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6年绍兴年鉴 > 水利环保

环境与生态保护

发布日期:2008-06-03 16:13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环境与生态保护

  【概况】 2005年,全市环保部门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修订完善《绍兴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联合财政部门统筹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环保项目补助、生态建设工作奖励;市政府出台《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循环经济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推动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开展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袍江工业区、绍兴市生态产业园和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都列入了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绍兴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诸暨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嵊新污水处理厂、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工业固体废物焚烧中心(一期)工程顺利推进。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已建立比较完善的污水收集和集中供热系统。以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城市扬尘控制率、城市汽车尾气达标率为主要抓手,做好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年底,绍兴市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通过初步复查。(市环保局生态科技处提供)
 
  【绿色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绿色创建工作是生态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对推进生态市建设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2005年,全市环保部门继续开展生态村镇、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等的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绍兴县齐贤镇、新昌县儒岙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绍兴县平水镇、诸暨市大唐镇、上虞市丰惠镇、嵊州市三界镇、新昌县镜岭镇、镜湖新区东浦镇等6个乡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验收;浙江蓝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成为省级绿色企业。全年全市新命名10个市级生态乡镇、29个市级生态村、21个市级绿色社区、35所市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医院。全市累计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13个,市级生态乡镇17个,市级生态村82个;省级绿色企业26家,其中市本级5家;省级绿色医院4家;省级绿色社区17个,市级绿色社区35个;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4所,省级绿色学校28所,市级绿色学校113所。同时,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市累计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80个,通过省级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58个,市级绿色农产品193只。(市环保局生态科技处提供)
 
  【齐贤镇、儒岙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近年来,绍兴县齐贤镇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对产业进行升级优化,注重发展刺绣、机械生产等污染少的项目,着力开展染整革命。发展生态农业,建成了八字桥村千亩粮经禽综合新技术示范园区、镜湖村稻田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等国家和省、市级农业示范园区,8424优质西瓜、鄂莲1号等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优势凸现。同时,加大投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整治农村环境,开展文化村、卫生村创建,推进清水河道建设和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新昌县儒岙镇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76.4%,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使儒岙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经国家环保总局审定,2005年,绍兴县齐贤镇、新昌县儒岙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市环保局生态科技处提供)
  【71%的乡镇完成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编制】 2005年,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把创建生态乡镇作为推进生态绍兴的基础工程。至年底,全市有70个乡镇完成了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完成率达71%。其中绍兴县、上虞市和越城区所辖乡镇的《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市环保局生态科技处提供)
 
  【三个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评审】 2005年,根据省有关部门的要求,市环保局、市发改委科学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编制了《绍兴市曹娥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绍兴市鉴湖水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绍兴市汤浦水库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年底,三个规划由市政府批准实施。(叶 根)
 
  【全市首个国家级“绿色社区”落户绍兴县】 6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全国首批100个“绿色社区”名单,绍兴县柯桥街道百福园社区成为绍兴首个获此殊荣的社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百福园社区,绿化面积达4万平方米,小区100多盏路灯全是绿色节能型的,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居民买菜用的都是环保型菜篮。小区还有居民设计的黄色B、F字母和绿色叶状为底的环保“社标”,小区居民的机动车都有这样的环保标志。居委会还创办了全县首张社区报,专门刊登居民撰写的“绿色生活”心得。(市环保局生态科技处提供)
 
  【全省首个绿色产业示范区在嵊州市通过验收】
 4月27日,嵊州市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通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专家委员会的考核验收,这是浙江省首个通过绿色产业示范区验收的县(市),标志着嵊州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2002年11月,嵊州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确定为绿色产业示范区试点县(市)。近两年来,该市制定出台了相关扶持奖励政策及考核机制,确保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科技支撑、领导精力、服务指导5个到位。全市已有8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已制定和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17项,通过有机认证建立有机茶基地16个,被认定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4个。(嵊州市环保局提供)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