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事局
2010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思路
今年以来,全市人事系统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建设产业特色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抓平台促发展、调结构促提升、重民生促和谐”工作基调,坚持“重创新、促规范、优服务”工作要求,以“服务人事、阳光人事、民生人事、和谐人事”建设为载体,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推进人才开发、人事管理、就业创业和体制改革,不断提升人才人事公共服务水平,全市人才人事工作进展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加强人才智力集聚培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1、积极引进各类创新人才。积极组团赴外招才,启动实施“绍兴网上大学城”省(市)引才高校行系列活动,先后组团赴武汉、上海招聘高层次创新人才。精心组织人才招聘交流活动,上半年市区共举办人才交流会25场,周六人才集市15期,通过“绍兴网上大学城”、“绍兴人才网”新增招聘岗位2000多个,求职信息14000条。上半年,全市共有2191家次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岗位36000个,进场交流7万余人次。初步预计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约1.5万人。
2、积极开展人才培养选拔。根据有关资格要求,积极做好各类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其中推荐上报2010年度国务院特贴专家人选7名, 2010年度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及重点资助培养人员人选各1名、7名和35名。会同组织部门,做好市级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牵头选拔第七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完成2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讨班, 164人参加培训。
3、积极帮助引进国外智力。承办全国2010年出国(境)培训项目对接会,高质量完成有关后勤服务工作。积极申报国外智力引进项目,我市获国家外专局外智引进立项项目共34项,其中外国专家组织和企业自主引进项目各17项。上半年已执行专家组织项目3项,企业自主引进项目10项。组团参加宁波浙洽会外智引进洽谈会,先后在嵊州、诸暨召开专家组织项目座谈会,14个项目纳入对接计划,6个已落实专家。申报省“百村引智示范项目”3个,1个入选。积极做好文教专家聘请资格的审批,召开全市文教专家资格单位座谈会,上半年共受理来华工作许可33项。
4、积极搭建智力创新平台。第八届“百名海内外博士绍兴行”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今年重点引进和推介机械、电子、环保行业科技创新项目,目前已提出活动总体方案,收集到企业科研攻关项目29项,正着手开展博士项目收集。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管理,上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试点站11家,帮助指导皇马化工招收博士后进站,已达成初步意向,参与指导浙江富润做好博士后工作站科研项目开题评审,对6家博士后工作站进行评估并上报相关材料。
5、积极指导毕业生就业创业。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夏季大型人才招聘会(人才夜市)和“网上招聘月”活动,继续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三个一”活动,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开展毕业生自主创业成果展示评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村工作,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机关工作人员的力度,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达到73家,共有就业见习毕业生952人。截至6月底,在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
二、加强企业人才优先开发,促进产业提升发展
1、职称评审向企业倾斜。初定职称资格562人;组织完成经济、会计等五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13834人参考;一级、二级建造师、工程师等22类执业(职业)资格考试,13159人参考;全国职称外语考试1802人参考;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开展建筑工程和水利交通工程中高级专题评价。
2、考试培训向企业倾斜。上半年共组织各类考试80余场次,7.3万余人次参加。其中招收大专本科学历新生900余人,计算机、英语考试1万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43826人次,其他考试1万多人次。会同市公安局,启动全市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同市档案局举办档案工作人员上岗业务培训班。
3、公共服务向企业倾斜。新人力资源大楼正式动工建设,进展顺利。以全市800家重点骨干企业为样本,深入开展2010年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和需求专业导向目录,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人才供求信息6期。进一步深化人才中介服务,与2家单位签订委托招聘协议提供“猎头服务”,新增人事代理504人、派遣人员145人。为23家用人单位发放人才培养经费138.8万元。
4、扶持政策向企业倾斜。积极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调研起草《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督促加快人才公寓建设,认真抓好人才公寓入居工程,市区城东人才公寓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推出租赁房源1000套,目前已出租224套;袍江人才公寓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选址、定点、规划、设计等有关工作,即将动工建设,西郊人才公寓和专家楼正在规划之中;云栖、鹅境人才公寓租赁使用情况良好。
5、人才计划向企业倾斜。服务我市五大产业提升发展需要,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研究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引进培育计划;配合组织部门,认真做好《绍兴“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的调研分析工作。深入开展人事局长(处长、主任)进企业活动,了解企业和人才需求,帮助解决一批实际问题。
三、加强人事管理规范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机关部门考核。在牵头完成2009年度市级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同时,从完善考核办法要求出发,组织开展考核工作问卷调查,并走访有关部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形成《征求意见稿》,整合提出《绍兴市2010年市级机关(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经市委常委会审议后下发实施。同时,根据《办法》规定,协调市级有关领导和部门制定了《绍兴市2010年市级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业务工作考核目标》、《绍兴市2010年市级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专项工作和自身建设考评细则》,使市级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更趋合理、科学、公正和操作性。继续开展市级机关“十佳公务员”和“优秀公务员”评选活动,分别评出10名和15名,并给予宣传表彰。
2、加强机关人事招考。全市计划招考公务员736人,其中提前批143名已录用,其余部分已完成笔试、面试及体检工作,正在考察之中。事业单位参公工作有序进行,为去年参公的150名人员完成过渡登记,同时经省公务员局批准,今年我市84家事业单位1136名人员符合参公条件,已完成资格审核、培训、考试工作。市直事业单位招考进一步规范,将教育、卫生系统招考纳入统一招考管理,分两次推出岗位205个,招聘人员496人。
3、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制定下发《关于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补贴后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提出《关于滨海新城管委会工作人员薪酬制度的建议》,起草答复《关于同意越城区公务员津补贴规范方案的建议意见》,调研提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9年年休假发放标准,提出《关于继续实行市级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奖的建议》并列入机关年终考核。积极做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有关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关数据填报、审核和汇总等准备工作,并开展调研,听取意见,制订下一步工作打算。及时完成日常工资审核调整工作,
4、加强企业军转维稳解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摸排各类涉军不稳定因素,对重点对象做好思想沟通和稳控工作,顺利劝阻劝返上访军转干部5批次,特别是4月对我市企业军转干部赴省上访进行导访,为全省性集体上访息访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省信访局、谭志桂副书记、陈长兴常务副市长通过不同形式充分肯定我局企业军转干部维稳工作做法。组织开展节日慰问,个案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工作生活问题,上半年,累计慰问2270人,上调慰问金1000元,增加最低200元的生活补贴,全面完成平均工资补差,为10名军转干部办理补贴享受手续,成功解决1起信访积案。召开全市军转维稳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军转干部稳定情况专报制度和专人值班制度,全力确保世博会、世合赛和2500周年城庆活动的顺利组织举办。同时,圆满完成2009年新转业军转干部的培训工作,接收2010年拟安置军转干部84名。
5、加强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协调下,进一步做好退休干部活动中心修缮改造工作,克服困难完成全部拆迁工作,环境改造工作正在实施之中。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主题,组织开展退休干部“迎城庆、办世合、创文明”系列活动,举办的“唱响绍兴、迎接世合”文艺晚会、建城2500周年专题报告会、迎城庆全省“越王杯”门球邀请赛,深受广大退休干部欢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支持五大协会开展活动,认真做好春节慰问、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文体活动等工作。
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1、稳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草拟全市机构改革总体安排,深入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建议,多次修订完善市本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做好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有关准备工作,指导审核各县(市、区)机构改革方案,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根据省、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面汇总梳理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深入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等部门(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制订出台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组织开展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业务知识培训,指导协调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规范有序抓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推进顺利。
3、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根据《关于深化完善事业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浙编办发[2010]2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市直事业单位职能及法律依据的梳理调查,按照社会功能,将市直事业单位调整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大类,其中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共103家;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共263家:包括公益一类158家、公益二类105家;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共4家;暂不纳入分类的事业单位共6家。
4、稳步推进机构编制设置调整。上半年共召开两次市编委会议,认真负责做好审议事项的有关准备工作。根据省编委要求,及时提交市级机构调整的有关资料。根据市编委、市委编办的审议决定,做好机构编制调整工作,上半年新设市政府派出机构1个,市委部门管理机构1个,部门内设机构11个;新建事业单位5个;新增行政编制25名,事业编制395名,核销事业编制1名;新增行政局级领导职数7名,行政科级领导职数33名,事业正副县处级领导职数5名,事业科级领导职数40名。
5、稳步推进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完成全市政府口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和机构编制年报统计工作。完成2009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全市应年检事业单位2066家,通过年检1922家,年检率为93.03%,其中市本级应年检事业单位368家,通过年检367家,年检率为99.7%。做好日常事业登记工作,上半年,市本级共办理事业法人设立登记7家,变更登记67家。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完成市本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编工作。
五、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1、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讲学习、精业务、优作风、创新业”为主题,部署开展服务企业、服务人才专项活动等十二项活动。上半年,重点组织开展读书“三思”活动,廉政文化教育活动,2期人才人事互学讲坛,服务企业、服务人才专项活动和人才人事监督员日常巡视监督等五大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人事干部管理服务能力。
2、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从巩固和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出发,根据市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制订出台局总支《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定全年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形式,定期开展党组织生活;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部署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和“群众满意办事窗口”创建活动;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业务培训。
3、开展工作竞赛活动。制订出台《2010各处室(中心)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2010人事局重点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人才人事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制订出台相关办法,继续开展先进处室、先进个人、人才人事信息、调研工作考核评比。
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安排中层干部担任结对扶贫村指导员,进一步巩固联系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帮助结对村建成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即将验收;资助修建2000多米长的引水渠道建成通水;提供帮扶资金6万元帮助修建机耕路;七一前夕,走访慰问结对村13户低收入农户和结对社区6户困难家庭。
5、开展廉政建设活动。深入实施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公示上墙,在机关副科级干部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开展廉洁承诺活动,填写廉洁承诺书并上墙公示;开展廉政文化入室,制作27块廉政图画和廉政书法,分挂在各个办公室和会议室;开展廉政警示上桌,在每位机关干部桌上,各摆放一块廉政警示桌牌。扎实推进反腐倡廉,认真实施《绍兴市人事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方案》的主要任务,大力开展“廉政人事”建设,积极探索实施廉政“5+1”制度。
下半年,市人事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年初提出的“六大行动”的总体要求和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是抓好“绍兴网上大学城”省(市)引才高校行系列活动。下半年计划组团赴北京、成都、西安等地招才三次以上,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是抓好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半年全面启动我市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抓好第八届“百名海内外博士绍兴行”活动。根据我市产业提升发展需要,突出以引进和推介机械、电子、环保行业科技创新项目为重点,筛选100名左右的优秀海内外博士来绍与我市企业进行对接洽谈,争取达成一批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合作协议。
四是抓好市级机关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按照年初制订的考核办法和细则,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市级机关部门年度考核工作,确保市委、市政府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是抓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确保世博会、世合赛、2500周年城庆等重大活动的顺利举行。
六是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我市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确保顺利完成。
七是抓好人才公寓及专家楼建设租赁工作。在做好现在人才公寓租赁工作的同时,积极督促抓好袍江人才公寓和西郊人才公寓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正式启动专家楼建设。
八是抓好人才招聘交流活动。围绕企业人才优先开发行动,进一步加大人才招聘交流力度,更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全年力争举办人才招聘交流会场次在100场以上。
九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人事民生工程,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为纽带,会同有关部门,努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十是抓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根据省厅的统一部署,制订实施我市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方案,稳步推进实施工作。
信息来源:市人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