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和幼儿园1627所,其中普通高校5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2所(其中有省级重点职校10所、国家级重点职校9所)、普通高中43所(其中省一级重点中学11所、其他重点中学17所)、初中150所、小学531所(省级示范性中小学99所)、幼儿园86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8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共有专任教师4.33万人,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94%、99.57%、98.79%和91.38%。共有在校全日制大、中、小学生和幼儿838701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44103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982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2469人、初中在校学生170860人、小学在校学生320069人、在园幼儿130642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735人。小学、初中、高中和职校校均规模分别为603人、1139人、2383人和2182人。外来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61582人,其中小学50720人、初中10862人。全市共有各类成人教育学校812所,专任教师1295人,在校学员460230人。
全市义务教育段学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及盲、聋哑、弱智“三残”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学前3年入园率为97.80%;初中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97.83%(市本级为 99.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全年全市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8566人。
全市创建省级示范学校50所,总数达148所,创建率为22.40%;创建市级示范学校38所,总数达276所,创建率为41.75%;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6所、省级65所、市级151所,县(市)级绿色学校总数突破300所,占全市中小学的20.50%。有15所学校评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健康促进学校”通过省级复核,4所学校获省卫生厅和WHO浙江省合作组颁发的银奖,9所学校获铜奖。有783所中小学、幼儿园创建为市“平安校园”;“民工子女入学零门槛”被列为全市行风建设十大亮点工程之一。市本级灵芝镇、新昌县城南乡通过省教育强乡镇验收,至此,全市所属乡镇全部创建为省教育强乡镇。诸暨市、新昌县、越城区被评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职教中心、诸暨市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顾益明)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表36 单位:个、人
区分 |
学校 |
班级 |
毕业生 |
招生 |
在校生 |
毕业班生 |
教职工 | |
合计 |
专任教师 | |||||||
合计 |
2439 |
17151 |
762047 |
233516 |
1331123 |
193132 |
53548 |
44524 |
基础教育 |
1590 |
17151 |
193176 |
182788 |
724775 |
152041 |
44547 |
38053 |
1.普通中学 |
193 |
5453 |
88354 |
91926 |
273329 |
88369 |
19259 |
16961 |
高中 |
43 |
1929 |
33424 |
33439 |
102469 |
35997 |
8053 |
6824 |
初中 |
150 |
3524 |
54930 |
58487 |
170860 |
52372 |
11206 |
10137 |
2.小学 |
531 |
7403 |
58230 |
48135 |
320069 |
63672 |
16050 |
14646 |
3.幼儿园 |
862 |
4255 |
46516 |
42613 |
130642 |
|
9157 |
6375 |
4.特殊教育 |
4 |
40 |
76 |
114 |
735 |
|
81 |
71 |
中等职业教育 |
32 |
|
22142 |
23904 |
69823 |
23548 |
3505 |
2876 |
高等教育 |
5 |
|
19364 |
26824 |
76295 |
17543 |
3593 |
2300 |
1.普通高校 |
5 |
|
8566 |
14808 |
44103 |
10587 |
3593 |
2300 |
2.成人高校 |
|
|
3249 |
3569 |
11926 |
4488 |
|
|
3.远程教育 |
|
|
7549 |
8447 |
20266 |
2468 |
|
|
中央电大(开放) |
|
|
3719 |
3398 |
7823 |
890 |
|
|
试点高校(远程) |
|
|
3830 |
5049 |
12443 |
1578 |
|
|
成人教育 |
812 |
0 |
527365 |
0 |
460230 |
0 |
1903 |
1295 |
1.成人中学 |
40 |
|
3046 |
|
1906 |
|
91 |
47 |
2.成人初等教育 |
3 |
|
296 |
|
240 |
|
6 |
|
3.成人技培学校 |
769 |
|
524023 |
|
458084 |
|
1806 |
1248 |
(市教育局提供)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效益情况
表37
区分 |
校均规模(人)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 |
生均建筑面积(平方米) |
生均图书(册) |
生师比(%) |
幼儿园 |
152 |
11.13 |
6.44 |
6.29 |
20.49 |
小学 |
603 |
21.54 |
8.05 |
28.05 |
21.85 |
初中 |
1139 |
29.40 |
11.62 |
33.42 |
16.13 |
普高 |
2383 |
45.57 |
21.70 |
35.54 |
16.08 |
中职 |
2182 |
32.46 |
14.42 |
24.97 |
24.28 |
(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经费总投入55.48亿元】 全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55.48亿元,比2006年增长17.50%。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25.57亿元,同比增长25.7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5.81%,同比增长2.07%;教育税费5.52亿元,同比增长6.99%;事业收入17.56亿元,社会捐赠0.91亿元,团体办学及其他收入5.90亿元。(李 阳)
【20个乡镇成为第四批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 年内,经过评估验收,全市又有20个乡镇创建成为第四批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分别是:绍兴县的王坛镇、夏履镇、孙端镇、富盛镇、湖塘街道;上虞市的梁湖镇、盖北镇、下管镇;嵊州市的三界镇、石磺镇;新昌县的大市聚镇、镜岭镇;诸暨市的阮市镇、直埠镇、山下湖镇、赵家镇、东白湖镇、同山镇;越城区的鉴湖镇以及市本级的斗门镇。至此,全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累计达到52个,占总数的46.80%。(杜耿甫)
【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 年初,省教育厅对设区的市教育局实施科学和谐业绩考核。市教育局被评为教育科学和谐业绩考核优秀单位。市教育局同步对各县(市、区)首次实行教育科学和谐业绩考核,绍兴县教育局、诸暨市教育局、嵊州市教体局被评为一等奖,越城区文教局、上虞市教体局、新昌县教体局评为二等奖。(顾益明)
【市政府出台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8月,《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以均衡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经过5年左右努力,力争推进城乡教育管理体制一体化、经费保障水平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编制水平一体化,着重在优质师资、优惠政策、资金投入上落实向农村的“三个倾斜”。在教育管理体制一体化方面,改革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从2008年起,由乡镇管理调整为市直接管理,实施与其他市属学校一样的管理模式。在经费保障水平一体化方面,农村义务教育要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逐年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中小学执行与市区同类学校统一标准。在办学条件一体化方面,要加大网点调整力度,合理整合镜湖新区现有初中,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再撤并一批小规模学校。凡新建拆迁安置小区和成片开发房地产,必须按标准化的要求规划建造中小学和幼儿园,做到与小区同步建设、同步竣工,竣工后作为国有资产,及时将产权无偿移交教育部门。在教师编制水平一体化方面,核定编制时,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等特点,参照目前城市学校实际编制标准,合理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同时,加大城乡学校领导和教师双向交流力度,建立健全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在每年新录用教师时,农村学校先行招聘,引导和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顾益明)
【廉洁教育示范学校增至21所】 至年底,全市命名表彰了第二批廉洁教育示范校,分别是:绍兴县鉴湖中学 、绍兴县福全镇容山小学、上虞市城北实验中学、嵊州市马寅初中学、新昌县实验小学、诸暨市湄池中学、诸暨中学暨阳分校、诸暨市暨阳小学、越城区少儿艺术学校、绍兴市袍江中学。至此,全市廉洁教育示范学校增至21所。廉洁教育示范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渠道,结合学科教育渗透廉洁教育,编印校本教材,开设示范课堂,并通过主题班会、队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廉洁教育的系列活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徐炳校)
【组织5000家长民主评议学校】 至年底,市教育局随机确定5000名家长,对28所直属学校进行了规范收费、师德师风、校务公开等10个方面的民主评议,评议工作按高中、职高组,市区初中、小学组,农村中小学组三个竞争圈进行,最后,绍兴一中、市聋哑学校、东浦镇校以100%的家长满意率,获2007年度市属教育系统家长满意学校。同时,对家长满意率居末3位的学校提出了书面整改意见。此举有效促进了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徐炳校)
【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投入资金2.76亿余元】 至年底,历时3年的农村中小学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四项工程全面完成。3年中,全市累计列入帮困助学“扩面工程”的对象114436人次,资助金额7324万元(其中教育券4141万元)。全市有699所农村中小学、55454名学生享受爱心营养餐,总计投入资金 814万元。全市落实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项目176个,完成建筑面积达20.30万平方米,总投入1.67亿元。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19816人,投入培训经费2768万元,经培训考试全部合格。(宋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