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7年,全市各地认真组织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及时受理劳动者的举报投诉案件。全市共组织专项检查近40次,主动巡查企业5135家,涉及劳动者452920人。为17966人追讨工资2403.79万元,清退押金24.10万元,补签劳动合同91392份。查处违法使用童工108人。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已连续10年被评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省级先进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先进集体。(傅国新)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活动】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全年全市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座谈会,对用人单位进行培训,仅市本级举办各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培训班60期,培训企业经营者、劳资干部32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三万多份。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的各类新闻报道达到100多篇。(傅国新)
【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山西黑砖窑事件发生后,全国开展了大范围的整治非法用工大检查。
【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953件】 全年全市共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953件,比去年增长11.03%;处理结案1939件,比去年增长9.42%。其中调解1090件,裁决544件,其他方式305件,结案率99.28%。结案经济标的为5256.80万元,其中工资682万元,工伤赔偿3851万元,保险福利230.50万元,经济补偿金227.50万元,违约赔偿246.80万元,其他19万元。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205.40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1051.40万元。(傅国新)
【开展“打造零欠薪城市”专项行动】 年初,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打造“零欠薪城市”为主题的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全市共印发宣传资料5.85万份,组织512人检查用人单位5513家,涉及职工24.3569万人,其中农民工23.7499万人;拖欠职工工资单位数546家,拖欠3197人工资737.6728万元,其中农民工3195人712.6726万元,职工工资基本处理完毕。行政处罚8件4.35万元。(傅国新)
【全市现有4A级以上劳动保障诚信企业1549家】 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年一度对每家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通过劳动保障书面审查,逐步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使企业由被动接受监察变为主动接受查验,起到了较好的防范作用。全年全市对19495家企业进行了书面审查,涉及劳动者861057人,其中市本级3165家,涉及劳动者141200人。全市共有AAAAA级劳动保障诚信企业457家,AAAA级1092家,其中市本级有AAAAA级劳动保障诚信企业81家,AAAA级188家。(傅国新)
【完善工资支付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两大制度】 年内,为有效地预防施工建设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避免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有针对性地推行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建立建设施工单位的统一制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现“工资保证金”制度已扩大到交通、水利部门。(傅国新)
【全年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61个】 全年,劳动保障监察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市级监察支队、县(市、区)级监察大队,乡镇(街道)级监察中队、行政村(社区)级监察协管员的四级组织网络,自上而下的对用人单位实行全方位、全动态监察。全年共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61个,有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2318人,分别是去年的218%和111%。市本级已经建立了稽山、马山、斗门、灵芝、东浦、迪荡6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配备有22名专职监察员,做到100%全覆盖。(傅国新)
【制订劳动力市场273个不同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 在对企业职工工资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和劳动力市场情况,
【规范特殊工时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