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6年绍兴年鉴 > 金融业

银 行

发布日期:2008-06-03 15:4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银 行

  【概况】 2005年,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合理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发挥银行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银行业存款快速增长,贷款稳步增加,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继续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机构网点发展迅速。为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全市银行业逐渐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的模式,积极调整网点布局,推行机构扁平化管理,一大批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储蓄所升格为分理处。同时基于安全性、效益性考虑,银行机构大力撤并业务规模小、经营效益差的网点。全年全市共新设机构5家,升格机构37家,撤销机构40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发展迅速。1月,中信银行绍兴支行经国家银监会批准升格为分行。12月,银监会批复同意浦发银行绍兴支行升格为分行。绍兴银监分局全年共批准中信、浦发、招商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市增设4家支行,机构增幅达到50%。
  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退出市场。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上级部署,市农村信用社市级行业管理职能由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绍兴办事处履行。1月,原行业管理部门,全国第一家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退出市场。
  至年末,全市共有营业网点1014家,比2004年末减少35家。其中,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4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36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52家,城市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32家,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6家,县级以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411家,邮政储蓄机构147家。全市银行业从业人员约1.4万人,比2004年略有增加。(朱勤毅)
 
  【存款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本外币,下同)余额1896.91亿元,比年初增加331.80亿元,同比多增89.40亿元,比年初增长21.20%,同比上升2.4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3.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存款523.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67亿元,同比少增67.71亿元,增长2.08%,同比下降15.96个百分点。储蓄存款906.18亿元,比年初增加125.03亿元,同比多增34.27亿元,增长16%,同比上升2.85个百分点。其他类存款余额439.29亿元,比年初增加186.63亿元,同比多增116.09亿元。
储蓄存款多增主要原因:一是2005年全市经济增长强劲,工业经济效益较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增加了储蓄存款的来源;二是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6元,同比增长12%,而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17226元,同比增长6%,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704元,同比增长10.5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65元,同比增长9.50%,支出增长均慢于收入增长;三是目前城乡居民投资手段普遍缺乏,股市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趋冷减弱了储蓄分流势头;四是银行业机构利用春节加大旺季揽存力度,积极争取绍兴籍在外地投资(创业)者汇款、携款回乡转储。全市第一季度储蓄存款增量占全年储蓄存款增量的77.60%。
  全年全市银行业其他类存款增长快速,全年其他类存款增量占各部存款增量的57.90%,占各项存款的比重逐月递增,年末已占23.51%,比年初上升了7.17个百分点。其他存款多增主要在于保证金存款增加,年末全市保证金存款余额达312.51亿元,比年初增加165.17亿元,增长112.10%。(朱勤毅)
 
  【贷款增速趋缓】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本外币,下同)余额1421.59亿元,比年初增加182.65亿元,同比少增25.16亿元,比年初增长14.74%,同比下降5.4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平均0.4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分时序看,各季度贷款分别新增107.24亿元、45.16亿元、11.67亿元、18.58亿元,贷款投放前松后紧效应较明显。
  贷款增速趋缓是宏观调控背景下经济金融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正常反映。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观调控影响,对部分过热行业的限制,特别是对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紧缩,抑制了部分行业的过度投放;二是部分商业银行上收了授信业务的审批权限,受地域、人力以及时间上的限制,拉长了授信审批进程;三是外汇政策和汇率变化导致外汇贷款需求减少。目前全市外汇贷款以欧元、日元、美元为主,这些币种汇率的下降一方面使外汇贷款名义上出现下降,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原先以人民币质押贷款的企业加速购汇还贷。
  在信贷增速趋缓的同时,承兑汇票业务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压力。除常规的信贷融资外,票据融资已越来越被企业所青睐,不少企业逐步走上了组合融资、多元融资的新型融资之路。全年全市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度增加,年末余额406.18亿元,比2004年增加207.78亿元,同比多增122.04亿元。异地银行业机构对全市的信贷投入继续增长,全年新增贷款93.50亿元,银行承兑汇票零净增330亿元。加之银行机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开展银团贷款、资产转让、表外融资保函等业务引进外地银行资金,同时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如增设保理业务等融资手段,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朱勤毅)
 
  【贷款期限结构趋于合理】 年末,全市银行业短期贷款余额1069.03亿元,比年初增加167.18亿元,同比多增23.12亿元,比年初增长18.54%,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75.20%,比年初上升2.40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302.39亿元,比年初增加4.58亿元,同比少增60.43亿元,比年初增长1.54%,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21.30%,比年初下降2.70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幅减少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幅减少基本同步。
全年全市银行业继续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对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行业、项目及“三农”继续予以大力支持,工业贷款增势较快,房地产信贷的增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从贷款客户看,小企业信贷显著增加,至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共对10853户小企业提供表内外授信总额394.79亿元,比年初增加147.41亿元,其中贷款余额313.33亿元,比年初增加93.33亿元。银行业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04%,比年初提高4.2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占贷款总增量的51.11%。从人民币贷款投向看:工业、农业、私营个体等人民币短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分别增加66.27亿元、21.42亿元、19.6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3.58%、47.40%、27.20%,分别比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速快6.18、30和9.80个百分点。基本建设贷款增势回落,年末余额121.95亿元,比年初增加11.90亿元,同比少增11.78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商用房贷款减少,据对全市商业银行的统计,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商用房贷款余额分别为42.53亿元和126.11亿元,比年初减少2.80亿元和7126万元。(朱勤毅)
 
  【不良贷款在低位保持“双降”】 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不含农发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合计20.6亿元,比年初减少1.4亿元,不良贷款率1.88%,比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7.53亿元,比年初减少1.06亿元,不良率2.21%,比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0.72亿元,比年初下降0.29亿元,不良率0.36%,比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35亿元,比年初减少0.05亿元,不良贷款率2.33%,比年初下降0.55个百分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按四级分类口径,年末不良贷款余额6.65亿元,比年初减少2.90亿元,不良贷款率2.09%,比年初下降1.51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主要得益于现金清收、非重组上调与贷款核销,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五级分类口径现金清收2.97亿元,占不良贷款额处置减少额的50.86%,非重组上调2.10亿元,占36%。农村信用社呆账核销3.36亿元,占不良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经营效益处置减少额的82.47%。(朱勤毅)
 
  【全市银行业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 至年末,全市银行业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大关,达到2030.81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100.50亿元,占全市银行业总资产的54.19%;股份制商业银行265.69亿元,占13.08%;城市商业银行155.19亿元,占7.6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501.73亿元,占24.71%;农发银行7.70亿元,占0.38%。
随着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结构与质量继续优化,中间业务快速发展,银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但机构间增幅差异较大。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36.47亿元,同比增加10.76亿元,增长41.85%。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6.82亿元,同比增加7.16亿元,增长26.70%;股份制商业银行4.99亿元,同比增加1.75亿元,增长54%;城市商业银行0.95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增长6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3.70亿元,同比增加1.46亿元,增长65.18%。
  至年末,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8.18%,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89%,贷款损失准备金27951万元,比年初增加15658万元,增长127.37%;呆坏账抵补率347.35%,比年初上升241.28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13.11%,核心资本充足率11.4%,呆账准备金余额5.37亿元,占贷款余额的1.69%,比年初提高0.44个百分点,当年计提6.64亿元,运用准备金冲销不良资产4.64亿元。(朱勤毅)
 
   【规范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 在绍兴银监分局督促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年末,城市商业银行行长和专职监事长配备工作基本完成,任职资格已经银监会核准。同时,该行按照金融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控制、提名和薪酬、审计等3个专业委员会,修订了相关章程和各项议事规则,明确“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促进了“三会一层”各司其责、协作配合。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建立法人治理组织框架的基础上,年内逐步实现法人治理“形似”向“神似”的转变。绍兴银监分局制定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三长”履职情况报告制度,要求董事长(理事长)每年一次、行长(主任)每半年一次、监事长每季度一次向监管部门报告履职情况,促进“三长”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对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董事会建设、完善授权制度、监事会建设及“三会一层”运行等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要求。经过一年努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初步规范与健全。(朱勤毅)
 
  【重点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2005年,全市银行业重点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监测工作不断推进,建立健全了5项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集团客户统一授信,要求做到授信对象、主体、形式和本外币的“四统一”,并作为每次现场检查的重点内容;二是完善了重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监测制度和主报告银行制度,以银行同业协会为平台,各授信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职责任务,工作共做、信息共享、风险共防;三是对22家重点集团客户实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制度,促进集团客户真实披露财务信息;四是实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分析提示制度,在辖内银行业机构有关会议及全市银行业协会信贷专业委员会上专题分析;五是绍兴银监分局严格执行对银行机构集团客户违规授信操作的处罚机制,尤其是加强对法人银行机构的风险监管。(朱勤毅)
 
  【加强高级管理人员管理】 年内,绍兴银监分局出台《绍兴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行为评价暂行办法》等4项管理制度,对辖内法人机构高管人员经营行为实行动态监管、实时评价,把评价、年审结果作为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高管人员日常管理。实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三长”工作报告制度,要求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分别按年度、半年度和季度向监管部门报告工作,促进“三长”勤勉履职。开展城市商业银行支行级高管人员任期动态考核,共对19名高管人员开展任职资格年审,其中3人被确定为基本合格。加强高管人员法律教育。编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规制度选编》,并组织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行级高管人员金融法规知识考试,增强了高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严肃查处高管人员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经营或参与赌博的高管人员,分别予以严肃处理,全年共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5人,并将处理情况在全市银行业书面通报,督促各级银行机构高管人员引以为鉴。(朱勤毅)
 
  【严格控制法人机构授信标准】 年内,绍兴银监分局强调法人银行机构单户贷款比例管理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严厉禁止法人机构以各种形式发放新的单户超比例贷款。专门向辖内法人机构发出《关于加强大额授信风险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单户客户尤其是单户集团企业的授信控制标准,督促各法人机构严格遵守各项比例规定。严肃查处违反单户贷款比例管理和其他违规发放贷款的行为,对少数法人机构继续直接或变相发放单户超比例贷款的,责成其限期收回,并予以严肃处理。督促各法人银行机构逐步回降原有超比例贷款,研究制定“一户一策”贷款回降计划,并进一步落实抵押担保措施。经过努力,城市商业银行超过10%比率集团客户由年初的12户减少至6户,12户企业的风险敞口授信余额比年初减少9977万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超比例的单户和集团客户已从7家和19家分别下降到3家和12家,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前十大贷款余额已回降到规定比例内,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最大户贷款已从年初的18550万元回降到12550万元。             (朱勤毅)
 
  【各种措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05年,绍兴银监分局加强窗口指导,促进银行机构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分局利用金融形势分析会、监管情况通报会等多种形式,要求各银行机构始终保持稳健的信贷投放规模,大力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合理资金需求,保障被保留开发区的资金正常供应,保障在本行业具有竞争优势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行。积极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督促各银行机构认真贯彻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组织召开全市银行业小企业贷款推进会,推广交流先进做法和经验,对加强全市小企业贷款工作提出具体意见。要求各法人银行机构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始终坚持服务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坚定不移地成为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主力军。组织开展统筹城乡“金融网”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实施统筹城乡“十大网络”建设的要求,出台《关于统筹城乡“金融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作为辖内银行业改革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努力为全市城乡和谐协调发展作出贡献。该举措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批示转发给全市各级各部门。(朱勤毅)
 
   【全年现场检查项目26个】 年内,绍兴银监分局提高现场检查效率。对同一家银行机构同时有几个检查项目的,实行多个检查项目合并检查的方式,几个项目同时进点,同时检查,分头出具检查报告。增强现场检查的覆盖面。从总体上把握对每家银行机构的现场检查频率,尽量使现场检查触及到辖内每一家银行机构,个别连续数年未被检查的银行机构在2005年接受了全面检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在处罚中突出重点,尽力体现监管部门着重关注的风险隐患和监管要求,努力发挥监管导向作用。全年共开展现场检查项目26个,投入工作日3013个,累计对银行机构处以罚款175万元,及时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揭示了辖内银行机构潜在的各种风险隐患。(朱勤毅)
 
  【制止2起未经批准的融资活动】 5月和10月,新昌县土地储备开发中心两次擅自公开发行土地资产证券化产品。绍兴银监分局获悉后迅速派人实地调查,并与新昌县领导紧急磋商,多次交涉,要求立即停止发行该产品。同时,及时将情况向浙江银监局专题报告,引起浙江银监局和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银监分局及时采取明确、有效的对策措施,制止了这2起未经批准的融资活动。(朱勤毅)
 
  【4项举措净化存款市场】 2005年,针对全市银行业违法揽存苗头有所抬头的情况,绍兴银监分局组织开展了存款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春节前向全市银行机构发出了《关于切实维护存款业务领域经营秩序的紧急通知》,提出维护存款市场经营秩序的6条意见。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群众举报,于农历正月初一严肃查处了辖内2家机构违规揽存行为,对2家机构负责人作出撤职处分。联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地下非法存款市场。共传唤从事兜拉存款的社会中介人员10余人,涉及存款资金7000余万元。有关银行对3名参与地下非法存款市场中介行为的工作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其中辞退2人、1名支行行长被撤职,并被绍兴银监分局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10年。召开监管情况通报会,及时通报存款市场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以增强各级机构和人员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杜绝违法揽存行为继续发生。通过专项整治活动,辖内银行业违法揽存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存款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朱勤毅)
 
  【开展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 2005年,绍兴银监分局牵头辖内各银行机构开展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推进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机构。明确银监分局和银行机构各自职责和任务,促进专项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银行机构的督查,专门派出3个督查组,实地调查银行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开展情况。与省农村信用联社绍兴办事处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大力推进防范操作风险长效机制建设,针对法人机构稽核人员配备薄弱的问题,要求各法人银行机构稽核人员占全行员工的比率在3年内必须达到2%。这些措施的落实,为全年全市银行业未发生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多年来首次实现“零”案件创造了条件。(朱勤毅)
 
  【市区第一家个人贷款中心正式推出】 10月18日,市区首家个人贷款中心在工行绍兴市分行正式推出。新成立的工行个人贷款中心整合了个人贷款的业务流程,可以受理各类个人贷款申请,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项目。同时还推出了灵活方便的“个人授信”贷款,贷款人可凭最高额借款合同和本人身份证,在授信期限和授信额度内,随时办理借款、还款,循环使用贷款额度,利息按实际借款金额和期间计算,以满足家居、置业、消费、经营等各种贷款需求。(朱勤毅)
 
  【农业发展银行】 2005年,市农发行积极实施改革发展战略,稳妥地开展商业性贷款,向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延伸服务,将黄酒生产、食品酿造、饲料加工和棉纺织企业纳入信贷支持范围。全年新增商业性贷款企业9家,金额14065万元,通过加强内控建设,强化贷前调查、审贷分离、明确权限、保证担保、贷后追踪检查等具体措施确保贷款安全运行。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931万元,比年初增加911万元,增幅18.15%,各项贷款余额73965万元,比年初增加9881万元,增幅15.42%。政策性贷款不良率36.89%,同比减少6.72个百分点,商业性贷款不良率1.53%,同比减少0.23个百分点。   (朱勤毅)
  【国有商业银行】 至年末,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994.24亿元,比年初增加145.11亿元,同比多增29.67亿元,比年初增长17.09%,增幅同比上升1.28个百分点。存款余额在全市银行业存款中的比重为53.20%,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新增存款占全市银行业的比重为45.03%,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792.81亿元,比年初增加58.59亿元,同比少增52.39亿元,比年初增长7.98%,增幅同比下降9.8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在全市银行业贷款中的比重为55.77%,同比下降3.50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占全市银行业的比重为32.08%,同比下降21.3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中国银行市分行贷款负增长,该行全年贷款减少13.68亿元。
  工商银行市分行按照“推进产业高级化、推进发展集约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结合全市经济发展特征,积极做好宏观调控形势下的信贷投放工作,存、贷款分别比2004年增加37.5亿元和31.6亿元,存、贷款增量继续位居全省工行系统第二。该行大力开拓项目贷款市场,重点是水利环保、城中村改造、交通建设等省市重点项目以及化纤、电子、机械等支柱性产业技改项目,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同时该行加大对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全年新增贷款的49.50%投入小企业,年末小企业贷款余额28.67亿元。
  农业银行市分行以调整优化客户结构为主线,积极实践综合营销,充分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平台、现金管理平台、新联行系统、95599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手段,对区域内目标客户进行筛选,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全行代理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与负债业务的互动发展。年末该行存款余额突破300亿元,达301.92亿元,新增41.79亿元,余额、增量均居市各国有商业银行第一。
  中国银行市分行以股改上市为指引,严格管理、积极创新,加大授信产品的综合运用力度。该行积极利用在国际结算上的人才、技术、品种和网络优势,为外向型企业拓展海外贸易保驾护航,为客户制订和实施差异化的授信方案,提升对客户发展的支持水平。全年累计叙做进口开证5.73亿美元,同比增加1320万美元,累计叙做贸易融资3.62亿美元,增幅37.26%。成功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美元,尤其针对人民币升值,更是为企业出谋划策,引导企业叙做运期结售汇等业务,规避汇率风险,锁定企业用汇成本。
  建设银行绍兴分行严格按照上级行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股份制改造、机构与人事改革各项工作。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完成19家营业机构由分理处升格为网点型支行。对分行本级各部门(机构)岗位设置进行了岗位后评价,对各营业机构的柜面人员在总量内进行了重新定编。改革带来了机制上的活力,全年存、贷款增长明显,分别增加31.66亿元和21.16亿元,同比多增21.95亿元和2.15亿元,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唯一一家双多增的银行。(朱勤毅)
 
  【股份制商业银行】 至年末,全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42.46亿元,比年初增加64.20亿元,同比多增16.28亿元,增长36.01%,增幅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存款余额在银行业存款中的比重为12.97%,同比上升1.55个百分点。新增存款占全市银行业的比重为19.92%,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01.93亿元,比年初增加52.37亿元,同比多增11.01亿元,增长35.02%,增幅同比下降3.25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在银行业贷款中的比重为14.2%,同比上升2.14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占全市银行业的比重为28.67%,同比上升8.77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绍兴分行围绕建立健全全覆盖的风险控制体系这一目标,建立了内控委员会,实行内控情况通报会制度;制定了《交通银行绍兴分行“三位一体”内控管理及处罚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执行层、管理层和监督层在内控建设上的职责和违反制度的处罚依据;结合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进行了风险点大排查,特别是针对三级柜员卡和自助设备管理等薄弱环节进行了集中整治,促进了各项业务发展,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2.58亿元和85.5亿元,比年初增长23.24%和21.75%。
  中信银行绍兴分行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零售品牌的建设。该行成立了网点改造和自助设施建设组、业务推动组、零售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队伍建设组及柜面服务组,推进零售业务发展,以公私联动、产品拉动、全员推动的方式带动了各项业务增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8.68亿元,增长23.46%;各项贷款余额53.23亿元,增长23.27%;不良资产比率0.29%,比年初下降0.74个百分点。
  浦东发展银行绍兴支行注重实施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核心存款和联动存款、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主营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协调营销,进一步挖掘业务潜力,盘活信贷资产存量,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用足用活信贷资源,全年通过共盘活信贷存量规模3.31亿元,占年初公金信用总量的12.75%,促进了业务快速发展。同时,致力加强内控管理,正确处理好风险与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有效地达到了风险控制;致力改善资产结构,逐步控制和调整行业结构,清收转化不良资产,压缩信用等级在“3C”级以下的贷款,积极拓展优质资产客户,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客户结构;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2004年杭州分行第六届技术比武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致力树立品牌形象,注重企业形象建设,着力抓好硬件和软件建设,规范诚信服务,扩大对外影响,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切实做到银企合作双赢。至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50.21亿元,比年初增加16.56亿元,增长49.18%;本外币贷款余额37.66亿元,比年初增加10.54亿元,增长38.84%,当年存款和贷款增量均列杭州分行全辖第一,提前两年实现了存款超50亿元的步战略目标;不良贷款率为0.02%,比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本外币综合收息率100.20%,比2004年提高0.4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在绍兴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全年在提足风险拨备的基础上,实现账面利润9600万元,比2004年增加2956万元,增长44.49%,人均创利178万元,比2004年增加49万元,在全市金融同业中名列前茅。        
  招商银行绍兴分行围绕“服务经济、推动自身发展”的经营目标,以招行科技、产品、服务的优势,成功推广了招行的“一卡通”、“一网通”、“银关通”、“金葵花理财”、“点金理财”、“招银信用卡”等金融品牌。其中“银关通”业务,大大提高了企业与海关业务往来和业务跟踪,新增客户79家。年末,该行实现各项存款余额21亿元,同比增加15.1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54亿元,同比增加16.73亿元,经营基础逐步建立,已成为全市银行业极富竞争力的新军。(朱勤毅 单忠海)
 
  【城市商业银行】 至年末,市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1.10亿元,比年初增加29.98亿元,同比多增10.05亿元,增长26.98%,增幅比2004年高出5.0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00.73亿元,比年初增加17.61亿元,同比多增8.80亿元,增长21.19%,增幅比2004年高出9.33个百分点。
  市商业银行全年贷款集中度明显下降,至年末,该行最大10户贷款余额9.40亿元,比年初下降1.52亿元,占资本金比率较年初下降55个百分点。最大单户贷款余额2.96亿元,比年初下降1585万元,占资本金比率比年初下降了12.36个百分点。超比例单户贷款和超比例集团客户数大幅下降,其中超比例单户贷款由5户减少至2户,超过10%比率集团客户由12户减少至6户。最大12户集团客户的授信额明显下降,年末,原超比例最大12户集团客户敞口授信12.12亿元,比年初下降9.98亿元。        (朱勤毅)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至年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6.09亿元,比年初增加70.23亿元,同比多增6.46亿元,增长19.20%,增幅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318.73亿元,比年初增加53.09亿元,同比多增7.18亿元,增长19.99%,增幅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存、贷款规模继续在全市银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全年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积极推行最高额授信,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为27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授信7.35亿多元;通过“农家乐”支农授信绿卡,重点解决农业生产专业大户的资金需求问题,全年发放“农家乐”支农授信绿卡1.15万张,授信总额达7亿多元;通过全面建立协贷员制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深化农村信用服务体系。年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20万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5947万元,比年初增加3333万元。
  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利用地理、人员、信息上的优势,积极做好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年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授信户数达4123户,贷款余额114亿元,占全市小企业授信客户总数的37.99%、贷款总额的36.40%。(朱勤毅)
 
  【邮政储蓄】 2005年,全市各级邮政局分别设立了储汇局和邮政储汇分局,行使邮政储汇专业管理与经营职能,提高邮政储蓄专业化管理水平,邮政储蓄分账核算工作也已起步。年末,全市邮政储蓄机构储蓄存款余额64.07亿元,比年初增加14.01亿元,增幅27.99%,比全市储蓄存款平均增幅高11.98个百分点。储蓄业务市场占有率为7.07%,比年初上升0.48个百分点。(朱勤毅)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