢气、一氧化碳、通过变换、脱碳、变脱与空分来的氮气制合成氨,处理危险固废中的COD5994吨/年,并产氨水25万吨/年。目前主体工程完成建设50%,建成后年减排COD0.6万吨。

绍兴化工有限公司

25

低碳经济

锅炉烟气低氮燃烧改造项目

500

2015-2016

新建

500

项目通过对锅炉风机、本体循环返料及燃烧系统技改,使氮氧化物排放由350mg/m3控制在180mg/m3以内,降低安全隐患同时降低脱硝成本同时降低风机电耗。通过改造锅炉本体循环返料系统,调整锅炉本体二次风系统,改造锅炉本体风机,增设烟气回流风机,重新敷设相应烟风道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约750吨/年。

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

26

低碳经济

VAR焚烧炉副产蒸汽项目

6000

2015-2016

新建

400

将高热值固废、废气焚烧后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产生蒸汽,蒸汽返回生产车间使用,实现循环经济。剩余输送总管系统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减排二氧化硫0.02万吨。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

27

低碳经济

5#炉除尘器改造项目

300

2015-2016

新建

300

根据已颁布环保标准要求粉尘排放20mg/m3,项目对原有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采用新型滤袋材质,拆除原除尘器中部以上所有部件,增加两米高度,更换安装PPS+超细纤维新型滤袋材料1512条,技改净气室,技改喷吹组件,提升阀组件等增加过滤除尘面积,提升喷吹效果等。项目建成后年减排粉尘排放30吨/台。

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


柯桥区


639372



256442



28

节能

新增新能源公交车(更新)项目

9500

2015-2017

新建

3800

项目新增(更新)公交车200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

交通运输局(交投集团)

29

节能

更新新能源出租汽车项目

800

2015-2016

新建

800

项目更新新能源出租汽车80辆。

交通运输局(交投集团)

30

节能

年产30000吨高档针织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25000

2014-2016

新建

10000

项目建设生产车间、综合办公大楼及配套的配电房等建筑及构筑物约9.55万m2,节能减排部分(包括直燃式定型机、低浴比染色机、中水回用系统、污水预处理、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等节能减排设备设施、土建投资)投资。

绍兴县国泰印染有限公司

31

节能

年印染涤纶面料6000万米、针织面料12000吨印染集聚升级项目

4730

2015-2016

续建

3000

环化改造项目拟新增中水回用装置、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推进定型机煤改气(汽)和印染工艺节水改造(低浴比染色机应用),实现节能节水,提高水资源和能源利用水平,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整体项目淘汰现有技术性能落后、能耗大的染整及辅助设备92台(套),购置先进印染设备66台(套)。

绍兴县塞特印染有限公司

32

节能

年印染高档纺织面料8000万米印染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6030

2015-2016

续建

4000

整体项目淘汰现有技术性能落后,能耗大的燃煤热载体炉3台,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36台,烧毛机1台及其它配套设备一批共69台;新增进口、国产先进的喷墨数码印花机、气流染色机、水洗机等共72台(套)。

绍兴县兴明染整有限公司

33

节能

年产44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4230

2015-2016

续建

3000

循环化改造项目拟新增中水回用装置、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推进定型机煤改气(汽)和印染工艺节水改造(低浴比染色机应用),实现节能节水,提高水资源和能源利用水平,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整体项目新增气流染色机6台、定型机3台及圆网、平网印花机等设备。

绍兴县宇华印染纺织有限公司

34

节能

印染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2300

2015-2016

续建

204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绍兴县展望印染有限公司

35

节能

印染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3550

2015-2016

续建

250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绍兴县中漂印染有限公司

36

节能

印染布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3400

2015-2016

续建

230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绍兴县育达纺染有限公司

37

节能

年加工17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3650

2015-2016

续建

230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绍兴县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

38

节能

印染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2750

2015-2016

续建

180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绍兴县兴隆染织有限公司

39

节能

年加工24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2770

2015-2016

续建

1700

拟新增中水回用装置、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推进定型机煤改气(汽)和印染工艺节水改造(低浴比染色机应用)。

绍兴高温印染有限公司

40

节能

年产8000万米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5311

2015-2016

续建

320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浙江绍兴中环印染有限公司

41

节能

年产10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4030

2015-2016

续建

220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绍兴县和兴印染有限公司

42

节能

年产1.78亿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4120

2015-2016

续建

75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浙江维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43

节能

年染色纱8000吨及高档色织衬衫面料后整理3500万米集聚升级项目

2540

2015-2016

续建

500

拟新增中水回用装置、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推进定型机煤改气(汽)和印染工艺节水改造(低浴比染色机应用)。

浙江新舒纺织有限公司

44

节能

印染集聚升级迁建技改项目

2010

2015-2016

续建

400

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整体项目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的印染及配套设备67台(套),新置先进的低浴比高温高压匀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数码印花机等80台(套)。

绍兴县圣苗针纺有限公司

45

节能

年产2万吨针织面料印染、整体搬迁技改建设项目

2520

2016-2017

新建

2520

整体项目购置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染整设备40台,随迁原有印染设备21台,淘汰技术落后、高能耗设备(间歇式减量机、热定型机、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燃煤导热油锅炉)59台。

浙江华港染织集团有限公司

46

节能

年产8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3120

2015-2016

续建

820

新购定型机8台及各类染色机等设备

绍兴县柯桥印染有限公司

47

节能

年产20000万米高档家纺印染面料集聚迁建项目

4730

2015-2016

续建

1300

新购定型机20台、气流缸32台等设备

浙江金典印染有限公司

48

节能

印染后整理加工染色及印花面料16000万米生产线集聚升级技改项目

8740

2015-2016

续建

1000

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的印染及辅助配套设备79台(套),新置先进的低浴比溢流染色机、圆网印花机、印花水洗机、定型机等69台(套)。

浙江新三印印染有限公司

49

节能

高档家纺产品印染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6200

2015-2016

续建

4500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浙江绍兴永利印染有限公司

50

节能

3万吨印染织物面料集聚升级技改项目

6750

2015-2016

续建

4000

添置先进关键生产设备,淘汰部分设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

绍兴天翔纺织印染服饰有限公司

51

节能

年加工10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1750

2015-2016

续建

1500

新引进国外先进的印花机、直燃式定型机、罐蒸机等设备约15台/套,同时配置国产先进染色机、退浆机、丝光机、螺杆空压机等设备105台/套。

绍兴县天宇印染有限公司

52

节能

年加工9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5000

2015-2016

续建

2600

整体项目淘汰现有技术性能落后,能耗大的设备及其它配套设备69台/套。引进先进的日本东坤平网印花机2台,台湾产空压机4台,韩国理合空压机6台;购置国产碱减量机、圆网印花机等设备一批。

绍兴县佳彩印染有限公司

53

节能

年产30000吨高档针织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5395

2015-2016

续建

4000

新购置先进低浴比高温生态染色机、蒸汽定型机、空压机等设备79台(套)

绍兴县国泰印染有限公司

54

节能

年产16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5816

2015-2016

续建

4000

整体项目新增气流染色机50台、定型机27台等设备。

绍兴县超超染整有限公司

55

节能

年染色及后整理高档针织布5万吨印染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10470

2015-2016

续建

800

拟新增中水回用装置、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推进定型机煤改气(汽)和印染工艺节水改造(低浴比染色机应用)。

浙江稽山特宽幅印花有限公司

56

节能

年产高档服装用针织面料2.75万吨印染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5900

2016-2017

新建

5900

拟新增中水回用装置、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推进定型机煤改气(汽)和印染工艺节水改造(低浴比染色机应用)。

绍兴县迎丰纺织有限公司

57

环保

印染集聚升级迁建技改项目

3240

2016-2016

新建

3240

整体项目新增高温高压双溢流染色机、高温高压气流染色机、连续式碱减量机、圆网印花机等设备70台(套)

绍兴华夏印染有限公司

58

环保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项目

5520

2015-2016

续建

4500

进口设备5台/套,购置国产设备82台/套。

绍兴县星发纺织服饰印染有限公司

59

环保

污泥焚烧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

46620

2015-2017

续建

10000

项目新建90吨/小时高温高压循环硫化床锅炉3台(2用1备)、12MW高温高压背压式汽轮机发电机组2台及相应配套污泥干化等设施,形成污泥处理能力为1000吨/天(80%含水率)。

浙江龙德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60

环保

年产高档针织印染面料35000吨集聚升级项目

4170

2015-2016

续建

2482

新购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低浴比染色机、煤改气(汽)定型机等设备。

绍兴县士林印染有限公司

61

资源循环利用

加气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

300

2015-2016

新建

300

项目利用现有厂房新增加一套蒸压加气混凝土空翻行车及去底皮相关配套吊具、一套机械化自动出釜及相关配套设备、一套自动化打包及相关设备进行加气生产性技术改造。项目运营后预期年降生产成本100万元,提高产品率约0.05%。

浙江中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62

资源循环利用

年产5000万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3590

2016-2017

新建

3590

整体项目淘汰原有企业落后的染色机、定型机及燃煤导热油锅炉等设备,购置先进气流染色机、氧漂机、蒸汽定型机等设备45台/套。

绍兴县中联针织漂染有限责任公司

63

节水

年产6500万米高档家纺印染面料集聚迁建项目

5210

2015-2016

续建

3000

拟新增中水回用装置、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余热回收装置,推进定型机煤改气(汽)和印染工艺节水改造(低浴比染色机应用)。

浙江绿洲印染有限公司

64

节水

年产4.5亿米高档印染面料集聚升级迁建

5650

2015-2016

续建

3500

新购置先进低浴比气流染色机、蒸汽定型机、空压机等设备。

绍兴市南洋染织有限公司

65

节水

集中预处理二区工程(钱塘江地块污水处理工程)

82000

2014-2016

续建

46600

项目为20万吨/日的污水生化处理设施。

绍兴柯桥江滨水处理有限公司

66

三、节水

污水深度处理工程

19900

2014-2016

续建

19000

项目为20万吨/日的污水深度处理设施。

绍兴柯桥江滨水处理有限公司

67

三、节水

RO浓水1200m3/d处理回用

800

2015-2016

新建

800

项目对目前工厂经膜处理后产生的约1200吨左右RO浓水进行处理回用。项目实施后,年可重复利用水20万吨,工厂的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左右。

浙江华越印染有限公司

68

三、节水

年产9000万米印染布集聚升级迁建项目

20000

2014-2016

续建

10000

项目用地22667m2,总建筑面积46039.28m2,淘汰原有全部印染设备的基础上,引进日本产印花机4台,台湾产小浴比染色机36台,购置国产小浴比染色机18台、定型机7台、水洗机3台,蒸化机2台等设备,投产后年生产针织印染布9000万米。

绍兴县佳彩印染有限公司

69

低碳经济

年产超轻钢集成住宅150万平米生产线项目

150000

2014-2016

续建

40000

项目年产多层商用集成建筑50万平方米。

绍兴精工绿筑集成建筑系统工业有限公司

70

低碳经济

生物质多联产高端智能化制造

129960

2014-2017

续建

26000

新建年产200套生物质多联产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项目。

浙江润昇新能源有限公司

71

低碳经济

东亚玻璃425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3400

2015-2016

新建

3400

项目利用屋顶闲置资源建设17000块250W多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4.25兆瓦,年发电约425万度。

绍兴绿筑光伏有限公司

72

低碳经济

康福托电子20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600

2015-2016

新建

1600

项目利用屋顶闲置资源建设8000块250W多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2兆瓦,年发电约200万度。

绍兴绿筑光伏有限公司

73

低碳经济

防盗型风光互补供电项目

3500

2015-2019

新建

1200

项目新建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3000杆,其中2015年计划建设1000杆。

浙江紫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74

低碳经济

山海纺织10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800

2015-2017

新建

800

项目利用屋顶闲置资源建设4000块250W多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1兆瓦,年发电约100万度。

绍兴绿筑光伏有限公司


上虞区


134734



58200



75

节能

表面活性剂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项目

9000

2013-2015

续建

1200

项目对原有厂区表面活性剂生产进行系统改造,采用外循环、喷雾式先进工艺和设备优化EO/PO缩合工艺,缩短反应时间,采用先进的质量流量计进料工艺降低EO/PO损耗,改造年产8万吨聚醚生产线;采用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及常压酯化新工艺减少生产废水排放,改造年产2万吨合成酯生产线;采用分质收集、分别处理的方案和臭氧高级氧化工艺处理生产废水,降低COD浓度并实现中水90%回用;综合利用副产物,形成表面活性剂循环产业链,降低单位能耗。项目改造厂房面积12500m2。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6

节能

年产2000台高效节能余热回收型热泵机组项目

30000

2015-2016

新建

10000

项目主要采用制冷剂重力自循环式油冷却及增效等技术,引进数控转塔冲床、冲孔机、剪床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2000台高效节能余热回收型热泵机组的生产能力。产品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可新增销售收入70000万元,利润4978万元,税金3133万元。

浙江国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77

节水

上虞污水处理尾水提标改造工程

25874

2014-2015

续建

25000

总改造规模为300000m3/d,分两期建设,每期150000m3/d。由GB8978-1996二级标准提标至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上虞区水处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78

低碳经济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式发电项目

46000

2013-2016

续建

15000

利用各企业厂房、建筑物等闲置屋顶约50万平方米,选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等,装机容量50MW。

浙江龙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79

低碳经济

年产1.6亿平米光伏组件背板用PVDF薄膜项目

23860

2015-2016

新建

7000

年产1.6亿平方米光伏组件背板用PVDF薄膜项目,其中一期生产规模0.4亿平方米/年。项目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80000万元,利润14357万元,税金8757万元。

绍兴福膜新材料有限公司


诸暨市


32390



13945



80

节能

利用生物质制炭过程的可燃气体作为燃煤锅炉的替代能源

110

2015-2015

新建

110

项目结合公司在建的年产2万吨颗粒燃料和年产2200吨机制竹炭项目,回收利用高密度棒料炭化过程产生的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热源,主要用于负荷为4吨/小时的蒸汽锅炉,一小部分作为原料烘干所需的调节热源。本项目既能防止炭化过程产生的燃气直接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又能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年节约标煤3600吨标准煤,年利用生物质废物8400吨。

浙江鑫键炭业科技有限公司

81

资源循环利用

废黄铜再生资源利用及应用开发项目

1780

2015-2016

新建

1200

生产线设备调试及产业化项目。项目采用废黄杂铜作为原材料的再利用技术,有选择性的进行人工分拣、分选、淘洗等工序对破碎颗粒料进行精细化分类,最终得到可直接作为原材料使用的破碎黄杂铜,提高了废黄铜的利用率,减少锌的挥发损失,增加了产量,减少了废弃物,真正实现了废旧黄杂铜棒材的再生利用。项目建成后显著减少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浙江军联铜业有限公司

82

资源循环利用

甘薯加工节水废渣循环利用项目

2150

2015-2016

新建

815

建设鲜甘薯生产加工储藏7300立方、新建甘薯片自动化生产线、甘薯节水清洗去皮加工服务中心1200立方;购置甘薯废渣利用综合利用加工、设施、设备。项目建成后年节能0.12吨标煤,年节水0.2万吨。

诸暨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83

资源循环利用

废润滑油再生利用

500

2014-2015

续建

300

从原来企业内部处理,发展到诸暨市内外企业,估计当年处理市内企业废润滑油200-300吨。

暨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84

资源循环利用

珍珠蚌肉边角料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350

2015-2016

新建

220

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蚌肉资源,研究蚌肉边角料加工--蚌肉酱系列产品,解决了当地农户珍珠产业剩余物的难题;年处理1000吨蚌肉边角料,加工生产线一条,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支持环保事业,更好的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珍珠产业,使循环经济健康发展。项目现正在试验、调整阶段。

浙江康旺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85

节水

新建日处理2500吨电镀废水中水回用项目

6500

2015-2016

新建

2800

项目主要采用雾化、生物处理技术,通过采用双膜法为核心的回用技术或工艺,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提升泵、超滤反渗透设备等进口设备,购置搅拌机、刮泥机、压滤机等国产设备,新增外排管网8.6公里。目前完成综合楼、储罐区、应急池、MBR膜反应池等建造及电气及自控安装工程和电镀废水回用水设备采购。建成后年节水40万吨。

诸暨市东大次坞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86

低碳经济

15万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

15000

2015-2016

新建

5000

牌头镇15万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诸暨市顺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87

低碳经济

诸暨市安华蔡家畈3MW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3500

2015-2015

新建

3500

项目拟在安华镇蔡家畈建设,利用该村100亩荒芜耕地,农光互补,建造3MW光伏电站,电站建好后,上面光伏发电,下面可种农作物(大豆、高粱等)。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360万度,可节省燃油82.08万升或节省标准煤1136.13吨,少排放3146.34吨的二氧化碳,37.25吨的二氧化硫和13.51吨氮氧化物,减少因火力发电产生的858.38吨粉尘,节约1262.35万升净水,社会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浙江鑫日新能源有限公司

88

低碳经济

光伏、风力发电应用

2500

2015-2015

新建

2500

2.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永新集团


嵊州市


16374



4000



89

低碳经济

嵊新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

16374

2014-2015

续建

4000

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绿化及辅助设施,建成后年减排COD54750吨。

嵊州市昌州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新昌县


13419



7269



90

节能

年产100台高效低排燃气热风拉幅定型机项目

7369

2014-2015

续建

3669

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能回收、积木式烘房、独特风嘴、自动对中及职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或工艺,购置激光切割机、数控折弯机、平板等国产设备。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00台高效低排燃气热风拉幅定型机的生产能力。预计今年建成后年节能12000吨标煤。

浙江远信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91

节能

年产150万只JKLR38120高性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电池组技改项目

4500

2013-2015

续建

2250

项目主要采用电极和浆-涂布烘干-辊压制片-卷绕烘烤-注液封边-活化-化成入库-封口封边技术或工艺,购置全自动激光焊接机、负极盖焊接机、立板转移式双面间歇式涂布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型挖点式涂布机、ATO505-128C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真空注液机、组合式转轮除温机组等国产设备。预计今年建成后年节能343200吨标煤。

浙江金开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92

节能

年产200万套智能化LED灯及物联网节能配套系统技术改造项目

1550

2014-2015

续建

1350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200万套智能化LED灯及物联网节能配套系统的生产能力,产品具有数字超前预测控制、结温控制和实时功率控制等特点,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700万元,创汇50万美元。今年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后年节能130000吨标煤,年减排COD33吨。

浙江天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