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6年绍兴年鉴 > 制造业

综述

发布日期:2008-06-02 14:5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综述

  【概况】 2005年,全市各级政府通过加强对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引导、发展主体的培育、发展载体的创新以及“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开展,较好地克服了宏观环境变化和生产要素制约等不利影响,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87.51亿元,比2004年增长17.80%,工业拉动全市GDP增长达9.4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76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15.07亿元,同比增长24.74%;完成销售收入3148.12亿元,同比增长26.03%;实现利税255.69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实现利润161.50亿元,同比增长20.54%。全市工业经济以纺织业为主体,机械制造业、医药化工业为支柱,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组成的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十大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28.88亿元,完成销售产值2364.54亿元,实现利润121.78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3.85%、23.73%和29.13%。(陈 锤)

  【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5.20%】 2005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系列创新发展活动,其中涉及工业经济发展内容的达17项,占了整个系列活动的1/3。通过企业技术中心示范、管理信息化示范等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企业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力度。至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27.06亿元,同比增长65.2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1.09%,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61.79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涌现出了诸如集成电路、薄膜岛栅显示屏、新型电子基础元器件、新型医药和医药中间体、新型高档化纤原料、产业用无纺布、气力输灰和垃圾焚烧系统、高效大功率T5节能灯、数控机床、高档塑料薄膜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特色优势产品。特阔幅染整新技术、轮胎常温粉碎生产线、0.60毫米超薄玻璃生产等一批生产工艺技术也相继开发研制成功。(陈 锤)

  【新举措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2005年,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推动,8月,出台《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9月,又出台《关于推进循环经济,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鼓励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年内,组织召开了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千家企业会议;举办了循环经济成果展示会,推介全市64家循环经济典型企业的经验,组织百家企业最新节能产品展示活动;同时,召开热电、水泥、印染等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会等。企业在发展中自觉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普遍加强了对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其中印染企业的中水回用、热电企业的除尘脱硫、医药化工企业下脚料的再生利用等节能节材降耗活动,提高了企业在要素日益紧张、环境承载成本不断上升下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熏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13.54%。(陈 锤)

  【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 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要求,5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在全市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通知》,把2005年作为“企业服务年”,确立“服务企业,再创新业”的活动主题,着力创新和优化政府服务,切实解决当前工业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部门积极行动,精心组织,落实措施,搭建平台,帮企解困,重点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领导干部走访企业、开展创新发展等“十个一”系列活动;绍兴县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万人工业发展大会,开展以“千名干部进万企、服务引导促发展”为主题的服务年活动;上虞市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服务月”,组成6个专业工作组切实为企业解决工业投入、中小企业发展、生产用地紧缺等疑难问题;嵊州市在全市各个层面、各条战线开展创强争优竞赛活动和组建、完善十大工业行业协会,服务企业,服务工业;新昌县把开展“结构调整年、集约发展年、科技创新年”建设活动为服务年重要载体,着力扶持发展家庭工业,打造轴承、纺织机械两大先进制造业建设基地。“企业服务年”活动全面深入地开展,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陈 锤)

  【荣膺2005年“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 近年来,全市工业行业始终把实施名牌战略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开展以“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争创名牌产品的活动。经过努力,2005年品牌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2004年拥有12个中国名牌和5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4个中国名牌和8个中国驰名商标,使两项总数达到39个。另有110种工业产品为浙江名牌产品,134个工业产品商标为浙江著名商标,并涌现了一大批绍兴名牌产品和绍兴著名商标。这些名牌产品及其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全市250余家三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虽然企业数仅占规模以上企业数的7.80%,但销售收入、利润和税收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3.10%、71.10%和74.20%。绍兴市也由此荣膺2005“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陈 锤)

  【25个经济强镇的发展特点】 2005年,市政府认定的全市25个“绍兴市经济发展强镇”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总量规模进一步做大。25个经济强镇平均完成工业产值112亿元,比2004年增长22.20%。其中,超100亿元的乡镇达到12个,比2004年增加4个,其中诸暨市店口镇完成产值超300亿元,绍兴县杨汛桥镇完成产值超200亿元;二是对国家贡献较大。25个经济强镇全年上缴财政收入54.54亿元,同比增长19.80%,增幅超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财政收入超3亿元的乡镇达5个,分别为绍兴县杨汛桥镇、钱清镇,新昌县城关镇,诸暨市暨阳街道和上虞市道墟镇;三是技改投入力度大。25个经济强镇共完成工业性投入267亿元,占全市总投入的60%,平均每个乡镇投入10.70亿元。其中,完成工业性投入超10亿元的乡镇有11个,比2004年增加3个;四是自营出口发展较快。25个经济强镇全年共完成自营出口45.7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6%。其中自营出口超1亿美元的乡镇有19个,比2004年增加5个。(陈 锤)

  【36个块状经济实现销售收入2744亿元】 全年全市块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集聚效应和群体效应进一步显现;36个块状经济共有企业4.90万家,职工65.73万人,总资产1469.24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835亿元?熏销售收入2744亿元,利税254亿元,出口交货值457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5.80%、17%、47.50%、92.20%。其中,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达7个,分别为绍兴县的印染业块状经济452亿元,织造业块状经济342亿元,纺丝业块状经济176亿元;诸暨市的五金制造业块状经济184亿元,袜业块状经济149亿元,织造业块状经济148亿元;嵊州市领带块状经济103亿元。(陈 锤)

  【4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 全年全市有4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比2004年增加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15家,比2004年增加5家;销售收入超50亿元有浙江纵横控股集团、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南塑胶集团公司4家企业,比2004年增加2家。(陈 锤)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77%】 2005年,全市各级政府紧紧抓住创新发展主题,围绕结构调整、集约发展、缓解要素制约抓投入,工业投入呈现出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市在建工业项目4545个,总投资1000.13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651.57亿元,其中l~12月完成447.61亿元,同比增长18.77%,完成额占全年435亿元目标的102.90%。(见附表)

  【非纺织项目完成投资313.33亿元】 2005年,面对宏观环境变化和要素制约等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通过加大对制造业投入的政策引导,出台优先发展制造业投资重点领域指南,以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从全市在建项目的总体情况看,非纺项目投入规模明显增大,投资总规模和完成投资分别达到665.09亿元和313.33亿元,其比重已由2004年同期的59%和57.80%提高到现在的66.50%和70%,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43.85%。(陈 锤)

  【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3家】 2005年,为加快培育和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市确定了20家(市区6家)技术中心建设示范企业作为培育对象。通过推进20家技术中心建设示范企业的培育工作,在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软硬件投入、新品及技术研发、产学研联合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至此,全市已有187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中:3家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总数的18.80%;48家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总数的15.40%;另有13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陈 锤)

  【列入省重点项目158个】 2005年,全市共有158个项目分别列入省重点技改建设项目、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计划项目。其中,浙江三圆石化公司等12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浙江昴利康制药有限公司X-CT造影剂碘海醇原料药等27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浙江古越龙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功率型高亮度白光LED等1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计划项目。(陈 锤)

  【引进内资项目245个】 2005年,全市各级政府通过组织和参与系列商贸活动,内资引进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效较为明显。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245个,投资总额204.37亿元;合同引进资金158.07亿元,当年实际到位资金38.75亿元。其中,市区引进内资项目35个,投资总额20.54亿元,合同引进资金18亿元,当年实际到位资金5.68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4.30%、10.10%、11.40%和14.70%。(

  【编制完成《绍兴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报告》】 年初,市政府从完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体系,及早谋划“十一五”工业发展思路出发,着手开展了全市工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年内,由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和高博技术与战略研究所共同合作,完成了《绍兴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报告》的编制工作?熏并邀请学者、专家对此报告进行了专题研讨和论证。《报告》提出要加快以纺织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非纺产业,实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目的;贯彻加快提升纺织产业、努力壮大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和大力发展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三个方向;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和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绍兴工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层次提升和经济集约发展等三大目标的工业发展路径与思路。(陈 锤)

  【16个先进制造业合作项目签约】 4月7日,在浙江省召开的先进制造业合作与交流大会期间,全市有15家企业16个项目与中科院、工程院两院及各高等院校签约。这些合作项目涵盖纺织、医药、黄酒、机械等不同制造业领域。其中,市政府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等3个项目为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项目;浙江震元股份公司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新药6E开发”等13个项目为制造业技术合作项目。(陈 锤)

  【首批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启动】 8月24日,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实施“4121”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和抓手,全面推进全省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即在全省确定4个市、10个县(市、区)、20余个工业园区(块状经济)和100余家企业作为工业循环经济的首批试点单位。10月13日,省经贸委下发《关于做好全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全省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其中,绍兴市被列为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市;袍江工业区、诸暨市山下湖镇珍珠产品加工园区、诸暨市大唐袜业产业区、诸暨市店口镇循环经济试点区域、绍兴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等5个园区被列为试点园区;浙江绿环橡胶粉体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蓝星科技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上峰集团有限公司、绍兴第二印染有限公司、绍兴爱德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绍兴振亚纺织集团、绍兴新民热电有限公司、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盾安集团有限公司、上虞热电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被列为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陈 锤)
 

  【6个项目列入省企业信息化项目计划】 10月,省经贸委下达《2005年度浙江省企业信息化项目计划》。全市有6家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列入该计划,总投资达10550万元。6个项目分别是?押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ERP系统和DCS系统建设及应用项目、光宇集团有限公司的集团信息化ERP系统的建设项目、绍兴县轻纺科技中心有限公司的《中国花样网》建设与服务项目、浙江南方控股集团公司的纺织行业ERP系统建设项目、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快速响应需求定制技术在电除尘器制造中的应用项目、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项目。(陈 锤)

  【9家企业入选2005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年底,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北京发布2005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发展报告,公布了2005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入选名单。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功集团有限公司、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恒柏集团有限公司、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浙江三花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绍兴企业入选。除1家为建筑企业外,其余8家均为制造业企业。(陈 锤)

  【10个品牌入选“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1月26日,商务部公布了2005年至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ZCW”牌、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阳光(YANKON)”牌、丰球集团有限公司的“丰球”牌、浙江三花集团有限公司的“三花”牌、步森集团有限公司的“步森?穴BUSEN?雪”牌、恒柏集团有限公司的“恒柏?穴Hemboug?雪”牌、富润集团有限公司的“富润”牌、浙江情森制衣有限公司的“情森?穴QINGSEN?雪”牌、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和成?穴NHU?雪”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的“众”牌等10个出口品牌列入其中。商务部将加大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对列入名单的出口品牌企业,从政策、研发设计、投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舆论宣传等多角度提供必要的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陈 锤)

  【4家企业入围《福布斯》2005年“中国潜力100榜”】 年内,《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潜力100榜”。浙江印染机械有限公司、盾安人工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展望股份有限公司、三星铜材线缆有限公司等4家绍兴企业列入该排行榜。该榜单是对于主营业务位于中国大陆、具有三年完整营业历史和业绩记录、年销售额在5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企业、打乱所有制形式进行的混合排名,也是《福布斯》首次推出针对中国地区的中小企业榜单?熏是国内首次全面评估涵盖全行业的中小企业。(陈 锤)

  【15家企业入选年度三类国家级企业500强】 8月21日,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公布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2005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和“2005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单中,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绍兴企业入选年度“中国企业500强”,其中海亮集团以2004年度营业收入85.09亿元位列第295位,排列全市入选企业首位,比2004年入选排位第495位前移了200位。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南塑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龙盛集团有限公司、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绍兴企业入选“2005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05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陈 锤)

  【19家企业集团入选年度“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 9月24日,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公布了中国企业集团的最新综合实力信息,并揭晓年度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全省共有103家企业集团进入千强,其中海亮集团、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浙江远东化纤集团、纵横控股集团、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南集团、浙江永通染织集团、五洋建设集团、浙江化纤联合集团、盾安控股集团、浙江龙盛集团、浙江赐富化纤集团、三花控股集团、天龙控股集团、光宇集团、万丰奥特控股集团、精功集团、浙江闰土化工集团、卧龙控股集团等19家绍兴企业集团入选,总数位居全省第二位。(陈 锤)

  【5个品牌蝉联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8月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人周刊》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品牌大会上发布了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全市共有6个品牌上榜,除咸亨”牌为商业品牌外,其余5个为制造业企业品牌,浙江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三花”牌、浙江远东化纤集团的“叶茂”牌、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古越龙山”牌、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阳光”牌、步森集团有限公司的“步森”牌继续蝉联,且在品牌价值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该排行榜是继2004年之后,第二次由世界顶尖品牌研究机构对中国品牌进行的全面科学评估。(陈 锤)

  【45家企业入围民营企业年度排行榜】 8月29日,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05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浙江远东化纤集团等45家民营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与2004年持平,占全省总数的1/4。此次排序企业入围门槛大幅提高?穴营业收入总额在9.72亿元以上,比2004年提升了3.6亿?雪,充分说明全市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快速成长的势头。9月15日,在由浙江省工商局和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05年浙江百强民营企业排序”中,海亮集团等38家民营企业列入,占全省总数的1/3以上。全市民营企业进入前百强的数量已是第三年领跑全省。(陈 锤)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