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08年绍兴年鉴 > 区县市

新昌县

发布日期:2010-01-14 19:01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新昌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县域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辖8个镇5个乡3个街道,415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5万。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2.25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17.08亿元,增长2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3亿元,增长2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96亿元,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2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8092元,增长11.3%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新增特色基地1000公顷,新增年销售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茶叶产业持续做大,新增良种茶园333.33公顷,标准化名茶加工厂20家,大佛龙井专卖店10家,江南名茶城一期竣工。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新增12处农家乐特色点,4个村分别通过省农家乐示范村、省兴林富民示范村验收。工业经济好中有进,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11亿元,增长14.7%,利税24.80亿元,增长20.6%,全县销售超亿元企业28家,其中超10亿元6家,超20亿元3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29家,全年实施技改项目442项,技改投入39.89亿元,循环经济发展良好,节能减排扎实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持续提升。第九届新昌旅游节成功举办,双林石窟景区对外开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8万人次,增长22.0%,旅游收入24.37亿元,增长29.6%,荣获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奖。商贸服务业发展取得突破,一批重大商贸项目动工建设,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3.58亿元,增长11.9%。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设立绍兴海关监管办公室,全年新批外资企业4家,增资企业7家,实现合同外资1.30亿美元,实到外资3519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9.34亿美元,增长20.3%,其中自营出口8.63亿美元,增长20.8%,万丰、新和成、三花进入全市外贸出口十强。

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和省“811”环境污染整治验收。南岩路西段、江滨南路文体路至鼓山大桥段建成通车,上三道口综合整治、人民西路立面改造、粪便处理中心改造、公共卫生中心建设、中医院迁建、人才公寓等工程全面完成,体育馆建成开放,农村合作银行大楼基本建成,城北大桥、新中路北段、城东排污管网、新蟠线茶壶峧至梅渚段、澄潭江防汛应急工程、35千伏沙溪输变电等工程进展顺利,潜溪江防洪堤、电力生产调度中心、大佛寺小寺岙入口景观改造工程动工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三花现代城等一批居住小区相继建成,全年实现建安产值45.70亿元,增长14.5%。综合管理再上台阶,出台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店面招牌设置管理、城区犬类管理等办法,组织开展市容市貌、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实现警钟山、塔山亮化。实施“畅通工程”,增加停车泊位,治理交通违章,道路安全畅通情况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强力整治环境污染,城区污水主干管网基本建成,生活污水收集能力达到60%以上,嵊新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新昌江水质、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生态建设全面推进,镜岭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预验收,澄潭镇、小将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

农村建设实现新发展。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设施日趋完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0公顷,水土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完成标准农田建设353.33公顷,新建绿色林带22公里,改造标准化鱼塘12公顷,加固病险水库99座。钦寸水库项建书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全年培训12997人,转移9087人;鼓励发展家庭工业,新增家庭工业3418家;健全村企结对机制,落实帮扶资金425万元;优化农村金融体系,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联保贷款,新增各项支农贷款1.06亿元;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明显,组织“三下乡”350次,新增农民信箱6779户。农村环境逐步改善。推进“四改一拆”工程,改善3.7万人饮用水条件,实施91个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4个,建造垃圾收集房(点)985座,整治河道35.8公里,完成通村公路210公里,1个村通过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验收,5个村通过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验收。

经济活力得到新增强。全面启动企业创新工程,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7.6:57.6:34.8调整到7.3:57.5:35.2,机械行业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其中国家级1家,申请专利820件,其中发明专利250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2%,居全绍兴市第一。建成省级轴承与专用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被确认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4只,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产品7只,“新昌制造”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群众生活有了新改善。教育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省教育强县成果得到巩固,学校网点布局更加优化,“四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11258人次享受教育券,10621人次享受爱心营养餐;筹集帮困助学资金511.7万元;教育质量持续提高,高考成绩省市领先,职教水平稳步提升。第十三届老年人运动会顺利举办,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健全,社区责任医生制度不断深化,重大疾病防控和预防保健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县参合人数达291719人,首轮农民健康体检、企业退休职工健康体检顺利完成。计划生育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文化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启动文化大县建设,成功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节,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调腔保护与发展基金首次设立,全日制调腔中专班正式开办,《白兔记·出猎》、《挑水伯》等剧目连获大奖。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城镇居民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实现医保制度全覆盖。低保标准及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进一步提高,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和项目扶持资金足额到位,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300户,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2.2%,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95.2%。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科普、国防民兵等工作有了新发展,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胡国超)

【“星期三下乡”活动成经典】  110日 ,新昌县《开展“星期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国7大重点突破型新农村建设案例之一,入选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城乡创新发展蓝皮书《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其成功的做法与典型经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国内模式向全国推广。《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从“星期三下乡”的主要内容、政府的保障措施、活动的成效三个方面,对新昌“星期三下乡”活动作了介绍,并得出启示: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失衡需要缓解剂;促进城乡要素互动需要连接器;加强农村思想工作需要搭建舞台。(许  琦)

【村级公路建设实现三年一跨越】  2004年至2007年,新昌县共建成农村公路(康庄工程)616.76公里,其中路基工程305.04公里, 路面硬化311.72公里。新增公路通达行政村175,路面硬化363,403个行政村通上等级公路,383个行政村通上硬化路,等级公路通村率和硬化率分别达到了96.88%92.07%。(许  琦)

【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又创历史新高】  820日,新昌县申报的45只新产品正式成为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至此,新昌中国名牌产品累计已达7只。该45只名牌产品分别是: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三花”牌制冷自控元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的“众”牌饲料级维生素、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NHU”牌饲料级维生素、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的“达利发”牌真丝绸面料、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ZCW”牌铝合金车轮(该品牌三年前就已成为中国名牌,此次为复评)。再加上先前丰岛实业集团的TOYOSHIMA水果罐头以及中财管道科技公司PVCPPR等塑料管道,新昌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创历史新高。(许  琦)

【省内首次实施光唇鱼增殖放流】  910日,新昌县在该县澄潭江流域首次放流了10万尾光唇鱼,这是该县为养护渔业资源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项增殖举措,也是浙江省首次实施光唇鱼增殖放流。此次放流的光唇鱼,俗称“石斑鱼”、“罗丝鱼”,是一种纯淡水鱼类,喜欢栖息于石砾底层、水清流急的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的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与藻类,对净化水质有一定的帮助,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全省境内光唇鱼数量迅速减少,此次在新昌县人工繁殖光唇鱼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浙江省政府、省海洋和渔业局加以资金支持,实施增殖放流,目的就是恢复这种鱼的野生资源,丰富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利用这种鱼的食性改善水域水质,为生态省建设、水质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许  琦)

【嵊新两地签定区域集约发展备忘录 】  930日,嵊新区域集约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嵊州举行。会上,嵊州、新昌两地政府签署了两地区域集约发展会议备忘录,并成立了促进嵊新区域集约发展合作委员会,委员会在嵊州和新昌各设办公室。同时还设立了重大项目审批协调、规划建设协调、产业合作协调和社会事务合作管理四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两地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两地区域合作的目标定位为,绍兴南部中心城市联合体,创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生态工贸与旅游相结合城市。产业方面以机电、医药工业为主导,领带产业为特色。(许  琦)

【国内首台轴承套圈全自动车削加工车床在新问世】  国内首台可以替代小台车、用于加工轴承套圈的自动车床在新昌新和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此举给我国的轴承产业带来了重大利好消息。该种QTL系列机械式轴承套圈自动车床,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而且可以将数台机器连成一条自动生产线,从而实现轴承套圈的全自动车削加工。该设备的生产效益比普通小台车提高三分之二以上,与国内同类设备相比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许  琦)

【新昌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  1027日,中国诗歌学会正式向新昌县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牌匾。新昌诗歌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唐代有450多位诗人先后来到新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家喻户晓。近年来,新昌县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系统挖掘唐诗文化、山水文化,高标准规划建设,进一步深化新昌文化内涵,增添文化底蕴,把诗歌文化进一步予以发扬光大,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许  琦)

【荣获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奖 】  127日举行的“人文境界与旅游品牌”专题研讨会暨浙江省旅游金名片颁奖大会上,新昌县荣获“城市金名片”奖。“人文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全新旅游理念,本着积极推进浙江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推进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原则,浙江日报联合浙江大学人文旅游研究中心,推出以“人文境界与旅游品牌”为主题的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公众推选活动。在公众推选的基础上,主办方邀请著名旅游策划专家、人文旅游专家对浙江旅游进行全面分析,并确定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的获奖单位。(许  琦)

【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 】  截止到1227日,新昌县41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目标。有线电视网络的开通,不仅为山区农民打开了连接世界的通道,搭建了获取知识的平台,也为该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文化大县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许  琦)

【“十五”期间新昌2600多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据统计,“十五”期间新昌县共建立12个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赠送或补助轮椅、助听器等残疾人辅助器具550多件,共有2600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有50例白内障患者得到免费复明手术治疗,有1900多名残疾人在县内各企业稳定就业,110多名残疾人进行办厂、经商等自主创业,500多名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300多名残疾人家庭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611名残疾人家庭享受每年定额困难补助,200多名贫困残疾人和其子女受到教育救助。(许  琦)

【旅游业已成为新昌第三产业重要支撑】   2007年,新昌县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天姥山”文化旅游品牌,抓好景点建设和市场营销,旅游产业继续呈现安全有序、平稳发展的良好趋势,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2007年该县共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增长22%,旅游收入超24亿元,增长30.2%。同时,茶道文化研究、农家菜推广、旅游商品开发等商贸工作也逐步推进,使得整个县域三产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许  琦) 

xx                            2007年新昌县镇乡(街道)基本情况

 

 

 

 

 

 

 

 

 

镇乡名称

 区域面积 (平方公里)

村(居)民委员会(个)

总人口(人)

生产总值(万元)

实有劳动力(人)

耕地面积

(公顷)

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农民人均所得(元)

全县总计

1213

415(16)

435468

1522500

221174

16336.07

76278

8092

 羽林街道

86

421

41946

227492

14268

524.8

 

7201

南明街道

46

249

74275

131934

27686

709.26

 

6988

七星街道

57

332

41609

353027

25296

1787.13

 

8260

澄潭镇

43

281

22580

65484

13305

946.86

472

7810

梅渚镇

36

26

18241

51100

10518

804.66

320

7826

镜岭镇

101

35(1)

28707

63118

15481

1145

347

6760

回山镇

62

26

23748

14666

13204

1030.8

107

6586

儒岙镇

137

401

40205

110160

23083

1651.13

889

7513

大市聚镇

109

301

26855

94315

19159

1493

344

7548

小将镇

146

24

21616

68325

10684

1194.4

165

6931

沙溪镇

118

17

14822

52670

7240

998.8

177

6995

城南乡

79

19

23524

16451

10999

981.6

766

6220

东茗乡

48

15

14142

17231

7056

770.33

43

6219

双彩乡

34

19

15451

12453

7665

733.53

97

5920

新林乡

41

22

14304

24480

7877

717.13

88

6750

巧英乡

74

15

13443

40608

7653

734

118

6782

(潘红鹰)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