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业
【概况】 2005年,全市林业系统围绕全省“迹地更新年”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市建设的步伐,造林更新面积3353.33公顷,完成省计划的146.65%。其中,退耕还林706.67公顷,完成省计划的365.50%;迹地更新1953.33公顷,完成省计划的125.10%;低产林改造246.67公顷,完成省计划的206.30%;四旁植树274万株,完成省计划的161.12%。至年底,全市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4774公顷,其中,新封山育林1477公顷,完成省计划的147.70%;营造沿海防护林和农田林网312公里,完成省计划的321.65%。全市木材采伐量37404.19立方米,凭证采伐率达100%。全市审核、审批林地征占用项目142项,面积324.25公顷,林地征占用审核率100%。
年内,徐文光、张茂华获2004年度“全国绿化奖章”,张校军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黄望华获“全国林业工作站先进工作者”称号,陈高水获“全国优秀护林员”称号。嵊州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香榧之乡”。
年内,浙江省政府授予上虞市、诸暨市“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称号,浙江省绿委会、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局、省广电局、共青团省委、省科委联合命名浙江省会稽山旅游度假区为首批“浙江省生态道德教育基地”,诸暨市、新昌县获全省“迹地更新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孙蔡江)
【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按照国家林业局统一标式统计,全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109.07亿元,同比增长12.94%。其中,第一产业49.88亿元,占45.73%;第二产业39.91亿元,占36.59%;第三产业19.29亿元,占17.68%。与200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4.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5.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42个百分点。
主要林产品产量分别为(含自用):竹笋干(鲜笋折笋干)22346吨,其中笋干7908吨、笋罐头2347吨;板栗9980吨;香榧1036吨;银杏(白果)240吨;箬叶108吨;毛料4712吨;竹壳17740吨;中药材23150吨;人造板原料34209吨。主要木材、竹材产品产量为:木材19795立方米;竹材6147920根,其中毛竹3527920根、篙竹2620000根、小杂竹6903吨。主要经济林产品产量为:水果202210吨,干果11130吨,林产饮料产品43787吨,森林食品231317吨,木本药材1920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锯材251787立方米;木片152550立方米;人造板30600立方米;竹、木地板4321767平方米,其中热带材木地板50万平方米,实木地板2440504平方米,实木复合地板270385平方米、强化木地板46578平方米、竹木复合地板10万平方米、竹地板545000平方米、卫生筷87000标准箱,其中木制卫生筷3500标准箱;人造板表面装饰板2万平方米;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5000平方米。林产化学产品产量为:竹炭920吨,其中出口竹炭540吨;竹醋液2吨;木制家具2088225件。(孙蔡江)
【“十五”期间林业总产值增长90.62%】 “十五”期间,全市林业系统围绕建设生态市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总目标,统筹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8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35.47万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17.80%;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109.07亿元,比2000年增长90.62%。(孙蔡江)
【新增9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年内,浙江省林业厅命名浙江兴荣门业有限公司、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诸暨市光裕竹业有限公司、诸暨市华豹家私制造有限公司、诸暨市兴成竹业有限公司、新昌县佳艺实业有限公司、新昌县福大竹木有限公司、浙江古月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百年桂花园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为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9家企业合计年销售额达70811.44万元,联结林农66361户,联建基地35602.07公顷,出口创汇1785万美元。至此,全市已有县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83家,其中含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市级37家。(孙蔡江)
【新增市级以上森林公园3处】 年内,浙江省林业厅命名面积为2072.70公顷的新昌县罗坑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市林业局同意建立嵊州竹溪市级森林公园,面积为2880公顷;建立嵊州百丈飞瀑市级森林公园,面积为1819公顷。至此,全市已有9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市级森林公园3处,总面积达15329.52公顷。(孙蔡江)
【新建9个市级自然保护小区】 年内,市林业局同意建立9个市级自然保护小区。分别是:嵊州市四明山东方蝾螈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333.33公顷;嵊州市长乐马尾松种质资源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200公顷;嵊州市里南红豆杉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333.33公顷;嵊州市南山次生阔叶林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200公顷;嵊州市林场天然阔叶林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200公顷;嵊州市西白山玉兰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200公顷;嵊州市雅璜香榧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233.33公顷;嵊州市谷来镇百年香榧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333.33公顷;嵊州市王院乡蛇类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333.33公顷。9个市级自然保护小区合计总面积达2466.65公顷。至此,全市已有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小区)33处,累计面积12538.10公顷。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5071.10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小区13处,面积2333公顷。(孙蔡江)
【表彰首批20个“兴林富民示范村”】 年初,市林业局组成2个调研组,分赴4个县(市、区)11个镇(乡、街道)12个林业特色产业专业村,就如何在坚持“生态优先”前提下发展林业产业实现富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袁郭岭等村林业富民情况的调查与建议》报告。市委书记王永昌给予报告高度肯定,并作重要批示。同时,报告得到了省林业厅领导的关注,在全省进行推广。
年内,市政府授予绍兴县平水镇同康村、漓渚镇六峰村、王坛镇东村村、富盛镇倪家娄村、漓渚镇棠棣村,诸暨市东白湖镇蔡义古村、赵家镇西坑村、东和乡章坞村、枫桥镇岫山村、阮市镇横阔村、赵家镇杜家坑村,上虞市长塘镇桃园村、驿亭镇徐家岙村、下管镇上前村,嵊州市崇仁镇坑口村、谷来镇袁郭岭村、石璜镇新沃村、崇仁镇茶亭岗村、金庭镇灵鹅村,新昌县城关镇藕岸村等20个村为市级首批“兴林富民示范村”。(孙蔡江)
【第15号台风造成林业生产损失8000余万元】 9月11日晚,全市受到第15号台风“卡努”的正面袭击,致使全市林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林业受害面积8714.3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其中,竹林受害面积3621.81公顷,压断压倒毛竹54余万株,直接经济损失2100多万元;林木受害面积1667.50公顷,损失林木蓄积量5600多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花卉苗木受害面积2334.5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板栗、香榧、杨梅、黄花梨等受害面积1090.5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900多万元。(孙蔡江)
【新命名52户“2005年度百佳绿色庭院”】 2005年,市绿化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开展“百佳绿色庭院”创建工作,并按照“百佳绿色庭院”创建标准,命名绍兴县湖塘街道宾舍村钱关根,湖塘村魏国定、王建木、田水兴、叶鑫弟,钱清镇东口村钱水泉、钱炎泰、钱张泉、高招珍、俞红标;上虞市开发区金桂苑东22幢陶寿林、32幢朱志刚,金桂苑西17幢梁新鑫,道墟镇汇联村项志峰,新屯南村张关来、陈敖根、金立江;越城区皋埠镇皋北村单金水,工农村秦伟忠,吼山村陈百水,东湖镇则水牌农贸市场旁戴金富、高国龙;新昌县城关镇大明市藕岸村石勇、任小明,卧龙新村31幢6号求国才,桂花园新村31幢1号赵梅青,金凤山庄34幢6号张仕春;嵊州市黄泽镇前良村吕水祥、吕岳东、吕锡根、王邦尧、陈能田、吕胜祥,崇仁镇泥塘村王立江、舒洁江,江村村江贤祥,张家村张奠南、张奠昌,官庄村裘维卿,升四村裘雨全;诸暨市璜山镇上市村黄玲夫,草塔镇麻圆村朱范江,山下湖镇广山村何贤林,江藻镇皋埂村傅信海,安华镇球山村许胜利,大唐镇滨江别墅杨铁锋,大模村郦叶挺,应店街镇幸福村孟智达,阮市镇袁家村潘建荣,阮市村何浩天,枫桥镇霞朗桥村魏锋,陶朱街道中宅村方夫华等52户为“2005年度百佳绿色庭院”。 (孙蔡江)
【新增7个“2005年度浙江省香榧产业协会推荐品牌”】 年内,省香榧产业协会推荐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冠军牌”香榧、诸暨市老何土特产有限公司出产的“老何牌”香榧、嵊州市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山珍牌”香榧、诸暨市枫桥宣六九土特产厂出产的“野珍牌”香榧、绍兴县山娃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出产的“山娃子牌”香榧、诸暨市绿剑农产品有限公司出产的“绿剑牌”香榧、诸暨市天珍香榧土特产厂出产的“天珍牌”香榧等7个品牌为“2005年度浙江省香榧产业协会推荐品牌”。(孙蔡江)
【命名12个村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 年内,浙江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命名表彰越城区东湖镇龙山村、蕺山街道蕺山村,绍兴县柯岩街道新未庄村、杨汛桥镇展望村、钱清镇方家桥村、兰亭镇谢家坞村、福全镇富强村,上虞市沥海镇燎原村、章镇新江村,嵊州市崇仁镇张家村、黄泽镇前良村,诸暨市暨阳街道应山村为省第二批“浙江省绿化示范村”。至此,全市已有19个行政村被命名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孙蔡江)
【新建13个省级森林食品基地】 年内,经省森林食品认定委员会认定:诸暨市天珍香榧专业合作社在东白湖镇的80公顷“天珍”牌香榧基地,诸暨市岫山村经济合作社在枫桥镇的266.70公顷“岫山”牌毛竹笋基地,诸暨市璜山镇晓居村经济合作社在璜山镇的280公顷晓居“高山”牌毛竹笋基地;嵊州市金土地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崇仁镇的133.30公顷“剡溪”牌雷竹笋基地,浙江野山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谷来镇的200公顷“野山谷”牌毛竹笋基地,嵊州市高雾头竹笋合作社在嵊州市崇仁镇的166.70公顷“高雾头”牌毛竹笋基地,嵊州市四明山竹笋加工厂在竹溪乡的200公顷“梅坑”牌笋干基地,嵊州市竹溪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在竹溪乡的200公顷“越山”牌毛竹笋基地,嵊州市雅璜乡绿色食品厂在雅璜乡的233.30公顷“雅璜”牌毛笋干基地,嵊州市长乐农业服务站在长乐镇的333.33公顷“昆山”牌香榧基地;上虞市陈溪乡农技信息中心在陈溪乡的100公顷“陈溪”牌青梅基地,上虞市陈溪乡农技信息中心在陈溪乡的250公顷“陈溪”牌板栗基地,上虞市下管镇农业综合服务经营部在下管镇的66.70公顷“下管”牌樱桃基地等基地为2005年度“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13个基地规模总面积达2943.33公顷,示范面积达9300.39公顷。至此,全市累计已有37个省级森林食品基地,规模总面积达15135.97公顷,示范面积达48435.10公顷。(孙蔡江)
【新增21个市级绿色社区】 年内,市绿色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按照标准,评定绍兴县柯桥街道新江社区、柯桥街道福东社区、华舍街道兴越社区、柯桥街道柯亭社区,诸暨市暨阳街道江新社区,上虞市百官街道广济苑社区、百官街道文化社区、曹娥街道江滨社区、曹娥街道金桂苑社区,嵊州市鹿山街道高坂社区、鹿山街道东南社区,新昌县城关镇鼓山社区,越城区城南街道南门社区、城南街道秦望社区、城南街道中成社区、府山街道水沟营社区、北海街道水木清华社区、蕺山街道团结社区、稽山街道森海社区、稽山街道秀水社区、稽山街道鹤东社区等21个单位为市第三批市级绿色社区。至此,全市已有市级绿色社区46个,其中7个单位为省级绿色社区。(孙蔡江)
【汤浦水库林区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 汤浦水库是市区暨绍兴县、上虞市的人民生活供水专用水库,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实事工程。水库林区是一级水源保护区,有5333.33公顷的森林面积,其中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3333.33公顷。近年来,汤浦水库管理局在林区森林防火、植树绿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在进入林区的人员、车辆中,经常发现有人携带火种(蜡烛、纸钱、鞭炮)的情况,对林区的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保护森林生态安全成为第一要务。年内,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汤浦水库管理局在汤浦水库林区内设立1支森林防火巡查大队和西岙口、绞子岭2个固定森林防火检查站。
森林防火巡查大队和森林防火检查站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对进入汤浦水库林区的一切车辆、人员实施检查;对经许可进入林区的车辆、人员是否执行森林防火的相关规定实施监督检查。(孙蔡江)
【森林火灾同比减少65起】 全年全市发生森林火灾26起,其中一般火灾14起,火警12起;森林受害面积63.70公顷,损失林木蓄积量1234立方米,火灾发生率为5.67次/10万公顷,受害率为0.14‰,控制率为2.45公顷/次。与2004年同期相比,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减少65起,森林受害面积减少573.72公顷,损失林木蓄积量减少8895.13立方米,受害率减少1.25‰,火灾发生率减少14.03次/10万公顷。全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年内,上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市汤浦水库管理局和朱之快、莫承勇、祝瑞生、许黎昕分别获得2004~2005年度浙江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孙蔡江)
【《历史的活化石——绍兴古树名木》出版】 年内,图文并茂、系统反映绍兴县古树名木的大型专著《历史的活化石——绍兴古树名木》一书出版发行。
绍兴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文古迹荟萃,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悉,古代绍兴会稽山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古人称之为“南山”、“南林”。时至今日,绍兴县建档立册的各类古树名木尚存6920株。全书共编入古树名木329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18株,树龄300年至499年的国家二级保护古树170株,树龄100年至299年的国家三级保护古树41株。全书分“古木繁星”、“美丽传说”、“奇树冠木”、“历史呼唤”四大部分,收录的635幅照片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孙胜利历时一年多、从不同季节和不同角度拍摄而成。该书的出版,对保存珍贵的树木史料,普及林业科学知识,繁育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孙蔡江)
【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新疫点】 2005年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统计,全市松材线虫疫情发生区为5个县(市、区)14个乡(镇、街道)1个国营林场41个村,受害面积956.33公顷,同比增加126.93公顷;枯死松树11154株,同比减少17390株,没有发现新的疫点。其中,越城区涉及稽山等2个镇(街道)5个村,发生面积85.46公顷,同比增加51.53公顷;枯死松树920株,同比减少1080株。绍兴县涉及兰亭等2个镇3个村和1个县级林场,受害面积57.33公顷,同比增加14.93公顷;枯死松树735株,同比减少265株。诸暨市涉及暨阳等2个街道4个村,受害面积143.87公顷,同比增加34.13公顷;枯死松树2383株,同比增加383株。上虞市涉及百官等6个镇(街道)18个村,受害面积538.40公顷,同比增加9.67公顷;枯死松树6305株,同比减少13695株。新昌县涉及城关等2个镇11个村,受害面积131.27公顷,同比增加16.67公顷;枯死松树811株,同比减少689株。同时,在疫情发生区外围发现有不明原因枯死松树49935株,同比增加33235株,涉及面积4374.40公顷,同比增加3566.93公顷,其中:嵊州市的三江等2个镇(街道)1个林场,枯死松树6200株,同比增加1000株;涉及面积500公顷,同比增加47.47公顷。
年底,国家林业局将上虞市列入全国松材线虫病疫区,这是继新昌县之后全市又一个松材线虫病疫区。(孙蔡江)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首次发现新物种】 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全市对面积达426233.33公顷的有害生物寄生树种,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全面普查,并对板粟、香榧、竹子、木制品的有害生物进行了专题调查。据业内整理统计,全市采集标本42440号,鉴定了林业有害生物种类1109种。其中:害虫11目121科854种,病害236种;有害植物8科12种;有害动物4种;其他3种。同时查明害虫天敌135种。在普查中,诸暨市发现的“香榧细小卷蛾”(Lepteucosma torreyea Wu et chen)为昆虫新物种,发现的“日本拟羽角实蝇”(Paragastrozona japonlcao)为中国新记录种;越城区发现的“虎斑食虫虻”(Astochia virgatipes Coquillett)、“葱兰夜蛾”(Laphygma Sp.)、“堆沙白蚊”(种名待定)和上虞市发现的“桦剑纹夜蛾”(Acronicta alni Linnaeus)为浙江省新记录种。 (孙蔡江)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达7649公顷】 全年全市各类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8140.67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47公顷,成灾率1.91‰,同比上升1.52‰,低于省下达2‰的控制指标。全年防治森林病虫害面积7649.87公顷,防治率达到93.97%,同比下降1.31%。主要森林病虫害常、偶灾区和松材线虫病应施监测面积51.72万公顷,实际监测面积51.72万公顷,监测率100%;林木花卉种苗产地应施检疫面积8260.53公顷,实际检疫面积8017.93公顷,检疫率97.06%,同比提高0.53%。(孙蔡江)
【查处破坏森林(动物)资源案件229起】 全年全市连续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林区禁种铲毒专项行动,打击破坏阔叶林资源的“天保1号”专项行动,打击非法采挖大苗的“清苗行动”,打击非法采矿破坏资源的联合执法行动,代号为“夏季绿色风暴”的打击非法猎捕、运输、经营、利用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沙岛冬候鸟保卫战,“为民除害”集中猎捕成灾野猪专项行动,打击非法捕鸟等8次专项行动。全市森林公安系统出动1180车次,出动警力3205人次,依法查处森林(动物)案件229起,其中森林刑事案件13起,森林行政案件216起,刑拘犯罪嫌疑32人,作出行政处罚166人;依法收缴木材355.53立方米、野生动物6432头(只),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96.80万元。为创建“无毒林区”、“平安林区”,打造生态绍兴,构建和谐绍兴奠定了基础。(孙蔡江)
【43家林业休闲观光园区创收5000余万元】 近几年,林业休闲观光经济在全市蓬勃发展。据统计,至年底,全市6.67公顷以上规模的林业休闲观光园区有43家,园区总面积达5729.80公顷,累计投入资金2.74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03.51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5207.50万元。(孙蔡江)
【5个省级林业特色基地通过验收】 年内,省林业厅组织专家对全市2001~2002年首批建设的绍兴县万亩毛竹四季笋基地、上虞市海涂万亩优质蜜梨基地、嵊州市万亩桃形李基地、新昌县4万亩杨桐出口基地、诸暨市万亩枫桥香榧示范基地等5个省级林业特色基地进行验收。通过对6大项20个指标的量化考核,5个基地在效益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显著的示范作用,达到建设标准,顺利通过省级林业特色基地合格基地验收。(孙蔡江)
【林木花卉种苗面积同比增长6.28%】 全年全市林木花卉种苗栽培面积2.03万公顷,同比增长6.28%;林木花卉种苗销售量12275.90万株,同比增长143.04%;销售(工程)额20.72亿元,同比增长3.84%。林木花卉种苗产业增幅趋缓,已进入产业调整阶段,全年总产苗量达27701万株,其中可供造林用苗18412万株,容器育苗745万株,良种苗6702万株,盆栽(景)、鲜切花2191万株(盆)。全市温室大棚达95万平方米,林木花卉种苗交易市场为7个,生产企业1473个,花农3.85万户,从业人员13.66万人。全市共有园林绿化工程公司173家,其中二级企业25家,三级企业47家。
年内,省林业厅、省花卉协会命名绍兴县漓渚镇、嵊州市鹿山街道为“浙江省十强花卉乡镇”,嵊州市石磺镇、金庭镇为“浙江省十大特色花卉乡镇”,诸暨市阮市镇为“浙江省十大新兴花卉乡镇”。(孙蔡江)
【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90%】 2005年,全市有207.09万公民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劳动,尽责率达90.90%,同比提高6.98个百分点。共栽种各类树木689.10万株,其中生态工程造林面积1600公顷,植树503.45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27个,面积646.67公顷。按照不同尽责形成情况分:直接参加植树劳动有119.70万公民,交纳义务植树绿化费的公民有17万人,总金额167.10万元。各县(市、区)规范建设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建卡率达到100%。(孙蔡江)
【公路“三乱”现象发生率为零】 全年全市共有6个固定木材检查站,5个木材运输巡查大队。全市共依法办案726起,依法没收林木4378.90立方米、毛竹43356株、大规格活树1127株、木炭25.64吨,挽回国家经济损失257.83万元。全市未出现行政复议案件,无一起公路“三乱”现象发生,木材检查工作及案件办理质量走在全省前列。 (孙蔡江)
【《香榧种质资源库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2004年4月14日,《浙江香榧种质资源库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落户诸暨市?熏该项目由浙江美林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熏建设期为2年。2005年11月22日,该项目通过验收。其间,共培育容器苗161.68万株,完成合同数的161.70%,其中香榧容器育苗数93.80万株,完成合同数的134%,成为国内最大的香榧容器苗培育基地;生态工程造林阔叶林树种24.60万株,完成合同数的82%;新增红叶石楠等绿化树种43.28万株。实践证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孙蔡江)
【上虞市投资150万元营造沿海防护林】 2005年,上虞市投资150万元(国家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至年底,实际完成封育、人工造林690公顷,其中营造防护林205公顷,山地造林12公顷,无地和疏林地新封育面积473公顷。(孙蔡江)
【7个林业建设项目获省财政补助】 年内,全市有7个林业建设项目获省财政补助。这7个项目分别是:绍兴县稽东镇林技站在稽东镇承建的“绍兴稽东万亩香榧基地”项目,获省财政补助30万元;新昌县林技站、绿之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城关、城南、双彩、长征等镇(街道)承建的“新昌苦丁茶基地”项目,获省财政补助40万元;绍兴县王坛镇林技站在王坛镇承建的“绍兴王坛青梅基地”项目,获省财政补助30万元;嵊州市林技站在谷来镇承建的“嵊州谷来万亩香榧基地”项目,获省财政补助40万元;诸暨市东和乡林技站在东和乡承建的“诸暨白哺鸡竹笋基地”项目,获省财政补助35万元;诸暨市科佳龟鳖繁育中心、诸暨市赵家小龙养殖场在赵家镇、直埠镇承建的“诸暨市龟蛇类训养繁殖研究及规模化生产”项目,获省财政补助30万元;新昌县天姥林蛙养殖有限公司在城关镇央于村承建的“中国林蛙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省财政补助15万元。 (孙蔡江)
【市现代林业园区带动农民增收】 以毛竹、四季笋为特色的市现代林业园区创建于1997年,位于绍兴县平水镇同康村,初建面积33.33公顷,经过连续拓建,竹笋示范基地扩大到80公顷。园区通过加大投入,技术培训,推广示范,龙头带动等措施,使同康示范基地户均竹笋收入从1997年的5574元增加到2005年的1.32万元,提高了236.81%;人均竹笋收入从1997年的1789元上升到2005年的5700元,增长了318.61%。园区不仅带动了周边镇、村,而且促进了全市1.33万公顷竹笋两用林的建设。(孙蔡江)
【武警绍兴市支队森林消防大队成立】 12月28日,武警绍兴市支队森林消防大队成立,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副市长廖卷清出席授牌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武警绍兴市支队森林消防大队暨武警县(市)中队森林消防队以保护生态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为己任,着眼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需求,发挥武警部队“双重领导、属地使用、就近用兵”的优势,完成当地党委、政府赋予的森林火灾扑救任务。
至此,武警绍兴市支队森林消防大队暨武警绍兴、诸暨、上虞、嵊州、新昌5县(市)中队森林消防队全部宣告建立,市、县(市)两级合计拥有兵力190人,有关森林消防装备已全部到位。(孙蔡江)
【汤浦水库林区启用森林火灾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 年内,汤浦水库管理局投资200万元在全省率先启用森林火灾远程视频预警监控系统。该系统在库区山林安装多个高倍变焦摄像镜头(远视10公里、可旋转、防雷雨),通过无线数字把图像实时传输到防火监控中心,实现在室内对野外远距离集中监控,以保证5333.33公顷水库林区零火情。(孙蔡江)
【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 至年底,全市合计发放2004~2005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64.81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偿资金1672.62万元,地方配套补偿资金1192.19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用于对全市132925.20公顷(实施补偿面积131275.80公顷)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
2001年,全市全面启动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经省政府批准,全市共有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效益林132925.20公顷,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89.33公顷,省级生态公益林132635.87公顷。遵照省生态效益林补偿资金制度的规定,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效益林按每亩每年8元补助,并按区域分别给予7元、5元、4元的补助,其余部分由当地县(市、区)补足,其中嵊州市、新昌县、诸暨市按每亩每年5元省财政补助,绍兴县、上虞市、越城区和市本级按每亩每年4元省财政补助,缺少部分由各县(市、区)配套补足。1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面启动,全市建立了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制、生态补偿资金认领签收制以及设置个人银行专用账户等制度。至年底,全市已签订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各级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合同1707份,落实专职或兼职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2705人,划分管护责任区265个,树立大、中、小宣传牌2943块,签订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1111份,设立农户个人银行存款账户(或信用卡)119322个,确保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到位,管护责任明确,管护措施落实。(孙蔡江)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