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5年绍兴年鉴 > 新闻出版

报 刊

发布日期:2009-05-25 16:4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4年,全市新闻宣传系统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弘扬绍兴优秀历史文化、提升市民素质、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至年底,全市共有公开发行报刊10种,其中《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天天商报》日总发行量为26万份,同比日增发5000份;内部资料21种,与2003年相同;企业报 52种,比2003年增加10种。绍兴日报社副社长张克勤被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报业协会评为2002~2003年度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杨凤云)

【1件报刊类作品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小巷获联合国大奖》   作者袁 云、编辑黄松保  载《绍兴日报》 获铜奖(李敬佑)

【17件报刊类作品获2003年度浙江新闻奖】
一等奖
通讯:《近千村官下岗为农民减负》  作者李菲  编辑祝诚、寿伟国  载《绍兴晚报》
言论:《一手抓防治非典 一手抓经济建设》  作者黄松保、朱振华  编辑许伯贤  载《绍兴日报》
新闻摄影:《小巷获联合国大奖》  作者袁云  载《绍兴日报》
二等奖
消息:《市招商局大胆聘老外》  作者裘浙锋  编辑陈岩、陈平  载《绍兴日报》
新闻摄影:《奋力伏“火魔”》  作者袁云  编辑丁兴根  载《绍兴日报》
三等奖
消息:《养鸭佬网上悬赏315万元求解养鸭难题》  作者余万芳  编辑杨能、沈奎东  载《天天商报》
消息:《一次“违约”引来千万订单》  作者迟珊珊  编辑祝志高  载《绍兴县报》
副刊:《站在蔡元培墓地》  作者郑休白  编辑郑休白、陈平、赵宇  《绍兴日报》
新闻摄影:《绍兴首批“美船娘”划起乌蓬船》  作者袁云  编辑丁兴根  载《绍兴日报》
新闻摄影:《谢晋八十不谢幕》  作者石皎月  编辑陈钢  载《绍兴日报》
新闻漫画:《〈孔乙已〉后传考字》  作者王巨贤  编辑王巨贤  载《绍兴日报》
新闻漫画:《座右铭》  作者高晓建  编辑王巨贤  载《绍兴日报》
新闻漫画:《祖孙三代》  作者杨健  编辑王巨贤  载《绍兴日报》
版面:《绍兴日报》8月24日1版  作者陈岩、丁兴根
版面:《绍兴晚报 》11月23日1版  作者祝诚、陈钢
新闻网络:《绍兴晚报小记者网上专栏》  作者杨昕  编辑杨昕  绍兴日报电子版
论文:《试析报纸版面"过度包装"倾向及对策》  作者王友仁  编辑陆建亮  绍兴日报社(杨凤云)

【5件报刊类作品获2003年度行业奖】
中国晚报新闻奖
消息:《明天的船老大在哪里》  作者周能兵、祝诚、陈钢  载《绍兴晚报》  获特等奖
消息:《“哇”一声,等待火化的“死婴”哭了》  作者周能兵、祝诚、朱建宇  载《绍兴晚报》  获一等奖
第十八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
消息:《我市127万农民“改行”》  作者贾浩波、陈平载《绍兴日报》  获一等奖
消息:《为公厕,七百村民进行“公决”》  作者魏斌、祝诚、陈焰  载《绍兴晚报》  获一等奖
消息:《慈溪向绍兴汤浦水库买水》  作者何瑛儿、杨能、沈奎东  载《天天商报》  获一等奖(李敬佑)

【24件报刊类作品获2003年绍兴市新闻奖】
一等奖
言论:《一手抓非典防治  一手抓经济建设》  作者黄松保、朱振华  绍兴日报社
消息:《市招商局大胆聘老外  印度青年成为“招商官”》  作者裘浙锋  绍兴日报社
通讯:《为公厕,七百村民举行“公决”》  作者魏斌  绍兴日报社
消息:《养鸭佬网上悬赏315万元求解养鸭难题》  作者余万芳  绍兴日报社
二等奖
消息:《有毒咸鲞连续报道》  作者冯华华、张小东、裘浙锋  绍兴日报社
消息:《市国税放弃“自由裁量权”》  作者裘浙锋  绍兴日报社
评论:《从毒鲞事件引出教训来》  作者章岳龙  绍兴日报社
通讯:《近千村官下岗为农民减负》  作者李菲  绍兴日报社
消息:《慈溪向汤浦水库买水》  作者何瑛儿  绍兴日报社
消息:《小包头甘做民工代言人》  作者杨杰  绍兴日报社
消息:《一次“违约”带来千万订单》  作者迟珊珊  绍兴县报社
评论:《激情时刻》  作者周光荣  诸暨日报社
三等奖
通讯:《“老记”三次迷路  “老表”识途引路》  作者朱振华、李锋  绍兴日报社
消息:《警察在楼下静候三个小时》  作者杨燕萍  绍兴日报社 
消息:《“哇”一声,等待火化的“死婴”哭了》  作者周能兵  绍兴日报社
通讯:《两只云豹悄悄摸进工地》  作者潘丽萍  绍兴日报社
消息:《保姆述说家乡美,引来美元一百万》  作者李志清  绍兴日报社
通讯:《一场亲情超载生命的捐肾之争》  作者许程丽、包秀玉、杨丽玉  绍兴日报社
评论:《唱一方水土,开一片天地》  作者张继列  绍兴广播电视报
通讯:《青春越剧何时与绍兴亲密接触》  作者尉莹莹  绍兴广播电视报
消息:《“绿洲”长出世界顶尖油菜》  作者蔡国昌  绍兴县报社
消息:《农村也请钟点工  城里人下乡当保姆》  作者张学敏  诸暨日报社
通讯:《谁来给花木田“休养生息”》  作者马彩君、  章炳军  嵊州日报社
消息:《西小路社区“社情民意半月谈”顺民心》  作者越城区委宣传部  绍兴日报社(杨凤云)

【6篇报刊类论文获2003年绍兴市新闻论文奖】
一等奖
《试析报纸版面过度包装倾向及其对策》  作者王友仁  绍兴日报社
二等奖
《写活现场新闻的几个要素》  作者朱振华  绍兴日报社
《品牌概念在办报中的运用》  作者蒋凡  绍兴日报社
《县市报报业持续创新的哲学和经济学思考》  作者严国庆  绍兴县报社
三等奖
《视点加强策划开掘深度报道》  作者周智敏、寿伟国  绍兴日报社
《要改变社会新闻片面性、低俗化趋势》  作者宣扬  绍兴日报社        (杨凤云)

【“十佳”新闻工作集体和新闻工作者】  12月,经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推荐,“十佳”新闻工作集体、“十佳”新闻工作者评委会评议和社会公示,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表彰了10个市“十佳”新闻工作集体和10名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市“十佳”新闻工作集体
绍兴日报编辑部
绍兴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
绍兴电视台《今日传真》栏目组
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运维部
绍兴县报新闻部
诸暨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
上虞市广播电视台
嵊州电视台
新昌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越城区新闻中心
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王绍雁  绍兴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主任
王德春  新昌广播电视台编辑部主任
王慧恒  绍兴广播电视报社编辑部主任
朱振华  绍兴日报社编委、总编助理、首席记者
朱爱武  绍兴电视台外宣中心主任
李文奎  绍兴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电视新闻中心主任
陈   平  绍兴日报社编委、《天天商报》执行总编
陈胜龙  上虞日报社记者部主任
宣浩军  诸暨日报社专刊部主任
魏开源  嵊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 (杨凤云)

【绍兴日报社广告部获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  2月24日,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02~2003年度‘争创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共有273家“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受到表彰,绍兴日报社广告部位列其中,这也是绍兴市广告行业获得的最高荣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杨培青等出席会议,并为获奖单位颁发了证书。这项活动是中国广告协会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采用各广告经营单位自查申报、各地广告协会初审、全国6大片区广告协会互查的方式产生最终名单。活动在社会上和行业内有很大影响,对广告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李敬佑)

【百名记者下基层活动】  3月4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发起,绍兴日报、绍兴电视台等市直新闻媒体记者组成,旨在深入贯彻市五届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两会精神、深化“谋求跨越式发展”、推进“两个率先”重大主题宣传的“百名记者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记者们将分三批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和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村及企业采访报道。首批三支记者小分队于4日下午从市广电中心出发,分赴基层采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志桂参加了出征仪式,并向记者小分队授旗。(李敬佑)

【承办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2003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在绍兴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评委以无记名投票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参赛的1028件作品分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经济、国际、人物、体育、科技、法制军事、文化教育、自然环保、日常生活等12大类进行认真评选,最终评出金奖12个、银奖48个、铜奖106个。绍兴日报社获得一金一银五铜,其中由《绍兴日报》记者袁云拍摄、黄松保编辑的《小巷获联合国大奖》获自然环保类金奖,并被推荐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参加了此次活动。(李敬佑)

【首次推出“总编茶座”活动】   5月22日下午,绍兴日报社首次推出的“总编茶座”举行了第一次活动。《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天天商报》的分管总编与来自越城区、诸暨市等地的自愿报名参加“总编茶座”的读者代表20余人,共同探讨了办报良策,与会读者代表对“三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李敬佑)

【承办中国晚报新闻奖评选】  5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绍兴日报社承办的“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议暨中国晚报新闻奖评选”第一次在绍兴举行,也是《绍兴晚报》自创办以来承办的最高规格的晚报界学术会议。《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今晚报》等全国150多家晚报报送了700多件参评作品,共评出特等奖10个。《绍兴晚报》记者周能兵、祝诚、陈刚的作品《明天的船老大在哪里》获特等奖。会议还就新时期中国晚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进行了探讨,中国晚协执行会长、《羊城晚报》总编辑潘伟文出席会议。(李敬佑)

【首次派记者采访奥运会】   8月9日,《绍兴日报》首席记者袁云采访第28届奥运会出征仪式在绍兴日报社举行,这是绍兴新闻界首次派记者采访奥运会。第28届奥运会于8月13日至29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绍兴籍运动员孟关良、徐东香、汪海波代表中国参加比赛。中国联通绍兴分公司、泰康人寿绍兴分公司资助此次采访活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志桂等出席采访出征仪式。8月28日绍兴籍选手孟关良与队友杨文军合作荣获雅典奥运会男子500米双人划艇冠军。(李敬佑)

【《小巷获联合国大奖》获中国新闻奖】  9月28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评选结果揭晓,共有248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1件,二等奖81件,三等奖136件。由《绍兴日报》记者袁云拍摄、黄松保编辑的新闻摄影作品《小巷获联合国大奖》获铜奖,实现了绍兴日报社中国新闻奖零的突破。(李敬佑)

【《绍兴晚报》创刊10周年】  9月28日,《绍兴晚报》推出100个版面的特刊纪念正式创刊10周年。10年来,《绍兴晚报》作为地市级党报《绍兴日报》的子报,始终坚持“报道时事要闻、反映社会生活、弘扬名城文化、服务千家万户”的宗旨,按照“面向市场的都市类报纸,‘绍兴晚报,我家的报’”的市场定位来确定版面和报道内容,做足“亲民”文章,报纸的发行量逐年提高,2004年的日发行量达13万份,比2003年增加2000份,是绍兴读者订阅量最大的报纸。(李敬佑)

【绍兴日报社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  10月28日,绍兴日报社举行报社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钟沛璋、王国庆、连福寅、高海浩、王汐、傅上伦、沈云姑、谭志桂、丁顺生、阮顺泉等各级领导和各界来宾300余人出席庆祝会。人民日报社等国内诸多报社发来贺信贺电。从1984年2月21日《绍兴日报》试刊号出版发行,至1994年《绍兴日报》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大报,同年又创办《绍兴晚报》,到1998年绍兴日报社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2000年又创办了《天天商报》,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绍兴报业市场格局。2004年,“三报”日发行量合计达26万份,全年经营收入1亿多元,报社产业已延伸至房地产、印务、信息传播等行业。
报社还开展了学术演讲、表彰社内20个明星团队和明星员工、评出20名忠实读者、出版《名城名报》画册和社庆纪念特刊、在市博物馆举行社庆书画展览、邀请上海市歌舞团大型服饰舞蹈《金舞银饰》在绍兴大剧院演出、为全市读者免费放映100场露天电影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李敬佑)

【《天天商报》改版】  11月1日,《天天商报》改版,在保持原有新闻宣传块板的同时,重点推出了消费服务类板块,周末专刊将为读者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这次改版根据“主攻早报市场、具有财经特色、突出服务消费”的定位,旨在“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在经济方面更注重服务性,并以此作为自身的特色,使报纸在内容、形式和信息容量上有了明显变化,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参照系。(李敬佑)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