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教育局 > 政务动态

传承越地文化,深耕美育新篇——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会暨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组长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28 15:4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4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会暨全市中小学美术教研组长研讨活动在柯桥小学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冬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幼教特教部主任冷莹、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徐军、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主任黄英妮、绍兴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张君兰、绍兴市社科院院长陈杨军、绍兴市美术馆馆长唐铭泰、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杨水土、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书记赵新鸿、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室主任刘晓庆、柯桥区教体局副书记钱春风、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幼琴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以“地方文化视域下的越地美育浸润行动”为核心,通过课堂展示、开题论证具体展开。

课堂展风采,美育初呈现

上午场活动在柯桥小学主持人马琪婕老师热情洋溢的开场中拉开帷幕。作为东道主,柯桥小学向与会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致以热烈欢迎。随后,精彩纷呈的美育课堂展示环节正式开启。

《越地雅扇》柯桥小学郑林英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了《越地雅扇》课堂,以黑纸扇为载体,讲述越地雅扇的发展历史,在传承扇艺文化的同时,展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新探索。

上虞区博文小学潘梅云老师携手四1班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麦秆编织探寻,将传统麦编技艺与现代文创相结合,找到胃传统编织技艺的新亮点。从技艺到文创,散发着越地气息的麦编在同学们的手中变得摩登又时尚。

绍兴市元培中学的胡月琴老师分享了课例《越地剪纸》,从传统剪纸要光影塑造,跨学科的尝试,让古老的剪纸艺术焕发着蓬勃的朝气。

嵊州市鹿山小学的章静羽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越地根雕》课例。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让独具匠心的绍兴根雕艺术走进了学生的心间。

上虞区博文小学劳亚炯老师介绍美育实践活动——《麦编的故事》,全方位呈现学校的麦编课程,以及学生和非遗技艺人陈奶奶的有趣麦编故事。

课题启新程,论证引方向

下午的活动由柯桥区美术教研员毛雅丽老师主持。毛老师首先代表柯桥区欢迎了领导、专家以及全市美术骨干教师的到来,随后邀请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赵新鸿书记介绍课题立项单位基本情况和课题组成员。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赵新鸿书记介绍了本单位基本情况以及立项课题《地方文化视域下的越地美育浸润行动》的强大研究团队。随后,中国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冬辉老师向与会人员宣读了课题的立项通知。课题负责人陆一黎老师详细陈述课题的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宋哲琦、毛雅丽、叶青、顾华平结合自身研究任务进行补充发言,全面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和预期成果。

专家评议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刘冬辉秘书长、冷莹主任、徐军教授、唐铭泰馆长、刘晓庆主任从不同角度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入评议,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专业指导。专家们的意见高屋建瓴,为课题研究在理论深度拓展和实践有效落地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在论证环节中,课题负责人陆一黎老师进行总结性发言,表达了对专家指导的感谢以及推进课题研究的决心。最后,承办学校柯桥小学书记、校长戴晓萍作了保障性讲话,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绍兴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标志着《地方文化视域下的越地美育浸润行动》课题正式启航。相信在众多专家的指导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绍兴教育科研和美育事业发展书写崭新篇章。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