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14T/2006-16819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机关事务局) 公开日期: 2006-03-27
主题分类: 林业,综合类 发文字号: 绍政办发〔2006〕57号
有效性: 有效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08-07-30 16:43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越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绍兴市建设成为“城在山麓、城在水上、城在绿中”的生态园林城市,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环境,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现根据建设部《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二、创建目标

  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完善基础设施,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污染,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力争在2006年底前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为把绍兴建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自然风貌和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高、指标面广,创建工作量大、时间紧,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我市在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道路透水面积、再生水利用率、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城市热岛效应、基础设施应急救援系统建设、交通事故每年死亡人数、城市人口万人拥有病床数等多项指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制定城市生态发展战略
   1、结合我市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植物地带性风貌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完成绍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2、坚持系统性原则,从绍兴实际出发,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做到城市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合理,形成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体系。

  (二)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保护

  1、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构建“一心、四带、多廊道;二轴、四环、五景区”的市域绿地结构框架,抓紧对绍兴大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空间进行细化设计,结合城市布局,扩建、新辟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防护林和苗圃、花圃,加强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化的建设,使整个城市置于青山绿水之中。同时通过科学的生态绿化建设,改善气流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实施绍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积极推广乡土树种,适当引进外来植物,丰富园林植物种类,落实自然地的保护地块和植物种质资源库,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展。

  3、加强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注重少改造、多保留,少建设、多修复,少人工、多自然,通过平原水网地区的原生湿生植物、次生湿生木本植物和湿生草本植物的修复,充分发挥城市湿地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保护、改造和管理

  1、加强文物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原则,对大禹陵、兰亭、鲁迅祖居等75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99处文保点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规划保护措施,认真加以保护,并积极开发利用,发挥其功能作用。

  2、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力度。认真实施《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绍兴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按照保护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维护生活延续性的原则,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在现有仓桥直街、书圣故里、西小河历史街区成功保护的基础上,继续实施鲁迅故里二期保护工程、八字桥保护工程、书圣故里2号街坊三期修缮工程、越王城保护工程、八字桥龙华寺东侧地块的风貌整合、薛家弄停车场建设等古城保护工程,显现“鉴湖越台名士乡”的历史文化风貌。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使其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自然景观。

  (四)继续实施“蓝天”、“碧水”、“清静”工程

  1、加强水环境工程建设。全面控制工业污水排放,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清污分流和排放口规范化改造工作,印染、医药化工等环境管理重点企业按要求建设在线监测或监控装置,杜绝偷漏排行为,继续实施市区直塘江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加快浙东古运河市区段二期工程、龙横江河道工程建设,抓好千里清水河道建设,抓好平原水网的保洁工作,确保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加快绍兴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使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积极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保证再生水利用率在30%以上。

  2、切实加强废气治理。加快联片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全面开展燃煤锅炉脱硫除尘工程,推进热电厂脱硫工程,完成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治理,加强医药化工企业工艺废气收集处理,提高城市汽车尾气达标率,做到达标排放。

  3、严格控制噪声污染。严格按照功能区要求和部门职责,加强噪声源管理,确保施工车辆、工业企业、社会娱乐等噪声达标排放,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五)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使用效益和安全性

  1、加快污泥发电、垃圾发电工程建设,抓紧实施大坞岙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建设,实施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进城郊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2、 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完善绍兴供水规划,启动第二水厂(第二水源)规划编制,抓好小舜江供水二期和农村供水等工程建设,谋划环状供水管网布局,增加供水管网的迂回、互补功能,进一步提高供水普及率、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安全性。

  3、加强城市燃气建设,结合“东海天然气”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农村燃气管网的建设,扩大城郊燃气供应范围,提高燃气普及率和供气安全性。

  4、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在以老城区道路拓建、开发区路网建设为重点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透水性地面建设力度,大幅度提高透水性地面面积,确保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5、加强城市节水工作,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和再生水利用工作,城市建筑(包括住宅建设)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搞好再生水利用,确保再生水利用率大于30%。

  6、积极实施“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的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7、加强城市供排水系统、供电线路、供热系统、供气系统、通讯信息、交通道路系统、消防系统、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建设。降低供排水系统、供电线路、供热系统、供气系统、通讯信息的事故发生率,减少交通道路事故死亡发生率,建立消防系统、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提高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和预警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

  8、广泛采用城市建筑节能技术,普及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深入贯彻落实《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继续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工作和限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的工作,广泛采用建筑节能、建筑节水技术,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低能耗环保建筑的发展。

  (六)加强城市管理,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城市人口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90张以上,建立健全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2、围绕洁化城市、绿化城市、序化城市和美化城市要求,加强城市环境整治,继续实施公用设施更新、破墙透绿、户外广告整治、环境长效管理等工程。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小区设施,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创新管理体制,强化依法管理,加强行政执法,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实施步骤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大局观,坚定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按步骤分阶段认真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一)启动展开阶段(2006年 1月—3月)

  主要工作是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组织机构,召开创建动员部署大会,将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有关部门。

  (二)全面实施阶段(2006年3月—9月)

主要工作是在巩固近年来城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绿化建设、环境改造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管理和整改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确保各项考核指标达到要求,并按规定程序向国家建设部申请验收。其中创建所需技术资料于5月底前基本准备就绪。

  (三)考核验收阶段(2006年12月底前)

  主要工作是切实抓好各项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巩固和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开展富有成效的“迎检”宣传,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接待、会务等工作。

  五、保障措施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标准高、涉及面广、任务重、系统性强,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合力攻坚,确保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级有关部门、越城区政府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具体负责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实施、督促检查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越城区政府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工程,明确分管领导、分管处(室)、联络员。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行创建目标责任制,按照创建标准,分解工作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责任到位、真抓实干,针对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定任务、抓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尚未达到检查要求的,要抓紧整改。

  (三)多方筹资,保证资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全社会公益事业,要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为保证各项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任务的落实,市财政要积极支持创建工作,优先安排解决创建资金,切实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宣传力度,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及时报道创建动态和典型经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扩大创建影响,使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并进一步转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推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

  

  附件:绍兴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

  

    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附件:

绍兴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

  市委宣传部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负责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宣传工作,拟定并实施宣传方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全年
2
  落实专门处室和专职人员,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宣传工作
全年
3
  提供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相关的影像资料
2006年9 月

    

  市建设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绿化行业管理,做到机构完善,职能明确,并按规定做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养护工作
全年
2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并做到绿地分布合理,绿地总量增加,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建成区绿地率≥38%,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12M2,本地植物指数≥0.7
2006年9月
3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善,运行高效,三年内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新建和改建道路广泛采用透水性地面,大幅度提高透水性地面面积,确保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2006年9月
4
  加强住宅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使其功能俱全,环境优良
全年
5
  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保持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使之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自然景观
全年
6
  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工作,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2006年9月
7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保护管理,三年内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
全年
8
  牵头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
2006年9月
9
  用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建成区绿化指标
2006年9月
10
  加强城市内河道水系治理,改善内河水质
2006年9月
11
  协助市公安局,做好市区主次干道最高限速更改等相关工作,确保城市主次干道平均车速达到40公里/小时以上
2006年9月
12
  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政策
2006年9月
13
  做好创建上报材料的汇总与文字编撰工作
2006年5月

  

  市环保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城市废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使之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确保每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全年
2
  加强城市水污染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2006年9月
3
  加强城市噪声的监督管理,加快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006年9月
4
  加强宣传,广开渠道,使社会各界和普通市民能积极参与涉及公共利益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城市生态建设、环保措施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85%
全年
5
  配合市水务集团,开展再生水利用工作,再生水利用率达30%以上
2006年9月
6
  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
2006年5月
7
  模范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全年
8
  配合做好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2006年9月
9
  协助市建设局,做好绿色交通示范城创建活动的相关工作
全年
10
  提供创建所需基础资料、图片和数据等
2006年5月

  

  市发展改革委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将各类生态园林建设项目纳入基本建设项目
2006年9月
2
  牵头做好城市通讯基础设施管理,做到通讯设施完备、高效、稳定,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年事故发生数控制在10次以内,三年内无重大设施事故
2006年9月

  

  市经贸委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配合做好城市供热基础设施管理,做到设施完备、高效、稳定,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年事故发生数控制在10次以内,三年内无重大工业污染和设施事故
2006年9月
2
  协助市水务集团,做好工业企业再生水利用工作,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30%以上
2006年9月
3
  发展循环经济,督促和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2006年9月

    

  市科技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建立完善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2006年5月
2
  组织开展与生态园林城市有关的科普教育活动
2006年9月
3
  落实生态园林绿化科研项目,协助做好园林绿化科研工作
2006年9月

  

  市公安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善交通管理设施,提高市区主次干道最高限速,确保城市主次干道平均车速达到40公里/小时以上,事故发生率低,按创建标准建成区交通线路每年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下
2006年9月
2
  协助市建设局,做好绿色交通示范城创建活动的相关工作
全年
3
  做好生态园林城市迎检期间的道路畅通和安全保卫工作
检查期间

    

  市财政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大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资金投入,确保每年生态园林的建设、维养经费适度增加
2006年9月
2
  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供资金保障
全年

  市国土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做好与创建有关的土地利用和资料提供工作
2006年9月

    

  市交通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对各门头、进城道路、火车站广场等管辖范围内的园林绿化建设,
  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好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养护
  等工作,丰富生物多样性
全年
2
  加强交通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善,运行高效,
  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三年内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新建和改建道路广泛采用透水性地面,大幅度提高透水性地面面积,确保建成区交通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2006年9月
3
  协助市建设局,做好绿色交通示范城创建活动的相关工作
全年
4
  协助市公安局,做好市区主次干道最高限速更改等相关工作,确保城市主次干道平均车速达到40公里/小时以上
2006年9月
5
  做好管辖范围内园林绿化、道路等基础资料的统计汇总及上报工作
2006年5月

    

  市规划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做到用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城市,城市性质、功能、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城市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合理,形成与区域生态相协调的城市发展形态与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体系
  2006年9月
2
  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审工作,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2006年9月
3
  采取规划保护措施,保护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保护城市人文、自然景观
全年
4
  协助市建设局,做好绿色交通示范城创建活动的相关工作
全年
5
  提供遥感所需城市测绘材料、建成区现状图和城市绿化现状图
  2006年5月

  市水利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对环城河、大环河等管辖范围内的园林绿化建设,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规范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养护等工作,丰富生物多样性
全年
2
  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和千里清水河道建设,搞好绿化美化,促进市区河网水质改善,改善水环境,使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2006年9月
3
  做好江、河、湖等水体沿岸绿化工作,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实施水系生态敏感区域保护
2006年9月
4
  做好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建设
2006年9月
5
  做好管辖范围内的园林绿化基础资料的统计汇总及上报工作
2006年5月

  

  市林业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做好城市大环境的生态绿化建设工作,做到绿地分布合理,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城郊结合自然一体,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有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
2006年9月
2
  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行政区域内自然地貌、植被、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工作,丰富生物多样性,确保综合物种指数≥0.5
2006年9月
3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绿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2006年9月

    

  市文广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备、管理科学、群众满意
2006年9月

    

    

    

  市体育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对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备、管理科学、群众满意
2006年9月

  

  市卫生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建立完善医疗应急救援系统
2006年9月
2
  完善城市医疗卫生设施,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城市人口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90张以上,市民能够普遍享受健康服务
2006年9月
3
  牵头做好自来水水质监测,保证城市自来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达100%
2006年9月
4
  提供城市自来水水质监测数据
2006年5月

    

  市建管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城市建筑(包括住宅建设)广泛采用建筑节能、节水技术,普遍应用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
2006年9月
2
  开展绿色建筑的推广活动
2006年9月
3
  做好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协助做好迎检期间的市容卫生管理工作
全年

    

  市统计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提供创建所需的统计资料
2006年5月

    

    

    

  市国资委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做好城市通讯基础设施管理,做到通讯设施完备、高效、稳定,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年事故发生数控制在10次以内,三年内无重大设施事故
2006年9月
2
  牵头做好城市供热基础设施管理,做到设施完备、高效、稳定,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年事故发生数控制在10次以内,三年内无重大工业污染和设施事故
2006年9月

    

  市城管执法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城管行政执法管理,加强园林绿化的行政执法,确保三年内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
全年
2
  协助市环保局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确保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全年
3
  加强对市容市貌管理,做到整洁、美观、有序
全年

  

  市气象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做好城市热岛效应监测工作,提出并落实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城市热岛效应程度≤2.5℃
2006年9月

    

  绍兴电力局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城市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供电线路设施完善,运行高效,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年事故发生数控制在10次以内,三年内无重大设施事故
2006年9月

  

  

  市文物局(市文旅集团)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城市人文景观保护,着重保护城市文物古迹,继承城市传统文化,保持绍兴独特的城市人文和自然景观
全年
2
  加强管辖范围内公园、景区等园林绿化建设,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全年

  

  市水务集团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城市供排水基础设施管理,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确保年事故发生数在10次以下,三年内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和污染事故
2006年9月
2
  完善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实现24小时供水
2006年9月
3
  牵头做好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2006年9月
4
  加强城市管网水管理,做到设施完善,运行高效,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达到100%
2006年9月
5
  牵头做好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
2006年9月

  

  燃气集团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加强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供气系统设施完善,运行高效,确保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年事故发生数控制在10次以内,三年内无重大设施事故
2006年9月

  

  消防绍兴市支队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建立健全消防应急救援系统,协助做好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建设
2006年5月

  

  

  越城区政府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重视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工作,创建活动有力,组织保障到位,政策资金落实
2006年9月
2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居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
2006年9月
3
  加强街道社区的绿化建设和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好绿化养护工作,丰富生物多样性,三年内无重大破坏生态绿化事件
全年
4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使其功能俱全、环境优良
全年
5
  做好街道社区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宣传工作,使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并着力提高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全年

    

  绍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重视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工作,创建活动有力,组织保障到位,政策资金落实
2006年9月
2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并做到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
2006年9月
3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善,运行高效,新建住宅小区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新建和改建道路广泛采用透水性地面,大幅度提高透水性地面面积,确保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2006年9月
4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居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
全年
5
  加强住宅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使其功能俱全,环境优良
全年
6
  做好所属街道社区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宣传工作,使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并着力提高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全年
7
  做好辖区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统计工作,提供各项园林绿化基础资料
2006年5月

  

  

  

  袍江工业区管委会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重视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工作,创建活动有力,组织保障到位,政策资金落实
2006年9月
2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并做到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
2006年9月
3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善,运行高效,新建住宅小区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新建和改建道路广泛采用透水性地面,大幅度提高透水性地面面积,确保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2006年9月
4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居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
全年
5
  加强住宅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使其功能俱全,环境优良
全年
6
  做好所属街道社区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宣传工作,使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并着力提高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全年
7
  做好辖区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统计工作,提供各项园林绿化基础资料
2006年5月

    

  镜湖新区管委会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重视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工作,创建活动有力,组织保障到位,政策
  资金落实
2006年9月
2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并做到绿地
  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
2006年9月
3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善,运行高效,新建住宅小区
  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三年内无
  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
  设施事故。新建和改建道路广泛采用透水性地面,大幅度提高透水性地
  面面积,确保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2006年9月
4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居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
全年
5
  加强住宅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工作,使其功能俱全,环境优良
全年
6
  做好所属街道社区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宣传工作,使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并着力提高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全年
7
  做好辖区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统计工作,提供各项园林绿化基础资料
2006年5月
8
  城市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加快镜湖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性开发,
  争取在2006年5月1日实现城市湿地公园梅山湿地景区局部对外开
  放,2006年底前完成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并报国家建设部审批

    

  迪荡新城开发办

序号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1
  重视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工作,创建活动有力,组织保障到位,政策资
  金落实
2006年9月
2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并做到绿地分
  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
2006年9月
3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做到设施完善,运行高效,新建住宅小
  区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达85%以上。新建
  和改建道路广泛采用透水性地面,大幅度提高透水性地面面积,确
  保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2006年9月
4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居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
全年
5
  做好辖区范围内的园林绿化统计工作,提供各项园林绿化基础资料,
  提供新区规划建设资料
2006年5月

  注:1、越城区、市级有关部门要协助做好创建的其他工作。

  2、越城区、市级有关部门须提供创建所需的反映2003年(包括2003年)至今的文字、数据、图片及背景资料等。



信息来源:绍兴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