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首届陆游诗歌节在越城区举行。记者 黄 霄 摄
一条钱塘江,将杭州与绍兴连在一起,两地共承宋韵文化。因南宋宋高宗“绍祚中兴”的题额而得名的绍兴,拥有宋六陵、陆游等丰富的宋韵文化资源。11月13日,2021首届陆游诗歌节在越城区皋埠街道陆游祖居(吼山风景区、坝头山村)举行。在吸引大量人气的同时,首届陆游诗歌节的举办,在越城区刮起了一股宋韵文化风。
如何充分利用陆游IP,让宋韵文化真正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可分享?节会期间,专家学者纷纷支招。
打响陆游牌
绍兴是南宋陪都和南宋皇陵所在地,也是大诗人陆游的故里,宋韵为越城带来了灿烂的文化荣光,留下了诗意倾城的丰厚遗产。而在宋韵文化领域里,陆游是最有识别度的一座高峰。
陆游是中国诗王,与杜甫合称“诗圣”,亦有“小李白”之美誉。其爱国诗和爱情诗堪称双璧,家喻户晓,正能量十足。而他反映浙东生活的乡村诗,更是研究宋代乡村的巨大宝库。陆游的诗,有气壮山河、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有文锦天下、风花雪月的意趣风雅,有放舟鉴湖、躬耕陇亩的隐逸风度,层次十分丰富。越城区举办陆游诗歌节、打造陆游祖居,无疑是宋韵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
越城区吼山风景区及坝头山村一带,石宕风光绝佳,文旅资源丰富,既是越文化发祥地,又是陆游祖居所在地,禅寺桃花,残山剩水,鬼斧神工,凸显古越风光。皋埠街道负责人介绍,围绕乡村振兴,这里计划打造陆游祖居IP,精彩再现“陆游的乡村世界”,建设有全国标识度的研学旅行基地。
据记载,陆游高祖陆轸,在宋仁宗年间看上吼山风水,遂在坝头山造住宅,开始居住。后来,陆家迅速成长为山阴望族。陆游少年时,虽主要住绍兴城里,但也时常在吼山祖屋生活。人到中年的陆游,定居鉴湖三山后,亦不断回到祖居地,祭祖、踏青,有多首诗歌写皋埠樊江一带风土人情。坝头山一带,至今犹有古桥、古井、古庙遗址等宋代遗存。
“我们这里有陆游和陆游诗两个大IP,这是陆游祖居所拥有的,其他地方无法媲美的。”作为本土的学者,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省社科联“浙东唐诗之路”研究项目领头人张光明说,自己近年来一直在从事古村保护、乡村振兴方面的调研等工作。充分利用陆游这个有标识度的IP,有名有实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对于促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规划和运营设想,陆游祖居将建造陆游书院、风情宋街、诗圣殿、放翁山庄、荷花伊梦、鳌游乐园、陆家蔬圃、陆家果圃、陆家花圃等文旅研学节点,并将陆游诗歌铺满大地,强力推动研学旅行。同时将策划陆游诗歌节、家风文旅节、稻田古风音乐会等活动。此次首届陆游诗歌节,正是陆游祖居IP打造的一次策划,被列为浙江宋韵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刮起宋韵风
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浙江正解码南宋文化基因,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重现“风雅处处是平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美学。全省下一步将加大对宋韵文化的系统性构建、品牌性培育、融合性发展,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在参加本届陆游诗歌节的各项活动过程中,很多人仿佛身处南宋的繁华市集。
开幕式过程中有甲胄迎宾和抗金阵法表演,威武肃然,国乐演奏,铮然有声,把陆游诗歌中那种威武豪放之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活动期间,吼山风景区与坝头山村都设置了“宋韵美学生活展”,从衣食、坐卧、行止等方面展示南宋古人的日常,而“风情宋街”古风集市则让游客沉浸式游玩。非遗展、南宋钱币展、越青堂青瓷文化展、菊花茶展、沈洪波宋韵瓷画艺术展、蒋雪平“不一样的陆游”国画展、日铸茶……在现场,游客深切感受到处处风雅的宋代生活美学。
如今,汉服文化在全国火热兴起,并强势出圈成为各地文旅IP重要载体,魅力独特,非常吸引游客。首届陆游诗歌节活动,也融入宋韵国风元素,举行《宋之霓裳》南宋服饰大赏,处处衣袂飘飘,雅致非常。
“越城区是宋韵文化重要的传承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我们在挖掘宋韵文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陆游诞辰896周年之际举办诗歌节,对于进一步弘扬宋韵文化意义重大。”越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盛瑜说,接下来越城区将整合资源,邀请更多专家出谋划策,讲好宋韵文化越城故事。
事实上,除了陆游,越城还有不少宋韵文化元素,宋六陵就是另一个重量级IP,今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宋六陵二号陵园进一步扩大考古发掘范围。
宋六陵文化与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自绍兴浙东运河到攒宫之河,是古时去宋六陵的主要水道,在这条水路上,有拱陵桥、延陵桥、护陵桥、金陵桥、五陵桥5座陵桥。至今,这一带淳朴自然的水网、田野风光依旧。
南宋初年,绍兴一度成为南宋都城。考古发掘后,这里可向人们展示当时的政治形式、文化面貌和最高礼仪等情况。“越城可以把陆游、宋六陵等重要宋韵文化元素连成一线,打造好宋韵文化中最动人的联动画面。”绍兴陆游研究会理事、宋韵文化研究专家刘亮说。
打造宋景观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诗句是一道莲子羹的菜名,“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诗句对应一道焖猪肉菜名……诗歌节期间,围绕陆游诗集中的名句推出的“放翁诗宴”成为一大亮点,今后,“放翁诗宴”将成为一个美食品牌,促进周边村民的农副产品销售与增收。
“绿水青山是陆游祖居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把宋韵文化里富含的意蕴、意境,艺术特征,再现还原到未来的乡村规划、环境设计以及空间设计中。”不少专家认为,运用好宋韵文化的精髓,实现产学研融合联动,是打造宋韵新风景的好办法。
宋韵文化研究传承基地授牌、中国小品部落宋韵艺术创作基地授牌、“放翁石螺”系列文创品牌及“陆游诗歌”节会品牌发布、“放翁诗宴”美食品牌发布……陆游诗歌节期间,游客处处感受到农文旅三者融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节奏。
近年来,越城区深挖人文内涵精髓,细做创造转化文章,宋韵文化品牌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举办全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暨文化标识建设工作现场会,加强宋六陵遗址、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文保单位发掘保护,成功争取“浙东考古基地”落户越城;编制宋韵文化重点区块文旅规划,开发“跟着宋词打卡古城”研学路线,加快陆游祖居、东鉴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推陈出新推出抹茶、黄酒等“盛宋文化”系列新产品;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提升坝头山村等一批宋韵文化特色景区村镇,举办“南宋文化旅游月”等沉浸式文化节会,实现宋韵文化资源活态化利用、物态化展示、业态化发展。
在陆游祖居所在的皋埠街道,如今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是越城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重要聚集区。如今,这里正以打造先行村为抓手,实施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我们要把陆游诗歌节一届又一届办下去,并用好宋韵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两手抓。”皋埠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鲁旗说。
南宋的气息,弥漫在绍兴的大街小巷、河渠山野,这些亘古弥新的气息,如经冬之古树,若不息之河流,与城市相伴相依,形成了绍兴独特的文化品位,构成了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成为绍兴文化的又一源头活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表示,在绍兴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颇具中国传统庭院风格的民宿和景区化村庄,它们传递出来的大巧若拙、诗意生活的天然之美,都可以在南宋人的生活中找到源头。下一步,绍兴将以“一眼千年-非遗集市”“宋韵寻味-宋宴美食”“翰墨宋韵-两宋古籍文创”等为载体,以生活美学为突破口,激活血脉里流淌千年的南宋文化基因,在重塑绍兴城市文化体系过程中更具宋韵气质,并在这一层面实施“融杭”城市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