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热点专题 > 重要专题 > 数字化改革进行时 > 数字化改革动态

嵊州全面推行“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

“浙农优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布日期:2023-08-17 11:0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这几天,嵊州市农业农村局质监科和科教科等科室工作人员,专程到该市的各大水果基地、农资商店等点位,现场指导当地农户如何正确操作“浙农优品”数字化应用。这是嵊州在全面推行“肥药两制”(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改革综合试点的其中一点——“浙农优品”主体端设备更新及服务提升项目。目前,嵊州已购置了108套数字化标签生成设备,来推广“浙农优品”数字化应用。

作为“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嵊州从去年起通过升级“浙农优品”应用,构建实名购买、农废回收、双碳账户等应用场景,打通了肥药购销、农事操作、农废回收等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全过程的业务流和数据流,优化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监管智慧化、肥药闭环化等服务,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嵊州市农业农村局质监科工作人员徐伟荣介绍,“肥药两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消费者通过微信扫码的形式能够实现源头追溯;生产主体可以牢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意识;农业监管部门通过网络监管平台能够实时进行监管。

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是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在石璜镇沈村,有一个投资100万元建设的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以前猪粪每年要花费6万多元请人拉走,现在通过发酵并变成粉末后,不但不要自己掏钱,还产生了利润。”嵊州市恒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茂东说,实施这一项目后,公司的猪粪粉末成了抢手货,嵊州各地的蔬菜种植大户、榧农、花木种植户等都拿着定金来预订,一年下来公司多了十几万元的收入,对环境的影响也大大减少了。

目前,嵊州市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也已全面完工。分别位于甘霖镇冯家潭和崇仁镇赵马村的1000米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项目均已完工。嵊州市农业农村局承担实施的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提升项目,也通过建设嵊州市“浙农优品”农废智慧回收子场景,完成了33个农废回收及归集点数据采集。

通过不断推进“肥药两制”改革,结合数字农业建设,大力推广“浙农优品”软件应用,嵊州市建立健全农资店购销实名制监管、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出台相关政策推广施用配方肥及有机肥等机制,形成肥药“进—销—用—回”闭环管理,实现数据闭环管理。目前,该市上图入库农资店150家、农废回收点30个、试点主体346家,配方肥替代平衡肥9225吨,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600吨,新建肥药定额制施用示范区4个、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张 峰 费学军)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