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派出机构 > 名城办 > 政务动态

绍兴日报特别报道丨四十载,古城再出发

2022年绍兴古城保护利用10件事

发布日期:2023-01-17 15:0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时光如驹,使命如磐。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绍兴入列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落实《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要求,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以赶考之姿推动文商旅融合、古城智治、文物保护等各方面工作,努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古城复兴的绍兴新篇章。此刻,让我们用这标志性的“10件事”来回顾过去一年的奋楫笃行。

1.古城有机更新项目群陆续建成投运

阳明故居及纪念馆、青藤书屋周边综合保护、“三山一河”景观与亮化提升、风越里、上大路风情街等文商旅项目建成投运,打造古城网红打卡点,社会反响较好。其中,阳明故居及纪念馆于2022年10月底开放,两个月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2.数字化改革赋能取得新突破

更新迭代绍兴古城保护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孪生赋能古城保护利用”荣获2022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区复苏创新大奖,入选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最优场景”;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应用,获全省数字文化系统优秀应用,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出。

3.文保建筑、历史建筑扎紧“防护网”

制定《关于全面推进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考古调查、勘探44项,总调查面积78万平方米。组建文物安全巡查队,开展专业化常态化文物安全检查。完成古城102处文物建筑安全建档工作,完成11处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改造提升,累计改造古城内老旧民房电气线路17万米,增设智慧用电设备1500套,电气线路火灾下降70%以上。实施古桥智慧监测工作,安装传感器69个,实现风险文物24小时实时监管。

4.“身边小事”提升居民获得感

接续实施古城基础设施微改造、历史街区提档升级、污水截污纳管等民生工程,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8处,建成邻里中心3处、口袋公园2处,内河累计引水3300万方, 出水水质保持Ⅲ类及以上。率先实施“让位一小时”免费停车便民措施,划出全城30多处停车场1600余个车位,解决古城上下学停车难题。绍兴地铁开展“1元地铁游古城”活动,为旅游出行提供便利。

5.“古城守护官”又添新力量

首创古城守护官机制,有效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合力破解古城治理难题。设立绍兴古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推动法律监督关口前移,形成司法、行政、社会三方联动的古城保护格局。目前已选聘五批古城守护官共计70名,处置问题621件,结案率96.6%,累计向检察院辅助处理重要线索80条。

6.精细化管理打造更宜居环境

持续实施马路市场整治、台门庭院环境微整治、人行道净化改造、街区隔离栏整治等项目,开展乱停车专项治理行动,规范店招店面设置。5月30日,“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入选浙江省首批城乡风貌样板区。

7.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古城活力

出台《古城“台门招商”实施方案》《绍兴“古城青年创客”项目实施方案》,举办首届古城咖啡节和“古城青年创客”沙龙活动,吸引194家创客企业(个体工商户)入驻,国金大悦城于11月25日正式亮相,推动古城成为以文创文旅为业态的时尚产业集聚地。

8.节庆赛会彰显文化味

高质量举办“7·15”古城保护日,举行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纪念暨阳明故里开放仪式,推出“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等精品展览、沈园“宋潮”等活动节会,开展绍兴马拉松、古城桨板赛、环城河健步走等系列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展示古城文化底蕴。

9.活态传承提升文旅体验

“黄酒文化”“阳明文化”“鲁迅文化”被列入省级文化标识建设培育名单,建成8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家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新增研学游基地、营地2家,制定名仕遗风、红色记忆等4大主题研学线路,设立10家非遗形象门店,提升游客非遗文化体验。迭代升级“绍兴古城”APP,实现“一键览古城”,为居民、游客提供便捷的文化、咨询、生活、旅游等社会服务。

10.“名城绍兴 越来越好”传播好声音

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优势,不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相关工作经验在中改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作为全国7个地方城市优秀代表之一,参加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作典型经验介绍;绍兴古城历史街区入选央视《泱泱中华 历史街区》节目;“穿越千年 寻路古城”绍兴地铁1号线开通主题活动全网阅读量超1500万次,取得破圈效应;古城保护利用相关案例获绍兴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

信息来源:市名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