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水利局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284D/2009-2943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09-01-22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字号:

市水利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09-01-22 19:5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我市水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水利工作的要求,围绕构筑防洪、水资源和水生态三大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水利管理和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防汛体系更趋完善,保安能力有效提升
  (一)及早部署,夯实基础。按照早分析、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为确保防汛安全打下基础。一是认真分析防汛防旱形势,研究防御对策。全市各级防汛部门从年初开始,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本地区今年的防汛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科学研究对策,合理制订措施。二是开展防御超强台风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市本级及各县(市、区)相继开展了演练,取得了明显效果,为防御强台风工作积累了经验。三是认真组织汛前检查,加强督查力度。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和全市各乡镇对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安全普查,市防指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17座大中型水库、5座大中型水闸、部分小型水库、绍虞海涂、两江主要堤防及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进行了汛前安全检查,并组成六个检查组,对全市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督查整改,确保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到位。四是完善防汛非工程措施,落实抢险物资。各地全面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防汛责任制。全市共储备防汛草包146万条、救生衣1580件、冲锋舟12艘、土工布2.4万平米、打桩工具300套、块石10万立米、应急灯366只。市防汛办对五个防汛物资储存点进行抽查,从抽查的情况看,各类防汛物资均能按要求足额到位。
  (二)突出重点,巩固体系。一是落实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措施。全市在建水利工程都落实了安全度汛措施,在建的水库除险加固和标准江堤主体工程在主汛前都达到了安全度汛要求,确保了防汛安全。二是抓好薄弱环节和重点地段的防御工作。全市所有水库都落实了巡查责任人,绍兴、上虞一线海塘,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小流域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点地段,加强了地质灾害的监测和人员安全转移的安排。
  (三)严密防范,科学调度。各级防指都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密监测水雨情和台风形势。今年13号超强台风“森拉克”和15号超强台风“蔷薇”分别于中秋和国庆长假期间影响我市,各级防指严阵以待,密切注意动向,及早分析汛情,及时作出部署,按照科学调度的要求,发出各类调度指令,确保了防台安全。
  二、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一)中心城市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市本级完成重点水利建设总投入5.4亿元,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完工,开始发挥效益。一是顺利完成曹娥江大闸主体工程建设。大闸闸室主体工程和金属结构、启闭设备、监控系统已全面完工, 3月18日大闸枢纽堵坝顺利合龙,11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蓄水验收,12月8日下闸蓄水,开始发挥效益。全年完成投资1.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78亿元。二是城区曹娥江引水工程顺利推进。工程已累计完成支洞726米,主洞8000米,占隧洞全长的54.8%。进口堤防主体和下游箱涵已经完成,进口闸站已完成60%,出口河道、下游节制闸、调度控制中心已全面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15亿元。三是全面推进市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大环河西河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新桥江清淤整治工程两岸河道砌坎、绿化基本完成,正在抓紧做好地块出让准备;三湖连通工程河道东西段已全部贯通,中段铁路桥涵已开工建设,两岸绿化已基本完成;城南三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面回收和养殖清理工作已经完成,南池江河道砌坎清淤工程已经开工建设;稽山园内景观建筑改建工程全面完工,并已完成内部装修,即将发挥效益;应急备用水厂海塘工程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并于年底前开工建设。四是市区河道清淤工程超计划完成。全年完成市区河道清淤128万方,完成计划任务的107 %,完成工程投资2580万元。其中,重点抓好了村级河道清淤工作,市区有57个村开展了村级河道清淤,马山镇西豆姜村、灵芝镇山泉村、鉴湖镇王家葑村等村级河道清淤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积极配合做好迎恩们特色水街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工程规划设计等工作。
  (二)县市区重点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各县(市、区)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众多,投入较大,效果较好。绍兴县滨海闸枢纽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占总工程量的42%;管墅直江综合整治工程柯水园和蠡园主体工程完工,古村落完成60%,累计完成投资3670万元。诸暨市青山水库除险加固和征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面动工建设。上虞市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进水闸全部完成,河道开完已完成2000米,浦前闸和沿途桥梁已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6850万元;世纪丘围涂工程一期1.46万亩龙口封堵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计划于09年1月中旬合围;大浸坂滞洪区猫山分洪闸全面完工,完成投资1200万元;曹娥江上游54.91公里标准江堤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完成投资8500万元。嵊州市清风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通过蓄水验收;上俞应急引水工程隧洞全线贯通,堰坝主体基本完成;两座大中型水库南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9%,前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6%。新昌县巧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和溢洪道、泄洪洞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澄潭江堤防工程已完成投资4480万元。
  三、面上水利亮点纷呈,服务三农再创实绩
  (一)着力推进“四千工程”建设。“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计划改善人口30.69万人,实际完成改善人口31.5万人,完成投资21289万元,为争取在2009年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创造了条件。重点抓好了诸暨市店口镇东西片农民饮用水改善工程,绍兴县漓渚镇、上虞市上浦镇、嵊州市甘霖镇农民饮用水工程和新昌县08年村级捆绑项目。“千里清水河道”及沟塘整治工程,全市已完成336.7公里,占计划任务的102%。其中诸暨市对110个行政村的150座村中池塘进行整治,新昌县组织开展了百塘整治工程建设,绍兴县重点抓好了村级河道、山塘水库和溪流的清淤工作。“千库保安”工程,全市已完成43座,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00座。通过建设,诸暨宣家岭、上虞状元岙、绍兴兰东等一批小型水库既达到了较高防洪标准,也满足了较好的景观要求。“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计划完成5万亩,实际已完成5.06万亩。主要有上浦闸灌区一期工程,嵊州市坂头水库灌区、张村水库灌区、渔溪坑水库灌区工程,诸暨市陈石横山至福亭灌区,征天灌区等。
  (二)切实加快灾毁工程修复。去年第13号、第16号台风虽未对我市造成严重灾害,但对水利工程损失较大。全市共损坏江堤612处69.08公里,损坏灌溉设施2541处,损坏泵站44处,损坏电站7处。各地把水毁工程修复作为去冬和今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抢抓施工进度,确保了水毁工程在2008年汛期前全面修复完成。去冬今春的严重冰雪灾害给我市的农民饮用水、农村小水电、灌溉、水文设施、堤防等水利工程造成损失3000多万元,面对灾害,全市水利系统奋起抗灾,累计完成冰冻灾害重建投资3362万元,完成502处水源设施、62.5公里饮用水供水管道工程及水文、小水电、灌溉设施的修复工作,确保各类工程的正常运行。
  (三)不断加强面上农田水利建设。在“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的带动下,面上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开展,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6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6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17万亩,改造泵站196千瓦,治理小流域1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1平方公里。老电站更新改造工作稳中有进,全市完成老电站更新改造总装机2000千瓦以上,扎实推进农村水电电气化项目建设。
  (四)有序开展水利示范村建设。第二轮水利示范村参建的12个村全部达到了示范村标准。据统计,共投入资金2689万元,完成河道整治28公里,加固水库山塘7座,建成自来水塔4座,铺设自来水管道8.85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水利示范村创建活动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了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
  四、依法行政规范高效,水事秩序明显好转
  (一)水行政审批进一步规范。按照行政审批三集中要求,在市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窗口,落实专职行政审批负责人和首席审批员,涉及我局的2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窗口集中审批。一年来,受理行政审批事项46件,全部按时间要求及时办结,无投诉现象。
  (二)水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本级全年进行水政执法巡查100余次,出巡人员450余人次,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20余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12件。对城南街道南山村群体性填河案件、洞桥小区群体性擅自搭建案件、市区建筑工地泥浆排放案件进行了重点查处,协助越城区开展船屋清理,组织开展了“清除河道障碍,确保行洪安全”的专项执法行动,查获各类行洪障碍物36处,强制清除拦河鱼箔21处,确保了河道行洪畅通。
  (三)水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编制发布了《2007年绍兴市水资源公报》,开展了曹娥江采砂专项调研,制定了《曹娥江流域采砂管理意见》。换发取水许可证1682本,新发取水许可证66本,取水论证报告书编报率达100%。全市各县(市、区)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都已建立。
  (四)水利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绍兴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组织开展《全市水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曹娥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开展城西水系规划、内河水系调整和水量配置规划调研。
  五、工程管理注重创新,景区管理优质提档
  (一)市场监管规范有序。切实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建立水利、市政、绿化项目监理和施工企业备案制度,全年受理招投标38项。成立了水利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委员会,规范资质申报工作。
  (二)建设管理突出重点。一是如履薄冰保安全。重点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体系的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事故隐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二是一丝不苟抓标化。组织开展了标化工地达标评比活动,以标化工地建设位为载体,规范工程施工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优质安全。只争朝夕抢进度。制订完善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抓紧抓实工程设计、招投标、现场施工、协调保障等各个环节,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景区管理重抓提升。一是提升景区档次。开展了治水广场、稽山园、鉴水苑绿化提档工程建设,完成了稽山园景观改建工程、永和汇改建工程和环北河灯箱广告亮化工程。二是提升商业氛围。稽山园景观建筑、永和汇建筑顺利完成招商,其中永和汇已正式营业,稽山园内装修即将全部完成,现已开始试营业。名人广场地下室也顺利完成招租工作。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做好河道景区秩序维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等工作,为各项创建工作做好服务。认真做好各项接待服务工作,全年共接待参观考察人员近300批次。四是提升内河管理。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认真做好了内河管理移交,组建了绍兴市水城内河管理有限公司。围绕提高内河管理效果和质量,开展了内河管理调查调研。
  六、队伍建设聚力提效,作风建设务实倡廉
  (一)围绕中心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一是配合做好各项创建和节会活动。按照职责任务要求,做好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创建和复查工作。以及奥运火炬传递、公祭大禹陵、“绍籍院士故乡行”、浙东运河申遗等重大活动涉及的相关工作。二是切实抓好提案、信访及12345的办理。各类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3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群众来信17封,市长热线中心交办事项210件,按照职能要求,都进行了及时答复和处理。三是抗震救灾工作扎实开展。开展了抗震救灾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等活动,安排技术骨干参加援川工作,承建援川工程。
  (二)围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为民意识。围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一是“满意在机关”活动全面展开。通过自我督查、行风评议和市长热线等途径,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投诉,进一步提高了办结效率和群众满意率。二是结对帮扶活动扎实推进。深入结对村、社区、企业开展调研,已资助扶贫款40多万元。为结对村争取小水电开发项目,解决农民饮用水,开展了“联户结对脱贫困”、送医下乡等活动。三是破难攻坚活动有效推进。根据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落实责任,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三)围绕学习型机关创建,提升队伍素质。今年,我局成功创建成为市级学习型机关。一是抓学习。抓好周一政治学习,邀请专家专题辅导十七大精神,组织干部参加 “夜学讲坛”,举行中心学习组读书会,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市级水利系统运动会,组织参加“庆七一、迎奥运”大合唱和健身操等比赛活动。二是抓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培训活动,组织参加全省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专题开展了安全生产教育等活动。三是抓调研。开展了曹娥江采砂问题、水利与贫困村创新创业、市区小农水、老城区河道管理、越州新城建设与环城河功能提升等专题调研,形成了《建设绍兴水城的调查与思考》等一批调研报告。
  (四)围绕“廉水工程”建设,构筑惩防体系。开展廉政教育。推进“学党章强党性,守党纪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周恩来廉政勤政精神风范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切实加强了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完善各项制度。制订了《绍兴市水利局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诺廉、述廉、评廉活动,局中层以上干部重要事项均进行了及时报告和登记。加强了对民主集中制、《干部任用条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的贯彻执行,进一步推行局一把手“三不直接”制度。三是开展作风建设。深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绍兴水利信息网建设,邀请社区居民参加“开放日”活动。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汇总梳理后,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贯彻执行。四是强化监督检查。重点督查了行政审批和水政执法行为。继续抓好治理商业贿赂的拓展深化,对局及下属事业单位中层干部进行了集中约谈,不断巩固治理成果。

 

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市水利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创业创新,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水利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谐水利生态环境系统,打造和谐水利干部队伍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水利”建设为目标,紧紧抓住中央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稳步推进涉及民生保障、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四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水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认真做好以确保防洪安全,完善城乡供水,服务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民生水利工作。
  (一)认真落实各项防汛安全措施。继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抓早、抓细、抓实各项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以防汛防台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责任制贯穿到整个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中。全面推进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全力提高基层应急防御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绍兴市防汛责任追究办法》,严肃防汛防台抗旱纪律。
  二是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体系。完善防台风预案和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细化人员转移方案,深化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逐步建立市、县、乡、村和有关部门的防汛防台抗旱预案体系。抓好预案的落实,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三是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开展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升级改造,推动该系统逐步延伸到乡镇和重要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做好全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系统建设规划,开展大中型水库预警预报系统、防汛PDA移动应用系统、主要流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的研发建设,完善水雨情发布系统,开展山塘水库管理房、通信设备、照明设施、水位尺“四有化”配套建设。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和科学调度。采用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汛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限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加强水雨情监测分析,提高洪水预报水平和科学调度水平,根据大闸建成后的实际情况,开展曹娥江流域防汛联合调度调研,研究大闸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大闸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各项防洪工程建设。以“强塘固房”工程建设为载体,重点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和江堤海塘加固工程。全市计划完成千库保安16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00座。其中巧英、青山、征天、南山、前岩等大中型水库要求在明年主汛期前达到防洪要求。加快滨海闸枢纽工程建设,开展新三江闸维修改造,提高平原河网排涝能力。
  组织实施绍兴县一线海塘和二线海塘加固9.4公里,基本完成上虞市曹娥江上游二十年一遇标准江堤54.91公里,开展上虞市城防六期,赵家电坝改建工程,诸暨市浦阳江干堤朱公湖加固工程,嵊州市黄泽江右岸堤防改造工程,新昌县澄潭江、潜溪江、新昌江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两江两涂防洪能力。
  (三)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工程。继续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全市计划投入1.8亿元,完成改善农村饮用水人口13.23万人,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任务。重点抓好新昌县沙溪镇、大市聚镇供水工程和东、西片分散供水工程,嵊州市三江街道供水工程,上虞市丁宅乡农民饮用水等项目。
  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制定工程管理办法,实行“人员、报酬、制度”三落实,运用行政和市场双重手段,建立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四)切实加强各项农田水利建设。按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市计划完成土石方3000万方,完成渠道改造衬砌400公里,机电排灌改造2190千瓦。重点抓好诸暨市西泌湖、山塘畈、道士湖等电排渠系改造,开展上浦闸、陈石、渔溪坑、征天等大中型灌区的改造。发动群众开展冬春水利建设,大规模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二、坚持节约保护,切实增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载体,认真做好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加快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扎实推进城乡节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贯彻《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严格实施《绍兴市区工业用水考核定额》和《绍兴市工业用水户节水方案》。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以上。
  以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开展大中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开展效益农业喷滴灌项目试点工作,在各县市建设先期示范点17个,示范面积3507亩。包括市本级绿岛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上虞市章镇镇新三联村茶叶微喷灌项目、新昌县儒岙镇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嵊州市花木水果节水灌溉示范区等项目。
  (二)继续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按照水资源百亿保障工程的要求,加快各项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前期工作。努力争取钦寸水库通过国家审批,为尽快开工建设创造条件。组织开展永宁水库的规划设计工作,加快立项审批步伐,做好项目储备,适时开工建设。
  切实做好曹娥江大闸扫尾工作,尽快发挥大闸蓄水效益。加快实施嵊州市上俞应急引水工程,稳步推进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建设,开展钦寸水库三通一平、移民安置点土地预征、输水隧洞及江拔线改建等前期准备工程建设。加快老电站更新改造,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实施“惠农保安千站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嵊州市、新昌县电气化县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小水电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做好滩涂资源围垦工作,实施上虞世纪丘围涂工程,完成围垦面积1.5万亩。
  (三)切实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继续推进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规模取水企业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安装率在90%以上,依靠科技手段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健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和取用水单位的“四到位”制度,全市取水许可登记率、发证率在95%以上,水资源取水许可论证率在98%以上,开展计量装置扩面安装工作,对10万方以上取水单位都要求安装计量装置。
  以行政审批“三集中”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行政审批制度,加强批前审查和批后监督,加强内部审批流程管理,积极探索网络行政审批建设。开展水法规宣传,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水政执法改革,创新执法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注重执法实效,提高执法水平。重点加强河道水域填占管理,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积极查处占用河道水域和水资源等违法行为,各类水事案件查处率达90%以上。
  三、坚持人水和谐,着力提高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全面开展水环境的治理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水环境的自然生态效益,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的发展目标。
  (一)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工作。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做好入河排污口审批和登记工作。推广农村生活污水网格化收集治理经验,加大南池江、坡塘江、平水江、上灶江和娄宫江上游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严格控制市区南部河道畜禽养殖,逐步回收市区河道水面,清除市区范围内河道水面养殖。继续推进绍兴县新时期治水工程,争取河网水质逐步好转。
切实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争取在曹娥江流域开展局部禁采,逐步减少河道采砂对水质的污染,还曹娥江一江清水。
  (二)继续推进清水河道建设。继续抓好千里清水河道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清水河道建设125公里。
扎实推进市区清水工程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市区污水入网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市区河道清淤工程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河道清淤100万立方米,重点抓好平水江、古水道、直宫江、王家池、李家湖等主要水域和迪荡新城以及越城区、城东、袍江、镜湖等村级河道清淤工作,进一步加大村级河道清淤补助力度。全面开展市区范围内主要河道周边及水下建筑垃圾清理工作。继续推进绍兴县、上虞市平原河网清淤工作。
  (三)组织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推广汤浦水库生态湿地建设经验,组织开展陈蔡水库生态湿地建设,有效保护供水水源。继续抓好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计划组织实施小流域治理18条,重点抓好绍兴县王坛溪、上虞市阴潭溪、诸暨市五泄溪、上村溪、冠山溪等小流域治理工程。
  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90平方公里。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把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纳入开发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从源头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四)认真做好河道水环境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环城河、大环河、古运河、西河、龙横江、新桥江等市区主要河道的管理,努力保持水面洁净、环境整洁、设施完好。继续做好环河绿化、设施、亮化提升改造,开展沿河主要建筑物维修,提升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加强沿河物业管理,充分发挥水环境综合效益。
  抓好古城内河管理。组织开展翻水设施设备的维护改造,实施内河水系整治,研究内河翻水运行管理办法,提高翻水效果。
  做好平原河网清草保洁工作。落实清草责任,加强清草保洁督查,落实专业化清草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坚持实践探索,扎实推进中心城市水利建设
  按照着力推进绍兴大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大城市各项水利规划,认真谋划大城市各项水利工作,扎实推进中心城市水利建设,为加快推进大城市建设提供水利支撑。
  (一)组织开展大城市水利规划。根据大城市发展规划要求,组织开展大城市水系规划研究,满足大城市行洪排涝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既有利于城市建设,又有效保护河道水域。继续抓好《曹娥江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重点完善平原河网防洪排涝规划内容,为绍兴城市建设提供防洪排涝依据。积极探索大城市水利旅游功能的发掘,开展水上旅游规划,充分发挥城市水利的综合功能。组织开展《曹娥江大闸闸上河道综合规划》工作,完成《绍兴市水域保护规划》。
  (二)扎实推进各项中心城市水利建设。按照“续建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积极推进大城市各项水利建设。市本级全年计划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33亿元。
  续建一批:继续推进曹娥江引水工程建设,争取在年底前建成通水;完成南池江、坡塘江、西小江三江整治工程建设;做好新桥江、三湖连通工程扫尾工作;完成应急备用水厂防洪堤工程建设。
  启动一批:组织实施内河水系及环城河功能提升工程,开展罗门江水上休闲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直塘江、钟堰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两江河道水环境;启动实施鉴湖(市区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争取大城市北排主要通道三江大河、外官塘、菖蒲娄直江等新三江配套排涝河道拓浚工程开工建设。
  储备一批:加快镜湖新区防洪排涝骨干河道整治工程,长水江河道拓浚工程,马山大河拓浚工程前期工作,制定分年实施计划,为下一步大城市水利建设做好项目储备。
  (三)积极做好各项中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参与曹娥江大闸和迎恩门工程建设,曹娥江大闸全面完工,争创浙东古运河河道整治、景观建设的优质、样板工程。
按照市政府浙东古运河申遗的要求,做好水利局相关的具体工作。配合交通局东浦立交桥建设,做好相关拆迁及运河园大门改造工作。
  (四)切实加强水利建设管理。规范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项目开工报告和施工图纸审查批准制度,加强水利施工企业和人员的资质监督管理。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加强招投标的监督和服务,加强招标后续管理,重点做好水利工程分包、转包监督工作,开展标化工地建设,组织文明施工。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督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安全。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和完善工程资料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三检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坚持廉洁高效,努力提升水利队伍整体素质
  2009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抓准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要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教育,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和谐的干部职工队伍。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把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做好各项水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以“攻坚克难,水利先行”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弘扬水利行业精神,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各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再创绍兴水利事业新局面。继续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基层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凝聚力活动,抓好工、青、妇和水利体协、学会建设,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举办好水利系统体育运动会。促进我市水利工作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二)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载体,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按照“提高执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抓好干部职工水利业务以及政治、法律、经济、信息等知识的学习,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水利干部队伍。结合自身实际,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研,打造亮点工程,促进水利工作跃上新台阶。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系统,加快网络更新,提高网络应用水平。
  进一步完善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以水利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以“廉水工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廉政机制,加强重点水利工程保廉机制建设。按照《绍兴市推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计划》要求,从教育、制度、监督等角度出发,制定落实2009年惩防体系工作要点。开展警示教育,廉政公开承诺。围绕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加强水利建设项目执法监察和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的稽核、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在工程建设中失职、渎职行为的责任追究,确保资金安全、透明、高效使用和管理。

 

编辑:(dc)
信息来源: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