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人物
发布日期:2008-06-06 14:5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自2000年《绍兴年鉴》创刊以来,历年都对绍籍著名人物或外籍在绍兴有重要活动的著名人物的逝世进行记载。但由于信息方面的原因,难免有遗珠之憾。2005年,从有关媒体获悉一些绍籍著名人物逝世的记载,故作补记。(李能成)
【吴中伦(1913.8—1995.5)】 曾用名吴季次,诸暨人。森林生态学家、森林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0年冬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不久到农林部林业勘测团工作。1946年至1950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杜克大学林学博士学位。1952年2月回国,历任林垦部(后为林业部)工程师、总工程师,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中国农林科学院森林工业研究所负责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副理事长。还曾先后担任国家科委农业生物学科组副组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林业科学研究》、《世界林业研究》编委和顾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林业科学》、《热带林业科技》主编等职。曾荣获芬兰林学会奖状及奖章,1980年被美国林业工作者学会选为名誉会员,1981年被推荐为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第17届理事会中国副代表。
吴中伦长期从事造林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地理学的研究,对中国主要林区和造林区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对重要用材树种的分类、地理分布、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对中国西南部林区和大兴安岭林区的区划、林型分类、采伐方式、更新和育林技术作了深入的探讨,从而对国土绿化、园林化、保护水源林、发展薪炭林等问题提出积极建议。先后发表重要论文、学术报告近50篇,论著、译著多部,主要著作有《中国森林》、《国外树种31种概论》、《杉木》、《青衣江流域的森林》、《中国松属的分类与分布》、《园林化树种的选择与规划》、《川西高山林区主要树种的分布和对于更新及造林树种规划的意见》、《我国热带范围划分的商榷》和《植物群落的研究》等等。1995年5月12日在北京逝世。生平事迹载《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李能成)
【陶愚川(1912—1998.2)】 绍兴人,教育学教授。1934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同年11月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36年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获硕士学位。1938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国立湖南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大厦大学,历任教授、教育系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东群中学校长兼历史课教员,山东部队专业干部速成中学教员,泰安师范学校教员,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外语系教师,教育系教授。
陶愚川长期从事教育事业,1950年秋,谢绝父亲和大哥要其留在香港或出国的好意,回到上海服务于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教学之余,还致力于对教育史的研究。在“文化大革命”前,陶愚川先后写出9部共300万字的教育史手稿,但不幸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中遗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又完成了专著《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此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教育史研究方面的一项空白。1998年2月15日在山东泰安逝世。
(李能成)
【冯寅(1914.7—1998.9)】 嵊州人,水利专家。193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曾在杭州钱塘江桥工务处,桂林铁路工程局,湘桂公路工程处、工务局,复旦大学等处工作。1947年赴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联邦垦务局工作。1950年3月回国,历任水利部工程总局、官厅水库工程局工程师、工务科科长,水利部、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水利部副部长,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等职务。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审查工作,先后主持过官厅水库,岗南、黄壁庄、十三陵、怀柔、密云等大型水库的设计,指导过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与引滦入津、入唐工程,以及黄河干、支流部分水库的规划设计工作,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李能成)
【尹桂芳(1919—2000.3)】 女,嵊州人。1929年在嵊县醒狮剧社学艺攻花旦。1933年开始在浙东城乡演出,翌年改唱小生。1939年到上海发展。20世纪40年代开始投身越剧改革,与竺水招搭档成立芳华越剧团,先后演出《云破月圆》、《石达开》、《光绪与珍妃》等一大批既有进步思想,又能吸引观众的新戏,尤其是《宝玉与黛玉》、《秋海棠》、《沙漠王子》、《浪荡子》等名剧引起了轰动。在演唱艺术方面,尹桂芳既继承了竺素娥等同行的精华,又向叶盛兰、姜妙香、俞振飞等京昆名家取经,并从话剧、电影中吸取营养,逐步形成了“质朴流畅、醇厚隽永”的尹派风格。20世纪50年代率团支援福建戏曲界,任福建芳华越剧团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福建分会副主席。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80年代开始,尹桂芳将主要精力放在为越剧事业培养人才上,培养出尹小芳、王君安、赵志刚等一批尹派传人。其演出的主要剧目还有《屈原》、《西厢记》、《红楼梦》等。2000年3月1日在上海逝世。(李能成)
【陶百川(1901—2002.8)】 绍兴人。上海法科大学法学系毕业,嗣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进修政治及法律。回国后,投身国民党文宣系统,曾任上海《国民日报》编辑,后投靠CC系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干社”副干事长。1934年出任上海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处长,并任中国文化建设协会上海市分会干事长。抗战时期,任香港《国民日报》社长及重庆《中央日报》总社社长。抗战后任上海特别市临时参议会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及“国大代表”、“监察委员”。1949年去台湾。1986年台湾党外运动高涨,曾策划国民党与党外沟通事宜,主张体制内的渐进改良。1990年任“国家统一委员会”委员。陶百川对两岸关系的研究投注相当心力,言论颇有影响力。著有《中国劳动法之理论与实际》、《比较监察制度》、《监察制度新发展》、《台湾要更好》、《台湾怎样能更好》、《人权呼应》、《东亚豪赌》、《陶百川叮咛文存》等。2002年8月9日在台北逝世。
(李能成)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