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特征
发布日期:2008-06-02 11:2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气象特征
【气候特征】 2005年度总的气候特点是:全市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明显偏高,雨量、雨日比常年偏少,日照时数北部较常年偏多、南部较常年偏少。
冬季气温比常年偏低,雨水较常年偏多,连阴雨持续时间长;春季回暖略早,日照比常年偏多,虽最后一场雪迟,但无“倒春寒”;梅汛期“空梅”,梅雨量特少;盛夏高温天气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强对流天气较多;秋季气温偏高,“秋老虎”明显,降水分布不匀,日照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且各旬差异明显;台汛期台风活动较多,影响较频繁。
全市年平均气温16.9℃(新昌)~17.3℃(绍兴),比常年偏高0.4℃~0.8℃,仅上虞16.7℃与常年持平。全年各月平均气温(以绍兴为例)除了1月、2月、3月、12月比常年同期偏低,其余各月均比常年同期偏高。其中1月平均气温是绍兴近20年来最低的一年;6月平均气温、下旬平均气温以及月极端最高气温之高均创绍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9月中旬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之高是绍兴站1960年以来之最;11月上旬平均气温是绍兴站1960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记录。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3℃(绍兴)~-6.4℃(新昌),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6℃(上虞)~39.1℃(新昌)。极端最高气温≥35.0℃的高温天数为29天(上虞)~47天(诸暨),与去年基本持平,比常年偏多15天左右。年度总降水量为1174.1毫米(嵊州)~1451.9毫米(绍兴),各站均比常年偏少。全市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以绍兴为例:除3月、5月、6月、9月比常年偏少外,其余各月均比常年同期偏多。绍兴站1月月降水量为95.3毫米?熏比常年偏多54%;2月月雨量之多是绍兴站1960年以来仅次于1973年同期排第二;6月降水量仅为常年同期雨量的19%,月雨量之少是绍兴站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9月降水量为常年同期雨量的68%;8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偏多近1倍。年总雨日142天(嵊州)~157天(诸暨),各站均比常年偏少。其中上虞站比常年偏少最多(14天)。年总日照时数为1710.5(嵊州)~2027.2小时(绍兴),全市各站呈现北多南少的特点。绍兴、上虞日照比常年偏多,诸暨、嵊州、新昌比常年偏少。各月日照时数与常年相比(以绍兴为例),3月、4月、6月、9月、12月各月比常年偏多,其他各月均比常年偏少。4月、6月、9月三个月份日照时数之多是绍兴站196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1月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42%;2月日照时数是常年同期的五分之三。
全市于6月10日入梅, 6月28日出梅,梅期18 天,入、出梅早,梅期短,降水特少,这段时间(以绍兴站为例)日雨量最大不足2毫米,且6月24日进入晴热高温天气,是典型的“空梅”年。 (张 寒)
【重要天气事件】 1.冬季长达一个月的连续阴雨。1月下旬到2月中旬,除1月31日到2月2日无雨外,一个月内有28天的雨日。1月下旬出现连续10天的阴雨天气,造成田间不同程度的积水。2月上、中旬出现了连续17天的雨雪天气,日照严重不足?熏气温比常年偏低?熏 加上前期雨水较多?熏春花作物开沟不好,水排不出,造成田间积水严重,对春花作物生长不利。同时由于雨水多,湿度大,春花田内杂草生长快,出现草与苗争肥现象;油菜大部分是在单季稻的茬口上种植的,种植较早,上年12月之前,气温明显偏高,造成年前旺长,生育提前,大多年内都已抽苔。1月下旬到2月中旬的连续阴雨,由于时间过长,雨水多、雨量较大,气温低,春花田内冻害、湿害较重。同时由于这段时间天冷、气温低、雨雪多,露天蔬菜冻害严重,大部分叶菜冻死、烂心十分严重,菜价明显飞涨。但有利的条件是病虫害少。
2.大雪与寒潮。3月11日~12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强寒潮天气,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达16.8℃,12日的最低气温为-1.8℃,是绍兴有气象记录以来中旬气温最低的一年,且11日夜到12日上午全市普降大到暴雪,积雪深度达6厘米~11厘米,这是最近九年来下得最迟的一场雪,主要对经济茶园影响较大,使春茶大量上市时间推迟20多天。2005年春节后,由于天气低温多雨,茶树迟迟不见发芽。3月上旬的几天强回暖,零星发出几枝嫩芽,却经不住3月12日的6厘米~11厘米的大到暴雪的摧残,冻伤了大部分。据了解,因12日雪冻?熏对全市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春花作物——正值抽苔阶段的油菜由于雪冻压坏、冻坏部分叶片和花蕾,使其有效分枝、总荚数、每荚实粒数等减少;正值拔节孕穗期的大小麦,使其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减少。蔬菜——全市倒塌蔬菜大棚50只,面积1.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露地蔬菜受灾面积4466.66公顷,经济损失约200万元。茶叶——全市严重受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达3733.33公顷,经济损失约7800万元。水果类——常绿水果影响较大,使座果率降低,成熟期推迟,单产减三分之一左右。之后一个多星期天气回暖,春茶又开始发芽,但随即又遭受冷空气袭击,特别是3月25日的一次霜冻,绍兴站最低温度仅0.7℃,使初露的嫩芽再次遭遇冻害致伤。冰冻雨雪天气杀死了越冬虫源及病源,减少越冬虫基数,抑制大小麦年前过多分蘖,减少无效分蘖。
3.强对流天气。5月17日15时~17时,受飑线天气系统影响,全市普遍出现雷阵雨天气,短时大风和短时暴雨,除绍兴站外,其他各站均出现大风,其中瞬时最大风速嵊州市崇仁自动站25.5米/秒?穴风力10级?雪,南部风力较大,普遍6级~8级,其他地区4级~8级不等;雨量:嵊州本站27.2毫米,南部10~26毫米,北部<10毫米。位于崇仁镇的嵊州市园山硅藻土制品有限公司遭受大风、雷雨袭击,企业内制砖车间倒塌,三名职工被压,造成一死二伤事故。
6月28日13时20分至17时40分,上虞市北部地区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测站降雨量50.60毫米, 百官、盖北出现雷雨大风。经调查,本次灾害性天气造成上虞市曹娥开发区一工棚倒塌,有13人被压受伤。7月14日15时40分到15时48分,新昌城关西郊个别地区出现冰雹,最大直径约2厘米,测站没有出现且无灾情。7月28日下午3时,上虞遭遇雷雨、狂风的袭击,一建筑工地重达30多吨的起重机井架被吹倒,压倒旁边一间钢筋工棚,当场压死2名工人,另有3人不同程度受伤。7月30日,受副高边缘影响,全市午后雷雨,市区袍江一座公路桥的石栏部分被击碎,骑车经过此桥的两名男孩中,一名被击昏;诸暨市枫桥镇一位50多岁的妇女在山顶被雷击中死亡。30日下午到夜里,新昌县出现全县范围的雷阵雨,到31日8时,普遍累计雨量达大到暴雨,局部出现大暴雨,最大降水点为小将镇,降水量108毫米,其中30日21时到22时,一小时雨量达94毫米,所幸没有灾情出现。
4.台风。2005年是一个多台风的年份,有2个台风正面袭击绍兴,有3个台风影响绍兴,7月中旬至10月初,全市连续遭受了“海棠”、“麦莎”、“泰利”、“卡努” 和“龙王”五次台风的影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7月18日~21日受台风“海棠”影响,出现明显降水过程。不仅解除了前期的旱情,同时也增加了蓄水,全市没有受灾,全市中、小型水库水量基本蓄满,其中新昌长诏水库蓄水达1000多万立方米。8月4日~8日受台风“麦莎”影响,出现了暴雨和大风天气。据市防汛办统计:截止7日晚,“麦莎”致使全市受灾农田2973公顷。其中粮食受灾面积1766公顷,农作物受灾面积1140公顷,绝收面积86.60公顷。“麦莎”过境后,市区市场上部分蔬菜、水产品的价格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浮,尤其是蔬菜价格上涨近一倍。受9号台风“麦莎”的影响,鱼塘冲毁,苗木和农作物受损,民房倒塌,水利、交通、供电设施遭到破坏等情况较为普遍。据不完全统计,“麦莎”除了带来上述的农业方面灾情外,还带来高达6米的海潮,使海涂堤坝遭受严峻考验,曹娥江大闸围堰堤岸被冲毁土石4万立方米;致使全市573间房屋损坏,受灾人口14.1万人,损坏输电线路7.40公里,损坏堤塘41处长16.54公里,堤防决口15处长3公里,损坏灌溉设施97处、泵站4处、电站3处。全市直接经济损失8171万元。幸无人员伤亡。9月11日~12日,受15号台风“卡努”影响,出现了暴雨和大风天气。这次台风强度大,风力强,降雨量大,且正面袭击,全市各地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灾害,是近十年所遭受的最大一次台风。新昌、嵊州、上虞灾情较为严重,诸暨、绍兴部分受灾。全市10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07216人,倒塌房屋5238间,直接经济损失140500万元。据初步统计,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也在3亿元以上。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37141.60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17609.30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6526.60公顷,减收粮食32945吨,死亡大牲畜152头(只),水产养殖损失2541.60公顷(1721吨)。停产工矿企业150个,2条铁路中断,189条公路中断,毁坏公路路基1084.49千米,损坏输电线路173.93千米,损坏通讯线路69.26千米。损坏小型水库23座,损坏堤防464处,长度2436.10千米;堤防决口38处,长度861.4千米,损坏护岸220处、水闸103座、塘坝200座、灌溉设施1172处、机电井39眼;损坏水文测站7个、机电泵站116座、水电站40座。
5.高温。6月下旬到7月上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连续17天的高温少雨干旱天气,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加上前期“空梅”,给全市带来一定的伏旱,尤其给山区缺水地区晚稻栽种带来一定困难。连续的晴热高温,使早稻的生育期提早,灌浆期缩短?熏结实率和千粒重大幅下降?熏空秕率提高,出现明显的高温逼熟现象,致使早稻产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据市农业局调查:2005年早稻亩产减幅在7%以上。此时恰处单季稻搁田期,农户为防长旱、大旱,不但没有搁田,反而进行灌水,致使很多单季稻田出现较重的茎基腐败病;连作晚稻秧田和单季稻直播田因长灌而发生严重的草害。高温给蔬菜生产也带来不利影响,高温缺水,蔬菜晒死,瓜果数量明显减少,菜价上扬。据农业部门统计:到7月6日止,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6100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386.60公顷,绝收面积960公顷,牲畜死亡0.30万头,家禽死亡1.1万羽,水田水产养殖损失1030万元,高温干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149多万元。同时高温干旱使用电成本提高,山塘水库蓄水不足,一些地区人民生活用水困难,农作物受损严重。如绍兴县种粮大户因用电成本提高,使得早稻种植效益每亩减少50元~60元;上虞25座万方以上的水库蓄水量只有正常水位的43.1%;嵊州谷来镇有8个村956户3082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嵊州“靠天田”水稻发白、开裂面积366.60公顷,等等。
6.“秋老虎”。台风“卡努”影响后,紧随而至的9月16~21日,全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了持续6天的晴热高温天气,为晚稻稻飞虱大量迁入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病虫害发生严重。稻飞虱发生量为近十年来之最,晚稻出现枯黄落塘现象,加上对症农药短缺,防治跟不上,造成成片倒伏。9月中旬晚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16日~21日的晴热高温对晚稻的发育影响较大,使得晚稻由于气温过高,白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夜间呼吸消耗大,光合产物难以积累,空秕率明显增加,结实率下降,从而影响最终产量。异常气候也让经济作物减产。(张 寒)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