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新昌县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8万公顷,辖9个镇、7个乡,416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4万。200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7.86亿元,同比增长14.8%;财政总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8亿元,增长22%(按原口径财政总收入为10.29亿元,增长1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4.45亿元,增长2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44亿元,增长12%;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县第82位。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8.29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65.17亿元,增长26.2%,实现销售160.69亿元,增长28.2%,实现利税15.57亿元,增长4.9%。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3家,其中超10亿元4家,超30亿元1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14家。全年实施技改项目840个,完成工业性投资32.79亿元,增长11.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2家,省级增加到19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企业产值的66%。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81项,新产品产值率38.2%。列入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兴贸项目各1个,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9个。万丰奥特的“铝合金车轮”荣获中国名牌称号,中财管道的“塑料管材”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另有12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称号。新和成和京新药业先后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三花股份即将上市,万丰股份、丰岛股份等企业上市工作进展顺利。
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新增良种茶基地667公顷,新增市级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7只,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再掀高潮,新增投资项目12个,投资总额3.38亿元。农业创汇企业总数达到18家,出口交货总值4.96亿元,增长39.8%。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在外新建基地10600公顷,累计达到42667公顷。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新增农产品直销窗口38个,进入超市184家。大佛龙井获得“浙江十大名茶”称号,小京生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第三产业持续繁荣。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98亿元,增长16.8%。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76.09万人次,增长21%,旅游收入12.2亿元,增长20.8%。成功举办第六届新昌旅游节,“同一首歌”走进新昌,提升了新昌知名度。推出影视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大佛寺景区在“上海市民最喜爱的浙江旅游景区”评选活动中荣获银奖,市场开拓实现了从长三角地区向大华东地区的延伸。景点布局进一步完善,木化石恐龙园、重阳宫影视基地等一批新景点如期建成,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成功。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蟠龙湖度假区启动建设,白云山庄通过四星级宾馆评审,全县星级宾馆达到17家,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商贸服务业发展迈开大步,制定实施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及相应政策,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落实免缴农业税制度,减轻农民税负524万元。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制度得以完善,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经营性服务、发展民营性机构”原则,农技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开展试点。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新昌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运行。全县新批外资企业24家,增资企业7家,总投资3.28亿美元,同比增长73.3%,合同外资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8%,实到外资4347万美元,同比增长21.9%。世界500强企业开始落户新昌。全年外贸出口交货值52.4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自营出口4.46亿美元,同比增长61.1%;新增获权企业52家,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2家,新和成、新昌制药、万丰奥特进入全市外贸出口十强企业。外经合作保持增势,劳务营业额605万美元,同比增长10%;创办境外投资企业4家,累计达到14家。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突破资金瓶颈,投资5.89亿元,完成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南明路二期、环城南路、桃源路、十九峰路等城市道路工程相继建成使用,体育场环形看台等公用设施顺利建成,城市电网改造完成总工程量的93%,500千伏桐暨线新昌段完成本体工程,35千伏羽林输变电工程、35千伏梅渚输变电工程、新昌江分段蓄水工程等竣工使用,国税大楼、检察大楼等建筑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甬金高速新昌段、104国道南复线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70%、80%,蛟澄线新昌段、双彩互通接线工程旧宅岙至下丹溪段竣工通车。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筑业实现建安产值27.3亿元,增长26.4%,房地产业完成投资5.55亿元,增长31.2%。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整顿,高新园区和轴承特色园区通过省政府验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办学取得突破,南瑞实验学校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网点调整成效显著,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筹集各方资金215万元,资助一批贫困学生上学。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创新教育。教育质量持续提高,高考上重点线和本科线率保持全市首位,荣获浙江省“教育强县”称号。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促进人才集聚,全年共引进博士9名,大专及以上人才700余名。科技进步优势明显。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称号,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省各县(市)第12位。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市场管理更趋规范。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竣工验收,中医院迁建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深入开展。
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5933元,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5元,同比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亿元,增长14.9%。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360个,下岗职工再就业23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全年培训农民21197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366人。全县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净增323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75.4%,全面推行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入院率达92.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开始实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基本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紧急救援、社会救助和特困户救济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丁仲阳)
【建成国内首个人工林有机苦丁茶基地】 5月14日,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审定,新昌县埠峰有机苦丁茶场获得“有机茶原料生产”和“有机茶加工”两项认证及有机茶“标志准用证”,这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人工林有机苦丁茶基地。
(许 琦)
【2004年高考再创佳绩】 新昌县考生文理科上重点线率高居绍兴各县(市)榜首,分列全省第5位和第18位,另外上重点线、本科线率已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许 琦)
【证券市场“新昌板块”呼之欲出】 6月25日,新和成公司成为全国中小企业板第一股正式挂牌上市;7月15日,京新药业也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同时,三花股份、万丰股份、丰岛股份等企业积极准备上市,标志着证券市场的“新昌板块”正式崛起。(许 琦)
【4家民企跻身全国500强】 9月4日,全国工商联公布2003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500强,三花控股集团、万丰控股集团、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医药股份公司新昌制药厂分列第118、第163、第286、第332位,显示了新昌民营企业强劲的发展实力。(许 琦)
【全县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82位】 9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年度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名单,新昌位列第82位。自2001年首获全国百强县(市)称号以来,新昌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位次逐年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许 琦)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落户新昌】 3月19日,新昌县正式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成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地处中国东南大陆边缘中生代活动带白垩纪盘地,面积68.76平方公里,园区内丹霞地貌、“白崖天烛”地貌,神奇的硅化木与山间溪谷,构成了“千岩竟绣,万壑争流”的山水画卷,尤其是出露的白垩纪古森林,在近6平方公里内有硅化木300多棵,最大直径3.5米,树干最长16米,被专家称为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沧海巨变片段”的天然档案。(许 琦)
【全力打造五大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成全国重要的医药制造基地。建成世界维生素生产基地,确保维生素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建成全国重要的纺机成套设备制造基地。着力提升织造机械和印染机械产品的科技水平,力求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韩国、台湾地区同类纺织机械水平。建成国际中小轴承重要制造基地。着力发展轴承装备制造业,研制开发轴承前道、中道和后道生产自动化设备,产品技术含量、盈利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全国制冷设备核心零部件重要配套基地。以三花集团为龙头,发展一批制冷配件生产企业,国内市场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生产企业达到50家以上,汽车零部件品种达到100种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铝轮生产基地。(许 琦)
【荣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 10月28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名单。新昌县名列其中,成为绍兴市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许 琦)
【轴承工业已成为新昌支柱产业】 经过30多年的创业、发展、提高,目前该县的轴承及配套加工企业已达到1200多家,轴承工业在职职工达到4万多人,占总人口的10%,轴承工业已使新昌成为全国有名的“轴承之乡”。(许 琦)
【61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引领5万农户奔小康】 自1996年以来,新昌县在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建立起了61个专业合作社,现共有社员6463人,股金915万元,连接农户5万户,已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这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许 琦)
【开通“农技110”咨询网上热线服务】 该项服务只需上网点击新昌数字农业网上开设的“星期三”专家坐诊专栏即可,新昌县农技部门组织了近20位各类农科专家采取一般问题即问即答的形式,开展“农技110”咨询网上热线服务,为农民解决网上提问和交流提供中介。(许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