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8年绍兴年鉴 > 农林渔牧业

林 业

发布日期:2010-01-13 14:4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7年,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建设、生态经济、生态文明”之路,着力推进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建设重点生态公益林13.33万公顷,新造绿色林带251千米,新建县级以上绿色生态村100个,其中省级21个,新增森林食品基地16个,面积0.22万公顷,新发展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4家,命名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6个,创建市级以上兴林富民示范村36个,省级兴林富民镇7个。全年林业产值将达到131.96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2.80%以上。全市人工造林0.15万公顷,完成省下达计划的171.10%。全市审核审批占用林地115宗,面积464.06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3113.8万元,临时征占用林地1宗,面积2.78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5.52万元。

绍兴市成功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城市”、市人民政府荣获“浙江省延长山林承包期工作先进单位”;市林业局荣获省第七届“科技兴林奖”组织奖,在全省林业工作综合考核结果被评为优秀单位;嵊州市林业局被评为省级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先进单位、诸暨市林业局被评为省级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新昌县林业局被评为省级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王可)

【森林火灾发生18起】  全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8起,其中一般火灾9起,火警9起,受害面积46.28公顷,损失林木蓄积670立方米,幼树19.31万株。火灾发生率3.92/10万公顷,受害率0.09‰。与去年同期相比,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均呈大幅下降,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汤浦水库管理局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王可)

 

【森林防火设施日益加强】  全年全市共建立了8个县(市)级防火物资储备库,配备风力灭火器495台、割灌机13台、油锯120把、高压水泵11台;启动生物防火林带营造工程,市林业局会同汤浦水库管理局投资60万元营造了10千米生物防火林带,诸暨市在杭金衢高速两边营造了20千米防火林带,嵊州市在南山湖森林公园营造了10千米防火林带;实施林火微波监测工程建设,绍兴县、诸暨市完成一期工程,嵊州市投入50万元完成一期试点工程。(王可)

查处破坏森林(动物)资源案件456  年内,全市开展“侦破森林火灾案件大会战行动”、“绿剑一号行动”、“绿盾二号行动”等专项行动,共查处破坏各类森林(动物)资源案件456起,其中:刑事案件12起,抓获作案成员19人;林业行政案件408起,处罚432人次,罚款224.65万元,依法收缴木材769.38立方米、野生动物6628只(条);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36起,罚款103.50万元。(王可)

35.06万公顷山林换(发)林权证 全年全市有35.06万公顷山林换(发)林权证,占应换(发)面积的99.81%,其中,责任山6.87万公顷,占应换(发)面积的99.76%,自留山13.85万公顷,占应换(发)面积的99.22%,统管山13.33万公顷,占应换(发)面积的98.27%。共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43.72万本,涉及101个乡(镇、街道)2487个村(居委会)69万户农户,签订山林承(延)包合同11.80万份,稳定和完善了林业生产责任制,依法明晰了产权,维护了林农合法长久的权益(王可)

发放采伐证2350  全年全市共发放采伐证2350份,发证蓄积49372.10立方米。其中,主伐780份,面积767.72公顷,蓄积13989.80立方米;抚育伐868份,面积2511.58公顷,蓄积23287.10立方米;更新采伐60份,面积162.42公顷,蓄积4986.10立方米;低产(效)林改造24份,面积48.33公顷,蓄积1907.60立方米;其他226份,面积1770.39公顷,蓄积5201.50立方米

(王可)

【全面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  全年全市各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5939.60公顷,林业有害生物寄主树种面积42.62万公顷,发生率为1.39%,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为1249.67公顷,成灾率2.93,低于省下达指标3.90‰;通过采取生物、物理、化学、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全市防治面积达5530.60公顷,防治率达93.11%,其中无公害防治率达94.90%,高于省下达指标76%;全市种苗花卉应施检疫面积7732.13公顷,实施产地检疫7637.93公顷,种苗花卉产地检疫率98.80%,高于省下达指标92%;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应施监测面积499693.33公顷,实施监测面积507873.47公顷,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准确率为93.85%,超过省下达指标81%。“四率”指标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王可) 

【种苗花卉产业销售额同比增加21.98%  全年全市实际育苗面积18509.97公顷,同比减少1886.63公顷;总产苗量25264.12万株,同比减少1187.28万株;可供造林用苗的有23615.25万株,其中:生态公益林11337.40万株,经济林2026.70万株,用材林721.70万株,其他林种9529.45万株;销售24161.70万株,同比增加10265.70万株;销售额75466.80万元,比去年增加21.98%(王可)

215.30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全年全市有215.30万适龄公民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尽责率达92.9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共栽种各类树木521.80万株,其中:生态工程造林0.09万公顷,植树275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51个,0.07万公顷。根据不同的尽责形式,直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129.80万人,交纳义务植树绿化费的达136万元,以其他方式尽责的68.90万人。(王可)

【湿地国际第六届董事大会暨2007年湿地论坛举行】  1158日,湿地国际第六届董事大会暨2007湿地论坛在绍兴召开。湿地国际董事大会是湿地国际牵头召开的国际型会议,是湿地领域档次最高的盛会之一,在全球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领域具有独特地位和广泛影响。湿地国际首席执行官向绍兴市人民政府颁发了“特别成就奖”。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国家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晓丽、省林业厅副厅长叶胜荣、市委书记王永昌、市长张金如等参加会议。

(孙蔡江)

【绍兴市在全国绿色小康县(村)、户评比中有新收获】  年内,绍兴县被命名为“全国绿色小康县”;诸暨市赵家镇宣家山村、上虞市长塘镇桃园村、绍兴县平水镇同康村、新昌县小将镇茅洋村、嵊州市谷来镇袁郭岭村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孙泽良等50户家庭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孙蔡江)

获兴林富民项目补助资金215万元  年内,省财政厅拨付全市兴林富民项目补助资金215万元。其中绍兴县高效生态基地建设30万元;诸暨市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55万元,野生动物开发利用15万元;上虞市高效生态基地建设5万元;嵊州市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15万元,高效生态基地建设40万元,野生动物开发利用5万元;新昌县高效生态基地建设40万元,森林生态休闲业发展10万元。(王可)

18家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  全年全市有18家林产品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其中绍兴县1家,上虞市5家,诸暨市5家,嵊州市7家。2家复评,16家新认定。至此,全市有65个省级森林食品基地,基地规模面积18706.69公顷,基地辐射面积73591.77公顷(孙蔡江)

14家企业被列入第三批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年内,14家企业被浙江省林业厅列为第三批“浙江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绍兴市1家,绍兴县5家,上虞市2家,诸暨市5家,嵊州市1家。14家企业的就业人数2449人;联结58170农户,联结基地5067.20公顷;订单采购原料占需求74.11%;总资产69779万元;年销售收入92224万元,其中:出口创汇4220.60万美元。至今,全市已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4家。(孙蔡江)

4家单位被认定为第二批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  年内,上虞市高效生态杨梅观光园区,诸暨市章家坪双蝠休闲农庄,绍兴市方圆林业观光园区,绍兴县稽东镇“峰秀榧香”农业观光园等4家单位被认定为第二批“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4家林业观光园区已完成投资6160万元,经营规模752.67公顷,带动周边40家农家乐、320农户受益。(孙蔡江)

6家单位被命名为第二批浙江省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年内,绍兴县稽东香榧合作社,绍兴县东村青梅合作社,上虞市杨梅合作社,诸暨天珍香榧专业合作社,诸暨市丰利来竹业专业合作社,嵊州市生态林苗木合作社等6家单位被命名为第二批“浙江省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6家专业合作社有成员1011个,带动20655农户;经营面积2273.67公顷,带动基地面积2900公顷。至此,绍兴市已有14家“浙江省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孙蔡江)

21个村被命名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  年内,全市共21个村被评为浙江省第四批“省绿化示范村”,授予“绿色家园”称号。其中绍兴县14个村,诸暨市3个村,上虞市3个村,嵊州市1个村。至此,全市已有59个行政村命名表彰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孙蔡江)

7个镇(乡)和20个村被确定为省级兴林富民示范镇(乡)村  年内,绍兴县稽东镇,上虞市陈溪乡,诸暨市东白湖镇、东和乡,嵊州市石璜镇、金庭镇,新昌县巧英乡等7个镇(乡)被确定为浙江省第二批兴林富民示范镇(乡)。另有20个村被确定为浙江省第二批兴林富民示范村,其中绍兴县5个村,上虞市3个村,诸暨市5个村,嵊州市5个村,新昌县2个村。至此,全市共有12个乡(镇)、39个村为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乡(镇)、村。(孙蔡江)

表彰41个市级绿化生态示范村  年内,全41个村分二批被评为市级绿化生态示范村。其中绍兴县30个村,诸暨市3个村,上虞市5个村,嵊州市1个村、新昌县1个村、越城区1个村。至此,全市已建成市级绿色生态示范村124个。(孙蔡江)

表彰16个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  年内,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授予绍兴县稽东镇占岙村,王坛镇丹家村,平水镇五联村,漓渚镇五星村;诸暨市应店街镇五云村,赵家镇东溪村,陈宅镇陈宅村,街亭镇花厅村;上虞市长塘镇罗村村,下管镇新庄村;嵊州市竹溪乡郑家坞村,谷来镇榆树村,崇仁镇福安村,崇仁镇东岭村;新昌县巧英乡中溪村,小将镇新欣村为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至此,全市已有54个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孙蔡江)

【表彰55家市级花园式单位】  全年全市命名表彰了55家市级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学校、花园式住宅小区),其中花园式单位25家,花园式学校21家,花园式住宅小区9家。至此,市绿化委员会已表彰命名市级花园式单位(学校、住宅小区)177家单位。其中:花园式单位96家,花园式学校49家,花园式住宅小区32家。孙蔡江)

【新增2个市级自然保护小区】  全年全市新增2个市级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266.66公顷分别是嵊州市马尾松优质种源自然保护小区,面积133.33公顷;嵊州市平山林场月案坪林区自然保护小区,面积133.33公顷至此,全市有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小区)40处,累计面积13811.42公顷,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面积5071.10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小区13处,面积2333公顷(孙蔡江)

绍兴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  年内,绍兴市入围11个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其他试点城市分别为青岛、扬州、南京、杭州、威海、苏州、桂林、常熟、昆山、张家港。这意味着绍兴将会成为起草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成员城市之一。(孙蔡江)

积极开展“浙江省第四届林业科技周”活动  年内,市林业局积极开展“浙江省第四届林业科技周”活动,绍兴分会场设在绍兴县香榧特色镇——稽东镇,市森防站举办了香榧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邀请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志宏教授就香榧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参加培训的榧农达170多人。同时,向榧农赠送了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100册,白僵菌粉炮1500余只。(孙蔡江)

首次评选“十佳花卉苗木企业”  12月,市林业局和市花卉协会共同组织了绍兴市“十佳花卉苗木企业”评选活动。经评审,命名浙江美林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县百花园艺有限公司、绍兴县棠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绍兴县新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绍兴市常青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上虞市世纪阳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百年桂花园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薛氏苗业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丰岛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县大市聚实业园艺绿化种苗场为绍兴市“十佳花卉苗木企业”。(陈晓燕)

【汤浦水库建成22万平方米人工生态湿地】  汤浦水库人工湿地项目总投资近600万元,2006年底完成土建施工, 3月开始湿地植物种植,7月全面完成启动。湿地共分6个区、32块,其中第二区以水生植物为主,种植面积约4.67公顷。其余5个区是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植物,其中耐水乔木达22000余株。汤浦水库人工湿地设计日处理上游来水510万立方米,能有效削减上游来水中50%的氮、磷,为绍兴饮用水源筑起一道“绿色屏障”。(孙蔡江)

9个彩叶树种新品种获国家专利  由绍兴县(月季)花卉研究所所长潘常智,历经7年时间培育的彩叶树种 “金天使”,是继嵊州市木兰科新品种研究所王飞罡培育的常春二乔玉兰、红运玉兰、红元宝玉兰、飞黄玉兰、丹馨玉兰、长花玉兰等8个新品种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植物新品树种证书后,又一个彩叶树种新品种。该品种叶、芽、枝一年四季呈金黄色,具有不怕寒冷、耐高温的特性,适合更广泛地域种植;同时,适合于做园林色块、观赏树、行道树、盆景造型。(孙蔡江)

6个香榧品牌列入浙江省香榧产业协会十个推荐品牌序列  年内,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冠军”牌香榧、浙江天珍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天珍”牌香榧、诸暨市老何土特产有限公司出产的“老何”牌香榧、诸暨绿剑农产品有限公司出产的“绿剑”牌香榧、诸暨市野珍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野珍”牌香榧、嵊州市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山珍”牌香榧等6个香榧品牌,经会员企业自愿申报,各地林业主管部门推荐,省林产品质监站抽样检测,专家评审通过,列入“2006-2007年度浙江省香榧产业协会十个香榧品牌推荐品牌”序列。(孙蔡江)

绍兴县首次评选“十佳诚信和谐示范兰园”  年内,中国春兰样品园(棠棣兰园)、三代诸氏兰苑、兰花休闲山庄兰园、银泉兰园、漓渚华良兰苑、小亥兰园、棠棣传统兰园、兰亭徐氏兰园、越州兰苑、稽东梅兰山庄兰园等10家兰园被评为绍兴县“十佳诚信和谐示范兰园”。兰花还被绍兴县定为“敬师花”。

(孙蔡江)

上虞市城区挂起5060只人工鸟巢“以鸟治虫”  年内,在上虞市区的龙山公园、半山公园、舜耕公园等挂起了5060只人工鸟巢。通过遥控让鸟鸣器播放鸟鸣声,招引农林益鸟入巢栖息和繁衍,驻巢率30%左右,通过“以鸟治虫”自然调控,减少虫害发生和蔓延。(孙蔡江)

诸暨市成立首家林业企业科协组织  年内,诸暨市光裕竹业有限公司成立科协是诸暨市乃至全省成立的首家林业企业科技组织。诸暨市光裕竹业有限公司是铁道部在全国的4家定点企业之一、浙江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省中小企业最具发展潜力100佳企业之一、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近年来,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带动竹农8100户,带动毛竹林基地面积15.50万亩,做好“以竹代木”的毛竹深加工文章,“外结科技亲戚,内育乡土人才”,先后获得4项国家专利,并全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品覆盖全国近20个省市,效益名列全省行业前茅。(孙蔡江)

诸暨市获“中国香榧之都”称号  10月28,2007中国香榧节在诸暨市举行,诸暨市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香榧之都”。目前,诸暨拥有香榧基地10万亩,年产香榧700吨,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年产值达到3.50亿元,有5万农民靠香榧致富,特别是主产区人均香榧收入达7000余元,占人均年收入的80%以上。(孙蔡江)

嵊州市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野大豆”  年内,浙江省林业厅专家在嵊州市城隍山森林公园进行考察时,发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植物物种——野大豆。野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缠绕、细弱,疏生黄褐色长硬毛,耐盐碱、抗寒、抗病,与群众日常吃的大豆是近缘种,可培育出优良的大豆品种。(孙蔡江)

嵊州市获“中国根艺之乡”称号  10月28嵊州市被授予“中国根艺之乡”称号,这嵊州市自“香榧之乡”、“越剧之乡”、“竹编之乡”之后,增添的又一张文化金名片。嵊州根雕艺术起步于明末清初,历史长达千年,以题材丰富、雕刻精致、格调高雅闻名于世。全市共有大小根雕企业近60家,从业人员多达3000人,其中:中国根艺美术大师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人,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中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1人, 2人被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根艺、工艺美术师40多人。嵊州根雕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蔡江)

【嵊州市鹿山森林公园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1031,嵊州市鹿山森林公园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面积415.19公顷。至今,全市已有10处森林公园,面积15744.71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市级森林公园3处。(孙蔡江)

新昌县试制新品“大佛龙青”茶成功  年内,新昌县已有7家茶叶企业采用新工艺将夏秋茶原料制作成“大佛龙青”茶。原本只能加工成普通珠茶的夏秋茶成为一种介于绿茶和乌龙茶之间的茶叶新品,这种茶叶新品口感好,十分畅销,能使每亩茶园产值从300500元,提高到现在的3000元左右。(孙蔡江)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