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文广旅游局(文物局) > 政务动态

禹德传千年,禹志续华章

发布日期:2025-04-25 10:28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4月20日上午,2025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祭禹广场隆重举行。 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岩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中共绍兴市委书记施惠芳,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绍兴市人民政府市长吴登芬,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志桂,绍兴市政协主席张新宇等参加公祭典礼。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涛任祭典司仪。

祭禹之典发端于夏王启,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启,祭会稽大禹陵,首开祭禹祀典之先河,是国家祭典的雏形。2006年,大禹祭典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起,中国将公祭大禹陵典礼升格为国祭。

图源@越牛新闻

绍兴大禹陵作为全国祭禹中心,地位举足轻重,每年公祭大禹都选在谷雨时节的9时50分,谷雨象征着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9时50分寓意着大禹的九五至尊。至今为止,祭禹大典已经持续了4000多年。

图源@越牛新闻

公祭禹陵的典礼有13项仪程,分别为肃立雅静、鸣号、敬献花篮、敬香、击鼓撞钟、奏乐、献酒、敬酒、恭读祭文、行礼、颂唱《大禹纪念歌》、献祭舞、礼成。9时50分,祭典开始,全体参祭人员肃立雅静。鸣号,9位号手手持长号连续吹响9声,寓意禹定九州,每次持续5秒,寓意五音治国。

图源@越牛新闻

大禹祭典作为华夏民族一项重要的祭祀仪式,寄托着华夏儿女对大禹的无限追思,是中华文明精神图腾的组成部分,其祭品、祭器、祭乐、祭舞和祭文等已成为研究古代礼制、服饰、音乐的重要活态载体,加强对它的保护,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会稽山麓,一座陵寝静默矗立,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初始记忆。《史记·夏本纪》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后大禹的陵寝成为历代帝王祭祀的圣地。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

大禹陵古称“禹穴”,是全国唯一的集陵、庙、祠于一体的纪念性帝王墓地,承载着四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记忆。

禹王庙建筑群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拜厅、正殿,依山势逐渐上升,殿前铺设石阶,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饮泉等景点,庄严肃穆。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

春日的大禹陵古柏森森,禹池如镜,空气中洋溢着清新的气息。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

四千年治水精神,一陵祭祀连古今。

这个谷雨,让我们走进大禹陵,在祭典中触摸文明根脉,在山水间品读厚重历史!

信息来源: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