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8年绍兴年鉴 > 教育

素质教育

发布日期:2010-01-13 15:1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7年,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安全至上、健康第一的有机统一,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德育考评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健全育人网络,德育活动更显实效。减轻课业负担、缓解择校,制定了2010年中考改革方案,将绍兴一中、稽山中学的部分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择校生一律不享受分配指标。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体育中考改革,倡导学生体育工作重平时、重经常、重促进学生健康,以促进体育生活化。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学生饮食教育。对即将进入新学习阶段的学生,开展以提高在新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升学衔接教育。区域性和个性化的特色教育形成品牌,如市区的名人精神教育和社区教育、新昌县的创新教育、嵊州市的民族团结教育、上虞市的孝德教育等。市级特色学校增至81所,市属学校初步形成“一校一特色”办学格局。省教育厅专门在嵊州市召开了民族教育现场会,在绍兴县召开了“轻负担、高质量”经验交流会。全市以推进放心车、放心店(食堂)工程为重点,学生接送车公交化不断推进,超市进学校模式逐步推广。10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绍兴市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顾益明)

【全省民族团结教育现场会】  12325日在嵊州市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及全省各地教育部门负责人50多人参加会议。其间,与会人员观摩了嵊州市长乐镇校、石磺镇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情况,参观了以剡溪越剧、越乡书画等为内容的民族教育展厅,听取了嵊州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介绍。对嵊州市的民族教育与特色学校发展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潘伟兴)

【推广绍兴县实验中学“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经验 42021日,省教育厅在绍兴县召开全省初中阶段“轻负担高质量”经验交流会,绍兴县实验中学的做法得到省教育厅领导、教育专家和与会同行的较高评价,在省内外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教师报》、《教育信息报》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市教育局发文推广了绍兴县实验中学的经验。(孙国范)

【中小学饮食教育启动仪式】  10月11在绍兴一中举行。启动仪式上,食育读本《让我们怎么吃》及配套授课光盘正式与全市中小学生见面。从此,全市中小学新增了一门“食育”课程。开展饮食教育旨在引导学生食得安全、健康、科学、文明,着力推动饮食教育进校门、进课堂、进食堂、进头脑、进学生生活。这在全国中小学先例,受到全国各大媒体关注,得到到绍兴考察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肯定。(顾益明)

【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0月29,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绍兴市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全市高校、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即使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各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分总则、组织机构和职责、事件分类分级、运行机制、监督管理、附则六部分,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应急联动、群防群控,以人为本、依法处置,加强管理、社会参与”的原则实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潘伟兴)

【体育中考改革】  1127,市教育局公布《2008年市区体育中考方案》,规定学生体育中考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15分、体质健康水平5分、运动技能20分,满分为40分,计入中考总分。体育平时成绩重点评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出勤率。体育中考方案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导向性。体育中考定位为一项普及性、大众化的达标性水平考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增强体质,激发体育锻炼积极性。二是综合性。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旨在引导学生重平时、重经常,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三是选择性。“运动技能素质”项目,共设有两大类14个项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自由选择、培养特长。四是激励性。允许申请免考、重考。五是公正性。学生 “平时成绩”和“体质健康水平”实行在市教育局监督下学校为主组织测定的办法,并实行抽检制度;技能素质测试则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罗立新)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