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5年绍兴年鉴 > 经济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发布日期:2009-02-19 15:5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4年,全市工商系统以科学监管观为指导,以红盾效能建设活动为载体,以提高行政效能和执法水平为重点,立足工商职能,全力助动非公经济提升提速,着力营造良序运行的市场环境。市工商局被人事部、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发挥职能整合优势,助动经济实现新飞跃。全市工商系统有效整合工商助动经济发展的各项职能,突出扶优导向功能,全力扶持非公经济,力促全市经济发展。全年新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90家、注册资本11.08亿美元,累计外商投资企业2138家、注册资本52.41亿美元;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67708家、私营企业27977家,同比分别增长9.88%、21.87%;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793635人、注册资本392.66亿元,分别增长10.35%、22.23%。全市登记在册的商品交易市场361个,商品市场年成交额884.59亿元,增长10.79%。
加强行政执法整治,营造规范公平的新秩序。围绕建立竞争有序市场经济秩序的目标,全系统按照监管“社会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理念,创新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集中整治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消费维权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着力推进“信用绍兴”、“平安绍兴”建设。全年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227起,罚没款3797.9万元,其中查处大要案1128起,同比增长22.3%。(吴 建)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为契机,市工商局制定《行政许可程序若干问题规定》和《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实施意见》,清理行政许可规定,规范审批程序。推行“网上审批制”,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登记和核准市级企业名称实现县(市)局受理——市局核准——县(市)局收费发照的工作流程。坚持登记质量市局每季抽查、县(市)局每月检查制度,及时整改问题,在省工商局组织的两次登记质量检查中均获全省最高分。(吴 建)

【构建民营企业知识培训服务体系】  2004年,全市各级工商部门联合民营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以绍兴民营企业管理学院为基地,以市、县(市、区)两级互动的培训机构网络为依托,采取协会组织与企业自训等多种形式,培训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全年组织各类培训1231期(次),培训企业总裁135人,高层经理2444人,高级管理人员13695人,职业技术人员48307人。市工商局还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办外贸单证资格认证培训班、职业经理人研修班,并与复旦大学签订EMBA培训合作协议,全市共培训工商联络员12031人。(吴 建)

【企业数字证书发放工作获省表扬】   企业数字证书也称“电子执照”,是企业的“网上身份证”。企业数字证书持有单位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电子邮件、网站认证等方式传递“电子执照”,识别相互之间的经营身份,以此开展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9月10日,市工商局首次给市区150家企业颁发了数字证书。至年底,全市共发放数字证书2628份。同时,全市工商部门还积极引导企业利用数字证书发展电子商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省工商局的通报表扬。(吴 建)
   
【建立商标创牌体系】  2004年,全市工商系统建立了县、市、省、国家四位一体的商标创牌体系,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申请商标注册,组织申报市著名商标的企业进行相关法规等知识培训,帮助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全年全市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只、省著名商标29只、市著名商标98只。同时,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保护商标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全年推荐86家企业申报省知名商号,其中有26家被认定为省知名商号,数量居全省11市首位。(吴 建)

【8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根据《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等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全市工商企业的信用测评工作,经各县(市、区)工商局考核初审,市工商局抽查考核,并征求税务、环保、公安、质量技术监督、人民银行等16个部门的意见,认定浙江花为媒集团有限公司等84家单位为省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绍兴电力设备成套公司等55家单位为省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钱晓梅)

【全面实施企业信用评价制度】   全市工商系统根据打造“信用绍兴”的要求,认真抓好争创诚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动,基本建成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共收集录入企业法定代表人荣誉信息9425条、企业荣誉信息11664条、行政处罚信息7406条,个体工商户的信用信息录入工作也全面完成。同时,利用经济家口信用评价软件,对全市登记在册的43921家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出AAA级企业136家、AA级企业1319家、A级企业36993家、B级企业2483家、C级企业1533家、D级企业1457家,并按照六级评价标准给每家企业分别贴上绿、蓝、黄、黑四种颜色的“信用标签”。(吴 建)
   
【构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体系】   为建立有害物超标食品和违规经营者市场退出机制,让市民吃上放心食品,年内,市工商局及各县(市)工商局分别成立了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在重点农贸市场设立了检测点,构建起检测点、检测车、检测中心“三位一体”的检测体系,并规范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对检测点和检测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全系统有8人获食品检测职业资格证书。(吴 建)

【建立商品质量快速反应机制】  为增强商品质量监管的预见性和敏捷性,6月,市工商局建立了包括指挥保障系统、举报投诉预警系统、商品准入联络系统和信息收集反馈系统组成的商品质量快速反应机制。由各县(市、区)工商部门确定一名干部,负责收集上报食品案件通报、消费投诉举报信息和当地每周食品质量检测报告信息,建立问题商品“黑名单”制度。市工商局再通过指挥保障系统,指挥各个工商所开展专项整治,必要时向社会发布经营和消费警示,从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对突发性和倾向性问题,防止监管缺位和工作滞后,确保有序监管。(吴 建)

【成立绍兴黄酒打假协作网】  为保护绍兴黄酒的声誉,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年内,市工商局牵头召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商检、海关等9个部门,成立绍兴黄酒打假协作网,并出台《绍兴黄酒打假协作网实施办法》,开展异地打假工作。12月,国家工商总局在绍兴召开全国性专项打假会议。随后,首个黄酒打假协作网外地联络站在上海成立,一些省、市联络站相继成立,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吴 建)

【推出10类特殊商品重点监控新举措】  为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9月初,市工商局将工业食盐、工业酒精、双氧水、保险粉、甲醛、吊白块、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硫磺、焦亚硫酸钠等10类化工产品列为特殊商品,进行重点监控管理。其原因在于这些商品有可能用于违法加工食品,且危及人身健康安全和影响食品内在质量。工商部门规定,今后,特殊商品经营者必须建立经销台账,载明进货和销货的基本情况;分清商品大类,不得将特殊商品与可作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混放,在销售商品的票证上应标注“工业用途”和“食品用途”字样,严格禁止将上述10类商品用于食品加工。同时,对购买特殊商品者,工商部门还将查验其用途,若是用于工业生产的须提供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个人购买用于日常生活的须出示居民身份证,并记录备查。(吴 建)

【整合“12315”和消协职能】   年内,全市工商系统对“12315”举报投诉中心和消费者协会秘书处进行职能整合,把“12315”作为两者共同的受理电话,实行统一受理、分类登记、分级分流处理,畅通投诉渠道,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和制度,实现中心与消费者协会优势互补,提升消费投诉处理效率,提高消费维权的水平和能力。全年消费者协会共处理各类投诉305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52.87万元。(吴 建)

【成立经济违法举报中心】   9月20日,市工商局经济违法举报中心正式挂牌,这是市工商部门为维护市场秩序,面向社会专门设立的举报受理机构。凡涉及违法经营行为,有明确的被举报方,有具体事实和理由及必要的证据和材料,属于工商部门管辖范围的人和事,都可以举报。举报人可以通过上门举报、邮寄举报信函、拨打“12315”举报电话、发送短信到012315、登录www.sxgs.gov.cn提交举报信息等多种方式举报。工商部门将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有功人员,还将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高群众对经济案件举报的积极性。
(吴 建)

【建立“红盾为民短信语音信息发布系统”】   10月15日,由市工商局与联通绍兴分公司合作开发的“红盾为民短信语音信息发布系统”正式开通,全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只需在工商局登记电话或手机号码,即可获得该项服务。该系统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语音自动通知的方式,可向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提供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证照通知、个体管理费催交、商品准入等三大类信息,即企业、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登记、广告登记、抵押物登记、企业年检等领照(证)有关事项通知,对未交、欠交个体工商管理费的交费通知,向实施商品准入制网络单位及社会大众发布消费警示信息。系统的建立,架起了工商部门与服务、管理对象之间更为便捷的桥梁,被评为全市十大行风建设亮点。(吴 建)

【全国工商系统专项会议在绍兴召开】  12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在绍兴召开“部署保护知识产权、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专项会议。会议具体部署了侵犯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及市黄酒行业协会、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苹果(中国)有限公司及香港预发投资有限公司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北京、上海、河北、深圳等25个涉案的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工商局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绍兴黄酒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市工商局与来自北京、上海等25个省、市、自治区的工商局签订了《绍兴黄酒打假协作网征求意见函》。根据此函,各地工商局将设立绍兴黄酒打假联络站。(吴 建)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