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600002577284D/-1404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公开日期: 2008-09-04
主题分类: 发文字号:

绍兴市2005年水资源公报

发布日期:2008-09-04 11:3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概述
  2005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1392.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14.936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20.6647亿立方米偏少4.7%。汛期5~9月降水量661.9毫米,比多年平均(838.0毫米)偏少21.0%;梅雨期降水量仅为42.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82.0%,属1958年后的又一次典型空梅;出梅后,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我市持续高温少雨,最高温度为7月14日39.1度(新昌),南部山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台汛期,有5次台风影响我省,对我市影响最大的为15号台风“卡努”,特大暴雨中心发生在黄泽江和新昌江上游,过程降水量分别达238.4毫米和233.8毫米,本次台风直接经济损失14.05亿元。
  全市总水资源量59.42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63.7800亿立方米)偏少6.8%。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7.3228亿立方米,占总水资源量的96.5%。产水系数0.52,产水模数71.9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366立方米,比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1467立方米)偏少6.9%。
  2005年绍虞平原北部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总水资源量1.090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3800亿立方米)偏少21.0%。
  全市共有大中型水库17座,年末蓄水量4.2052亿立方米,与上年末蓄水量(4.1461亿立方米)基本持平。
  全市总供水量为19.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19.1200亿立方米)增加2.5%。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8.8025亿立方米,占96.0%。
  全市总用水量19.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5%。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45.6%,林牧渔畜用水量5.2%,工业用水量占34.7%,城镇公共、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占14.5%。全市水资源利用率达33.0%,市区用水量是自产水资源量的1.02倍,绍兴县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为65.1%,新昌县水资源利用率11.3%,为全市最低。
  全市总耗水量11.0561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56.4%,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6.6217亿立方米,占59.9%,林牧渔畜耗水量0.8777亿立方米,占7.9%,工业耗水量1.6974亿立方米,占15.3%,城镇公共、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耗水量1.8593亿立方米,占16.9%。
  全市废污水年排放总量466.9628百万吨,火电厂贯流式冷却水排放量93.4170百万吨(不计入全市废污水排放量中),达标排放223.6610百万吨,达标排放率47.9%。
  2005年全市江河湖库水质与上年相比,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有所改善,但流经城镇的河段水质仍不容乐观。浦阳江(诸暨段)水质良好;鉴湖主体远郊段基本保持Ⅲ类,较去年有明显改善。全市地表水质以有机污染为主要特征,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高锰酸盐、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和石油类。水库、湖泊水质的富营养程度呈中度富营养化。
   
   
   
二、降水量
 
  (一)分区降水量
  2005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1392.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14.936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461.2毫米(120.6647亿立方米)偏少4.7%,比上年1272.5毫米(105.0700亿立方米)增加9.4%。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单位:毫米
   
项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2005年
1334.2
1335.6
1634.2
1293.4
1397.1
1399.9
1392.0
2004年
1320.5
1324.2
1316.6
1224.6
1353.9
1203.6
1272.5
多年平均
1445.3
1448.2
1502.1
1470.5
1426.7
1460.2
1461.2
   
 
2005年全市流域分区降水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单位:毫米
 
项目
浦阳江
曹娥江百官以上
萧绍平原
姚江
2005年
1292.9
1476.0
1342.1
1370.2
2004年
1219.3
1272
1319
1325.8
多年平均
1465.7
1486.5
1427.4
1369.4
   
  (二)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我市6月10日入梅,6月28日出梅,梅雨期19天,全市平均梅雨期降水量42.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82.0%,属1958年后的又一次典型空梅。在我省沿海登陆的台风有5号、7号、13号、15号和19号,其中15号台风“卡努”对我市影响最大,特大暴雨中心发生在黄泽江和新昌江上游,过程降水量分别达238.4毫米和233.8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1~2月降水量276.0毫米,比多年平均同期(152.0毫米)偏多81.6%,3~4月降水量216.9毫米,比多年平均(281.8毫米)偏少23.0%; 5~6月降水量184.7毫米,比多年平均(384.9毫米)偏少52.0%;7~9月份受台风影响,降水量477.2毫米,与多年平均基本持平;10~12月降水量237.2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多25.4%。
2005年逐月降水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单位:毫米
项目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  年
2005年
104.5
171.5
97.9
119.0
137.8
46.9
135.3
200.5
141.4
81.3
101.8
54.1
1392.0
2004年
74.9
86.4
52.2
64.2
217.8
102.8
105.1
185.0
161.7
20.7
58.0
143.7
1272.5
多年平均
66.9
85.1
138.8
143.3
163.3
221.8
139.6
155.6
157.7
78.5
60.6
50.0
1461.2
  (三)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2005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变化范围1100~2200毫米,峰值区为低谷区的1.8倍。东部四明山区和东南部天台山区降水量达1500~2200毫米,为全市最高区;会稽山区1300~1400毫米;绍虞平原1200~1500毫米;新嵊盆地1300~1700毫米;诸暨盆地1200~1400毫米,为全市最低区。
   
   
   
三、水资源量
 
  (一)地表水资源量
  2005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57.3228亿立方米(径流深694.2毫米),占总水资源量的96.5%。比多年平均(61.800亿立方米)偏少7.2%,比上年(42.2200亿立方米)增加35.8%。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和降水量基本一致。东部四明山区和东南部天台山区径流深为800~1600毫米;会稽山区700毫米左右;绍虞平原400~800毫米;新嵊盆地600~1000毫米,诸暨盆地500~800毫米。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2005年
2.2973
7.4341
11.4594
13.5682
9.8795
12.6844
57.3228
2004年
1.9800
6.3400
6.6700
10.8500
8.1800
8.2000
42.2200
多年平均
2.6000
8.6200
10.0000
17.2800
10.0100
13.1100
61.6200
单位:亿立方米
 
 
 
 
 
2005年全市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单位:亿立方米
 
项目
浦阳江
曹娥江百官以上
萧绍平原
姚江
2005年
13.0161
29.2944
9.2869
4.9240
2004年
10.2100
19.1000
7.8100
4.2900
多年平均
16.4900
28.8200
10.3700
4.8700
   
  ()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12.903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3.5300亿立方米)偏少4.6%,比上年(11.8800亿立方米)增加8.6%,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面积2208.1平方公里)4.5666亿立方米,山丘区(计算面积6048.9平方公里)8.5649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10.8026亿立方米。
   
  (三)总水资源量
  全市总水资源量为59.42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63.7800亿立方米)偏少6.8%,比上年(44.2600亿立方米)增加34.3%。产水系数0.52,产水模数71.9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05年绍虞平原北部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总水资源量1.090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3800亿立方米)偏少21.0%。其中绍兴平原北部海域(面积43.3平方公里)0.2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0.2700亿立方米)偏少22.2%。上虞平原北部海域(面积181.7平方公里)0.880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1.1100亿立方米)偏少20.7%。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总水资源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2005年
2.6372
8.2831
11.4594
13.5682
10.7912
12.6844
59.4234
2004年
2.3100
7.1800
6.6700
10.8500
9.0500
8.2000
44.2600
多年平均
2.9700
9.5200
10.0000
17.2800
10.9000
13.1100
63.7800
单位:亿立方米
   
 
2005年全市流域分区总水资源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单位:亿立方米
项目
浦阳江
曹娥江百官以上
萧绍平原
姚江
2005年
13.0161
29.2944
10.6601
5.6515
2004年
10.2100
19.1000
9.1500
4.9900
多年平均
16.4800
28.8200
11.8400
5.5800
四、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05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共有17座,年末蓄水总量4.2052亿立方米,接近上年末(4.146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5座,年末蓄水量为3.221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3.0860亿立方米)增加4.4%;中型水库12座,年末蓄水量0.984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1.0601亿立方米)减少7.7%。
五、供水与用水量
   
  (一)供水量
  2005年全市总供水量19.594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8.8025亿立方米,占96.0%;地下水源供水量0.6424亿立方米,占3.3%,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0.1500亿立方米,占0.7%。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8.8771亿立方米,占47.2%。引水工程供水量3.8690亿立方米,占20.6%。提水工程供水量6.05641亿立方米,占32.2%。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总供水量与2004年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2005年
2.6800
5.3967
1.2930
4.5707
3.1237
2.5300
19.5949
2004年
2.5900
5.5100
1.3700
4.1500
3.0300
2.4700
19.1200
单位:亿立方米
   
  (二)用水量
  2005年全市总用水量19.5949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8.957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5.6%;林牧渔畜用水量1.0124亿立方米,占5.2%;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3.9323亿立方米,占20.1%;规模以下工业用水量1.2254亿立方米,占6.3%;火电用水量1.6258亿立方米,占8.3%;城镇公共用水量0.4930亿立方米,占2.5%;居民生活用水量2.1675亿立方米,占11.1%;生态环境用水量0.1810亿立方米,占0.9%。
  农业、工业、城乡生活(含生态环境)用水量分别占总用水量的45.6%、34.7%、12.0%,其中农业用水量比上年增加4.6%,工业用水量比上年分别减少0.8%,城乡生活用水量增加6.8%。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总用水量与2004年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2005年
2.6800
5.3967
1.2930
4.5707
3.1237
2.5300
19.5949
2004年
2.5900
5.5100
1.3700
4.1500
3.0300
2.4700
19.1200
单位:亿立方米
 
  (三)耗水量
  2005年全市总耗水量11.0561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56.4%。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6.6217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59.9%。林牧渔畜耗水量0.8777亿立方米,占7.9%。一般工业耗水量1.5818亿立方米,占14.3%,火电耗水量0.1156亿立方米,占1.0%。城镇公共耗水量0.3400亿立方米,占3.1%,居民生活耗水量1.4034亿立方米,占12.7%,生态环境耗水量0.1159亿立方米,占1.1%。
  按流域分区计,萧绍平原耗水量3.6975亿立方米,占全市总耗水量的33.4%;曹娥江百官以上3.0295亿立方米,占27.4%;浦阳江3.0341亿立方米,占27.5%;姚江1.2579亿立方米,占11.4%;富春江下游段0.0372亿立方米,占0.3%。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耗总水量与2004年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2005年
1.2308
2.3240
0.8115
3.0713
2.1405
1.4780
11.0561
2004年
1.2700
2.2900
0.8800
3.0300
2.0800
1.4400
10.9900
单位:亿立方米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供、用、耗水量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供水量
2.6800
5.3967
1.2930
4.5707
3.1237
2.5300
19.5949
用水量
2.6800
5.3967
1.2930
4.5707
3.1237
2.5300
19.5949
耗水量
1.2308
2.3240
0.8115
3.0713
2.1405
1.4780
11.0561
单位:亿立方米
   
  (四)水资源利用概况
  2005年全市总水资源量59.4234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366立方米,比上年(1018立方米)增加34.2%。居民生活总用水量2.1675亿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49.82立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65.75立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43.0立方米。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368.7立方米,其中水田亩均灌溉用水量462.0立方米,比上年415立方米/亩增加11.3%。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85.7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5%。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量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降水量
4.8298
15.7333
19.8227
29.8902
19.5962
25.0638
114.9360
水资源量
2.6372
8.2831
11.4594
13.5682
10.7912
12.6844
59.4234
用水量
2.6800
5.3967
1.2930
4.5707
3.1237
2.5300
19.5949
单位:亿立方米
 
2005年全市流域分区水资源量利用量比较
单位:亿立方米
项目
浦阳江
曹娥江百官以上
萧绍平原
姚江
降水量
28.4324
54.7059
19.5105
10.3368
水资源量
13.0161
29.2944
10.6601
5.6515
用水量
4.5200
4.8575
8.3458
1.8209
   
   
   
   
六、水环境概况
 
  (一)废污水排放量
  2005年全市废污水日排放量为127.9350万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废污水日排放量分别为13.1730万吨、104.6300万吨、10.1320万吨。废污水年排放总量466.9628百万吨,火电厂贯流式冷却水排放量93.4170百万吨,达标排放223.6610百万吨,达标排放率47.9%。
2005年全市行政分区废污水排放量与2004年比较
项  目
市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全市
2005年
96.61
179.58
23.43
93.60
35.1495
37.60
466.96
2004年
75.00
205.00
22.00
  58.00
34.00
33.00
428.00
单位:亿立方米
   
  (二)水质
  曹娥江、浦阳江(诸暨段)、绍虞平原河网的水质评价总河长358.1公里。2005年有59.3%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有14.1%的河段水质为Ⅳ类,26.6%的河段水质为Ⅴ类或劣于Ⅴ类。鉴湖水质评价面积2.95平方公里,有45.4%的面积为Ⅲ类,36.2%为Ⅳ类,18.4%为Ⅴ类或劣于Ⅴ类。水质的污染特征为较明显的有机型污染。水库、湖泊水质的富营养程度为中度富营养化。
  2005年曹娥江水质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其中Ⅱ~Ⅲ类水质河段占58.4%,Ⅳ类水占16.6%,Ⅴ类与劣Ⅴ类水占25.0%。水质较差的河段主要集中在新昌江新昌水文站至黄泥桥河段以及曹娥江下游桑盆殿河段,主要超标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
  2005年浦阳江(诸暨段)水质良好,全部满足Ⅲ类水质功能区划要求。
  2005年鉴湖主体远郊段水质基本保持Ⅲ类,主体城郊段和部分支流水质为Ⅳ类与Ⅴ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鉴湖富营养化程度为中度富营养。
  绍兴市城区河道通过综合整治,特别是截污进管网和城河清淤等措施,河道水质有所改善。2005年,Ⅳ类水质河段占44.5%,Ⅴ类水质河段占55.5%,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
  2005年,绍虞平原河网有12.5%的河段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有25.0%的河段水质为Ⅳ类,37.5%的河段水质为Ⅴ类,25.0%的河段水质劣于Ⅴ类,主要污染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和总磷。
  我市长诏、南山、汤浦、石壁、陈蔡等五座大型水库,总库容量为7.56亿立方米,评价总面积为33.36平方公里。汤浦、长诏、南山、陈蔡、石壁水库均为地表水Ⅱ类标准。五座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均为中度富营养化。
   
   
七、重要水事
 
八、重要水事
 
  市委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  2005年3月28日,市委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会上就“着眼于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切实加强水利工作”进行了研讨,提出了“水利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
  稳步推进各项水利工程建设
  ◆  曹娥江大闸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前期立项审批工作已全部完成;基础试验工程全部完成;沉井工程完成混凝土8000立方米,工程建设全面开展。
  ◆  曹娥江闸前大桥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71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3800万元,累计完成工程总投资的67%。
  ◆  市本级的水环境整治工程:①西南片清水河道龙横江水环境整治工程,总投资4256万元。已完成河道砌坎1196米,土石方1.3万方,疏浚土方3.2万方。②古运河二期工程十里霞川段,已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4.4%。完成了砌坎937.79米,疏浚土方6.6万方,绿化8400平方米。
  ◆  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步伐加快。2005年我市10处供水工程基本完成,全市列入省水利厅计划已经改善饮用水水质人口11.8万人,计划外已改善饮用水水质人口22.89万人。
  ◆  千库保安工程有序实施,列入省计划的全市29座水库全面开工,已完成水库19座,完成投资5749万元;同时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76座。
  ◆  千里清水河道工程成效显著。绍兴县、上虞市、诸暨市等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清水河道建设。目前全市已完成河道建设373公里,达年度计划的167%。
  ◆  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各县(市)完成了“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改善灌溉面积11.9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1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84万亩;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59平方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00处,加高加固堤防75.53公里。
  ◆  上虞世纪丘一期南丘1.1万亩围涂工程、城防二期1.82公里堤塘加固及景观带建设、城防三期6.78公里堤塘加固及110万平方米景观带建设基本完成。
  ◆  诸暨市城西工业新城区引水及水环境整治一期工程于2005年10月开工,完成土方开挖回填30000立方米;混凝土板浇筑完成800立方米;砌石完成3000立方米,合计已完成总工程量25%。
  ◆  新昌县钦寸水库项目建议书于2005年7月通过省发改委、省水利厅预审。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和文物保护等3个专题已通过评审,获相关单位批复。36省道(棠家洲上村至西山段)改建工程线位方案(送审稿)、矿产资源评估、水资源论证报告、水土保持大纲和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已编制完成。
  ◆  上俞堰坝引水应急工程(嵊州段),已由嵊发改中投[2005]84号批准建设,并于2005年底完成招标。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
  ◆  全面推行建设管理“四项制度”,严格抓好水利施工企业标准化现场管理,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2005年我市有三项工程获浙江省水利厅优质工程奖,占全省一半,其中绍兴市城防工程还获省“钱江杯”和水利部优质工程奖。
  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  《绍兴市区河道保护和整治规划(城南新区部分)》、《袍江工业区防洪及河道整治规划》、《镜湖新区河湖水系规划》由市政府批准实施;《绍兴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绍兴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完成。
  水政执法力度加大
  ◆  加强水行政执法巡查,加大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2005年市本级共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38件,发出行政处罚书30件,作出处理决定50件,对15户违法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进行了强制执行,切实维护了市区水事秩序。
  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
  ◆  根据浙江省水利厅浙水政[2005]16号文件精神,全市开展取水口专项调查工作。
  ◆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由绍兴市环境保护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于2005年7月至8月对新昌江流域嵊州段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编制了《新昌江嵊州段环境现状调查报告》。10月18日,新昌县建成新嵊应急供水工程并通水,供水能力0.8m3/s,将东门水电站尾水经两次提水后输送至嵊州市中爱渠,改善了嵊州市三江街道中爱片十余个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  绍兴县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有序开展,于2005年4月25日完成试点安装,运行情况良好,为今后加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绍兴市水利局组织各县(市、区)水利局于6月15日专门在该县召开了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现场会。
  ◆  2005年1月8日,嵊州市三界镇自来水厂前岩水库取水口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和嵊州市新中港热电有限公司曹娥江取水口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通过评审;6月5日,绍兴大发布业有限公司水资源报告书通过评审。
  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  2005年,诸暨市、上虞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办公室出动发射车辆30余次,作业15次,发射火箭弹69发,对缓解我市旱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