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综 述
      【概况】 2014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八倍增、两提高”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领航行动,科技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为全市“重构产业,重建水城”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绍兴市连续九年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下辖六个县(市、区)全部成为省级科技强县(市、区),其中五个县(市、区)还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

      【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分居全省第二】 10月27日,省统计局、省科技厅公布《2013年度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绍兴市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列第二位,超过杭州居宁波之后,创历史最好成绩。在五个一级指标中,转型升级综合评价居首位,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居第三位,创新环境居第五位;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排第六位。诸暨市获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第一名。此外,省科技厅对全省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进行测评,在参与测评的9个地市中,绍兴市居杭州、宁波之后,列第三。
      【全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现场会】 7月24日至25日,全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现场会在新昌县召开,副省长毛光烈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是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的核心载体,是以企业为主体并由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市共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0家,占全省总数的13.3%。
      【新昌获批省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12月23日,省政府召开新昌县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大会。新昌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县域综合性的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其目标是为面上的科技体制改革创造经验,为全省的科技体制改革探路,全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能真正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为全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创造经验和提供样板。(市科技局提供)
      科技计划
      【概况】 2014年,全市科技部门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2个,向上争取科技经费1.5亿元,同比增长27.1%,实施省级新产品项目1141个;围绕“五水共治”、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实施市级计划项目136个,院校合作项目17个。全市财政科技投入18.4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达5.3%,同比增长16.1%。
      【科技攻关创新项目大赛】 年内,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技术、项目、企业、资本的有效对接与融合,市委人才办联合市科技局举办科技攻关创新项目比赛。比赛前期通过向全市企业摸排,共征集到66项重点发展产业的技术难题,经专家评审,确定35个项目面向海内外招才纳贤,11月29日,在人才峰会期间进行统一评审和对接洽谈,有19家企业与相关人员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开展技术攻关。
      【19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创新基金项目】 年内,全市共有19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获2335万元财政支持,立项数和资金支持总额均位居全省第三位。自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项目287个,获基金资助2.16亿元,项目总投入达到16.23亿元。
      【34个项目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年内,全市新上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4个,占全省入选国家星火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16.9%。其中,诸暨市国伟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蛋鸭笼养标准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星火项目。
      【43个项目被列为国家**计划项目】 年内,全市新上国家**计划项目43个,占全省总立项数的15.03%。按照项目类别划分,有产业化示范项目41个,产业化环境建设项目2个。
      【9个项目列为生态省建设重大科技项目】 年内,全市重点强化科技对生态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将清洁能源、氮氧化物控制等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城镇和工业废水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技术应用优先立项,9个项目列为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重大科技项目。(市科技局提供)
      创新体系
      【概况】 2014年,全市围绕“八倍增、两提高”工作目标,大力推进高新园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十百千”培育计划,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2家,累计达423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01家,累计达1758家。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新增各类省级研发机构67家,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39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974亿元,同比增长19.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10.8%。
      【新增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年内,全市新上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浙江省室内环境品质构建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燃煤烟气净化装备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电机及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增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年内,全市新增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分别是:浙江省创伤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细化工超临界反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冷自控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种界面活性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钢结构装配式集成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增两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年内,省科技厅新批复了6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绍兴市占据两席,分别是绍兴健康装备与医用新材料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嵊州厨具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至年末,绍兴市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已达10个。
      【推进省农业高科技园区创建】 年内,全市持续推进省农业高科技园区创建各项工作。开展黄河鳖新品种选育,进行种质遴选、测量和分析。开展微生物制剂控制水质和防治中华鳖病害的试验,采用规模化培养新工艺,生产光合细菌应用于中华鳖亲本池。建设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引进绍兴市蔬菜产销联合会等4家科技企业,利用公共平台为广大入驻企业和毕业企业提供水质检测、饲料成分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的服务。建设龟鳖苗种基地,继续推进位于陶堰、皋埠的中亚水产种苗产业园建设,年内建成占地25公顷的高标准池塘,放养中华鳖亲鳖11.5万只,并开始繁育种苗。
      【12家企业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 年内,全市共有12家企业入选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名单,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在资源与环境保护产业中,浙江菲达环保科技、浙江鸿盛化工分别位居首位和第十位;生物与医药产业中,浙江医药股份、浙江新和成、浙江国邦药业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八位;先进制造业中,露笑集团位居第六位;高端装备制造业中露笑集团、浙江三花制冷集团位居十强第三位和第八位;新型机械制造业中,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位居第五位;新材料产业中,浙江海亮和浙江古纤道新材料分别位居第四位和第八位。
      【加强银企对接】 10月31日,杭州银行绍兴科技支行获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批复同意设立。全年全市组织多场银企面对面对接活动,仅浙江中新力合绍兴分公司就为全市22家科技型企业担保,融资2550万元,为绍兴新锐传媒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绍兴杰龙玻璃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成功发行私募债5500万元,为7家企业提供短期现金流融资4275万元。
      【市科技创业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2月,绍兴市科技创业中心(袍江科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心于2004年正式运行,2007年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研发用房及智能化科技孵化大楼4万平方米。相继被认定为浙江省留学生创业园、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青年创业创新基地等。年内,全市新申报市级孵化器6家(其中2家通过形式审查),至年末,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孵化器18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5家、市级孵化器11家,孵化器数量占全省的11.7%。孵化场地总面积68.1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1304家。(市科技局提供)
      科技成果
      【概况】 2014年,全市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围绕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积极开展各类科技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加大创新成果的引进与转化,规范科技成果鉴定、登记工作,指导绍兴市技术市场促进会、绍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工作。认真落实《绍兴市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实施意见》,全市新引进共建创新载体20家。
      【省科技奖获奖数全省领先】 年内,全市35项科技成果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为主完成的27项,参与完成的8项;2项获科学技术一等奖,16项获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企业为主完成的24项,占总数的68.6%,进一步显示了全市企业在全省的创新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3家单位列为省首批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 年内,绍兴高新区亮点科技、轻纺城网络公司和诸暨博亚网络公司被确定为浙江省第一批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试点单位。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是市科技体制改革和培育技术市场、促进技术成果交易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内容是建设“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大市场。
      【技术合同交易活跃】 年内,全市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范管理,全市输出技术633项,交易金额6.04亿;吸纳技术402项。企业成为技术买卖的最大主体,项目类型主要为技术开发类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等。
      【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 年内,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绍兴分市场发布技术难题238项,提供研发经费4538万元。签订网上技术合同292项,合同金额2.2亿元。组织41家企业参加全省春季、秋季技术市场成果交易活动,签约项目16个,拍卖项目24个。
      【主办第一届数字内容应用推介会】 9月19日,绍兴市主办第一届数字内容应用推介会,中科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在现场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虚拟成像与现实互动、智慧城市系统、虚拟演绎等数字内容产业的核心科技,同时,还推介了一批文化科技共融的优质项目,现场签订技术开发合同19份,合同金额2540万元。
      【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落户绍兴】 12月15日,南京理工大学与绍兴市科技局正式签约共建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绍兴分中心。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等14个专业学院,绍兴市光电一体化、节能环保、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均与南京理工大学优势专业高度契合。此次的合作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原则,借助南京理工大学雄厚的人才和科技实力,加快学校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企业科技指导员解决技术难题635个】 年内,全市选派767名高校科研人员进驻601家企业担任科技指导员,帮助解决技术难题635个,申报各类项目364个、专利436件。
      【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60个】 年内,新一轮科技特派员分赴各乡镇开展技术服务,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步伐,实施蔬菜、葡萄、茶叶等经济作物新品种培育和种养新技术模式试验,开展粮食生产、种养殖专题性科技指导服务和科学抗台抗旱工作,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全年全市共实施项目60个,推广新技术121项,引进新品种90个,培训农民3057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6650份,直接服务农民20153户。(市科技局提供)
      知识产权
      【概况】 2014年,全市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以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为主线,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年全市新增省级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单位4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至年末,全市共认定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5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68家。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2.7万件和1.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80件,同比增长20.7%。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3月13日,市政府下发《绍兴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确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努力将绍兴市创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同时,柯桥区、新昌县和越城区完成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区、示范创建区的创建;新昌县完成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的验收并被认定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绍兴高新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推进专利“清零”行动】 年内,市科技局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八倍增”“两提升”的工作部署,继续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三年行动。至年末,全市75%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有专利申请和授权活动。
      【全省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内审员培训】 8月18日至20日,浙江省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内审员培训班在绍兴市委党校举办,来自台州、温州、杭州、嘉兴、湖州以及绍兴各县(市、区)的300多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推进虚拟市场及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5月,市科技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局、市质监局、市检验检疫局和市商务局等知识产权职能部门,赴阿里巴巴集团开展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调研,与阿里巴巴集团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同时,邀请该公司组织人员进驻网上轻纺城参与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纠纷调处。
      【专利侵权纠纷立案35件】 年内,全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对专利案件审理庭、专利纠纷案件调解室、专利执法证物档案室和公安联络室等办公场所进行了重新布置,增配了专业的录像、录音、照相、电脑等执法设备,全年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投诉和咨询50件,其中正式立案受理35件,已结案35件。与司法局合作,建立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团,并开展一系列法律援助活动。(市知识产权局提供)
      地震服务
      【概况】 2014年,全市坚持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一起抓,扎实推进地震应急、震害防御和地震监测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着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注重提升科普宣传和地震应急能力,对防震减灾行政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夯实地震应急工作基础】 年内,市地震局组织开展了一次地震应急训练,增强了地震系统工作人员的地震应急意识和技能;完善地震应急工作制度保障和组织建设,如期完成市、县两级的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推进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建设】 年内,全市防震减灾“十二五”重点项目的建设顺利推进,其中新昌地震台项目和诸暨市强震台项目已完成了土建工作,柯桥区强震台项目已完成选址和设计工作,预计2015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完成省地震局对地震台站的校验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所有台站正常运行。
      【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年内,全市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制作了《地震避险逃生》动画片,“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在绍兴电视台综合频道重点时段连续播放,同时在市区10个主要大型超市的视频宣传网络上播放。开展科普宣传“六进”活动,联合开展“科学生活 创新圆梦”为主题的大型广场宣传活动。6月18日,全市第三个防震减灾科普基地——诸暨市浬浦中学防震减灾科普基地,通过省、市联合验收后正式启用。举办《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条例》宣讲培训会,开展《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条例》宣讲培训。(市科技局提供)
      气象服务
      【概况】 2014年,全市气象部门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有1人获2014年省级公共气象服务先进个人、4人获省气象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人入选省气象局百人工程、3人进入省气象局创新团队,1人获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
      【报送气象决策服务材料372期】 年内,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响应,组织做好梅汛期四轮强降水、8月多雨寡照天气以及“凤凰”台风期间的气象服务和应急响应工作,共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一次、四级应急响应两次,汛期向各级政府报送《重要天气报告》《气象信息内参》和《专题气象服务》等决策服务材料372期。同时,利用电视、电台、网站、短信、“96121”电话、电子显示屏、ITV气象直播频道、微博和微信等多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天气预报预警和防范提示信息,共发布预警短信1920万条次。
      【启动城市气象“三直通、四覆盖”工程】 年内,市气象局按照省气象局《关于加强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推动市府办出台《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城市气象“三直通、四覆盖”工程建设的通知》,启动实施2014—2016年城市气象“三直通、四覆盖”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以政府发文、联合应急办发文等形式,向社会公布2014年度80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建立重点单位联系人制度。
      【完成“百村示范、千村达标”三年行动计划】 年内,全市气象部门按照新农村建设考核要求,全面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达标)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全年共创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村(社区)60个,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达标)村(社区)598个。至此,全市成功创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示范)村(社区)164个,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达标)村(社区)1502个,全面完成市政府“百村示范、千村达标”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市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