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市政府重点工作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14T/2022-22793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成文日期: 2022-06-08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字号:

2021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表

发布日期:2022-01-21 09:1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序号内容与要求完成情况责任单位
1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速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5大结构性指标增长10%。“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75%以上。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11.4%,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35元,居全省第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2%;1-11月,民间投资增长11.8%,交通投资下降2.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2.3%,制造业投资增长25.7%。29个省市县长项目已开工28个,落地率96.5%。市发改委
2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并印发实施;制定实施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接轨上海、“四大”建设)年度工作清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统筹推进“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建设,打造“杭绍同城主中心”。构建“2+7+N”开发区(园区)体系,争取至少1个平台入选省高能级战略平台。1.“十四五”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   2.印发《绍兴市落实<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推进杭绍甬一体化发展“四个重大”工作清单》,起草形成《杭绍甬产业创新带战略研究》征求意见稿。3.深化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规划谋划,启动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平台谋划。4.印发2021年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清单,形成《绍兴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初稿,摸排梳理海洋经济重大招引和培育项目。5.紧密参与省级层面的杭州湾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形成提交省政府的报告,启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创建工作,上虞杭州湾经开区、滨海新区已申报。  
   
△市发改委,柯桥区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3实施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深化推进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2.0,牵头开展2020年营商环境试评价;深化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改革,推进全市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牵头对9大产业扶持政策进行年度修订;推进信用建设“531X”工程,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项目;实施绍兴e价通平台优化项目。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完成省、市两级行动目标任务;组织完成2020年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反馈组织做好“补短板、强弱项”整改提升,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2021年1-11月,绍兴市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新赋码且已完成竣工验收前审批项目共351个,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实现率100%;制定印发《绍兴市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编制《绍兴市社会信用体系“十四五”规划》,制定《绍兴市社会信用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绍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完成绍兴市信用协同应用系统项目验收,做好“信用绍兴”网站规范化改造;做好失信约束清理规范、“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家政企业信用建设等专项治理;推进越城区、上虞区省级“信用   社会治理”试点建设;实施省政府数字化转型信用应用业务协同,截至11月底,协同应用累计反馈30余万次;开展个人诚信分、文明交通激励应用等信用惠民场景;做好信用修复,截至11月全市累计完成信用修复3000余件。绍兴e价通平台优化项目已完成,目前,e价通2.0应用已正式上线运行。 市发改委
4制定实施新兴产业新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指导督促越城区争创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做好国家级中心创建的筹备工作;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示范应用工作;争创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实施一批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省级服务业项目。一是成功举办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印发《绍兴市加快推进“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我市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在2020年度考核评价中位居全省第二、第三位。二是印发新兴产业新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新兴产业年度重点项目清单,会同人行绍兴市中心支行印发金融支持新兴产业信贷指引。三是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成功通过省级评审。四是我市被列入省级氢燃料电池省级示范区名单。五是做好省级两业融合试点申报推荐工作,我市3家单位被列入2021年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名单。六是指导三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做好年度总结工作,并开展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年度总结工作。 △市发改委,滨海新区管委会,越城区政府
5高质量完成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年度清单,助力结对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共建产业平台、消薄飞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制定2021年度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重点工作清单和考核办法,东西部协作超额完成省下达市的4大类32个分指标,山海协作超额完成5大类13个指标。开展两地高层互访,6月,时任市委书记马卫光带队赴乐山市考察并召开高层联席会议。12月,市委书记盛阅春带队赴衢州考察山海协作并召开工作联席会议。深化东西部协作,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帮助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来我市就业24220人,消费帮扶3.3亿元,引导企业投资42亿元。积极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签订“产业飞地”合作协议4个,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到位资金8.47亿元,完成消费帮扶4862.9万元。向146个薄弱村拨付“消薄飞地”返利资金804万元,推进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12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完成投资1231.4万元。 市发改委
6编制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协调推进标志性工程、重大项目申报实施,申报10颗左右诗路珍珠,争创诗路文化带建设先进市县;加快推进全市5个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第三批未来社区试点申报,争取我市新增2个以上项目列入试点。推进小城市试点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珍珠小镇、越剧小镇等特色小镇。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项目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入国家级标志性项目、“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项目,并争取到2021年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8000万元。成立绍兴市诗路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增省诗路文化带重点项目27个,新增大运河、钱塘江诗路珍珠8颗。争取2021年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资金6748万元,用于支持数字诗路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诗路文化宣传等。落实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要求,做好特色小镇清理规范和清单管理,全面取消市级特色小镇,对照《导则》开展12个省级小镇规范建设自查自纠;推进店口、枫桥、章镇、甘霖4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实施,4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2020年度考核优良率100%。 市发改委,市建设局
7全市及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深入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确保处于安全警戒线以内,不发生重大违约事件。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7%,增幅居全省第2,其中市级45.1%;全市政府债务率处于安全警戒线以内,当年未发生债务违约事件,化债进度达到65.7%。市财政局
8全面深化综合预算管理,通过“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实现全口径综合预算管控。1.构建“1+x”全面深化综合预算管理机制。制订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的通知、2022年市级预算编制的通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综合预算实施细则、综合预算会计核算办法、综合预算资金收入管理办法、全口径预算公开管理办法等;       2.构建财政综合预算数字化管控机制。建立单位资金上缴动态监控双周报告机制、财务云与非税收入征管系统互查机制、综合预算支出大额监控机制等;       3.调整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在原38类71项基本支出、22类241项项目支出及9类限额标准的基础上,调整完善编外人员用工等3类支出标准和3类限额标准;       4.开展市级部门单位沉淀资金清理。目前已清理资金1.3亿元、全面梳理市级行政单位资产并开展公允价值评估共38.7亿元。市财政局
9组织招才引智春秋季专列等人才招引活动,全年新增大学生就业12万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技能培训12万人次,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1.5万人次;举办第三届人力资源发展大会,全市新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家;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全面推广应用“人才码”,推进长三角人才服务“一卡通”“一码通”。组织招才引智春秋季专列等人才招引活动,新增大学生就业12.4万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技能培训22.64万人次,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3.53万人次;举办第三届人力资源发展大会,全市新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89家;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全面推广应用“人才码”,推进长三角人才服务“一卡通”“一码通”。市人力社保局
10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创新推进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关工作;深入推进“浙江无欠薪”行动,全面推广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应用,基本实现全市工程造价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全覆盖。1-12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18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2%。创新推进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8家,其中创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家。规范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联合财政、自然资源、税务下发《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工作的通知》;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实施意见》相关任务。深入推进“浙江无欠薪”行动,工程造价500万以上的在建项目应入尽入,平台注册率达到99.2%,银行注册率达到95%,线上发薪率达到90%,六项制度上传率达到80%。市人力社保局
1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重点领域防控清单,深入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织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巡查,推进危化品全周期重点整治,严格落实危化品生产企业分级监管制度,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前两年平均下降25%,力争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0%,火灾起数、亡人数比2020年目标数下降15%,有效防范控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有较大社会影响事件。    已对全市第二批24   家工矿商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和治理。已对C、D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已消除高风险园区。      上半年累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4起,死亡39人,其中2起较大事故;火灾起数为308起,火灾累计亡6人。    已开展小餐饮燃气使用安全对标整治,共出动检查20491人次,检查小餐饮27688家,发现整治问题隐患10507处;已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已开展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安全整治。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12全面完成“15分钟救援圈”建设并投入使用;落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组织开展市级应急救援演练4场以上;成立社会应急力量协会,建成市级应急救援共享装备库。      15分钟救援圈剩余10个站点建设,其中6个已主体结顶,其余4个正在抓紧建设中。      完成《绍兴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初稿)》。已制定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初步方案。      市级演练开展1场,下半年计划完成3场以上;绍兴市社会应急力量协会已于3月下旬成立;市级应急救援共享装备库已启动公开招标程序。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13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完善“1+X”预案机制,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抓好防汛防台抗旱、森林防灭火工作,力争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      1+61预案体系建设,目前已完成总体预案与58个专项预案的制定发文,其余3个,2个已进入发文流程,1个正在协调跟进中。      开展全市汛前检查和隐患排查,动员2.4万人次、检查1.6万处,发现各类问题隐患886处,督促在主汛期前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度汛措施。汛中加强会商部署,已累计组织会商23次,编发简报19期,下发防御通知、工作提示函、风险提示单等27份,梅汛期间,2次启动防汛(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累计开展培训2.3万人次,圆满完成省防台风综合演练实战点演练任务,并同步举行市防汛防台综合演练。      印发《绍兴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工作规则》,完成《绍兴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修订;印发《2021年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要点》;印发《绍兴市重点林区高位监控全覆盖建设方案》,已建成19个并接入市指挥平台;完成三支县级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建设工作;组织开展“3•19”森林消防宣传日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查处违法用火案件2起,查找整改各类隐患411处。今年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市应急管理局
14在高层住宅等场所推广安装电瓶车管控系统、远程报警监控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和消火栓智慧用水监测系统,推动建立微型消防站,提高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截至10月底,在高层住宅等场所推广安装电瓶车管控系统安装数达700台;安装远程报警监控系统安装数达到180套;安装可视化管理系统安装数达到180套;安装消火栓智慧用水监测系统安装数达到180套;完成新建社区微型消防站55个。市消防救援支队
15探索建立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市管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持续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能力,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4家;构建智慧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市管国企“4+N”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完成制定《绍兴市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绍兴市市管国有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及管理办法》,12月份,经国资委党委集体研究,向9家市管国有企业选派了6名外部董事,实现市管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完成制定《绍兴市市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根据《加强市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建议》,督导市管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督促推进试点模块的试运行工作,各市管企业已基本完成信息平台框架搭建,部分已上线运行。市国资委
16深化“融资畅通工程”,推动金融要素增总量、调结构、优服务,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人才创业金融服务,全市存贷款总额增长10%左右,制造业贷款保持稳定增长,无还本续贷贷款余额增长20%以上;打造“枫桥式”农村金融服务站,不断加载助农服务点金融、政务、农村基础治理综合功能。11月末,全市存贷款同比增长11.47%,其中存款比年初新增1304.54亿元;贷款比年初新增1459.51亿元。   推动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制造业、小微企业倾斜,推动银行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11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信用贷款、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分别比年初新增295.94亿元、79.44亿元、628.6亿元。到11月末,发放人才创业贷款31.36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40.38亿元。已联合发改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信贷指引》,1-12月累计向986家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企业发放贷款405亿元。出台“枫桥式”农村金融服务站创建方案,推进升级版“枫桥式”农村金融服务站创建。
   
   
   
   
市金融办,△人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绍兴银保监分局
17持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企业帮扶工作,有效防范疫后不良风险反弹,确保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防范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和民营企业发债兑付风险,力争年末辖内控股股东股票质押率80%以上上市公司数控制在5家左右,确保区域金融稳定。11月末,全市不良率0.78%,比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关注率1.33%,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预计截至12月底,全市共兑付公开市场融资工具75.32亿元,民营企业债券兑付风险基本出清。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80%的上市公司质押比例压降工作有序开展,成功推动喜临门质押率压降至80%以下,督促各区县市金融办落实下一步压降方案。市金融办,绍兴银保监分局
18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升级版,力争新增股份公司12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新增上市公司9家,过会待发企业1家,新增股份公司160家。摸排集成电路上市后备资源,更新全市重点后备资源库;召开重点上市公司座谈会,推动上市公司人才招引工作;召开金融服务集成电路产业推进会,邀请交易所、创投机构的专家面对面解决企业上市难题;召开上市公司董秘年会,为“关键少数”提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方面的专题培训;召开北交所企业上市专题培训,推动企业抢抓北交所上市时机;组织上交所、证券公司专家走访中芯绍兴、浙江医工、光特科技、光大芯业等,协调解决上市准备过程中的问题,协调核查金道科技等历史沿革问题,协调恒力特、最成半导体等企业融资问题,修订发布1+9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市金融办
19积极探索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持续推进省级文化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加强创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探索文化金融“绍兴模式”。    一是强化文化金融总量保障。制定2021年文化金融工作实施方案,当前文化及其延伸产业贷款余额已达1334亿元,同比增长17.9%;二是推动文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推出“版权贷”“百花贷”“民宿贷”等金融产品,已落地全省首笔花样版权质押贷款。“百花贷”系列产品贷款余额已达60亿元,利率低至4.35%;三是打造文化金融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越城区黄酒文化、柯桥区花样版权、上虞区民宿文化、诸暨香榧文化、嵊州越剧文化、新昌旅游文化金融改革示范样本,并完成系列新闻宣传报道。市金融办,人行绍兴市中心支行
20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和业务培训,设立统计“三员”队伍,提升基层统计人员法治意识和业务水平;加强基层统计考核监督,完善评价奖励办法;稳步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社情民意专项调查。开展国家督察迎检准备工作,完成部门调查项目清查,未发现违规调查项目;完成起草我市加强新时代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意见初稿;   印发《2021年全市统计法治工作要点》《2021年全市统计执法检查工作计划》《2021年全市统计普法宣传工作计划》;开展全市统计法治工作培训;下发90家市级“双随机”抽查企业名单,完成省统计局“双随机”检查情况报告;深入推进统计普法宣传,在年轻干部成长训练营第6、7两期开展统计执法监督课程;开展统计法进西园社区宣传活动。      完成2020年度企业统计人员市级优秀人员奖励发放工作,完成2020年度市级统计诚信企业单位创建审核。      完成普查专项总结的撰写及送审工作;以新闻记者座谈会形式发布七人普主要数据,并在越牛新闻和绍兴日报刊登;完成全市十年人口数据的修订工作。常态化开展“0575-12340”绍兴市社情民意调查热线宣传工作,理顺全市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完成“绍兴市老旧小区改造满意度调查”“绍兴市卫生状况评议”和“2021年绍兴居民出游意愿”等专项调查工作;制定和设计“2020年度绍兴十项民生实事满意度调查”方案和问卷,并向各相关部门开展意见建议征求。市统计局
21持续推进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省级试点;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99%以上,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100%;积极实施商业补充型医疗保险,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启动第二次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全市统一;开展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医保”在线结算。      出台《关于印发绍兴市全面做实基本知》(绍政办发〔2020〕44号),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市高质量实施以“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为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5月26日,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出台《绍兴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方案》和《绍兴市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评价细则(试行)》两个文件。      上半年,全市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100%。      出台《关于促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试行)》(绍市医保〔2021〕2号);我市首款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越惠保”于2021年1月7日上线,至缴费期满,全市共有306.8万人参保,参保率达67%。      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文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开展“互联网+医保”在线结算规划设计,形成系统基本方案;研究起草绍兴市互联网医院医保定点协议,并设计开发互联网医保平台,目前已完成平台初步搭建。市医保局
22创新医保基金智慧监管模式,完成基金监管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力度,实现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全覆盖;深入推进医保基金信用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实现“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全过程智慧监管,力争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绍兴经验”。年底实现定点医药机构检查覆盖率100%。国家医保基金监管“两试点一示范”验收结束,绍兴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获得总结评估优秀的优异成绩。市医保局
23持续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成并推广全省“观星台”项目10个以上,争创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1个以上;全面推广“越行证”平台,进一步拓展应用业务场景,实现线上线下“10+10”应用。      建成并推广全省“观星台”项目8个,“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积极争创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 “越行证”   推出线下应用9个,线上应用10个。市大数据局
24组织实施网上办事服务满意度提升工程,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就近可办”,全面深化政务服务2.0改革,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率达到100%、网上受理率达80%以上,推出一批“智能秒办”事项;“浙政钉”2.0人员激活率达100%,用户活跃率达60%以上;部门间非涉密事项网办率达100%;建成绍兴市“城市大脑”平台,创建智慧应用20个以上,市域治理现代化驾驶舱10个以上;纵深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      制定《关于做好2021年度“15分钟政务服务圈”重点工作的通知》;下发《绍兴市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工作实施方案》。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完成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各县级公共数据平台均已基本建成,实现数据治理、数据接口共享、数据批量共享和安全管理等功能,基本具备支撑县域应用能力。    政务服务2.0事项10138项,对接发布10138项,接入率达到100%,受理11701038件,网上受理率95.3%。       “浙政钉”2.0注册人数为99525人,激活人数为99018人,激活率达99.49%,用户活跃率85.22%。部门间非涉密事项3080项,网办件100万余件,网办率达100%。梳理摸排出15个智慧应用,新增浙里工程师和浙里人才管家两个应用累计接入校园食安、应急一张图、无废城市、桥梁安全监管、古城保护、基层治理、智慧城管等8个市域治理现代化驾驶舱。市大数据局,市政务服务办
25建立全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规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公示率达100%。      牵头制定《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按照《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据规范V4.1》,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升级改造;完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基础框架搭建,开展服务平台测试环境调试工作;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考核中,2次获得第一。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依法治理的意见》,开展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研究;出台《关于切实做好招标文件(采购文件)公示工作的通知》,1-12月共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公示信息170则,公示率100%;开展工程总承包招标办法、小额项目交易管理制度和抽签入围办法等制度优化完善的调研工作;完善专家抽取办法和专家评审费用标准。市政务服务办
26高质量抓好滨海新区经济运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编制完成滨海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5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加快滨海科技城建设;打造精准医学产业园;建设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1-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速27.0%,工业增加值增速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6%。印发《绍兴滨海新区“十四五”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绍兴滨海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开展过渡期城镇开发边界局部调整。累计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已发布;配合越城区完成制定《青年科学家“免评审”落户认定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双聘制”认定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实施办法》、《人才工作容错机制暂行办法》等4项新政。精准医学产业园14个单体主体结顶,13个单体具备交付条件;精准医学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7个。滨海新区管委会
27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开展“矛盾问题攻坚化解行动”。多渠道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完成军转干部、退役士兵、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工作。持续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确保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全国“示范型”达到90%以上。      1.   通过专家授课、专题学习等方式,加大《退役军人保障法》普法宣传力度,引导退役军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开展重复访治理行动,完成第一批重复访化解任务。   
           2.   编制完成《绍兴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十四五”规划》。完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采集工作,并形成数据分析。5月以来,全市继续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地一典型”挖掘和培育。市县两级同步举办2021年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仪式暨就业专场招聘活动。全市207家企业提供了3378个就业岗位,共803名退役士兵参加现场招聘会,达成意向291人。组织2021年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大学生退役士兵活动,推出9个岗位,招聘35名工作人员   。
           3. 完成全市2020年度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完成省下达的军官、士兵考试成绩公开公示;全市已完成51名营职及以下转业军官,82名退役士兵的择岗、定岗安置任务。  
           4.   全市已申报创建6个县级“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03个乡镇(街道)“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申报创建比例均达到100%,已完成对申报单位的抽查验收。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8深化双拥工作“一县一品牌”建设,组织新一轮全市域创建双拥模范城(县)考核验收,打造绍兴市“双拥主题公园”,持续构建“立足绍兴,面向全国,服务全军”的绍兴“大双拥”格局。       1.   召开落实绍兴市深化双拥品牌建设暨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推进会,督促各区、县(市)进一步推进双拥工作“一县一品牌”建设工作,做好省双拥模范城(县、区)届中检查组对绍兴市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县、区)的届中检查迎检工作。    
           2.   加强拥军支前队伍整合及业务培训工作,落实工作职责。开展拥军支前工作,做好协调帮助解决边防官兵家庭实际困难。  
           3.   探索激发社会化拥军活力,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拥军优属工作方式途径,深入开展社会化拥军“百年千企”崇军企业推荐活动。   
           4.   对绍兴市双拥文化(国防教育)主题公园进行项目论证、协调,确定建设目标与责任要求,因府山公园整体规划调整原因,已完成主题公园重新选址及调整设计方案。    
           5. 开展英烈工作“百年十事”活动,走访烈士遗属;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开展全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督查工作,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完善绍兴烈士英名录;组织全市“致敬国家丰碑”全市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组织完成9.30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      
           6.   开展春季兵家庭信息采集及光荣牌集中悬挂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做好立功喜报送达工作,充分体现社会尊崇。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9确保诸暨市达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国家级评估验收标准;上虞区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方面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标准。争取有1个区、县(市)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诸暨市于10月中旬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办公室提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省级评估申请,11月中旬接受省级评估。上虞区达到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法》中资源配置7项指标、政府保障程度15项指标规定标准,基本完成。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和诸暨市于10月9日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网上评审,11月下旬接受了省级现场评估。市教育局
30完成公办中小学空调安装三年任务。进一步完善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继续实施明眸亮睛工程,进一步完善近视防控教育机制。完成灯光改造1900间、升降课桌椅改造39000套。      空调安装任务已全面完成。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小学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继续完善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召开体质健康和近视防控推进会,命名全市健康护眼基地学校8所,开展医教结合;完善近视防控考核办法。完成上半年第一次视力普查。完成灯光改造2393间;升降课桌椅改造57239套。市教育局
31推进绍兴大学创建;稳妥推进独立学院转设    积极跟进教育部工作动态,协助绍兴文理学院做好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的前期准备工作。△市教育局,院校
32深化“五权下放”改革。全市参与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中小学达60%。      开展深化“五权下放“工作摸排调研,明确年度工作任务计划,将深化“五权下放”改革纳入对区、县(市)和市直学校的年度考核;起草《深化”五权下放“改革实施方案》,完成“五权下放”改革调查问卷。全市参与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中小学已达426所,比例达93.1%。市教育局
33聋哑学校、技师学院、阳明中学扩建工程建成完工。      聋哑学校新建工程、阳明中学扩建工程已竣工验收,技师学院新建工程已累计完成全部投资额的100%。市教育局
34全市80%的现有民办学校完成分类登记工作。全市715家现有民办学校中,已有637家完成分类登记,达89%。市教育局
35制订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点网上巡查系统建设计划,完成总目标建设任务的50%。各区、县(市)已全部完成方案制定等前期工作,招投标和协议签订已基本完成,完成总目标建设任务的50%。 △市教育局,县(市、区)
36办好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系列活动。  1.围绕绍兴五张“金名片”开展绍兴活动年,举办100余项专项活动。
      2.组织发起倡议,建立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机制,举办“文都”城市市长论坛,与敦煌市、日本北九州市、韩国顺天市签订了《“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城市2021共同宣言》,并在这个合作机制框架之下,开展文化和城市交流。
    3.承办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日本国土交通省协办的第二届中日旅游论坛,发布中日旅游“绍兴宣言”。
   
市文广旅游局
37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融合新路径,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完成1300亿元左右、接待游客1亿人次左右。      绍兴已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根据省文旅厅最新测算口径,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41.89亿元。预估2021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10亿元,游客接待量2700万人次,均同比增长16.9%。市文广旅游局
38加快“一廊三带”建设,推进重大文旅项目,谋划建设越王城文创园等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全市域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高标准推进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建设。      积极推进文创大走廊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4个,年度计划投资167.8亿元,1-11月实现投资175.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3.9%。召开全市诗路文化带建设推进会议,越王城文化广场项目正在对接协调有关前期遗留问题。高标准推进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建设,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策划设计并制作上虞景区城导览体系,做好省级AAAA级景区城创建。截至6月30日,我市入库全国文旅项目管理系统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218个。全年计划投资231.48   亿元,1-6月实际完成投资151.76亿元,完成率为65.56%。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上虞区政府
39积极打造都市“15分钟文化圈”,新建城市书房11家、博物馆5家。完成绍兴博物馆新馆、绍兴美术馆陈列布展方案,绍兴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完成形象进度65%。      新建城市书房11家,新增5家博物馆。绍兴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及装修项目经财政审核的投资估算为38576.89万元。绍兴美术馆新馆装修工程投资从27367.35万元调整为26767.35万元。绍兴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完成形象进度70%。市文广旅游局
40依托浙东考古基地,继续推进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平水盆地越国王陵区二期考古调查勘探约200万平方米、宋六陵考古发掘约2000平方米。     已完成平水盆地越国王陵区二期考古调查勘探约200万平方米、宋六陵考古发掘约2000平方米。市文广旅游局
41振兴越剧等传统戏剧,推动越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样板区。      成立嵊州市越剧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举办中国民间越剧节,联合国内越剧非遗保护单位共同发出联盟倡议;落实市非遗中心(越剧文化研究中心)人员;起草并完善“十四五”期间推动越剧申遗工作计划;完成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初稿;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成功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市文广旅游局,嵊州市政府
42深化“行走乡村   文化润乡”主题活动,全市乡镇(街道)文化分馆普及率、综合文化站面积达标率达100%,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87家。    完成“行走乡村   文化润乡”主题活动172场。全市103家乡镇(街道)文化分馆达标率已完成100%;全市103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已完成100%。已累计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34家。市文广旅游局,市委宣传部
43推进与省卫生健康委的战略合作。完成2020年健康浙江省考核各项工作,市级和各区、县(市)健康浙江考核均为“优秀”等次,实现“满堂红”目标;完成两次满意度测评;建立考核指标月报和任务督查晾晒制度;召开全市健康绍兴建设工作等会议。国卫复审于3月31日顺利通过省级复查,6月21-23日接受全国爱卫办现场暗访,全部通过验收,等待正式发文。完成居民健康素养现场调查工作,预计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区建设、健康乡镇、村(社区)、学校、医院等的申报创建工作。积极与省卫健委对接,按计划有序推进2021年度重点共建项目清单。市卫生健康委
44推进国科大肿瘤医院、邵逸夫医院、浙二医院绍兴院区等医院建设。国科大肿瘤医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0%;邵逸夫医院工程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2.05%;浙二医院绍兴院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0%。市卫生健康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上虞区政府,柯桥区政府
45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确保“全受控、无遗漏”。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机制,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度任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群防群控措施,有序推进疫苗接种,为全市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为高危人群免费开展结直肠镜检查。完成市核酸检测基地(人民医院临江院区)建设和柯桥区、新昌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推进市疾控中心实验楼,越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诸暨市、嵊州市疾控中心建设和上虞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全市具备实验室资质检测人员达到250名,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50000份。完成冬春季疫情防控社会面指导基础上,98%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规范化发热诊室;在省内率先完成18周岁及以上人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第一剂次接种任务,脱漏种率始终保持   在全省最低水平;已累计完成洗消站建设8个;《绍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目前完成免费流感疫苗接种151338例),免费肺炎疫苗接种151338例。完成结直肠镜检查12392例。   市核酸检测基地(人民医院临江院区)、柯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新昌县疾控中心实验室、上虞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已完工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实验楼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完成施工、监理招标信息公示;完成施工图图审和标底编制;越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组织专家论证;诸暨市疾控中心深化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年度计划80%。嵊州市疾控中心完成年度计划90%。已完成市核酸检测基地(人民医院临江院区)建设,全市具备实验室检测资质人员已达659人,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20万份以上。市卫生健康委
46完成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现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站建成率100%,完成国家试点工作评估。 制定全年重点工作方案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层人员培训方案,开展区、县(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督导,组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规范开展多部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管控工作,强化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100%乡镇(街道)建成社会心理服务站。   举办全市基层人员社会心理服务能力提升师资培训,召开全市社会心理工作例会。上线绍兴市心理健康云平台并组织宣传推广,举办全市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能力培训。市卫生健康委
47深化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县域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率较上年提升一个百分点以上。    各区、县(市)已全部完成省《2021年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任务。完成7家社区医院建设市级复评,完成18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省级复评,完成全市所有基本标准单位县级复核。承办全省“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柯桥区、上虞区探索联合病房建设;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与越城区皋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两慢病”综合改革探索,草拟“两慢病”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完成全市老年慢病数字健康新服务招标工作。起草《绍兴市深化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市卫生健康委
48发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服务“最多跑一次”等改革集成效应,建设“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综合医改先行区。完成全年医改任务,2021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两升三降”的改革成效(截至11月份,医疗服务收入和人员支出占比同比上升1.03和0.53个百分点;药占比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增长率分别为0.6%、-1.17%,均远低于5%控制目标,增幅同比下降5.46和7.51   个百分点。并初选入围省综合医改优秀案例。市卫生健康委
49召开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的通知》已正式出台。按照省卫生健康委指导,重点开展绍兴中医药改革工作,因疫情原因全市中医药大会延期召开。市卫生健康委
50做好亚运赛事筹办工作;统筹推进2021年“亚运城市行动计划”。      针对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工作清单、亚运标志性项目责任清单“两张清单”,以“三色管理”制度跟踪推进。127项工作中,绿标项目95个,黄标项目21个,红标项目11个;进一步细分工作子项目,完善项目责任单位和开竣工时间。市体育局
51建成“越・健康”数字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并试运行。新建30个“体育+公园”项目(体育公园10个、体育设施进公园20个)、10个社会足球场、2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0个百姓健身房、500公里健身步道。      绍兴市智慧化数字体育服务平台(越·健康)正进行招投标。上半年足球场10个平均进度36%;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0个平均进度9%;“体育+公园”30个完成1个,平均进度32.7%;百姓健身房100个完成4个,平均进度13.4%;500公里健身步道平均进度43.3%。市体育局
52市妇保院项目主体结顶。加快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新市体校建设。市奥体中心体育馆改造项目竣工。市妇保院项目完成二次结构砌筑总量的100%;完成至机电安装工程总量的32%;完成至幕墙工程总量的70%;完成主体工程中间验收。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建设项目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0550万元,工程总体形象进度为78%。体育工艺施工累计完成65%;安装工程施工累计完成80%;场外工程施工累计完成70%。新市体校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317万元,工程总体形象进度为64%;地上各单体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幕墙门窗开始安装,装修准备进场。室内装修完成至20%;地下室装修完成至90%。市奥体中心已完成改造。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53办好“水陆双马”、木球亚洲杯、曹娥江摩托艇公开赛、亚运篮球测试赛等重大赛事,积极申办女排世俱杯。      “水陆双马”筹备顺利,水马世界杯由于疫情影响,已确定延后至2022年举办,绍兴马拉松已完成赛事运营整体方案,计划启动报名工作。亚运会篮球测试赛正在和杭州亚组委对接,统一办赛标准。世俱杯正在和国际排联对接,涉及到国外运动员参赛问题,目前不确定因素较多。曹娥江摩托艇公开赛按计划筹备。木球亚洲杯已完成场地测试赛(长三角木球争霸赛),亚洲杯确定延期至2022年举办。市体育局
54推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柯桥区、上虞区创成首批省体育现代化区、县(市)。      积极做好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等待总局验收的通知。加快推进省、市体育类民生实事,提升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具体数据将于明年年初左右正式公布。柯桥区正在进行对各镇街现代化创建的台账和现场审核,反馈整改意见。上虞区完成培训和资料收集等问题,正在做初次迎检的准备工作。市体育局
55加快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建立体育消费统计评估制度和分析报告定期发布机制。        已完成居民体育消费调查,于8月8日正式开始发放体育消费券。带动体育消费7176万元。市体育局
56举办“绍兴对话日本关西”“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绍兴行”等活动。      5月25-26日,邀请并接待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和中国驻大阪前大使衔总领事以及60余位在华日企代表来绍参加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10月26-28日,“绍兴印象-外国驻沪总领馆官员走进浙江活动”成功举办,来自14个国家的20名驻沪总领馆官员来绍访问,其中9名总领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杜旭亮,副市长胡敏会见了访问团。在绍期间,访问团考察了e游小镇、卧龙集团、古城信息展示中心、国兰农场、周恩来祖居等地,从城市发展、产业特色、历史文化和乡村新貌等方面感受绍兴的独特魅力。市外办
57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AED配置率,新培训1.5万名救护员,新普及救护知识15万人。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全市共新增AED122台,AED配置率为1.15台/万人。新增救护员22579人次,普及培训280936人次,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市红十字会
58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9亿元,增加值161.74亿元,同比增长4.2%、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40   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市农业农村局
59全面开展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组织宅基地基础调查,搭建宅基地数字化管理(交易)平台,完善宅基地管理执法体制机制,推行农民建房“一件事”办理工作,初步形成全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框架文件。 20个先行镇部分项目实质性启动,资格权跨村实现完成第一拍。全推进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启动97个村庄规划编制和16个宅基地整合村试点。宅基地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正招标公告中。已印发《农村宅基地整合、退出和利用的指导意见》等7个制度文件,拟定5个制度。全市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1851件,居全省前列。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调研并充分肯定。《诸暨市探索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的做法和经验》获农业农村部领导肯定性批示。市农业农村局
60严格保护粮食生产功能区,完成省下达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市累计整治优化“非粮化”面积12.4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5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65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2万亩,补建高标准农田0.81万亩;今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184.6万亩、总产量15.86亿斤,完成省下达任务;市农业农村局
61做好生猪增产保供工作,确保生猪存栏62万头、产能达到120万头。    截止11月底,全市生猪存栏59.2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6.09万头。预计12月底能完成全年任务。市农业农村局
62打造产业提升“2020”升级版,建设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力争完成“双十大”年度投资10亿元以上。截止11月底,“双十大”项目完成投资10.02亿元,已完成年度目标。市农业农村局
63深化“两进两回”,加快现代农业园区与特色优势区建设,推进一批三产融合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双增”攻坚工作,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消除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村,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5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5元,增长12.8%;截止10月底,全市14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行政村,已达标140个,达标率100%;全市33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已达标123个,达标率36.9%。市农业农村局
64深入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申报创建省级示范乡镇8个、精品村124个左右;新增“3A示范村”20个、乡村振兴先行村10个。实现75%的村庄达到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完成省级示范乡镇创建,累计资金投入2.7亿元;完成392个新时代达标村创建,其中181个新时代达标村精品村创建,累计资金投入5.5亿元。完成全市“五星3A”迭代升级第四次工作例会暨乡村振兴先行村建设推进会。制定2021年度全市“乡村振兴先行村”评价验收方案,完成验收及相关工作;制定2022年度全市“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申报方案。市农业农村局
65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工作,分类准确村达40%以上;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50个左右、市级示范片区6个左右。完成4次以垃圾分类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测评,完成市级5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创建,累计投资823万,完成市级6个示范片区,累计投资555万,全市分类准确村达到4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
66以“全域激活”理念深化完善“闲置农房激活”,新引入社会资本20亿元以上,完成12个乡镇试点工作。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今年全市已引入开发建设项目1680个,吸引社会资本21.57亿元,激活闲置农房2706幢、99.24万平方米。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资金投入6638万元,总体进度86%。完成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第七、八、九累计完成资金投入6852万元,总体进度90%。市农业农村局
67推进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做好“会稽山珍”“鉴湖河鲜”和茶叶市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培育、建设和运营。加强公共品牌管理扶持,在重要城市及绍兴市区建立品牌展示展销中心,进一步扩大公共品牌知名度。
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总社
68推进“绍兴水网”建设,完成水利投资33亿元。力争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镜岭水库等列入国家或长三角水安全保障规划。      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8.8亿元,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镜岭水库项目已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市水利局
69启动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制定《绍兴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实施意见》和“一库一策”“一县一方案”,完成水库安全鉴定10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工60座(完工28座)。完成山塘整治65座,创建美丽山塘100座。      印发《绍兴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方案》,形成“一库一策”方案,完成“一县一方案”编制。完成小型水库安全鉴定15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工60座,完工28座。推进山塘整治,完工65座。推进美丽山塘创建,完成100座。市水利局
70推进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开展《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现代化规划》编制,加快水管理平台(河湖长制管理平台)建设,调研起草《绍兴市曹娥江流域管理办法》。    建设绍兴市水平台(河湖长制管理平台),水旱灾害防御、美丽河湖、河湖长制管理等应用上线试运行。完成《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现代化规划》编制,完成《绍兴市曹娥江流域管理办法》调研。市水利局
71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化、物业化和数字化“三化”改革,其中推进水库“三化”改革100座,确保规模以上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覆盖率30%以上、数字化覆盖率30%以上,符合不动产登记条件的确权颁证率30%以上。      完成水库“三化”改革120座。完成越城区、柯桥区和诸暨市“三化”改革示范县的方案编制和政府批复,规模以上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覆盖率达到35%以上,数字化覆盖率达到100%,符合不动产登记条件的确权颁证率达到35%以上。市水利局
72全面实施《绍兴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绍兴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曹娥江水量分配及生态流量管控试点。推进《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修改工作。      印发《绍兴市2021年节水行动实施计划》文件,下达了年度任务,完成年度目标。完成《绍兴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修改)》先后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审。市水利局
73继续推进嵊新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协同处理工作,完成年度工作任务。长诏水库至棣山泵站段输水管道工程,已完成输水管道安装12公里,形象进度100%。棣山泵站至嵊州第三水厂段输水管道工程,完成输水管道安装7.75公里,形象进度47.5%。钦寸水库至嵊州第四水厂输水管道工程,已完成输水管道安装10.55公里,形象进度87.9%。大明市新区至嵊新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工程,已完成污水管道安装15.3公里,形象进度100%。市水利局,新昌县政府,嵊州市政府
74加快推进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建设,年度完成投资5亿元,力争浙东运河博物馆开馆。      加快推进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主体建设,文博区主体完成,文创区主体基本完成,文旅区主体结顶。市水利局,越城区政府,市文广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75深化“五水共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完成全市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Ⅰ-Ⅲ类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      截至11月底,全市24个镇(街道)计划实施项目2463个,完工2321个,完工率94.2%。1-11月,128个县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99.2%。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执法局
76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编制幸福河湖建设规划,完成美丽河湖建设12条(个)。 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   完成《幸福河建设规划(2021-2025年)》编制,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7条。市水利局
77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完成养老服务专项规划、落实居家养老服务配套用房、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等15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进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年完成改造2000户以上。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立法工作。1.完成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经自主申请、第三方机构评估、抽查核实、结果公示等程序,确定三级养老机构11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中心五星级23家、四星级37家。
    2.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印发《绍兴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暂行办法》。
      3.不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水平。绍兴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沈欢在第一届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一类大赛中获得个人三等奖。绍兴市福利院护理员吴伊林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养老护理员项目职工组铜牌。
    4.全市完成2683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完成率134.15%。
    5.《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于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市民政局
78稳步提高全市城乡低保标准;规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完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全面落实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照料护理、疾病治疗、住房救助、教育救助、丧葬服务等方面供养内容和标准。一、提高全市低保标准。自1月1月起,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由月人均850元统一提高到8月人均890元,增幅4.70%。
      二、调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自1月1日起,市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由月人均1602元统一调整为月人均1620元,诸暨、嵊州和新昌三地分别为月人均1460元、1179元和1358元,全部达到民政部规定的同期低保标准1.5倍要求。
市民政局
79加强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和培育发展,培育发展10家品牌社会组织、10个品牌项目(活动)和20名领军人物,每万人拥有登记和备案社会组织达到40个。加强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和培育发展,确定培育10家品牌社会组织、10个品牌项目(活动)和20名领军人物的名单,完成每万人拥有登记和备案社会组织达到40个。市民政局
80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抓好柯桥区柯桥街道“乐善码头”省级实验区建设,越城区国家级、上虞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实现结项。柯桥省级实验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继续完善“乐善码头”分码头小程序;继续监督指导14个“乐善创投”项目的开展,并召开中期评估会;开展范蠡公益集市——益路有你党建公益集市;对接企业资源,筹备社区基金会成立前期工作;招募志愿者,到社区为隔离户送物资、守小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政局
81实施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改造一批薄弱基层社,建设一批新型村级服务社,积极创建省级百强基层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1.20强县级社创建,上报柯桥社、上虞社、诸暨社、嵊州社、新昌社相关资料争创全省20强县级社,等待省级验收。
   
    2.省级百强基层社创建,完成7家省级百强基层社资料收集上报工作,等待省社验收。
   
    3.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已完成11家基层社“消薄”工作并上报总结材料,等待省社验收。
   
    4.新型村级综合服务社,超额完成50家建设目标(省社要求45家),为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5.启动农合联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完成基础项目施工。
市供销总社
82加强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点建设,建设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790个以上;建设乡镇再生资源收购站点50个以上,每个区、县(市)建有1-2个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     今年,全市新建村级回收站点845个,其中:越城区122个、柯桥区106个、上虞区162个、诸暨市200个、嵊州市128个、新昌县127个;乡镇收购站点59个,其中:越城区11个、柯桥区8个、上虞区13个、诸暨市11个、嵊州市10个、新昌县6个,各区、县(市)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每个县(区、市)建有1—2个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市供销总社
83做好防灾减灾气象保障服务,建设气象精细化网格预警智能平台,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50分钟、24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90%以上,确保全年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和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无失误。创建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100个。      组织做好强降温、冷空气大风等冬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工作,发布寒潮、大风、道路结冰等等灾害预警信号47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9轮次、发射火箭弹34枚。1-12月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53分钟、24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91%。完成《绍兴市极端天气“村安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材料。省气象局下达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创建任务指标150个,实际完成355个。完成气象灾害精细化网格预警智能平台建设并业务应用。市气象局
84提升助残服务能力。全市规范化提升5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建设10个无障碍社区,对6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改造提升20家“残疾人之家”。全市规范化提升6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进度已达到100%,并通过省残联评估验收。10无障碍社区建设已经全面完成、8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际完成825户。27家“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任务平均进度达100%。市残联
85做好北京“两展一节”(北京国际茶业展、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绍兴市茶文化节)、绍兴市网上农博年货节、第四届绍兴市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九届绍兴市残疾人文艺汇演等活动各项工作。
市供销总社,市残联,市农业农村局
8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强化工业运行监测,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超过全省平均3.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2。市经信局
87紧盯“1521”清单,加快77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启动新一轮企业技改工程,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      1-10月全市47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4亿元,其中77个10亿元以上“1521”项目完成投资193.1亿元。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2%,排名全省第五;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4%,排名全省第三。市经信局
88抓实印染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工作,推进5大印染组团建设,确保印染企业原厂区按时腾退,基本完成印染企业集聚提升,推进圆锦新材料项目建设和其余19家化工集聚企业开工。确保重点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7.5%。      目前已有四个组团项目建设完成,2个组团(七色彩虹、国周)项目实现投产,飞越组团完成验收,计划今年农历年底前完成4个组团项目全面投产并实现原厂区关停退出。化工方面,18个化工集聚提升项目有8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8个项目正在申报第二批省重大产业项目,9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实现用地挂牌出让,今年12月底前将实现所有项目开工建设。1-10月重点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13.9%。△市经信局,越城区政府,柯桥区政府,上虞区政府
89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制定实施智造强市五年行动计划,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迭代升级,打造智能工厂10家、示范车间100个、智能生产线1000条,新增工业机器人2000台。    已制定印发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实施方案。   制定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动方案,编发2021年智能化改造重点企业项目计划,积极争创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新昌县被列为新智造区域试点,越城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柯桥区纺织印染产业集群等5个集群被列为特色产业集群试点,3家企业被列为“未来工厂”应用场景试点。并开展市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及产线创建工作。1-6月新增工业机器人1298台。市经信局
90深入实施“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争创化工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印染产业创新中心。      制订印发《2021年度绍兴市“双十双百”集群培育重点工作清单》;完成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申报,我市6个区、县(市)全部入选2021年浙江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数量全省第一;筹备化工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申报工作。已成立化工集群促进机构,并起草化工集群培育方案。△市经信局,柯桥区政府,上虞区政府
91深化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加快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1-11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9%。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5家,累计达到30家。
      积极培育壮大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出台《绍兴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制订《绍兴市集成电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并联合九部门印发《绍兴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做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线上兑现前期工作,督促各区、县(市)抓紧做好产业政策条款具体兑现工作。积极做好全市集成电路相关项目梳理摸排,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稳链强链。认真做好中芯绍兴、芯测等4个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窗口指导服务工作。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促进投产达产,密切关注项目招引及重点项目进度,推动加快长电绍兴、中芯绍兴一期扩建、芯测半导体等项目建设步伐。1-10月,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实现产值351.9亿,同比增长53%;利润35.1亿,同比增长75.6%。
△市经信局,滨海新区管委会
92推广5G基站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全力推动城市主城区、重点镇街、重点园区、重点风景区、枢纽站场5G网络优质连片覆盖,新建5G基站5000个。至12月2日,今年已开通5G基站4452座,累计开通12055座,完成5年规划任务的65%,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第3。(备注:省级上云标杆企业创建今年省经信厅已取消。)市经信局
93制定实施全市制造业园区全域治理行动方案和工作清单,全力推进制造业园区全域治理。淘汰15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低小散企业1000家,基本完成全市重大平台区域内低效企业治理。推进小微园区建设,新增省级认定21家,创建三星级以上5家。      出台《全市开发区(园区)工业全域治理行动方案》,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督促各区、县(市)按要求完成融资平台、配套政策、考核办法、治理标准等重点任务。完成10个试点镇街的工业用地和企业调查,摸排形成591个地块和1279家企业的工业用地及企业清册,初步确定736家各类“低散乱”企业列入治理清单,推动属地按照“一企一地一策”要求全面启动低效企业治理。牵头推动各职能部门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启动“园区管家”智慧集成应用系统建设。   完成两批批省级认定小微园区申报工作,新增省级认定小微企业园33家,居全省第三位。市经信局
94深入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优化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实施“小升规”行动,确保“小升规”企业500家。     已完成规上企业和用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分行业遴选亩均效益领跑者64家并发文公布。。大力开展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工作,前三季度共完成514家,盘活土地3497亩,腾出用能空间793.96吨标煤,新增产值79781.5万元,新增税收6342.48万元。起草《绍兴市贯彻落实<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专精特新”“拟升规”“已升规”小微企业“三个库”。市经信局
95深入实施“雄鹰计划”“隐形冠军”和“雏鹰行动”,加强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全年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30家。大力实施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行动,牵头制定实施《绍兴市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行动计划》,构建“‘放水养鱼’优质企业—隐形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单项冠军—雄鹰企业—链主企业”培育升级链。出台《绍兴市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专项激励政策》,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企业“长高长壮”。出台《绍兴市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遴选标准》《绍兴市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   共遴选“起跑库”企业542家、“加速库”企业420家、“冲刺库”企业45家,全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18家。目前通过省经信厅向工信部上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家,工信部公示2家,全省位居第三。市经信局
96深入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全年为企业减负200亿元。   截止目前,共为企业减负275.51亿元。△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97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推进新昌全面创新改革2.0版。1.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印发《绍兴市科技企业   “双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5   年)》。2.已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形式审查、推荐、补正等相关工作,国家火炬中心已公示名单,待正式发文,预计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0家左右。3.已完成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并报省科技厅备案,预计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40家左右。4.已完成“揭榜挂帅”的需求受理、项目初审、专家评审、联合评审等工作,总计发布榜单100项,在市科技局统一受理评审的43项中,揭榜33项,交专家评审31项,最终立项18项,并已完成公示。市科技局
98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专项提升行动,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两个全覆盖”,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2.9%左右。 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211.28亿元,全省第四,同比增长35.1%,全省第七,高于营收(24%)13.2个百分点。预计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2.9%左右。市科技局
99实施“一个产业一个综合体”行动,优化16家省级综合体创新服务功能,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0家。1.启动第一批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备案,在汽车零部件、时尚伞艺等5个产业领域实现综合体布局;督促综合体按季开展“服务企业清单”“服务机构清单”“技术需求清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清单”等4张清单相关数据梳理统计工作;首次启动综合体市级考评,完成对全市21家综合体的考评工作,评出建设优胜单位4家,并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考评优秀单位授牌。通过邀请省级专家指导、举行交流培训、实地检查走访等方式,组织做好2家建设期满考核(2家)和年度绩效评价(12家)实地评价和视频答辩工作;重点推进黄酒综合体建设,协同建立绍兴黄酒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梳理完善《关于加强对黄酒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市区集成支持的有关政策》,落实推进1000万元补助资金拨付。
    2.已完成全年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工作,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市级众创空间23家,省级众创空间13家。
市科技局
100联动推进G60(浙江段)科创大平台建设,重点建设镜湖科技城、滨海科技城,谋划建设鉴湖科技城,提升科创平台能级。着力打造创研科技园,加快建设迪荡科技CBD。     镜湖创研科技园:BC1区块完成桩基施工,完成东区第一道支撑,进行土方开挖,C区块主体15层施工;国科生命健康创新园:已完成基础装修,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市科技局,柯桥区政府,越城区政府,上虞区政府,诸暨市政府,嵊州市政府,新昌县政府
101加快建设现代纺织、集成电路、新材料市级实验室,重点做好鉴湖实验室、绍芯实验室建设工作,争取纳入省级实验室布局。争创现代纺织、高分子新材料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1.(1)绍芯实验室:建设方案经市委科创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登记设立绍芯实验室、绍兴滨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2家,成立绍兴市滨海新区绍芯实验室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共建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已正式签约,将在先进封装、半导体高效能源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西安交大共建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院正注册审批中;微机电系统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申报成功,成为浙江省首个MEMS领域工程中心;引进郝跃、邱爱慈等院士团队2个,推进落户协议细化协商;梁新夫领衔的先进封装技术团队已通过省领军团队答辩,待省委组织部评审,mems技术牵头人车录峰已通过“省特支计划”评审,待综合审查公布;绍兴滨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完成注册登记,人员陆续到位,推进实验室场地交接、入驻团队需求征集等工作。(2)鉴湖实验室:建设方案经市委科创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鉴湖实验室(事业单位)登记设立,负责人已任命;成立建设专班及筹备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专班会议,开展调研、协调等工作;与浙江理工大学签订共建鉴湖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浙江理工大学柯桥研究院建设;申报的现代纺织省技术创新中心列入省十四五重大项目;启动一期场地建设与项目入驻、二期规划设计方案谋划,整合共建研究院、创新团队等创新资源,对接院士团队项目入驻,筹建鉴湖实验室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制定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3)曹娥江实验室:完善《曹娥江实验室建设方案》,新材料中试创新平台相关设备基本完成调试。一核多点布局(杭州湾经开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二期、天津大学研究院、新材料中试基地)完成年度工程量的95%。特种工程塑料、生命健康材料、电子化工新材料等3个研究中心已挂牌。
    2.做好与省科技厅对接工作,及时跟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计划安排。积极推进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一期项目入驻方案、二期规划设计方案等谋划工作。已向省领导正式汇报,并上省常务会议讨论,待正式发文公布结果。
市科技局
102优化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创新载体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实现技术交易额100亿元以上。1—11月份技术交易额120亿元。   1-12月份全年技术交易额预计在138.3亿元左右。   市科技局
103深化与大院名校产学研合作,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0家,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家,提升产业研究院的质量和水平。支持龙头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和产学研力量,启动组建10大体系化、任务型技术创新联盟。1.完成全年研发机构认定推荐工作,新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15家,省级高企研发中心公示6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公示15家。2.制定印发《绍兴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培育库;组织开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共推荐申报2家,均获得省级认定;组织建设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网上申报系统,开展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年度集中申报与评审工作,共认定(培育)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
    2.6月:召开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落地协调会,完善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建设方案。7月:邀请市领导实地考察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产业研究院。8月:起草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建设情况汇报,并报市领导。9月:起草绍兴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召开全市科技人才平台能级提升工作推进会、召开全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工作座谈会,并做好全市产业创新研究院问题梳理、汇总、落实;召开全市研究院联盟成立大会,成立全市研究院联盟。10月:摸排全市研究院科研成果,对接浙江、吉林相关企业帮助成果转化。11月:组织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签约仪式,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我市。12月:筹备全市共建研究院创新成果展示暨院企科技对接活动。
      3.推进全市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完成第一批11家市级创新联合体的发文,由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研发。鼓励辅导联合体申报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
市科技局
104实施“海外工程师计划”、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引进高端人才(团队)30人以上,柔性引进海外工程师300人次以上。1.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实验室平台)人才项目入围省厅推荐名单50个,列全省第一;国家基金委海外优青项目申报数37个,申报数列全省第三;择优推荐申报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3个,申报数列全省第三;省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6人;省引才计划组织申报310人,进入答辩106人;申报省海外工程师102人,入选63人;组织开展2021绍兴市特支计划(科技类)拔尖人才初选工作。
    2.柔性引进海外工程师355人次。
市科技局
105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全覆盖。      召开全市建设新时代美丽绍兴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大会,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完成绍兴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复核材料并上报。越城区、柯桥区做好申报材料各项沟通对接工作,做好未达指标的整改完善。市生态环境局
106认真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闭环管控机制,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共涉及我市13项具体问题,其中全省共性问题10项,绍兴个性问题3项,目前13个问题的专项整改初步方案已报省,并按照专项整改方案要求有序推进;交办我市信访件588件,已销号559件,销号率95.1%,未完成销号29件。制定出台《绍兴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整改验收销号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挂钩督办机制、重复信访件通报机制、信访件验收销号机制、两级核查督办机制和信访件销号回访机制”,确保信访整改工作取得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的成效。同时严格落实省整改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印发深化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督查工作机制的通知》精神,建立“定期汇报、现场盯办、现场抽查”制度。      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制定整改方案,现场踏看并指导整改工作,各项工作按进度推进。市生态环境局
107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家具、金属涂装等行业整治行动,加强工业废气无组织排放、VOCs排放管控,打好臭氧阻击战、PM2.5攻坚战,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AQI优良天数比例85%以上。启动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      1-6月,绍兴市PM2.5年浓度29微克/立方米,省内排名并列第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3.4%,在省内排名并列第8。      推进工业废气重点项目治理。组织辖区内相关企业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培训和VOCs源头替代培训。基本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正在开展超低排放监测和评估;全面启动16家水泥粉磨站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VOCs深度治理,完成16家企业治理任务,完成7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项目,完成4个臭气异味治理项目。推进70家石化、化工企业泄露检测与修复,在越城区试点开展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已完成整治18家。通过第三方重点加强对全市印染企业检查,加大媒体曝光力度,联合执法部门对涉气环境污染企业开展问题曝光。    出台《绍兴市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业务操作指引(试行)》。市生态环境局
108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Ⅰ-Ⅲ类比例达100%。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推进汤浦水库保护区深度排查项目,开展无人机排查和生态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开展保护区日常巡查,指导嵊州补充划分东湖水库和凤凰窠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1-6月,128个断面达标率99.2%,出台《绍兴市2021年度水质考核评估办法》《绍兴市2021年度水质考核评估办法》,开展水质监测分析通报预警,制定国控断面一点一策方案。市生态环境局
109开展土壤污染“源解析”试点,确保受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2%以上。      督促越城区、柯桥区开展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工作。调度前两个季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进度,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率92.0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纳入新垦耕地项目验收内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分类管控稳步推进;前两季度,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初步测算为100%。市生态环境局
110推广应用固废治理信息化平台,深化“无废细胞”创建,通过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验收。全力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固体废物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工业危废处置率达到98%以上。深化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逐步扩大“区域环评+环境标准”覆盖面。      根据数字化改革要求,完成“无废城市”应用场景门户开发工作及在数字政府上线;上线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固体废物交易撮合两个小切口多跨协同场景应用。       初步完成“无废细胞”创建半年任务,30%的十二大类“无废细胞”已达到创建要求。加大对30家省级“无废工厂”督导力度,通过明察暗访,已对多个拟申报“无废工厂”进行现场核查。    继续配合生态环境部相关工作,编制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      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对各区、县(市)的明察暗访全覆盖,共发现问题23个,已下发督办单6份=。在新昌县召开全域“无废城市”现场推进会。    拟订《绍兴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并强化督查通报,推进利用处置项目建设及其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召开推进全市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下发《加快推进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张清单”2021年-2022年工作任务通知》《支持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发展若干环保服务举措》,实施全市环保服务企业“十百千”行动,点对点走访100多家企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与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举办医药化工行业环保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立市生态文明促进会环保产业分会,与浙工大合作建设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长三角研究中心)。开展全市环保产业调查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开展“环保管家”先进经验调研。      逐步扩大“区域环评+环境标准”覆盖面,已完成七色彩虹组团、宜滨组团的环评审批工作;完成了印染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式编制技术指南项目中标单位合同签订,并已开展前期工作。柯桥区已列入全国火电、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管理第一批试点地区。指导上虞区编制完成了环评制度与排污许可衔接改革市级试点实施初步方案。市生态环境局
111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活动,制定实施商圈大提升行动,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推进“1+6”高品质步行街建设,制定出台夜间经济扶持政策,谋划夜间经济示范街和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确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拟制《绍兴市智慧商圈实施方案》,研究确定智慧商圈认定30条细则。组织全市12个智慧商圈试点企业进一步查漏补缺,改造提升。制定《2021—2023绍兴市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召开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工作座谈会,研商制定全市《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工作任务清单》。提升促消费整体氛围,举办“越惠悦生活·消费促进月”活动,在全市形成“1+6+N”促进消费新格局,形成全市284项特色活动。打造全市“越惠悦生活”线上消费共享平台,从吃、住、游、购、娱、新消费等版块提供最新消费资讯。加强主体培育,5月承办2021年浙江省加点消费促进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全省家电消费指导师培训班。      推进鲁迅故里步行街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创建工作,完成鲁迅故里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并于4月29日举办开街仪式。根据省方案拟制《市级高品质步行街实施方案》,明确认定标准。组织全市6条市级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越城迎恩门风情水街、柯桥古镇步行街、诸暨飨街已经开街运营。      出台《关于推进绍兴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从“夜绍兴、幸福城”品牌树立入手,打造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读、夜健、夜品七大载体。专题研讨古城夜间经济发展相关课题,商讨古城夜间商业业态布局情况。兑现全市推进夜间经济发展政策共计69.21万元,惠及夜间经济中小商户80余家。    1-6月,限上批零住餐增幅分别为46%、30%、53.1%、57.8%,限上社零增幅19.8%。受限下统计数据影响,全社会批、零、住、餐4项指标增幅分别为:36.2%、17.7%、46.6%、32.8%,社零增幅14.5%。市商务局
112推进外贸平稳发展,依托RCEP,完善展会目录,谋划建设“5G+AI”出口展示平台,开拓巩固东盟、日韩等“一带一路”市场,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保持全国份额基本稳定。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      1-6月,全市共组织RCEP系列宣介活动共9次,参加企业近2000家次。积极开展企业摸排,与相关企业就“5G+AI”展示进行需求对接,就展示形式、内容初步达成一致。制定我市《2021年度境内外展会目录》,进一步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举办2021绍兴出口网上交易会(印尼站-纺织纺机专场),精心组织企业参加2021浙江省出口网上交易会、第129届广交会、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展会。1-6月,全市实现出口1198.8亿元,同比增长24.2%,占全国份额的12.17‰。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4亿美元。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
113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确保一年内封区运行。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确保全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20亿美元以上。构建跨境电商综试区“六大体系”,力争跨境电商出口增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增长25%。争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绍兴联动创新区。建设进口商品展销中心。    综合保税区一期启动项目按要求基本建设完成,已启动验收相关程序。   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截至6月30日,平台已备案市场主体为199家,其中供货商79家,外贸公司105家,报关行15家;接受申报9122票,申报货值82820.28万美元,其中已结关8419票,结关货值76452.41万美元;诸暨海关监管场所已获杭州海关验收通过。“六大体系”正按相关标准有序建设中。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绍兴联动创新区已于6月份获省政府批复。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初步完成装修,并已开始摊位招商。市商务局
114推进中日韩、中非等重大国际性经贸活动,申办2022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2022)。      5月25日,中日韩工商大会已经成功举办。对接北大新结构研究院、中非友好协会、非洲经济协会组织等商讨活动项目情况。市商务局
115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新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5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5个(其中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      累计新引进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78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8个;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市投资促进中心
116深化快递业“两进一出”试点。      全市行政村快递服务点覆盖率100%、主要快递品牌平均进村率达到97.7%;培育“快递+制造业”重点应用产业1个、重点园区15个、重点项目60个、协作企业180家;设置海外仓21个。市邮政管理局
117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开展全市校园食品安全“整体智治”行动,完成400家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食品安全云守护平台建设。深化推进“五化”市场提升行动,实现四星级以上商品市场全覆盖,城市三星级农贸市场覆盖率80%以上;放心农贸市场占比达60%以上。      全面推进“浙食链”建设应用,目前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达标企业共3589家,达标占比均超100%。上虞区成功入选“浙食链”完成进度挂帅区。将原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升级为“阳光厨房”,目前已完成429家,完成率286%。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阳光厨房”全覆盖和校园食品安全智治行动。目前学校食堂“互联网+阳光厨房”已建设1160家(含高校),完成率   100%;校园食安智治实现全市1118家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16家校园食材配送及4家校外供餐单位全覆盖应用,完成率280%。管好进口食品“冷链”,先后组织“浙冷链”物防、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物防专项等七次督查,督查单位254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67个。6月8-25日集中开展了主题为“尚俭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7月28日,召开全市食药安委2021年全体(扩大)会议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部署会。8月5日,召开上半年全市食品抽检工作会议暨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和预警交流会。8月10日,组织开展全市系统执法人员食品抽样技能比武。9月6日,组织开展全市基层星级食安办现场评审工作。9月22日,参加省局基层执法人员食品抽样技能比武决赛,并获得三等奖。9月28日,参加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活动。10月19日,召开绍兴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培训会。10月20日配合市政协视察食品安全工作,10月22日配合市人大视察食品安全工作。10月27-29日委托第三方,对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文审资料和现场点位进行模拟检查。11月22-30日,完成省食药安委对市食药安委考核自查自评工作。持续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编发《创建信息》专刊,目前已编发6期。完成对柯桥区、诸暨市的202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申报工作。完成食品抽检工作调研报告,共上报省局13篇。11月,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自评报告。出版《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构建——云南、浙江绍兴实验基地研究》,这是国内第一部基于省级和市级实验基地实证研究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实务专著。12月10日,根据国务院食安办的工作要求,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自查,并将自查结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向社会进行公示。完成省食药安委对市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的台帐资料上报工作。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实现全市1118家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16家校园食材配送及4家校外供餐单位全覆盖应用,完成率达280%。出台《绍兴市校园食品安全智治行动实施方案》《校园食品安全数字化台账管理规范(试行)》《绍兴市学校食堂现场管理提升实施指南》,发布全国首个《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   。
      “五化”市场建设45家任务,已全部创建成功,并完成省局考核验收。根据省市场监管局“亮标亮表亮进度”平台数据,截至目前绍兴市考核得分(裸分)全省第一,稳步推进“五化”市场长效管理。   根据2012年12月13日《关于公布浙江省第二批“五化”改造商品市场验收通过名单的通知》(浙市监市[2021]10号),我市参加创建的市场已全部通过。
      今年申报创建55家市场。9月底接受省局第一次考核验收7家市场(计划为9月、10月、11月份三批考核验收),10月底接受省局第二次考核验收6家市场。剩余市场11月底前全部按计划完成。12月14日,省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对今年通过考核的市场对全社会公示,公示期5天,我市全部参加创建的市场均列入公示。
市市场监管局
118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实现营业执照、公章备案信息、银行账户、食品经营许可证“一次申请、同步注销”。深化省行政执法(“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实现现场掌上执法应用率达到95%以上。      召开全市“证照分离”联络员会议,开展第三方督查评估,对520个事项进行梳理。召开市场监管局处室会议,布置市场监管局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落实。出台《绍兴市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版)。截至11月底,全市“证照分离”改革办理量为   35522 件,其中审批改备5058 件,实行告知承诺7608件,优化审批服务22856件   。目前我市“证照分离”改革应用率为100%,位于全省排名并列第一。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全市各部门证照分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查出来的相关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建立“照章联办”注销机制,建立“税务预检”机制,探索建立银行账户预约并销机制。加快推进营业执照注销一件事向企业准营注销整件事迭代升级。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与企业注销登记合并办理。探索建立“破产联办”注销机制。诸暨市办理破产注销68件。完善“自主撤销”注销功能。提升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
    打通浙里访与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实现投诉举报转执法工作流程,截止12月12日,转执法率为147.49%;全市已开展执法检查97333次,掌上执法检查97333次,应用率100%。
市市场监管局
119深化质量革命,推进“品字标”贴标亮标计划,企业制订“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34   项以上,新增“品字标”企业30家以上;争创省级质量奖企业1家以上;积极推进中国质量奖创奖申报工作;着力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新技术服务集聚区。      截至12月底,累计新增“品字标”企业46家。“品字标”贴标亮标工作完成贴标亮标“四个百分百”。7家企业完成中国质量奖资料申报工作,均未能进入候选组织名单;我市1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共发布或送审“浙江制造”标准53项,完成率151%。园区新增机构21家,完成率233%,总数达137家,机构年总营收入达8.91亿元。必维达诚(浙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已获得CMA资质证书,业务正常开展;深检集团华东基地过渡实验室CMA和CNAS资质完成线上评审,   新基地完成代建协议和招标代理,受疫情和其他因素影响不能如期开工建设;省食药院安评中心实施第二轮动物模拟试验,已为企业提供服务。卧龙第三方检测中心上虞分中心完成实验室装修方案、继续设备招标、与CQC进行合作洽谈。
   
市市场监管局
120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新模式,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建设知识产权“一件事”综合服务平台。完成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新模式,全市已实现市县两级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机构和知识产权专业执法队全覆盖。目前有专职调解员29名,兼职调解员50名,专家库入库专家100名。
    出台《绍兴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性风险补偿管理办法》,初步建立起我市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性风险补偿机制。
      依托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完成知识产权“一件事”线上平台建设,上线专利申请AI智能预评估和专利价值评估系统,越城区完成集成电路和高端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一件事”综合服务(线下)平台建设,上虞区完成高分子新材料知识产权““一件事”综合服务(线下)平台建设。
市市场监管局
121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五民工程”,加快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现代警务模式,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为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出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平安护民、执法为民、服务惠民、沟通亲民、形象暖民“五民工程”,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联千村访万户”等活动,做到严厉打击、公正执法、优质服务,全力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为建党100周年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社会治理大格局、现代警务组织体系、现代警务大引擎、现代警务评价体系、现代警务能力素质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为突破口,以技术、机制、体制“三轮驱动”为路径,深入梳理需求、场景、改革“三张清单”,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数字赋能,有力撬动公安全领域系统性、整体性变革,全面构建了“统一领导、职权清晰,集约高效、智慧灵敏,专业实战、共建共治”的绍兴公安现代警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彰显时代特征、体现实战特点、具有绍兴特色的改革之路,实现了治理由联动向联体、警务由被动向主动、发展由粗放向集约“三个转变”。公安部孙新阳组长、刘钊、林锐副部长及省委袁家军书记、王昌荣常委、王成国副省长来我局调研时均给予充分肯定。3月24日,省委书记袁家军到市局调研时指出,绍兴公安现代警务模式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体系、能力、队伍建设成效非常明显。其中,《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全面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现代警务体系》纳入公安部首期公安改革培训班课程,市局被评为全省改革创新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警银协作“安心支付”、“阅卷精灵”在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评审中分获第1、第8名;“枫桥指数”被写入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工作报告;“一照通用”获评全省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5个场景应用入选全省公安数改典型案例。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牵头市区域协查管控专班,运行市局疫情防控“一办八组”,对境内高风险区域及境外来绍人员落实精密智控,研判推送各类信息27.5万余条。特别是上虞疫情发生期间,牵头抓好区域协查管控、交通管控、封控稳定工作组,带领全市公安机关全警投入,全力以赴,当好“大门”“中门”的守门员、精准找人的千里眼、维护稳定的主力军,为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贡献了力量。省委袁家军书记、王浩代省长、王昌荣常委、王成国副省长等领导均对绍兴公安抗疫工作予以了肯定。市公安局
122健全完善“四三二一”涉稳风险管控机制,深化风险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行动,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实现风险闭环管控。建设完善涉稳风险管控数字化应用场景,全面感知各类风险线索,开展动态评估。6月份完成风险数据实时推送市委政法委市域治理平台,12月份通过市委政法委实现风险数据实时推送属地和职能部门,确保数据及时流转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开展处置,形成工作闭环。今年,全量流转各类风险隐患175条。“四三二一”涉稳风险管控机制做法得到时任省长郑栅洁批示肯定。常态化开展涉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行动,推动建立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对重大涉稳风险常态滚动排查、动态评估、实时研判、闭环流转、联动稳控。今年,新增风险228条,化解217条,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平稳。市公安局
123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交警中队、刑警队、监所、110等系列创建活动,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形成从网下向网上、农村向城市、派出所向全警种拓展的“枫”景线。出台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实施计划等20多个文件,列出加强派出所建设8大类26小项任务。健全“三比二看二评一会”机制,创新“三长同台、三警同创、三星共评”系列“晒比”,每季评出“三星”民警,每年评出十佳、“差等”派出所,浓厚创建氛围。全省首创“枫桥指数”评价体系,建立“枫桥指数”数字化平台,全域开展“枫桥式”派出所、交警中队等十大创建,推动枫桥警务模式从农村向城市、网下向网上、派出所向警种拓展。抓好“省枫”“国枫”所争创,其中越城府山所拟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并获得全省第二批“国枫所”候选单位亮晒第一;诸暨工业新城所进入全省“国枫”所争创15强;5个省枫培育所全部创建成功。着眼“枫桥式”交警中队三年创建工作收官战,强势推进“12345”提质工程。今年,全市20个中队启动新建、置换、改造等建设工程,全市有5个中队入选全省首批50个“枫桥式交警中队”,公安部副部长刘钊来绍调研时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围绕“党建统领、智慧赋能、精准打防、刚柔并济、群众满意”要求,开展“枫桥式刑警队”创建,全面加强专业打击队队伍、手段、机制、营房建设,一体推进打、防、管、服工作。今年已有12支专业打击队创建达标并授牌,专业打击占比达73.02%,有力开创了“打击提升、基础做实、所队和谐”的共赢局面。围绕安全零事故、疫情零感染以及实绩“四升一降”总目标,以“枫桥式”监所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监所安全、矛盾化解和认罪认罚等工作。全市监所均建立了以“健康教育”“普法教育”“文化教育”“心理干预”和“技能培训”为主的五大版块教育体系,常态化开展“以法塑人”“以文化人”“以技立人”各项工作,建立3个以上“拘学同步”帮教单位、90多家固定帮教单位,共化解各类矛盾1478起,认罪认罚率达94.87%。全年共组织开展2次枫桥式监所创建工作亮晒评比活动和3次全市公安机关监管优秀年轻干部专业能力大PK活动,夺得全省拘留所岗位比武团体和个人第一。常态化开展警情分析研判,建立警情常态推送闭环处置工作机制,实现重点警情全生命周期掌控。提升110服务水平,首推110报警服务台等级化评定,提高全市接警席位配置比例,全市一线接警员全部通过专项能力认证培训考核,提升了接处警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今年,群众对110接处警的满意率从95%左右提升至98%以上。积极打造场景应用,开发封控拦截“云作战室”,运行以来,封控拦截任务成功率达100%。市公安局
124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项目化推进“一圈七网”31项重点建设任务,构建亚运安全“环绍护城河”,确保环绍封控圈“围闭度”达到90%以上。完成80%以上老旧小区智慧化升级改造、300家以上重点单位智慧安防建设。      出台《绍兴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及12个“子规划”,牵头推进《建设指南》22大类256小项和《创建标准(2020-2021年)》15大类51小项任务,全力争创全国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配套推进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安保项目,并制定《亚运安保工作总体方案》,明确任务措施,统筹各方资源及力量,牵头扎实推进安保装备及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提升了安保能力。圆满完成“一圈七网”49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亚运场馆安防基础设施与交通智能设施建设,明确全市5个亚运赛事场馆建安防设需求,并全力抓好落实。按照公安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南,投资9000多万,对全市120个检查站(卡口)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工作,封控圈围闭度已达95%。今年1至12月,全市已完成老旧小区智慧化升级改造1003个,完成率90.77%;   全市已完成705家重点单位智慧安防建设。市公安局
125深入实施打击突出犯罪“雷霆”行动,全力打好政治安全保卫战、扫黑除恶常态战、严重刑事犯罪攻坚战、传统侵财犯罪民生战、网络贩枪清剿战,不断完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体系,常态严治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      今年1至12月,已开展“雷霆”1至9号共30波次集中行动,共对1450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全市现发命案及五类案件均全部告破;全市传统侵财发案比2019年下降34.85%,“两抢”案件破案率100%;全市已移送起诉34名涉枪嫌疑人,涉网线索核查率100%。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反欺诈体系,实体化运作“织网”防范、“断流”反制、“雷霆”打击、“断卡”治理四个打防专班,做强由全市4100余名镇村干部、网格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同时,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对发案量大的重点镇街进行挂牌整治、重点单位进行分级分类约谈、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行“一案双查”等机制,10个挂牌整治镇街已全部实现发案同比下降。今年,共发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国性集群打击1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770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17亿元;全市电诈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9.3%,5月以来,单月发案量连续七个月实现同比下降。今年1至12月,全市共移诉黄赌犯罪嫌疑人1997人;全市共移诉涉毒犯罪嫌疑人270人;全市共移诉食药环知犯罪嫌疑人1011人。市公安局
126全面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举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打恶意“逃废债”、涉众型经济犯罪,优化项目(市场、企业)警官制、河道警长制,打造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升级版,为绍兴重返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全国“30强”保驾护航。      今年1至12月,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侦办案件125起,抓获人数108人,挽回损失2.4亿元;开展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侦办案件141起,起诉犯罪嫌疑人154人,挽回损失1.8亿元;开展打击侵企犯罪专项行动,移送起诉190人。出台护航绍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行动20条措施,深化企业、市场警官制,构建“大越商”协同联动保护体系,落实“11087”优商护企举措,迭代上线“警企云”数字化企业风险监测平台,建成为企服务专区7个、服务站7个、在外越商警企联络室6个,走访企业684家、提供法律服务198次,确保全市702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梳理调整全市601名三级河湖警长,常态督查27条市级片区河道和32个市级湖库工作。开展预防溺水专项工作,进学校、进工厂、进村居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做好下河游泳人员现场提醒、劝阻工作。今年,排查重点水域720处,发现隐患965处,整改(封填拦)沿河洗漱台阶809处。将“旅馆式”管理提升工作纳入实有人口评估内容,按照月自查、双月交叉查、季度市局督查的模式,督促推进“旅馆式”管理工作。出台“五清”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旅馆式”管理迭代升级,各地“旅馆式”管理总台、分部、站点规范化运作水平提升明显,浙江日报、绍兴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我市“旅馆式”管理做法进行了深入报道。市公安局
127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全面完成派出所警力入驻镇街矛调中心,全面推广“重华联勤警务”“物联自治”模式,大力培育义警组织,全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出台《关于推动警务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推动“枫桥式”平安镇街、村社等创建;推进警源治理警网协同,开展《关于试行警源治理警网协同事件处置规程》专项培训,进一步顺畅派出所模块和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推动实现警务和非警务类事件闭环处置。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的意见》,按照“一类矛调中心1名社区民警常态入驻,二类矛调中心1名社区辅警常态入驻,三类矛调中心1名社区辅警随叫随驻”的原则,推动派出所警力入驻镇街矛调中心。目前,除3个水上所外,全市92个派出所189名警力入驻镇街矛调中心,共分流非警务警情1.6万余起,化解矛盾4024起。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警务站(室)建设运行的指导意见》,明确联勤警务站“七个一”建设要求,共建成20个联勤警务站,实现派出所、巡特警、交警“三警融合”和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动”;推广物联自治“六个一”做法,城区派出所全部建成物联会。截至目前,共组织460家物业公司6470名物业力量开展问题联治,共开展活动6400次,化解各类纠纷2900余起。依托“越警管家-绍兴义警”平台,积分制、系统化推动平安类社会组织建设。全市共建立了188支3.8万人的义警队伍,成立6个物联总会、8个义警基金,均由基础副所长或社区民警兼任党支部书记,落实每月2次以上日常巡防活动。今年,共开展各类巡防活动52160次,为群众办实事970余件。市公安局
128实施道路交通管理“精治”工程,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抓好治堵保畅工作、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加快构建“两客一危一重”车辆“大数据+网格化+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全面整合道安办、治堵办、铁拳办职能,实体化运行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着力构建我市道路交通安全闭环管理高效联动、整体智治的新体系。与宁波、金华正式签订市政府层面的特种货物运输安全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三地四方”战略合作。常态化开展“净路”“夜鹰”“雷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全力清理道路隐患,动态排查整改各类道路安全隐患8114处。推动堵点整治工作,今年13处堵点均已整改完毕。组建信号灯配时优化专项工作小组,尤其对主城区183个路口开展集中信号优化,努力实现道路通行能力最大化。实施施工道路“3+2”(一灯一牌一人和路面平整、设施规范)管理模式,提高施工路段管理水平。制定实施危化品运输车辆“十个一律”、工程运输车“八个一律”严管措施,落实“一企两员”,走访检查全市“两客一危”企业450余次,检查登记重点车辆21707辆次,各类危化品车辆交通违法查处数同比上升112%。打造“越安行”平台,汇聚4亿多条数据,搭建市、县、乡镇三级驾驶舱,构建人员源头管控、车辆实时监管等6大应用场景,实现“两客一危一重”车辆管控由事后兜底转变为源头管控、“各自为政”转变为齐抓共管、碎片管理转变为系统管理。在平台运行方面,制定《“越安行”建设运行方案》等制度和机制,为平台的高质量运行提供了保障。在管理要素方面,由原来的“两客一危”拓展到本地全量大中型客货车、校车、公交车、面包车,外地高频大中型客货车。在系统融合方面,与“141”社会基层治理综治平台贯通,协同开展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市公安局
129健全以“雪亮工程”为龙头的感知体系,做强做大数据中心,升级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全面推进智能应用、集成应用、移动应用。      按照“点上覆盖、面上成网、外围成圈”框架,推进感知网体系建设,上线视频监控智能化管理平台,联网17.5万路视频监控,建成人卡1.6万路、车卡1.2万路,并布设新型物联感知设备。充分发挥大数据实验室联创成效,丰富视图智能引擎智能化,推进智能推送中台建设,实现40类预警信息精准推送。打造一批智能化特色场景应用,在全国公安基础技术革新评选中,两个项目分获一、二等奖;在全省公安机关第四届信息化实战应用模型创新大赛中,绍兴公安项目荣获2个金奖、1个铜奖。强化数据汇聚,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安大数据资源池,总量已达609类1200亿条。强化算力支撑,部署上线大数据中台,配套升级扩容视频专网、公安网数据平台存储和计算能力。强化数据治理,建成7大主题库、82类专题库,提供数据服务1.2亿次。强化政务数据采集,获取政务数据153类、5.35亿条。以“资源最丰富、功能最强大、基层最欢迎、效益最突出”为目标,构建“四横四纵两门户”的技术架构,整合在用146个公安网业务系统,实现跨警种、跨业务、跨层级的应用汇聚管理,打造全警“一站式”智能主干工作平台,日均应用达3.46万次。 市公安局
130纵深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六大监督体系建设,规范化运作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应用执法全流程即时监督管理平台,推行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第三方”托管模式,实施执法社会化全案全量访评。      出台《关于完善执法“六大监督”体系实施方案》,体系化出台执法制度65个,组织4次季度执法质量考评,对近三年不捕不诉案件全量交叉评查;开展外单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未结限期清理活动,清理率100%。高效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出台《关于深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标准化运行的意见》《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人员考核办法》等制度,推动刑侦、经侦、治安、交管等警种案件全量进中心办理,办理涉刑人员占比从年初的48%提升到95%以上。全省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广我市简案快办和“应进尽进”等相关做法。建成全市统一的执法智慧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对警情、案件、人员、物品等全要素实时监测,推动执法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全市推广应用以来,已即时提醒七类执法问题2.3万个,清理涉案财物6.3万余件。“阅卷精灵”智能辅助办案应用取得全省公安机关第四届信息化实战应用模型创新大赛第一名;在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评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组织执法办案流程大检查、涉案财物清理4次,并统一涉案财物委托第三方保管。对2010年1月以来,符合终止侦查、撤销案件和起诉未移送的涉案物品和资金,全面开展排查清理。持续落实“互联网+监管”工作,每日对掌上执法率、监管事项覆盖率、跨部门监管率等考核指标进行网上巡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强化案件全量访评,及时对不满意件进行分析通报,针对性落实整改。目前,执法社会化访评平均满意率达98%以上。市公安局
131努力实现禁毒工作“四升四降”“七个不发生”,确保按期入围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争创名单。      全市公安机关以“云战”“雷霆”“净边”涉毒打击等专项行动为引领,全力开展缉毒打处攻坚行动。特别是针对互联网毒品违法犯罪,研发集群打击模型,涉毒“213集群专案”得到公安部通令嘉奖,并被杜航伟副部长批示肯定。全年共开展2次全员毛发筛查。深化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将禁毒知识继续纳入中考,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100%完成线上2课时禁毒知识学习。构建禁毒“枫云”一体化平台,推广应用“春晖家园”管控APP,确保戒毒康复有效执行率100%。开展重点乡镇街道和“廿镇百村”治理,确定3个重点整治和3个重点预警单位,通过组织约谈、下发通报、定点帮扶、污水监测等方式开展整改治理工作。市公安局
132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建设,纵深推进刑侦体制改革及派出所警务机制、街(路)面勤务机制、网上网下服务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现代警务组织体系。      出台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标准化建设运行规范等制度,建立涵盖装备、指挥、预案、能力四项内容的现代指挥体系。打造市县两级交警情指行一体化改革“1+4+5+X”模式,有效支撑违法打处、事故处理、秩序管理、信号灯设置调控等交管工作。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情报信息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国公安机关110工作突出集体。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涉网犯罪侦查支队(大队),形成以侦查(反诈)中心为平台的涉网犯罪侦查体系,柯桥、嵊州两地侦查中心被评为全省县级侦查中心示范点。坚持专业打职业,深化“三层四级”研判打击体系,落实每案必研、每案必侦、每人必研、每逃必追、有赃必缴“五必”机制,专业打击占比达73.02%。规范以“两队一室”为基本框架的派出所内设机构,实行“有警处警、无警访民”主动勤务,群众对社区民警平均熟悉率提升30%以上。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警务站(室)建设运行的指导意见》,全市已建警务站50个、警务联络室1262个。落实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派出所办案占比从70%下降至50%左右。实行网格化布警,交警、巡特警、派出所三警融合,以就近处置、专业优先的原则无差别处警,打通指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最末端警力合成战、整体战。全市共精确划分262个网格,投入勤务警力4000余名,110接处警首波警力8分钟内到达率提升至75%,纠纷警情现场办结率超80%。优化市县两级网办中心运行,公安部“一网通办”试点有序推进,“一窗通办”网点(窗口)达110个,办事时限压缩50%以上,高频民生事项网办率达82.1%。优化1100余个“就近办”点位和20支助跑小队,形成“15分钟办事圈”。市公安局
133大力推进交通事故处理、车辆检测等“一件事”集成改革,建设交通事故便捷服务平台,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处理当事人自撤率90%以上、自处率50%以上。完成全市36家车辆检测站提升改造和监管平台建设,实现车检平均用时压缩超过三分之一。      深化交通便民“一件事”改革,创新“视频报警”快处快撤流程,建立涵盖26家保险公司的车辆理赔保险互信机制,轻微事故“视频报警”达4万余起,事故自处率达68%,交通受影响时间缩减逾8分钟,改革成果被《绍兴日报》《浙江法制报》《平安时报》等媒体报道。深化车辆检测“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动全市所有检测站完成软硬件改造,提供车检预约、“交钥匙”和“一窗通办”等服务,实现“多检合一”、一站检测。全市需提升改造的36家检测站全部通过省级评审,检测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严打车检“黄牛”,打击107人。市公安局
134完成全市450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智安校园建设,实现全网调度、管理及智能化应用。    联合市教育局出台《绍兴市“智安校园”建设指南》,高标准、全覆盖推进智安校园建设。今年,全市共建成705家“智安校园”,实现全量采集、实时分析、提前预警等智能化应用。市公安局
135规范化运作市县公安两级网办中心,不断拓展“枫桥警务—越警管家”平台和“安心码”应用,确保民生事项网办率达70%以上。      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网上办事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运行的意见》,市本级网办中心共入驻事项122个,并已被纳入全省网办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加快推进县级网上办事服务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梳理群众、基层需求,形成深化建设需求清单。迭代升级“枫桥警务-越警管家”自助服务机,实现100余个公安事项“一机通办”,可满足行政审批中心、派出所、各类代办点等不同场景的需求。在全国率先实现户口簿自助打印,在全省率先实现驾驶证补换在线扫码支付。目前,全市投放“枫桥警务-越警管家”A、B款自助机80台,日均办件量超过3500件。创新“安心码”警银协作模式,通过“安心码”与银行“支付码”码码合一,群众在完成移动支付的同时,可进行可信身份认证,办理公安服务事项,精准接收宣传预警,实现行业监管、反诈预警、实有单位管理等基层治理工作与群众扫码支付、便民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银行、商铺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目前,与7家银行签订协议,为9000余家商铺开通应用权限,200余家商铺申请成为公安社会化代办点,支付笔数超42万笔。“安心码”协同应用已成为省公安厅“一人一档一码”试点,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一本帐”(SO),获公安部全国基层技术革新奖决赛第一名。市公安局
136深化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系统平台,实现警务指尖访评、智能语音访评,民意数据标签化管理、全要素碰撞,不断推动民意感知触角向公安工作的全领域、全范围、全环节覆盖延伸。 深化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建成局长、所队长直通车,落实问题闭环整改等6项机制,研发四级四色民意画像、预警模型,对来公安机关报过案、办过事的群众开展全量访评、闭环整改,发送访评短信160万余条、电话访评21万余人次,处理“局长直通车”流转件2.1万余件,不满意工单100%整改。研发集数据治理、模型比对、预警交办、问题整改“四位一体”的“E网督”大数据督察感知平台,自动发现、预警查纠公安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打造执法全生命周期模型和民意画像模型,分别在全省模型大赛中获得金奖和铜奖。目前,民意综合指数为97.91%。市公安局
137优化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建设网络舆情中心、网络犯罪侦查支队,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严格网络阵地管控,着力打造安全清朗网络空间。式,研究建设网络舆情中心、网络犯罪侦查支队,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严格网络阵地管控,着力打造安全清朗网络空间。     整合新闻宣传、情指、网安等力量,于3月正式挂牌成立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网络舆情中心,全时全域全网开展舆情研判处置工作。建成全省首个网信、公安联合执法点,推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成员单位扩充至78家,优化31支网络安全专家队伍、8家技术支持合作单位,不断优化网络空间治理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涉网犯罪侦查支队(大队),与侦查(反诈)中心融合运行,完成“以专业打职业”的迭代升级。目前,市县两级侦查(反诈)中心共有民警180余人,涌现了柯桥、嵊州两个省级重点培育侦查(反诈)中心。同时,不断完善配套机制,有效提高情报搜集、研判加工、落地打击等工作质效。优化“公安主导、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自上而下”的等级保护工作模式,调整完善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审专家库,促进网络安全保护的系统化、行业化。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实地检查重点行业单位856家,发现各类安全漏洞隐患2896个,下发网络安全隐患告知书755份并督促整改。强化网上巡查执法,清理各类违法信息981条,本地违法网站自主发现率、违法信息有效处置率均达100%。市公安局
138编制实施法治绍兴建设“十四五”规划,开展法治政府督察巡察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与容错免责工作机制,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法治绍兴建设规划(2021-2025年)》已于5月份印发。市司法局
139加强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加大行政复议调解应用,推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质化运行,推动行政争议遏“增量”、去“存量”、防“变量”,有效降低行政诉讼案发量和败诉率。    1.深入开展“以案治本”专项行动,全面梳理2019年以行政复议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确定重点领域,编制问题清单。指导重点部门和地区编制问题清单条。2.开展“复议为民”专项行动,认真梳理案件清单,制定有针对性的化解方案。形成行政复议“白皮书”。严格落实抄告报告机制,做到一案一抄告。3.与市中院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败诉风险案件预警机制的建议》,切实提高案件调撤率,降低败诉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行政诉讼通报挂牌制度,对败诉案件多、败诉率高的镇乡(街道)实行挂牌督办。对全年生效败诉案件进行分析,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提出追责建议。市司法局
140指导培育县乡法治政府“最佳实践”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完善镇乡(街道)法治建设评价体系,探索推行镇乡(街道)“法治指数+法治码”制度试点,推动基层依法治理。      诸暨市、新昌县已争创成功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指导诸暨市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对照创建体系完成初步自查。组织各区、县(市)培育“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全市共确定重点培育项目20个。   "法治指数+法治码"试点柯桥区已印发《柯桥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指引》《2021年柯桥区镇(街道)法治建设重点过程性指标赋分管理办法》,开展镇街法治建设重点项目过程性赋分管理,并根据赋分划分为绿码、黄码、红码三个等级,通过“法治指数+法治码”对镇街实施动态监管。市司法局
141编制市政府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完成轨道交通等重要领域相关法规的草案审核修改。探索建立政府行政立法项目库,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和制度储备。 完成4部地方性特色法规、政府规章草案送审稿的审核修改。市司法局
142推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全覆盖,推进镇乡(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基本实现审查机构、审查范围、审查内容、审查流程的标准化建设。      转发《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指引(试行)>的通知》,明确各区县市及市级部门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和合法性审查工作,按要求完成本地区本部门年度决策事项目录编制并向社会公布。召开执法协调小组市级执法部门座谈会,调研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编制等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现各区县市及市级部门目录及公示网址已汇总完毕,并按期报送省司法厅。《绍兴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已完成初稿。今年,全市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数为86件,其中市政府审查数14件,区、县(市)政府审查数21件,乡镇街道审查数51件。市司法局
143试点行政执法评议工作创新,开展市级主要行政执法部门“体检式”行政执法评估试点,探索完善行政评估办法及配套指标体系。      省司法厅确定2021年全省水利系统开展行政执法质效评议专项行动,组织各区、县(市)对《全省水利系统行政执法质效评议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研究反馈,待正式通知下发后,按要求组织开展。市司法局
144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联动。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试点“枫桥式”司法所双驱提档工程创新,分类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清源”专项行动,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排查12934起,调解成功12910起,调解成功率99.81%。评选出“十大”优秀案例和“十大”优秀调解案卷,并启动响应的宣传活动。统一规范全市《人民调解员证》,统一标准样式、统一管理。组织申创省级金牌人民调解工作室。着手启动在诸暨枫桥学院设立浙江调解学院的相关事宜。组织开展“平安护航建党100周年”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行动。加强对申创省市两级“枫桥式”司法所的单位跟踪指导,全市11家司法所申创市级所,12家司法所申创省级所。启动绍兴市人民调解质效提升专项行动。市司法局
145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十百千万”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建设,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新增99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自助终端配备,实现全市7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7个公共法律服务站、11个全国民主法治村全覆盖。建设2477个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实现全市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     对青年律师进行外语培训,以满足涉外业务的需要。充分发挥农村法律顾问APP“掌上管家”作用加强监管和考核,法律顾问可通过APP上传年度工作计划、宣传讲座照片及素材、村规民约修改情况、案例上报情况。建立2477个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并在民生地图上完成网格基本信息录入。市司法局
146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深化“法律明白人”工程培育。推进绍兴法治思想馆建设。      起草《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已完成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等工作,下一步将召开专家论证会。市司法局
147创新打造法治小镇(安昌),通过挖掘“绍兴师爷”品牌内涵,开展“师爷说法”“安昌法治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      利用法治宣传窗口的重要作用,及时便捷地将全市法治建设的进展、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以及司法行政重点工作的最新资讯及时推送到老百姓面前。录制群众喜欢的法治节目,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共录制8期节目。市司法局
148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协作工作体制机制,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创新,实施“互联网+社区矫正”监管模式,实现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数据化、监管手段科技化、教育帮扶网络化、业务流程智能化。全年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控制在0.5%以内,脱管率控制在1.5%以内;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印发《绍兴市社区矫正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我市2018年以来的重点案件进行全面自查,共完成重点评查案件6097件,发现瑕疵案件518件。开展重点案件交叉评查工作,共评查社区矫正案件149件,认定瑕疵案件30件,已落实整改。上半年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为0.02%,脱管率0%;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越城区成功创建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市司法局
149不断完善仲裁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构建“互联网+仲裁”模式,推动仲裁事业持续发展。      相关硬件设备的采购已经完成,远程视频庭审工作已正常运作,互联网在线受理平台正式开通试运行,相关案件已通过平台处理。市司法局
150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三区分区规划和滨海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推进乡镇总体规划编制。编制袍江区域企业搬迁地块规划。根据国家和省自然资源厅“三区三线”划定试点工作组要求,做好第三轮“三区三线”划定试点的准备工作。已完成袍江区域企业搬迁地块规划研究工作并提交市委市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51开展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周边区域交通组织研究、古城内游线组织运营策划研究和城市形态、色彩、风貌管控指引研究。已完成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周边区域交通组织研究。已基本完成古城内历史街区外风貌协调区管控规划研究导则。城市重点公共设施色彩指引研究工作开展方案已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具体编制及实施工作由相关属地政府负责。完成绍兴镜湖高铁TOD项目(绿云路高架)周边重点片区交通组织研究汇报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镜湖新区开发办
152有序落实用地保障,全市全年经营性用地出让金600亿元,其中市区500亿元。完成做地15000亩。    全市域范围内的住宅用地实行“限房价、限地价、定品质、竞配建”政策,优化土拍规则,合理设定地块起始价和最高限价,落实出让勾地制度,坚持不流拍工作底线。截至目前,全市公开成交经营性用地7137亩,成交总价为719.84亿元,其中市区成交3886亩,成交总价为500.72亿元;全市完成经营性土地做地15578亩,完成率104%,其中市区完成10283亩,完成率103%,全市市区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53完成“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全面落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年度1.87万亩造林任务。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机制,完成建设用地复垦任务1200亩。 “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发布。组织各区、县(市)实施造林,全市各区、县(市)自查确认上图总面积为2.07万亩。经市级核查,核定完成面积1.97万亩(最终造林完成面积待省、市级核查完成后再作审定)。完成2020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市对县考核和市级自查,牵头做好耕地“非农化”情况调查,调查成果已报省自然资源厅;指导各地稳妥开展耕地功能恢复工作,全市实施耕地功能恢复2.05万亩;督促推进全市9个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预计整治后可实现连片耕地面积2.8万亩。全市累计立项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09个,计划复垦新增耕地5398亩,已验收1323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54推进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启动“稽山古榧”品牌建设推广,发展绍兴林业产业。      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获批;已完成松材线虫病秋季疫情普查。持续推进“稽山古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隋榧”古树上采摘符合质量标准的香榧基本完成包装;持续推进品牌宣传,累计向社会征集品牌宣传语4700余条、抖音宣传短视频400余个,为全市自然资源系统2200余人办理“稽山古榧”品牌宣传视频彩铃,通过大数据智慧精选向特定人群发送精准推广短信,微信朋友圈实行精准曝光340余万次,在绍兴电视台投放广告片六个月,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和香榧的知晓率。深化“一亩山万元钱”兴林富民行动,完成推广面积15.13万亩,其中新建培育1.23万亩、辐射推广4.4万亩、巩固深化9.5万亩,创建高质量示范基地7家。印发《绍兴市“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55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持续推进“四未一低”土地消化利用,确保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不少于5000亩。完成《绍兴市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和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推进石料矿山设置工作。全市完成批而未供消化6168亩,完成率84%(预计月底之前完成消化任务);完成闲置土地处置980亩,完成率243%,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9945亩,完成率199%,盘活存量土地12223亩,完成率136%。《浙江省绍兴市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已报省政府审批,省政府已转办省自然资源厅审查;越城区已投放1宗砂石采矿权,新昌县已向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提交1宗砂石采矿权出让相关资料,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正在审核;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56继续加大镜湖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建设镜湖中心广场、镜湖医院、国际金融活力城、高铁北站TOD综合体、城市展览馆。绍兴植物园力争开工。湖东片区、高铁站前片区、凤林西路以南片区有关项目加快推进,实现核心区城中村拆迁任务清零目标。谋划启动中兴路以西、外官塘河以东区域2.7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腾退和城市更新。      镜湖中心广场完成形象进度70%、镜湖医院形象完成进度50%;国际金融活力城完成形象进度61%;高铁站前TOD综合体项目形象进度30%,其中A区块桩基完成60%,土方开挖完成7%,完成总体形象进度至30%。B、C1区块桩基础施工完成,支撑及土方工程完成70%,完成总体形象进度至15%。D1地块施工许可证办理中;城市展览馆EPC总承包项目施工图深化中。绍兴植物园项目完成概念方案固化,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招标工作,正在进行方案深化完善。湖东片区路网及环境改造(二期)工程和高铁站前片区路网工程形象进度分别为46%,50%;凤林西路以南区块路网工程完工;龙湖天街项目主体一层施工。
          镜湖新区开发办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已积极做好5个拆改项目红线范围划定、地类调查、拆迁资金测算及资金筹措工作,到位拆迁资金68.4亿元;同时,做好房源保障工作,除外谷社居安置房源系在越城区安置地块中落实外,已完成山泉、西山头两村回购安置房选址工作,待属地街道明确安置房签约数量后,当即进行土地出让;庄头、七里江两村的回购安置房已初步选址,待属地街道调查丈量完成后即行明确规划选址方案。涉及需越城区政府组织实施的拆改项目,进展情况如下:山泉村、西山头村已完成拆迁前期准备工作,属地街道原计划12月底前启动签约,现因疫情防控需要,属地街道要求结转至2022年年初实施;外谷社居已基本完成确权确户工作,庄头村、七里江村已基本完成调查丈量,上述3村属地街道要求结转至2022年上半年实施。积极推进滞留户“拔钉清障”专项行动,共涉历年拆改的12个村171户(住宅108户、非住宅63户),已完成115户(其中28户已签未拆)、剩余56户未签约。
          中兴路以西、外官塘河以东区域2.7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腾退和城市更新策划研究报告已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专题汇报,编制单位正在根据会议精神进行优化调整。
   
镜湖新区开发办
157加快镜湖新区“产、城、人”融合发展,在完成首批6家金融机构搬迁落位工作基础上,启动第二批次金融机构招引导入。服务加快镜湖新区范围内社会投资项目建设,苏宁广场建成投运。 实质性推动古城金融机构疏解工作,完成8家金融机构房屋基准价评估及新大楼基准价评估,完成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公告;发布恒信、建设银行地块征收公告,完成恒信银行地块回收;苏宁广场完成整体形象进度88.5%。镜湖新区开发办
158稳步推进“千年古城”复兴计划,落实《古城保护利用条例》,有序实施非古城功能疏解,推进古城基础设施微改造项目。截止12月底,11个古城基础设施微改造项目中,4个项目已完工;因受疫情等影响,6个项目尚在施工中(进度基本过半),1个项目处在施工招标阶段。市名城办
159抓好青藤书屋周边综合保护项目、鲁迅故里综合保护工程等明确时间节点的项目完工,推进阳明故里整体开发建设、书圣故里整体开发建设以及古城入口改造提升、绍兴饭店改扩建提升(二期)、北纬30°展示馆、蔡元培广场等项目建设。青藤书屋周边综合保护项目的徐渭艺术馆及青藤广场游客中心已举行开馆仪式;师爷馆完成主体结构中间验收,石材幕墙完成80%,玻璃幕墙开始安装,展陈完成55%,各安装专业同步跟进。   鲁迅故里综合保护工程进行控规编制;推进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文物影响评估报告》。阳明故里整体开发建设项目,完成纪念馆地下室(除新增人防连通口部)底板结构;完成人防区深基坑土方开挖工作;完成纪念馆负二层结构50%;故居回填保护施工20%;故居止水帷幕开始材料订购。书圣故里整体开发建设项目,项目文物评估方案已由省文物局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古城入口改造提升一期:C区二层钢结构楼层板砼浇筑完成;B区二层钢结构楼层板钢筋绑扎完成。二期:项目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于5月21日竞拍完成地块受让,目前分别完成施工、监理开标、全过程造价咨询项目开标。       绍兴饭店改扩建提升(二期)项目,府山隐东区第一施工段地下室负一层墙板、顶板砼浇筑;府山隐东区第二段地下室负一层墙板顶板钢筋绑扎、模板制作;   府山隐东区第三段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府山隐西区、府山悦准备装修工作;基础验收分部项目部自检。    北纬30°展示馆待正式移交。    蔡元培广场项目,完成孑民电影院主体屋面砼浇筑。市文旅集团
160实施亚运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方案,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精细、数字智能”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推进道路提升、沿线绿化、节点亮化、入城口改造,结合公厕新建改建和功能提升,打造一批城市驿站,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水平。   项目已开工40个,开工率80%,
      投资已完成300亿元。今年公厕改造提升目标130座,其中越城区30座,其他各区、县(市)各20座。目前,已完成95座,进场施工25座。城管驿站建设目标18座,各区、县(市)分别3座。已建成12座,完成率66%。
市建设局,市综合执法局
161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7个,实施42个城中村拆迁和城市旧住宅区房屋征收项目。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截至12月底,全市共计10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其中107个小区改造完成,完工率为100%。城中村拆迁和城市旧住宅区房屋征收项目签约率168.47%,拆除率166.54%。全市累计排查录入农村房屋1059149户,录入完成率为100%,其中自建房录入中,用作生产经营的录入34369户,鉴定完成率为100%;累计鉴定C、D级危房1223户,其中C级危房1167户,D级56户。截至目前,治理改造完成C、D级危房1223户,整治率100%。市建设局
162实施美丽城镇“五大提升行动”,启动12个省级样板、15个基本达标美丽城镇建设。    印发2021年美丽城镇建设11月份工作情况通报,督促推进2021年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截止目前,项目开工率已达100%,完成投资315.2亿元市建设局
163推进“邻里中心”建设,规范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全年完成300台电梯加装。 越城区南都新村邻里中心、越城区东浦居委会邻里中心、柯桥区柯桥街道上市头邻里中心、上虞区前江邻里中心、诸暨市东盛社区邻里中心、新昌钟楼社区邻里中心、越城区白马社区邻里中心、嵊州市越秀里邻里中心等8个邻里中心已完工。已开展《绍兴市物业管理条例》解读培训20场。已完工电梯309台,完成率100.3%。市建设局
164加快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全年建筑业省内产值增速力争达到5%。研究完善建筑业转型发展政策,举办第三届鉴湖峰会。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5.12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95.7万平方米,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8项。2021年三季度建筑业省内产值同比增长26.1%(该数据为季报数据);完成《关于推动绍兴建筑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绍兴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两个政策送审稿,待上会讨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950.45万平方米,其中装配式住宅和公共建筑(不含场馆建筑)面积达730.53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达到   32.7%;新开工钢结构45.62万平方米,钢结构农房2.2万平方米。9月23日成功举办2021鉴湖峰会。市建设局
165开东路北延等8条在建智慧快速路建设,工建设绿云路智慧快速路项目,加快推进二环南路、越基本建成329国道、二环北路、越东路一期、二环西路一期等快速路。      越东路(一期)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18000万元,形象进度至93%;二环北路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01000万元,形象进度94%;329国道市区段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85000万元,形象进度97.5%,二环西路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65000万元,一期形象进度85%,二期形象进度45%;越东路北延当年累计完成投资41500万元,形象进度62%;二环南路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63500万元,形象进度61%;越东路南延当年累计完成投资30000万元,   形象进度18%;解放大道北延当年累计完成投资46000万元,形象进度61%。绿云路当年累计完成投资5330万元,已于11月份开工建设。市建设局,市城投集团
166实施“一城一策”方案,强化保障性租赁房建设,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稳妥实施“一城一策”,精准选用政策工具,灵活调整政策措施;分析研究绍兴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发展问题;1-11月市区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累计涨幅4.2%,全省第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开工完成率108%。截至11月底,全市保障住房消费类资金120.37亿元,其中保障租赁房消费类资金3.44亿元。
   
市建设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167围绕构建“336交通圈”(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及上海60分钟)和市区10分钟上高速、30分钟通勤圈,打好以十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综合交通大会战,全市综合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26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建成杭绍台高速、杭绍台铁路、南部综合交通枢纽。续建杭绍甬高速公路、柯诸高速、杭绍台高速至杭金衢高速连接线、104国道东湖至蒿坝段、329国道上虞段、235国道诸暨段、杭州中环绍兴柯桥段等项目,开展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连接线工程、市域铁路S2(绍兴至诸暨)、市域铁路S3(绍兴至嵊州新昌)、虞南高速、诸嵊高速等项目前期研究。      1-11月份,全年综合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1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5.5%,同比增长1.9%。杭绍台高速土建工程形象进度完成98%;房建工程形象进度完成98%;交安工程形象进度完成91%;绿化工程形象进度完成90%;机电工程形象进度完成95%;总体形象进度完成99.6%。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完成项目竣工验收。柯诸高速完成项目经营性调整审批,取得省发改委企业投资项目补正告知书批复。项目施工图设计及专题报批工作同步开展,已基本完成施工图外业详勘工作,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完成论证报告编制。虞南高速项目前期研究已完成线位报告。完成市域铁路S2(绍兴至诸暨)、市域铁路S3(绍兴至嵊州新昌)预工可编制并上报国家发改委。104国道东湖至蒿坝段取得省自然资源厅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及土地预审和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正在开展工可报批工作。诸嵊高速线位方案完成初步成果。杭绍台铁路完成投资4.39亿元,当年累积完成22.7亿元,绍兴段正线铺轨全部完成。杭绍甬高速:桥梁形象进度40.7%。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正在开展大临设施建设和桥梁桩基、隧道口施工,总体形象进度8%。杭州中环柯桥段高架桥改建工程:总体形象进度51%。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连接线工程工程可研获省发改委批复,开展初步设计审查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交投集团,市轨道交通集团
168实施“绿色出行、品质交通”提升行动,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公交信息化建设步伐,为绿色出行提供基础支撑。探索试点高速公路城区段本地车辆差异化收费;建成ETC应用场景12个;新建(改建)公交首末站(停保场)5个,新建乡镇公共充电站6个,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200个,新建公交电子站牌50个,新增或更新公交车500辆;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120公里。落实开行至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融杭公交专线,谋划开行至杭州及萧山亚运会主场馆的定制公交线路。 建成ETC应用场景13个,建成公交首末站6个;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127公里;建成乡镇公共充电站10个;建成公交候车亭232个,建成电子站牌67个,完成公交车辆新增或更新561辆。市交通运输局,市交投集团
169推进《绍兴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绍兴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绍兴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条例》《绍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相关工作。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已获省人大审议批准,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制定《绍兴城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名录》。已确定《绍兴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条例》和《绍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提纲,已基本走完招标程序,将与绍兴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合作有序开展调研。《绍兴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列入市人大地方立法预备项目,落实经费,开展立法调研起草项目招标;拟定立法调研提纲,赴区、县(市)调研,收集问题建议。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综合执法局
170建成应用绍兴市城市大脑数字交通项目,深化危货运输铁拳整治行动,深化“五路共管”治超行动,落实治超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治超省级非现场执法示范区建设。     绍兴市城市大脑数字交通二期项目已完成初验。深化危货运输“铁拳”整治行动。开展以危险货物非法充装、超速超载、超限、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多部门参与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工作,与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和信息会商机制,实现从充装源头到运输环节的常态化布控。通过联合交警部门卡口布控,查获无证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案件3起。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执法行为,遵守十条禁令,协调租用地方危货车辆停车场,提高执法效能。2021年,共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违法案件(含超范围)21起,处罚金额72.6万元,较往年同期增长500%以上。开展货车“百吨王”超限超载专项整治。我市至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91处356个车道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并全部实现与省治超监管平台数据直传,在全省占较大比重。全省率先建成并推广应用城市大脑数字交通“科技治超”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全数据”等新技术解决监管痛点,实现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精准打击。全市45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中已接入30家,接入率达66.67%,超过省考核50%的任务要求。截至12月20日,全市共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车辆17728辆,卸载货物30.01万吨,对7462名违法超载驾驶员扣处42401分,对986辆非法改装车辆进行强制恢复原状,查处抛洒滴漏车辆809辆,“百吨王”车辆处置率达到100%。普通公路超限率降至1.6%,高速公路超限率降至0.003%。市交通运输局
171发展水运市场,推动河海联运和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推广“港运+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联运模式,落实交通强市建设任务,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1-11月港口吞吐量1951.5万吨,同比减少12.2%,集装箱吞吐量8.2万TEU,同比减少9.4%。市交通运输局
172抓好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建设,6月底前实现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与杭州地铁5号线贯通。积极申报地铁二期项目。轨道交通1号线1-12月累计完成投资507472万元,完成率125%;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1-12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49525万元,完成率166%。轨道交通1号线柯桥段与杭州地铁5号线已贯通。积极沟通对接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二期建设规划方案于11月29日上报省发改委,12月16日省发改委组织视频会议基本明确建设规模,同步开展相关专题的文本内容优化工作;多次现场踏勘3、4、5号线场段方案,完成车辆段选址比选方案,对接市财政局,加快推进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工作。市轨道交通集团
173加密绍兴城际线站点布局,开工建设金柯桥大道站,加快迪荡站、百官站建设。探索推进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     城际线二期1-12月累计完成投资13200万元。迪荡站基本完成设施设备改造工作;柯桥站开展开展滑道基础及桩基础施工。《导则》评审稿已提交市建设局,配合建设局做好《导致》优化工作。市轨道交通集团
174加强渣土(泥浆)管理处置,建成全市渣土智慧监管系统。严控各类违建行为,实现违建存量清零。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绍兴市工程渣土(泥浆)处置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水路管运两个规范性文件;加快推进渣土水路管道运输模式,目前柯桥美佳热电厂渣土专用装卸码头改造工作正逐步推进;加强消纳场规划建设的督办,其中上虞区已完成任务;根据实际需求,深化渣土智慧监管系统应用,对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功能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更正完善。全市累计处置违法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年度完成率133.9%。市综合执法局
175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展基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加快形成“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提升执法效能。      建立健全《绍兴市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方案》《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执法考核办法(试行)》等配套机制,委托绍兴文理学院开展调研。   全力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加快数字法治建设,编制“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数据集成和业务协同两张流程图。推行“教科书式”执法,上半年编制6个办案模板,制作“三项制度”标准化建设教学示范片,召开推进会,开展专项督查。   组织开展2021年全市系统法制业务理论测试和半年度案卷交叉互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与能力。市综合执法局
176探索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新路子,设立城市管理指数,打造全省领先、独具特色的“绍兴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大“桥头跳”、道路坑洞等整治力度,开展地下管网减漏行动,开展非法广告、占道经营、违法停车、流动摊点、沿河洗涤等专项整治,常态化严管严控市区市容环境秩序。    已完成越美城管指数方案正式下发并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   一是实现省、市、区(县)三级城市管理数据联网,实时上传共享智慧城管、渣土管理等数据;二是完成行业应用系统填报功能的开发,按照格式导入智慧城管、公用事业、垃圾分类、执法办案、公厕、桥梁、道路、犬类等数据,完成综合执法、智慧停车、犬类管理等一张图的开发;三是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管理系统全面试运行,城管领域信用监管等正在试运行,初步完成指挥协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块和应急管理模块等;四是完成融合通信系统安装、部署、调试、与视频平台对接和平台入口浙政钉模块开发和上架,12月15日完成平台终验并投入运行。    全市域智慧城管和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已纳入省综合执法指导办牵头的浙里综合行政执法应用“一本账”子场景,已在全市六个区、县(市)执法局正常运行。   已全面完成2020年度摸排的22座桥头跳车整治和今年摸排21座桥头跳车整治任务。                                         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马拉松沿线重要节会保障等载体抓好三区市容环境秩序。根据工作方案做好业务督查、宣传等工作,动态监管各处室、中心、执法队使用微信公众号督导爆料处置闭环事宜,梳理完善审核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台账资料并报市创建办;交办落实市领导暗访创建问题,持续发力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目前,试点项目已完成前期的招标工作,与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建设施工合同;积极推进项目施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完成整体工程形象进度的45%;节水漏损率指标截止3季度为2.97%,实现漏损率长期稳定在5%以下;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同步做好项目的经验成果输出,部分试点成果已在《中国建设信息化》刊登。市综合执法局
177进一步做好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建设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60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以上。      全市已完成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60个。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9.44%。市综合执法局
178全面推进人防工程产权制度综合改革工作,组织开展“浙江金盾-2021”(绍兴)演习,推进市县两级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提升人防应急应战能力。督促各区、县(市)人防办推进人防工程产权制度综合改革落实。各区、县(市)人防指挥部全部完成“浙江金盾-21”(绍兴)演习。市县两级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人防办
179高标准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加快兰亭景区“5A”创建项目、兰亭研学游营地(兰亭国际书法交流中心)等项目。      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完成停车场及入口处改造、标识系统与垃圾桶提升、陈列改版,香樟种植完成,桂花种植50%。      兰亭景区“5A”创建项目:老办公用房铺装、园路完成;检票口广场园路、围墙基础浇筑、出口铺装完成,广场铺装完成50%。乐池亲水平台、畅叙阁老石板铺装完成;驿亭整治完成40%、园路完成50%。碑刻墙拆除、挡土墙挖土、碑廊基础挖土、星空帐篷休闲区完成。      兰亭研学游营地(兰亭国际书法交流中心):综合楼主体100%完成。书法创作交流中心所有砼屋面完成。国学馆主体100%完成。艺术沙龙主体100%完成。多功能厅屋面砼浇筑完成,创作中心3#楼砼屋面完成,1~2#楼基础完成,二层楼面支模及钢筋绑扎完成,4#楼基础已开挖。    启动华强方特绍兴国学文化博览园规划红线范围内拆迁,并完成项目拆迁总签约率99.48%;完成总体创意设计初步方案;已启动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市兰亭度假区管委会,市文旅集团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