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5年绍兴年鉴 > 群众团体

科协工作

发布日期:2009-02-19 16: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4年,市科协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夯实基础、完善功能为主导,着力提升工作效能,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抓实工作载体,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
至年底,全市科协系统共有市级学(协)会43个,会员13228人;县级学(协)会146个,会员21907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70个,会员12434人;有19个街道、94个乡镇建立了科协组织。   (徐炳有)

【首届国际纺织论坛取得成功】  为适应当代纺织科技迅速发展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更好地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与企业界人士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9月,市科协牵头承办了’2004首届中国(绍兴)国际纺织论坛暨国际纺织交易会。参加本次论坛暨交易会的有国家、省、市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科技工作者、行业协会、企业家、新闻记者以及高校学生等1500多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到会并宣布本次活动开幕。
同期还举办了以“开放、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绍兴学术节,共组织所属13个市级学会分专业开展了各项学术年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重点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发展”、“工业机械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和“现代白蚁防治技术”等13个分论坛,参会代表2700多人,收到论文120多篇。其间,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陈树津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副校长冯培恩教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徐炳有)

【建成科普画廊32只】   全年,市科协把市区各社区的科普画廊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与越城区科协联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社区新建科普画廊实施市、区两级科协配套扶持。新建28只社区标准科普画廊,2只高档次的大型科普画廊,画廊总长度达490多米。对已建成的科普画廊,根据不同时期,开展不同内容和主题的宣传,做到常换常新,充分发挥科普宣传阵地作用,使市民科学观念潜移默化。到年底,市区已建成标准科普画廊32只,使社区科普画廊的覆盖率从原来的5%左右上升到50%以上,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科普风景线”。(徐炳有)
    
【举办科普节、科普日活动】   5月14日至20日,市科协会同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等举办了2004年绍兴科普节暨科技活动周。活动围绕“健康生活与全面小康”主题,组织举办了广场科普宣传咨询、健康知识科普报告、健康食品技术培训、绿色环保系列宣传、小康住宅评比展览、科普文艺演出、科普知识竞赛、媒体科普宣传、健康知识读本进社区送万家等十项重点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全市共组织开展活动500多项,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近100种计20余万份(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6月29日全国科普日当天及其前后,围绕“绿色、环保、健康”主题,市科协联合市环保局和越城区委开展了以“生物万象”科普展、环保科普进社区、健康讲座、科普读本送万家等八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环保科普行动。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出席了绍兴市全国科普日环保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并宣布启动。市委副书记顾秋麟在《绍兴日报》上发表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两周年署名文章。由于本次活动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影响大、效果好,市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先进集体。(徐炳有)
【全年全市创建基层科普单位72个】   绍兴市、越城区两级科协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基层科普单位创建纳入乡镇、街道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全市各级科协都把基层科普单位创建作为全年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来抓,对已命名的市级科普乡镇、科普街道、科普村、科普社区,重点抓巩固完善提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科普设施档次和品位,完善科普软件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科普示范单位;对新创建的基层科普单位,在完善科普设施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努力提高创建的质量和成效。这些科普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基层科普单位的创建。2004年,全市创建了省级科普示范街道(乡镇)4个,市级科普街道(乡镇)4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村)10个,市级科普社区(村)54个;命名第二批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3个。(徐炳有)

【以抓好农函大科技培训服务“三农”】   全市各级科协通过农函大这块阵地,围绕省委、省政府“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农村党员干部、种养殖农户为主要对象,以先进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为培训重点,积极招生办班。全年培训一年制学员2.13万名、短期班学员20.2万人次,其中农村党员干部8234名,妇女骨干5978名。为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徐炳有)

【791位农民获农业技术职称】   年初,市科协、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绍兴市2004年农业(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意见》。各县(市、区)科协主动与当地人事部门联系,在广大农民中讲政策、做宣传,积极开展国家人事系列的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全市有800多名农民申报了农艺师等各类农业技术职称。通过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有71人获中级任职资格,720人获初级任职资格。农职称评定工作的开展,为农村选拔和培育了一批农民“土专家”。
(徐炳有)

【新建3个市级开发区科协组织】   年内,市科协通过与袍江工业区、绍兴经济开发区和镜湖新区的沟通、协商,3个开发区先后成立了科协组织。各开发区科协成立后,都抓紧组建了所属乡镇、街道的基层科协组织,目前3个开发区内的4个乡镇和1个街道都已经成立了科协组织。袍江工业区科协还指导落户区内的民生药业集团绍兴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了区内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袍江工业区马山镇宁六村和绍兴经济开发区稽山街道森海社区在开发区科协的指导下,积极地参加了科普社区(村)的创建活动。(徐炳有)

【市科技馆全年举办6场大型科普展】  市科技馆新建成“数字立体影院”,生动活泼、视觉新奇的三维立体电影吸引了2万余名观众。全年,先后举办了“探索生命的螺旋——DNA双螺旋结构科普展”、“梦系太空图片展”和“史前动物科普展”等6场大型科普展览,吸引参观的学生、市民达16万人次。为了丰富偏远学校师生的课余生活,解决郊区学校组织师生进城参观难和从方便社区老人的角度出发,市科技馆还开通科普直通车,送展到郊区学校、街道社区及有关县(市)学校展出,共计100余次。(徐炳有)

【市科技馆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优秀组织奖】
   全年,在由市科技馆组织选送的学生作品和组织学生参加的全省、全国比赛中,有多人次获全省、全国大奖。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绍兴市学生获一等奖10个,占全省一等奖人数的24%;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共有50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全省获奖人数的47.2%;全市有5所学校被评为优秀参赛学校,占全省获奖学校的55.6%。鉴于市科技馆在科普展教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8月,被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徐炳有)

【市科技馆全年举办科普讲座8场】 市科技馆内设的科普报告厅以“面向市民、普及科学、倡导健康、享受生活”为主题的“市民素质工程”系列讲座继续开讲,全年先后举办涉及疾病预防、营养保健、智力开发等内容的科普讲座8场,受众达2000多人次。(徐炳有)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