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4年,全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五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突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主线,整体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调查研究,牵头组织开展《绍兴市机关效能建设的调查与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问题研究》、《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和实践》等重大课题的调研,全年组织系统共完成调研报告102篇,许多调研成果转化为文件、领导讲话、信息、新闻稿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宣传和录用稿件20篇。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开展公道正派教育和激励警示教育,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提供组织保证。(章福宝 余一苗)
【注重领导班子建设的整体规划】 一年来,全市组织工作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狠抓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设,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根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县(处)级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三树一创”教育活动,教育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订了《贯彻<2004~2008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培养选拔干部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训教育干部、加强监督管理等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章福宝 余一苗)
【突出领导班子“一把手”建设】 年内,市委组织部把“一把手”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提出喊响“向我看齐”口号,制订并实施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抓好县(市、区)的工作落实,积极抓好市级部门“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工作,并配合省委组织部开好市级党政“一把手”的年度总结报告会。组织开展“一把手”坚持民主集中制专题研讨交流。(章福宝 余一苗)
【组织换届“回头看”考核】 全年,先后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93名现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法院、检察院“两长”进行换届“回头看”考核。利用对试用期满领导干部考核的机会,对涉及到的32个市级部门领导班子换届后的思想作风建设、完成工作任务、内部运转协调配合、自身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了解。
(章福宝 余一苗)
【加强对班子的日常管理工作】 年内,在全面分析县(市、区)、部门领导班子运转状况并形成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领导班子的日常调整配备工作,先后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人事方案10批次,涉及市级部门和各县(市、区)67个(次),涉及干部216人(次),通过调整,各级各部门的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了改善。此外,完成了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文联、市工商联的换届工作。
(章福宝 余一苗)
【全年举办118期各类干部培训班】 认真履行市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的职责,坚持理论培训、知识培训、能力培训和学历培训一起抓,一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8期,培训各类干部1.4万余人次,其中有现职县(处)级以上干部250余人次、科(局)级干部2650余人次。
(章福宝 余一苗)
【多层次、多类别、多途径培养年轻干部】 年内,在民主推荐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了50名正县(处)级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和145名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形成了专业比较完备、数量比较充足的市管“一把手”后备干部人才库。调整充实后的后备干部名单,形成一支分近、中、长3个层次,由经济管理、外经外贸、党群工作等9个类别共443名后备干部组成的队伍,并充实调整了500名“源头工程”干部。全面分析后备干部的特点,为每位后备干部制定培养计划,细化培养措施,形成后备干部培养的动态管理机制,采取下派上挂、高等院校学习、举办专门培训班、出国(境)培训、岗位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多层次、多类别、多途径培养年轻干部,全年共派出锻炼干部9批次61名。(章福宝 余一苗)
【营造重视人才的工作环境】 年初,专门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委工作运行机制。2月9日,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绍兴市人才发展规划(2003~2007年)》、《关于引进和培养人才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修改完善《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建立人才工作联系制度,开展人才工作宣传周活动,先后评选、表彰、宣传了绍兴经济发展优秀人才、绍兴经济发展杰出人才、绍兴经济发展功臣和绍兴市优秀企业家等,使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不断增强。
(章福宝 余一苗)
【加大引才引智力度】 通过举办人才专场交流会、洽谈会和招聘会等多种途径,加大人才柔性引进与使用力度。年内,先后举办接轨上海2004中高级人才绍兴专场洽谈会、2004届高校毕业生绍兴市浙江大学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引进外地在职人才1236人,其中含高级职称52人。积极引进国外智力,目前共申报国外智力引进项目48项。加强人才中介组织与中高级人才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做好绍兴市人才资源协会有关筹备工作,在人才市场网开辟“绍兴市留学人才信息之窗”,入库留学生已达480多人,建立了全市硕士、博士人才库。对全市用人单位柔性引进使用人才的3类28种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和推广宣传。
(章福宝 余一苗)
【提供和创建人才创业平台】 全年,注重从三方面入手,为引进人才提供和创建创业平台。一是不断创建和完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人才提供创业舞台起到较好的效果。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已被列入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试点之一;二是以实施目标管理为途径,充分发挥拔尖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与第五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三是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分别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农业、卫生和工业国资公司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创业试点,充分发挥广大人才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中的作用。(章福宝 余一苗)
【向市直拔尖人才发放医疗绿卡】 7月19日,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局联合向市直单位的66名第五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发放了医疗绿卡。持卡人可以在市区各大医院享受免挂号、定制套餐体检、上门医疗服务、开设家庭病床、建立健康档案等一系列医疗保健方面的优质服务;市人民医院还专门设立了“绿卡”保健门诊。另有30名被授予“绍兴经济发展功臣”的外来投资者也同时享受此医疗绿卡。
(章福宝 余一苗)
【组织开展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 年初,总结推行绍兴县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做法,组织向全市农村派驻工作指导员2984名。要求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在村,专职驻村,争做强村富民的参谋员,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人,甘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这一做法既前移了乡镇党委在农村工作的关口,又强化了镇村两级组织的联创活动。(章福宝 余一苗)
【启动“结对联村奔小康”活动】 11月4日,对2002~2004年来全市300个后进村结对帮扶工作进行验收认定,表彰了一批先进帮扶单位,并启动“结对联村奔小康”活动,安排81个市级机关部门(单位)与全市81个行政村结成对子,开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结对联村帮扶活动,期限为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由市、县(市、区)机关部门对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环境整治村和信访集中村开展结对联系和帮扶,集中整治和化解一批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章福宝 余一苗)
【开展非公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 年内,为全面开展以凝聚党员、凝聚职工、凝聚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全市选择了91家不同规模和行业的企业进行试点,通过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省委组织部考验验收,浙江稽山企业集团等4家单位被命名为党建工作省级示范企业。(章福宝 余一苗)
【探索社区党建规范化建设】 全年,为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市委组织部先后推广绍兴县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制度的规范化;总结推广越城区“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和诸暨市“红星工程”建设的经验,把星级评比引入社区党建;启动“在职党员社区服务月”活动,会同市直机关党工委、越城区委发动市、区两级机关在职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以优化社区资源,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促使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章福宝 余一苗)
【广泛开展“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 年初,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部署在全市乡镇(街道)、行政村、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以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创建活动,活动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计划全市每年创建100个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以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章福宝 余一苗)
【以“五个先行”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年内,在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上,做到调查摸底先行、组织调整先行、关心帮扶先行、培训骨干先行、宣传引导先行,并培育总结了一批“五个先行”的典型。要求以保证质量为核心,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在结合全省“先锋工程”建设交叉检查前,对全市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自查,并总结肯定了诸暨市创建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发展党员考学又考绩等做法和经验。为贯彻全国、全省党员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还专门研究制订了《绍兴市2005~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章福宝 余一苗)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