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6年绍兴年鉴 > 开发区(产业园)与新区(城)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布日期:2008-06-06 14:3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上三高速公路与104国道交叉口,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新昌高新园区的建设充分结合山区实际,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适合园区发展的特色之路,即充分依靠骨干企业的力量,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和行业集聚作用,积极引进人才和项目,孵化培育出一批新兴企业和产业。
至2005年底,园区共有入园企业125家,职工3.80万人,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拥有20多项国家级火炬项目与国家创新基金项目,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有11家,其中在10亿元以上企业4家,20亿元以上企业2家;实现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上缴税金超千万元的企业7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企业有3家,1家企业超亿元。2005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利润7亿元,出口4.20亿美元,上缴税收4.10亿元。
园区自1999年建立以来,就把目标确定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机制灵活、创新创业氛围浓郁的现代科技园区。总体目标定位是争创以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项目为主体的特色园区,达到全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流水平。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引起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张德江、路甬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园区及企业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丁仲阳)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园区重点发展医药、机电一体化新型织机、染整机械和高效节能制冷配件等支柱产业。在新昌的五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中,除轴承制造外,其他四大支柱产业(纺织机械、制冷配件、汽车零部件和新型医药)的龙头企业均落户在园区内,并且在园区还孵化培育出一大批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经过几年努力,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发展成为新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园区围绕支柱产业开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实施了天然维生素E、香叶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芳樟醇、直辊布铗丝光机、联合印花机、转杯纺纱机、热泵型四通换向阀等20多项国家级火炬项目与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技术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区内企业新昌制药厂、新和成公司的维生素E已占到国内市场的90%以上,国际市场的40%份额;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浙江泰坦股份公司、印染机械公司名列全国纺机行业排名前十强;万丰奥特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基地;三花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制冷空调的接件元件行业之首,利税名列全市前茅。(丁仲阳)
 
  【区内企业已建有8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园区积极引导企业与100多家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至2005年底,园区已建有3家博士后创业基地。园区企业科技人员占到全部职工总数的29%,制药厂、新和成公司、日发纺机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均在40%以上。同时,园区还大力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区内企业已建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8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1家。日发纺机有限公司还与浙江大学签约,共建浙江大学数字工厂研究开发中心。(丁仲阳)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