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7年,作为绍兴“三大组团、一个绿心”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绿心”,镜湖新区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谐建设”两大重点,坚持规划定位,突出生态功能,开展环境治理,优化发展服务,构建和谐镜湖,提升执政水平,城市规划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湿地公园培育修复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协调推进,“和谐镜湖”建设和党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包建峰)
【镜湖“现代新城”规划建设启动】 围绕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新区开发建设的现状,新区管委会明确了镜湖城市发展脉络,即围绕凤林西路规划建设新区未来的“城市发展轴”,把解放北路与凤林西路区域建成镜湖“现代新城”的核心区块,使其成为“城市北进”战略的“桥头堡”和“启动引擎”。按照“越州新城”总体规划要求,组织开展外滩地块城市设计,调研制定了企业总部招商政策,成功出让外滩1号地块、2号地块、3—1号地块,总成交价27.2亿元。积极谋划凤林西路延伸段、解放北路延伸段为重点的新区二期市政路网建设方案,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新区给排水专项规划和电力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新区主要道路及重要路段的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包建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700万元】 投资近5000万元,实施以大滩路、润沁路、后墅路南延以及外滩地块配套路网溢香街、灵芝路为重点的一期路网“加密工程”。投资1700万元,铺设排污管线近9400米,建成东浦工贸园区1#泵站和洋江西路地埋式泵站,完成待建5只排污泵站的土地征用工作,为新区排污管网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青甸湖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区排污管网,解决了青甸湖小区生活污水问题。(包建峰)
【累计建成安置房101万平方米】 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建成安置房14.4万平方米,完成灵芝组团、泗汇江小区一期扩建工程、后墅组团(二期)工程建设。截至2007年,新区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安置房101万平方米。平稳抓好安置工作,完成泗汇江小区七期、泗汇江小区一期扩建工程约9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安置工作,已累计完成安置面积88万平方米。(包建峰)
【全年完成征用土地25.66公顷】 全力做好杭甬运河建设镜湖段的征迁工作,新区重点出让地块、建设工程涉及的拆迁遗留问题处理取得突破,平稳攻克了积累多年的约1.6万平方米的拆迁遗留问题;宏康小区危房改造拆迁工作在多方协调政策调研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开展。土地征用和出让工作加快推进,千方百计突破征地难关,加快供地速度,全年共完成征用土地25.66公顷,上报农转用项目19只,总面积近38.4公顷,完成11只57.66公顷的具体项目供地报批工作,为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包建峰)
【湿地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投资1640万元】 抓好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1640万元,建成“十里荷塘”、“水车部落”、梅山适南亭等旅游节点,实施梅东湿地林改造工程,新增绿化面积近12万平方米。抓好湿地保护管理,《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投资1200万元实施犭央犭茶 湖清淤工程,共清淤55万立方米;组织开展了3次大规模“清违拆违”联合专项整治活动,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1.8万平方米。(包建峰)
【镜湖湿地公园获保护利用“特别成就奖”】 成功承办了湿地国际第六届董事大会暨“健康湿地、健康人类”2007绍兴湿地论坛,湿地国际组织向绍兴市政府颁发了湿地保护利用“特别成就奖”,论坛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绍兴宣言》,获得湿地国际、联合国粮农等国际组织和来自40多个国家近百名政府官员、著名专家的高度称赞。成功举行了镜湖湿地航拍,积极开展公园旅游推介营销,镜湖湿地公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包建峰)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6亿元】 2007年,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81.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 %和10%,实现利润3亿元,上交税金2.2亿元。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势头,新区进出口总额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24%。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全年共申报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技术中心1家、科技项目5只、新产品4只;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浙江冠友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冠友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目前新区已有各类名牌名品15只,新区企业品牌群体正在逐步形成。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与12家重点用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工业综合能耗下降20%的目标。(包建峰)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完成东浦镇南村村、灵芝镇犭央犭茶 湖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及灵芝镇梅东村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启动东浦镇南村村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解决农民住房困难问题,东浦镇106户住房困难户的集中建房启动建设。加大河道保洁力度,深化农村生活垃圾袋装化工作,完成镇村河道清淤14万立方米、绿化近5.5万平方米,镇村环境面貌更加优美。完成村庄道路硬化近5.5万平方米、河道砌坎7374米,东浦镇启动自来水主管网改造工程,完成10个村的自来水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积极开展失土农民就业培训,全年培训农民4118人次,转移就业2417人。积极开展文明创建系列活动,成功创建各类先进村(单位)79个,其中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环境整治示范村4个,东浦古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包建峰)
【社会事业统筹推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镜湖中学规划方案编制并启动建设;两镇投资近600万元,完善镇村教育软硬件设施。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按上级要求抓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老年人集中供养、低保对象低保金发放等工作,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健康体检、计划生育、科普基础建设、清薪维权等工作达到市政府考核要求。(包建峰)
【社会稳定工作巩固推进】 认真抓好信访工作,不断拓宽信访信息渠道,加大信访调处和督办力度,妥善处理信访积案,信访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信访形势有所好转。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以落实责任制带动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以专项整治配合日常检查,以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新区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切实抓好社会公共安全,制定出台了新区《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开展了7次较大规模的公共安全检查,巩固加强了新区防疫网络建设,确保新区社会公共安全。切实加强综治工作,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综治进民企”、农村警务社区化管理及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等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得到加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发案数下降、破案和打击处理数上升的工作目标,新区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包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