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昌 县
发布日期:2008-06-06 11:3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新昌县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辖9个镇7个乡、416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4万人。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7.65亿元,同比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26986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2亿元,增长13.30%。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县第69位。
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围绕生态高效抓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良种茶叶、名优水果、高山蔬菜等基地1000公顷,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333.30公顷,万亩无公害高山茭白基地和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项目进展顺利。围绕科技创新抓工业结构调整。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8.8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7.50亿元。扎实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年、集约发展年、科技创新年”活动。制订发布产业导向目录,对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财政贴息,全年完成技改投入34亿元。机械制造业比重继续提高,新型医药在医化行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面启动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00项,列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9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县自营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12家,其中万丰奥特超1亿美元。围绕三产发展抓旅游业提升。第七届新昌旅游节成功举办,“休闲新昌”旅游规划和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宣传促销力度继续加大,全年游客总数增长21.80%,旅游总收入14.94亿元,增长21.50%。完善服务业扶持政策,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实施“镇乡连锁超市,村村放心店”工程,进一步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
要素制约得到缓解。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加强土地市场秩序整顿治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核保留,大市聚轴承特色工业园区通过省保留公示。加强项目包装推介,积极争取土地指标,追加到省级重点项目土地计划指标60.60公顷。大力提倡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引导企业建造多层厂房,鼓励企业在不增加用地的前提下增加产能,耕地总量连年实现占补平衡。强化有序用电管理,出台政策鼓励热电企业发电,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创新,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加大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完成中心变电所增容改造,扩建220千伏礼泉变二期工程,新建110千伏南岩变,有效缓解电力制约。积极创新融资方式,组织银企洽谈和银企对接,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2.80亿元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有效缓解资金制约。加强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有效投入,两家担保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担保3.40亿元。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制订出台《新昌县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统筹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完成南明路二期绿化和环城南路改造,加快七星安置小区、城中村改造、城市天然气等工程建设。制订推进农民建房相对集中鼓励政策,城南乡农民跨行政村集聚居住试点积极推进。扎实推进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公路通村率达到92.80%,解决了3万多人饮用水问题。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工程全面推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44万人,转移1.17万人。文明村、卫生村、生态村和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三下乡”和“阳光文化”系列活动扎实推进,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现有技术开发中心40家,其中国家级2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高考重点线上线率连年居全市前茅,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大力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成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新昌调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竣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捷报不断。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成效明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村级换届基本完成,“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民兵、征兵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档案、气象等工作有了新发展,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平安新昌深入创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助业、助医、助学、助水、助困、助残等“六助”行动,缓解“六难”问题。开展清理欠薪大行动,加大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对青少年和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组织信访问题百日大排查大调处,开展第三轮信访积案专项治理。建立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制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和重大火灾隐患进行专项整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战胜多次台风袭击,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自然灾害和流行疫病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环境污染整治,大力引导企业做好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工作。整治关停高污染项目及违法排污企业,水、气环境质量有了较大好转。加快治污设施建设,推进县城集污主干管及集污管网建设,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全面展开。加强生态乡镇创建及绿色细胞建设,儒岙镇跻身全国环境优美镇行列,大市聚镇、巧英乡成为市级生态镇。组织开展各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继续深化政务公开,组织专项听证活动,及时公布政务信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9元,分别增长9.70%和9.4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97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03元。文化、娱乐、教育和旅游等方面消费支出逐年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7.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达51.19平方米。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6.24部,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8.80万户,互联网用户超过6万户,摩托车拥有量5.64万辆,小型客车7890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3.30%,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81.9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丁仲阳)
【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4月7日,新昌万马渡景区内数以万计的巨大“鹅卵石”,经专家实地考察后,正式被确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河(即石冰川)。此处冰川遗迹的确定,对研究全球的环境演化、气候演化及新昌旅游开发均有重大意义。(许 琦)
【三花股份3000万股A股在深上市】 6月7日,新昌三花股份有限公司3000万股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中小企业板的第50家上市企业,也是该县第4家上市企业。据了解,本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主要投向新增500万只空调用截止阀技改、新增200万只空调用电磁阀技改、新增150万只空调用球阀技改和扩建年产500万套空调用电子膨胀阀建设四个项目。(许 琦)
【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1.13%】 2005年新昌县共有3189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其中文理科考生在组档线以上的有2754人,上线率达91.13%。在全省文理科考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新昌中学共有7人进入全省文科前100名、5人进入全省理科前100名,尖子生人数居全市第一。(许 琦)
【小京生花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施行】 8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施行《原产地域产品——新昌花生(小京生)》强制性国家标准。此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新昌小京生的无形价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力推动新昌小京生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 (许 琦)
【荣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 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新昌县政府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这是该县自1998年被国家质监总局列为“全国高产优质高效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后获得的又一农业方面的荣誉称号。(许 琦)
【跃居全国百强县第69位】 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根据2005年全国百强县(市)综合发展指数最新测算结果,新昌县排名全国百强县(市)第69位,与2004年相比,前进了13位。据了解,新昌县自2001年首次题名全国百强县(市)榜后,从第100位起步,名次年年大幅提升,第100位、90位、82位,直到升为2005年第69位,整体呈直线上扬趋势,2005年更是实现了最大的一次跃升幅度。(许 琦)
【全县拥有制冷配件生产企业60余家】 至年底新昌县已拥有制冷配件生产企业60余家,主要产品有阀件、管组与管端件、贮液器和过滤器、风机和压缩机等四大类,已构建起以上海、北京、青岛、合肥、四川、广州、珠海、日本大阪、泰国曼谷等国内外公司为网点的全球性营销网络,产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不仅销往我国台湾、香港,还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著名家用电器制造商全球采购的长期合作供货地。(许 琦)
【拟投资20亿元构建“三纵九横”交通网络】 在未来的15年内,新昌县计划投资20多亿元,着力构筑“三纵(上三线、104国道和象西线)、九横(江拔线、新西线、新镜线、横镜线、澄儒线、唐石线、磐新线、长茅线、蛟澄线)”交通网络,建成准四级以上公路1380多公里,使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15公里,形成各镇乡所在地半小时内到达县城或上高速公路,使新昌交通从“缓解适应型”向“超前拉动型”转变。(许 琦)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42家】 至年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建有独立核算研究开发机构42家,与国内10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5家创新载体,承担并实施了34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3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实施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300多项。(许 琦)
【推出“新天仙配”旅游线】 由新昌、天台、仙居、临海四地旅游部门共同推出的“新天仙配”旅游线,串起新昌大佛、石梁飞瀑、仙居漂流、临海长城等四地的精品景点,自2002年推出以来,已持续了4年,通过年复一年的积累与推介,“新天仙配”浪漫之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已越来越大,品牌效应日益明显,四县市的旅游收入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4年四个县市的旅游收入超过了50亿元,到四地旅游的游客达60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达7000多万元。(许 琦)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