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滨海新区沥海街道中心幼儿园北侧围墙,一扇崭新的“海童门”开启。大班的孩子们怀着期待和好奇,穿过这道门,踏入沥海街道中心小学的校园。“欢迎来到你们未来的小学!”沥海街道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王炳康面带微笑,热情地迎接这些未来的“小学生”。沥海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劳轶雯告诉记者,这扇“海童门”是两校幼小衔接的一项创举,它让原本一墙之隔的两校学生消除了物理阻隔,拉近了彼此的“心距离”。
这扇“海童门”的创意源自幼儿们的奇思妙想。此前,大班孩子隔着围栏眺望小学操场时,“亲手设计一扇门,去隔壁的小学瞧一瞧”的想法开始在孩子们心中萌生。师生们通过讨论,从《山海经》中获取灵感,为这扇门取名“海童门”。“这个名字呼应了沥海的地域文化,也寓意着孩子们如同海洋精灵般灵动聪慧。”劳轶雯解释说。
“海童门”的设计处处彰显着童真与巧思。面向幼儿园的一侧,是孩子们用蜡笔精心绘制的涂鸦字,色彩绚丽,充满童趣;面向小学的一侧,则是学长们书写的毛笔字,笔力遒劲,寓意着文化传承。“我们希望利用两校一墙之隔的地理优势,实现环境共融、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喜欢小学,为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作好准备。”劳轶雯说。
“怎样才能戴上红领巾?”“小学农场里都种了什么?”……如今,随着“海童门”的开启,幼儿园孩子们心中的诸多困惑,都能从小学的哥哥姐姐们那里得到解答。“现在我能穿过‘海童门’去小学操场放风筝啦,哥哥姐姐的操场比我们的大多了。”当天,幼儿园大(1)班的高欣瑜在小学生的陪伴下,漫步在小学操场上,眼中满是兴奋。
“过去,孩子们只能隔着围栏远远张望,现在推开门就能体验真实的小学生活。”沥海街道中心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朱国成说,“幼儿园的孩子可以提前体验小学农场、观摩特色课程;小学生能回到母校,分享成长故事,树立榜样。两校孩子在互动中,能更真切地感受‘成长的双向流动’。”朱国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