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6年绍兴年鉴 > 制造业

医药工业

发布日期:2008-06-02 15:51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医药工业

  【概况】 2005年,全市医药制造业有规模以上企业67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7.4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41%,同比增长22.05%;完成销售收入74.66亿元,同比增长21.10%;实现利税10.34亿元,同比增长33.42%,其中实现利润6.80亿元,同比增长45.92%。医药经济运行特点一是医药工业总体生产持续增长,持续保持20%左右增速。二是经济效益滑坡趋缓且略有回升,效益增长幅度高出全市工业效益平均增长水平25个百分点。三是医药进出口贸易态势进一步见好。
(陈 锤)

  【2个医药项目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产业化示范工程】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对全国152项国家高技术产业产业化示范工程进行授牌。全市有5个项目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产业化示范工程。其中医药行业有2家,分别是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维生素A微囊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的年产1000吨天然维生素E产业化示范工程。(陈 锤)

  【新昌医药产业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昌县委、县政府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将扶持、支持的重点向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倾斜。新昌医药产业基地始终坚持培植创新主体,以打造基地服务平台为纽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储备产业后劲。重点建设医药及中间体企业的8个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对其中3个省级以上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给予重点支持;建立了以DCS、ERP和专利预警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至年底,已有5家医药企业推广应用了ERP管理系统,4家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了DCS控制;有45家会员企业搜集了60多项医药难题上网,其中25项得到圆满解决;有40多个新产品上网交易,为企业与市场、大专院校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全面提升了新昌县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陈 锤) 

  【“盐酸万古霉素”项目初步设计通过评审】 万古霉素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引起的人体感染的首选药物,目前国内用药全部依赖进口,产品供不应求。通过多年研究,新昌制药厂掌握了该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生产整体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盐酸万古霉素原料生产工艺”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局受理。2004年5月,该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省重点科研项目鉴定,并被列入国家发改委2004年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第二批项目。2005年2月25日,新昌制药厂盐酸万古霉素原料及制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在新昌县通过评审。该项目总投资1.32亿元,形成年产盐酸万古霉素原料药10吨及制剂30万瓶的生产能力。(陈 锤)

  【新和成“维生素A产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4月23日,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我国维生素A产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验收会在新昌县召开。由中科院、工程院二位院士及浙江大学、省科技厅等教授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在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查了有关资料,实地参观考察生产车间后,经认真评议,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任务规定的内容,符合验收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该项目的实施从源头减少了废物排放,构建了以维生素A为主的产业链,大大提高了维生素类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陈 锤)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