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5年绍兴年鉴 > 群众团体

残联工作

发布日期:2009-02-19 16:31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4年,全市3100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其中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450例,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97人;肢体残疾康复训练111人,聋儿语训60名,30名脑瘫儿童和90名智力残疾儿童通过康复训练增强了认识和自理能力;向麻风畸残人员发放辅助用具224件,实施矫治手术18例,康复训练68名;供应助听器46台,装配假肢62条,装配矫形器97件,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累计达1800件。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覆盖人口首次突破360万。市残联康复中心与市电信局合作开通了全市第一条残疾人康复咨询热线:9616833000。实施“助盲复明工程”,为90名特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徐先土)

【全国聋协会议暨中国手语研讨会在绍兴举行】  4月20日至21日,中国聋协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暨中国手语研讨会在绍兴国际大酒店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团副主席丁佑、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吕世明、中国残联组联部副主任田斌、浙江省残联理事长陈晓非、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幼卿、绍兴市副市长谢卫星等领导和部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以周到的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展示了全新的聋人工作理念,展示了绍兴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提高了绍兴残疾人工作的知名度,为加快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徐先土)

【举办首期中国手语研修班】  7月29日至8月3日,绍兴市心连心手语教学传播中心和绍兴市手语研究会在上虞市联合主办了首期中国手语翻译(教学)研修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位手语(特教)专家、学者参加。中国残联主席团副主席丁佑、中国聋协主席唐英、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副主任林清和、省残联副理事长陈玉国、绍兴市政协副主席陈伯怀、上虞市委书记任其良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专家、学者对手语翻译、教学等领域的诸多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聋人工作生活中涉及的部分学术性较强的专用词汇进行了专题研究。此次研修班得到了海内外手语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对中国手语和特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徐先土)

【建立“三残儿童”临床报告制度】   5月18日,市残联与市卫生局联合启动了“三残儿童”临床报告制度,规定:凡今后,市区各级医疗机构在临床中发现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脑瘫儿童时,须填写“三残儿童”临床报告卡,每月底集中报市残联,由市残联康复训练中心负责做好康复训练的组织实施和转介工作。该制度能保证“三残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康复,减轻残疾程度。     (徐先土)

【投资500多万元实施“安居工程”】    按照省残联的统一部署,为改善贫困残疾人的住房状况,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启动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全市1500户依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维持生活的特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房进行改造。通过新建、大修、修缮、购房等形式,使特困残疾人的住房质量基本达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地面、砖墙涂料粉白的标准,并配备水、电、灶等基本生活设施。2004年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新建、修缮369户,其中绍兴县87户,诸暨市103户,上虞市69户,嵊州市62户,新昌县35户,越城区4户,市直9户。(徐先土)

【投入残疾人就业扶贫资金400多万元】  全年,全市安排残疾人就业培训2418人次。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与推进,通过按比例就业安置残疾人4850人,比2003年增加近900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更加规范。残疾人集中就业和自谋职业也得到了稳步推进,共集中安置残疾人15367名,通过自谋职业就业的残疾人9853名。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全市共有8163户、10383名贫困残疾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对特困残疾人实施专项经济补助,全年共发放救助金394万元。加强了对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的助学力度,对考上重点大学的残疾学生,每人资助1.2万元;考上其他本科院校的,每人资助1万元;考上大专院校的,每人资助5000元,全年共发放各类助学金23万元。(徐先土)

【首创全国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沟通工程】  为方便聋人信息交流,市残联与中国电信绍兴分公司合作,在市区实施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沟通工程,打造全国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示范城市。沟通工程在市残联建有聋人信息接受服务中心,市区公共服务场所及社区建立了29个终端网络服务点(可视电话),聋人如有需求只要在终端服务点用手语发出信息,即可通过信息接受服务中心向有关单位、部门寻求帮助。与此同时,绍兴市区的公交车全部启用电子字幕,在城市广场、车站等主要公共场所设置了滚动电子显示屏。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吕世明在现场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称绍兴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工程是全国首创,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徐先土)

【获省残疾人文体比赛活动奖项10余个】  1月,绍兴市选送参加全省盲、聋、弱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的6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诸暨特教学校的舞蹈《我爱洗澡》获弱智综合类一等奖,市聋校、市育才小学选送的节目《书乡情韵》和《我的另一个妈妈》分获舞蹈、弱智综合类二等奖,其余三个作品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4月上旬,在湖州举行的浙江省残疾人青少年羽毛球、乒乓球锦标赛上,绍兴市选手取得了2金1铜,团体成绩第四名、第五名。5月16日,在绍剧艺术中心举行“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大型文艺演出,市残联康复中心、市聋校、市育才小学的残疾儿童和市小博士实验幼儿园、越城区望花小学等学校的健全儿童一起为400多名观众表演了精彩的节目。12月,在全省第一届聋人运动会上,绍兴市代表团取得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徐先土)

【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一期工程建成】  绍兴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一期工程16153平方米全部建成,将于2005年年初投入使用。康复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行后将集残疾人康复训练、职业培训、用品用具供应、特色门诊、文体活动、手语服务、托养康复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设施,其规模、功能达到全省乃至全国地市级一流水平。作为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设施,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全面体现“以残为本,残健融合”的人文理念,充分考虑残疾人活动的功能需求,实行全面无障碍化。(徐先土)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