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6年绍兴年鉴 > 中共绍兴市委员会

纪检监察

发布日期:2008-06-05 10:2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纪检监察

  【概况】 2005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市委和省纪委的总体部署,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市委“13458”战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治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年内,在镇(街)建立招投标分中心、廉政文化进社区等有效做法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专题报道,在省纪委召开的会议上作专题介绍;查办大案要案工作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推进和谐社会构建》一文发表于省纪委主办的《纪检监察调研》刊物上,并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的“纪检监察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为主题的研讨会上发言,是全国唯一代表地市级单位在会上发言的文章,并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优秀论文。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招投标中心的成功经验引起中纪委领导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专题视察市招投标中心,给予充分肯定。(屠基昌)

  【市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 7月14日,市纪委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上半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下半年的主要任务。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史济锡在会上作题为《以改革统揽反腐倡廉工作,为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提供有力保证》的工作报告。会议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认真落实构建惩防体系的各项任务,为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提供有力保证。(屠基昌)

  【市纪委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 12月23日,市纪委召开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市级有关部门纪委(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列席会议。会议回顾总结2005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部署安排2006年的主要任务。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史济锡作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工作,为绍兴走在前列率先发展提供有力保证》的工作报告。会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坚定地加大用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的力度,务必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制度措施的完善和落实,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屠基昌)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005年,市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细化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任务分解为9大类41项重点工作,逐项落实到15位市委、市政府领导,24个牵头部门和37个参与单位;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合力。在此基础上,强化督促检查,建立“三书”制度,即年初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发送分工报告书,年中发送工作建议书,同时向各牵头单位发出任务函告书,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意识、明确任务;通过组织党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和行风监督员开展巡查活动等形式,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责任制的落实。同时,深化责任考核,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单位自查考核与上级组织考核相结合、责任制考核与岗位目标考核相结合,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责任追究,全年全市共有31名党员干部受到责任追究。(屠基昌)

  【推进惩防体系构建】 年内,根据中央关于构建惩防体系的《实施纲要》和省委《实施意见》的要求,绍兴市建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构建惩防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部署会和工作推进会,在全省率先制定推进惩防体系构建的《工作意见》,并在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上审议通过。在体系构建中,市纪委注重抓好三方面的工作:抓宣传强氛围,在《绍兴日报》上全文刊登市委《工作意见》并开设系列宣传专栏,在绍兴电视台作专题报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推进构建惩防体系知识竞赛,组织部分牵头单位“一把手”、有关专家学者和县(市、区)纪委书记撰写理论笔谈文章。抓网络明责任,制定推进惩防体系工作责任分解书,明确市委《工作意见》中35项工作的19个牵头单位和70个协办单位;出台2005年构建惩防体系推进计划,提出年内要完成的182项具体任务,落实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员。抓督查促落实,建立工作例会、情况通报、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制度,开展阶段性督查、重点工作督查和年终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全面督查。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的要求,切实落实构建任务,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格局。(屠基昌)

  【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系列活动】 200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系列教育活动。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从政以德、执政为民”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市委书记王永昌专门给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发廉政公开信,为领导干部上党课,提出廉洁从政十项要求;举办反腐倡廉形势报告会,中纪委委员、监察部副部长李玉赋为全市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开展党纪条规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全市举办党课、专题报告会130余场,听讲党员干部近15000人(次);开展知识竞答活动,参赛党员干部36126名;播放电化教育片近1800场,观看的党员干部14万余人(次);组织320名党员领导干部到监狱接受“现身说法”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出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现场会和推进工作会议,建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举办反腐倡廉文艺晚会,开展廉政歌曲比赛、书画展览、演讲活动,编印清官廉吏书籍等,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屠基昌)

  【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配套制度】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贯彻情况,及时分析和解决存在问题,年内,市纪委确定8个单位为贯彻落实配套制度联系点,指导《党内监督条例》配套制度的实施。建立完善市纪委常委与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任职廉政谈话等制度,全市共对718名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开展市直接管理部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执行情况的检查,并抓好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落实;组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全市575名县处级干部、4362名科级干部公开进行廉政承诺;构建廉情预警系统,聘请30名廉情观察员,建立24个廉情直报点和廉情专报基层站;会同组织部门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执行情况及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发放使用代币购物券的监督检查,全市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礼金、礼券、礼卡187.6万元。(屠基昌)

  【查处违纪违法案件556件】 2005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4479件次,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556件,处分违纪违法党员干部597人,其中党纪处分562人,政纪处分51人,党纪政纪双重处分16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4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56.63万元。全年办案工作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查办有影响的案件,市、县两级查办大案要案71件,涉及县处级干部4人,乡科级干部34人;二是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市、县两级查办此类案件69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查处失职渎职案件,对不正确或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31名党员领导干部实行纪律追究;四是查处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案件,共查处参赌党员干部253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2人。同时,在执纪办案中,重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抓好案件剖析和情况通报,帮助发案单位分析原因,堵塞漏洞,加强防范;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探索依法有序信访的新方法、新途径,市、县两级全部实行网上举报;坚持依纪依法办案和文明办案,重视保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为393名被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事实;加强案件审理,推行案件两审制,探索案件公开审理工作,努力使每一件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屠基昌)

  【开展行风效能建设活动】 年内,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行风效能建设。深化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组织开展行风目标公示活动,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开展“行风热线”走进县(市)活动,市级机关20多位部门负责人现场接受群众投诉、咨询;扩大评议范围,在2004年38个参评部门基础上,新增广电总台和规划局2个部门;延伸评议对象,组织公安、地税等9个部门所属486个基层站所开展“创一流服务质量,创一流执法水平,创一流办事效率”的活动。深入开展纠风治乱工作,对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违法排污、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进行坚决纠正,对部分学校乱收费问题进行严肃追究,开展“整治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稳定”专项督查活动,巩固治理公路“三乱”、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成果。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认真贯彻全省机关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绍兴实际,制定下发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规定;加强效能投诉受理和责任追究,全市各级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共办结效能投诉502件,按期办结率100%,实施效能责任追究219人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执法监察,全市开展执法监察项目44项,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0件,纠正退还违法违规金额4181.98万元,避免经济损失7620.98万元,提出建议和监察建议132条,协助建章立制21项。(屠基昌)

  【深化源头治腐工作】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源头治腐工作,加强招投标平台建设,制定并实施《绍兴市招投标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和《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若干规定》,严肃查处招投标市场违规交易行为;拓展交易内容,将药品纳入统一招投标平台,6月,全市25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近1.5万种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拓展延伸平台,全市85个乡镇(街道)和14个重点部门成立招投标分中心;至11月底,市、县两级招投标市场共完成各类交易182.5亿元,增效节资26.99亿元。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制定出台《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等9个配套性规定和《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制度》等5个具体制度,对建设、交通、水利3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对存在资质不符、违规操作、信誉不高等问题的91家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取缔2家不符合条件的拍卖企业,对2家中介机构分别作出责令限期与主管部门脱钩、进行停业整顿的处分。组织开展以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为核心,以规范程序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建设。同时,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居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工作,进一步落实和保障了群众民主权利。(屠基昌)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