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321K/2010-2164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教育局 | 公开日期: | 2010-01-06 |
主题分类: | 教育 | 发文字号: | 绍市教安〔2010〕1号 |
有效性: | 196 |
时 间 | 工作主题 | 工作重点 | 具体措施 |
一 月 | 年度总结 评比月 | 1.安全工作总结交流评比; 2.寒假学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 1.对各县(市、区)及市属学校进行平安创建及年度安全工作考评;制订、下发2010年度全市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行事历; 2.部署期末学校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寒假安全教育,重点做好:防暴风雪、防煤气中毒、防火防电、防烟花爆竹、防节日出行安全事故及食品卫生安全等; 3.学校寒假期间值班护校及安全管理检查。 |
二月 | 安全工作 部署月 | 1.开学安全工作检查; 2.召开全市(市属)学校安全工作会议。 | 1.开学工作专项督查。重点是接送车、食堂、饮用水、设施设备、消防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等; 2.部署2010年学校安全工作重点,层层签订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
三月 | 安全综治 督查月 | 1.安全教育周活动; 2.召开全市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及综治工作培训会议。 | 1.开展全国安全教育周(本月最后一周)主题活动; 2.部署“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3.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督查。 |
四月 | 交通安全 强化月 | 1.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 2.学生接送车管理工作现场会。 | 1.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教育日”活动; 2.学校交通安全专项督查; 3.加强春游安全管理,做好“五一”放假安全教育。 |
五月 | 事故预防 警示月 | 1.预防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培训; 2.防溺水安全第一次预警教育; 3.“5.12”安全警示教育。 | 1.针对手足口病、流感、水痘、麻疹等传染性疾病的特征,加强预防教育工作,并做好教室等公共部位定期的消毒、清理、通风等工作; 2.采用安全警示牌等形式,提早对学生进行防溺水事故、游泳安全的预警教育; 3.学校防传染、防溺水工作专项督查; 4.纪念“汶川大地震”教育活动。 |
六月 | 心理健康 教育月 | 1.预防自然灾害; 2.防溺水安全第二次预警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 | 1.针对天气异常多变等情况,加强对防台、防雷、防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2.组织“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周”活动; 3.做好中考、高考等学生的心理辅导,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排查疏导。 |
七月 | 安全隐患 排查月 | 1.防溺水安全第三次预警教育; 2.暑期安全教育; 3.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台帐建设专题培训。 | 1.放假前,集中对学生进行暑假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印发《告家长安全书》,提醒教育家长关注孩子的暑期安全,增强监护责任; 3.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强暑期校园管理,提高台风、暴雨的防范能力。 |
八月 | 安全管理 培训月 | 1. 安全管理工作培训; 2. 卫生防疫宣传教育; 3. 安全隐患的整改; 4.衔接教育安全管理工作。 | 1.将安全知识培训纳入暑期师德学习内容,分主题进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培训; 2.做好最后一周“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周”工作; 3.利用学生放假期间,集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的整改; 4.将安全教育纳入衔接教育内容,制订军训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具体安全措施。 5.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大检查。 |
九月 | 安全工作 检查月 | 1.开学安全工作检查; 2.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培训; 3.防溺水安全第四次预警教育。 | 1.重点对学生集中开展道路交通、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预防流行性疾病(如红眼病等)的安全教育; 2.农村学校水源水质检查; 3.统计部分学生的接送车需求,做好接送车的统计、申报、管理工作; 4.做好“十一”放假安全教育。 |
十月 | 饮食教育 宣传月 | 1.饮食教育宣传月活动; 2.食堂及小卖部管理人员培训。 | 1.组织开展饮食教育宣传活动,加强饮食卫生安全检查。 2.做好秋季运动会安全工作; 3.安全制度建设、台账资料、安全教育等专项检查。 |
十一月 | 应急管理 演练月 | 1.安全应急演练; 2.用火、用电安全宣传教育; 3.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培训。 | 1.第二周为“中小学生应急演练周”, 督促学校开展公共安全应急知识宣传,开展集体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2.11月9日为全国消防日,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3. 进行冬季用电、防窒息等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用电安全自查; 4.消防安全工作专项督查。 |
十二月 | 法制教育 宣传月 | 1.全国法制宣传教育; 2.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专项培训; 3.元旦安全教育。 | 1.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2.进行防雪、防冻等预防恶劣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 3.做好“元旦”放假安全教育; 4.期末安全工作专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