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领导干部蹲点调研谋发展活动】 2007年全市共有3200多名领导干部开展蹲点调研,共走访行政村6265个,走访企业7384家,走访农户2.5万户,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同时,帮扶结对困难群众5830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8821人,兴办实事5980件,落实帮扶资金9600万元,接待群众信访3442人次,化解基层矛盾2352起,解决了一批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金明辉 余一苗)
【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 领导干部在蹲点调研的基础上,全市共摸排出3000多个具体难题,其中市本级摸排梳理了13类难题85个具体问题,在《绍兴日报》上进行公示。按照“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注重实效”的要求,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建立定期交流和“挂牌、销号”制度,强化上下对接和督查推动,全市已有3343个难题得到初步破解,有效解决了一批事关民生、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金明辉 余一苗)
【落实先进性长效机制各项制度】 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为重点,推进基层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市委制定下发《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若干意见〉责任分解表的通知》,对市委长效机制文件的26条具体内容逐条分解落实到6个县(市、区)委和市直有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间,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认真做好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继续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健全和落实设岗定责、创业承诺、党员联户等制度,进一步发挥了党员的表率作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制度和机关部门结对帮扶基层制度,深入开展第二轮“联社结对创文明、联户结对脱贫困”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站)建设,认真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外来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党员动态管理机制。(金明辉 余一苗)
【注重理论研讨和制度建设】 深入开展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县(市、区)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研,理清了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对策思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理性思考,积极撰写蹲点调研手记、蹲点调研报告、专项行动案例和主题实践活动理论文章,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在取得实践成果、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出台了一批涉及关注民生、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改进作风等方面的制度文件,初步构建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金明辉 余一苗)
【“星级社区”和谐创建不断深化】 以建设和谐社区、服务社区居民为重点,深化“星级社区”创建活动,表彰命名了10家“五星级社区”。开展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和“党组织进社区结对,党员进社区共建”等活动,调动驻区单位、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在越城区探索了扩大候选人差额比例,实施“两推一选”和开展党员直接选举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试点,保障了社区党员的民主权利。高质量完成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重点课题调研任务,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路,会同民政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金明辉 余一苗)
【加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提升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表彰了绍兴市首批高级专家和第六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开展专项督查,促进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的落实。通过专题研修、专题讲座、高层论坛、学历培训、业务培训、资格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各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市本级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期新生代企业家战略管理新思维培训班。同时,注重发挥高级专家、拔尖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大师带团队”的形式,推进了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建设。(金明辉 余一苗)
【推进人才创新平台建设】 按照“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经费落实、服务落实、创新落实”的要求,顺利推进纺织装备和环保装备两大省级公共平台建设。探索创建产业共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绍兴市电子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将于年底投入使用,并着手实施绍兴市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和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加强,赴上海、江苏、大连等地进行了孵化器建设专项调研,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启动经济开发区新创业大厦。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进,在与浙江大学全面合作的同时,加强了全市企业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纺织科学院、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金明辉 余一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