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发布日期:2009-05-25 16:42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至2004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52家,其中医院3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家、卫生监督机构7家、采供血机构4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及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7家、村卫生室2013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698家。
全市医疗机构年末实际开放床位11972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75张,其中医院8407张、卫生院2722张、妇幼保健院602张、其他卫生机构241张。全市有卫技人员(不包括村卫生室人员)15953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846人,平均每千人口1.81人;注册护士4643人,平均每千人口1.07人。(娄国海)
【推进公共卫生“五大体系”建设】 全年全市卫生系统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信息网络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市及各县(市、区)均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和由传染病、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创伤事故、重大和不明原因疾病等防治专家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并组织专题培训和演练。
抓好市急救指挥中心的筹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新增22人,总数达641人。装备了现场快速检测车和仪器设备,以提高监测与快速反应能力。市直以及越城区乡镇(街道)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按所辖人口的2~3人/万比例,共落实175人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诸暨市在各镇乡(街道)卫生院(医院)内设置了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当地公共卫生工作。建立村级公共卫生信息员队伍,嵊州市聘请了1153名村级公共卫生联系员。
1月1日,全市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全面启动,全市33家县以上医院、108家中心卫生院开展了网络直报工作。实施网络直报工作以来,全市的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明显改进。(应鑫德)
【全年完成卫生建设工程10余项】 全年,全市卫生系统各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市妇保院二期工程、绍兴二院东扩一期工程、绍兴县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建设工程、上虞市第二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工程、新昌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等已经竣工;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即将竣工;作为市政府“608”重点工程的市人民医院主院迁建工程基本完成地下室建造,市第七医院迁建工程已通过中间结构验收;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绍兴第二医院东扩二期工程、上虞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等正在抓紧建设。投资2亿元的民营袍江医院、诸暨市妇保院扩建工程、上虞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嵊州市人民医院急诊住院楼、新昌县中医院迁建工程、新昌县公共卫生中心(包括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学校)等即将开工建设。(应鑫德)
【强化卫生行风建设】 1月1日开始,全市医疗单位完善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全年药品公开招标采购金额占购药总金额的90%;实行药品顺加作价、差别差率的办法让利群众,让利幅度达30%左右,让利金额1.51亿元。先后开展医院向社会公开八项承诺内容、签订廉洁行医承诺书等活动,坚决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开展“优质医疗、优良服务、规范收费、依法行医”为主要内容的满意工程活动及“千名病人看医风”和“医疗质量规范年”活动,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实行人情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简化医疗流程,减少环节,增加便民措施和设施;开展“企业满意年”活动,与企业建立行风联系制度,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放医疗服务绿卡和联系卡;开展“病人满意十家医院”、“病人满意百名医务人员”评选活动,弘扬正气,塑造卫生行业形象;常年开展“情系群众献爱心,助医下乡送温暖活动”。9至10月,组织开展“三进三送”(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送医疗服务、送健康知识、送爱心温暖)卫生服务月活动,全市组织了761支医疗队,进企业171家、社区105个、村507个,访户20231家,义诊63842人次。免费赠送《养生之道》、《市民健康知识读本》近4万册。经市、县两级纠风办和卫生行政部门对15家县级以上医院的出院、门诊病人行风建设问卷调查,病人对医院综合满意率为98.70%,列全省11个地市第三名。(陈张水)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