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热点专题 > 历史专题 > 2011年公祭大禹陵 > 人文传承

大禹是中国的“立国之祖”

发布日期:2010-04-19 11:13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已广为人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大禹又是中华民族的什么?我们认为,大禹是“华夏之祖”、“中华立国之祖”。

  大禹是不是“中华立国之祖”关键在于夏朝是否存在、大禹是人是神、创建夏朝的是禹还是启?

  1、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时治学十分严谨的史学家,他在《史记·夏本纪第二》写道:“帝舜荐禹于天,为嗣。……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可见,司马迁是确认禹是“夏后”(夏)朝第一个国君的。自禹开始,中华民族由部落联盟形成国家,并有明确的国号(夏后)和行政区域(九州)。

  2、夏商周断代工程

  由于在2000年之前,我国确切的历史年代只能上推到公元前841年,即《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第一年是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往前的文明史既无文字记载,又无实物佐证,难怪司马迁及其后的许多史学家的说法均有人质疑。

  1995年原国务委员宋健提出,世界四个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绵延不绝。但我们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有文字记载的还不到三千年,中国的文明史需要弄清楚。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阶段,但古文献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尤其是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一千二百多年历史过于简略,没有一个公认的年表,已经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从科学研究来说,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史,缺少一个公认的时间尺度,从社会效益来说,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于民族自尊心有影响。这不是凭爱国热情所能解释的,而是需要审慎的科学研究和论证。

  1996年的5月16日,在宋健、李铁映两位国务委员亲自主持下,正式宣布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科技部按照系统工程原则来建立的大型项目,建立了9个课题、44个专题。是我国“九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它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的年代学,就是说要制定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

  科技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教授、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李伯谦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席泽宗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仇士华研究员等四人担任首席科学家,分别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历算、科技测年技术等四大门类,直接参加的专家学者达200多人。

  2000年9月,项目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同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办公室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正式出版发行, 《夏商周年表》向全世界隆重公布。

  夏商周断代工程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00年中国的十大基础研究之一,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商周年表》,“夏朝”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第一位国君是禹。(详见《夏商周年表》)

  3、辞书和《中国历史》教科书

  辞书:《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及其他2001年以后出版的词典(辞典),凡有《我国历代纪元表》的,均根据《夏商周年表》作了修订。

  历史教科书: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素质教育新学案)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等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做了修改,在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篇章中说“禹,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经济发展,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3、其他文献

  许多书籍和文件都有大禹是“立国之祖”的论述,如: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丛书《华夏人杰——大禹陵》一书说“大禹是我国的立国之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在大禹立国以前,华夏民族是多元的,没有一 个中心,自大禹立国开始,华夏民族才开始形成一个中心,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才开始形成。禹是第 一个实现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巨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我们华夏民族统一发展的基础”。又如:1994年12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呈报省委、省政府的请示,明确阐述:“大禹是中国的立国之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禹是“华夏之祖”、“中华立国之祖”是由于有充分依据的。

  附录一:中国历史文化的几个概念

  1、华夏

  中国古文化有两个源头:一为以玫瑰花为标志的仰韶文化,二为以龙为标志的红山文化。“花”古语同“华”。华、龙同步发展,在距今5000年间实现了结合,迸发出文明的“火花”。华的传人与龙的传人又进一步融合,以他们为主体,在中原大地上共同开启了伟大中华文明序幕。

  2、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的武王时代,有三个含义:①天子居住之地,即京师;②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原”; ③夏商周融为一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华夏”同义。秦到清,我国境内各个朝代都以“中国”作为王朝和政权的统称,并以一家一姓“社稷”、“天下”为朝代国号。1912年以后,无论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简称“中国”。

  3、中华

  “中国华夏”的简称。

  4、夏朝

  “夏”,又称“夏后”,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国号。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划定行政区划(九州)、制定律法(夏历、夏典),经济和社会有了巨大进步,实现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飞跃发展的国家。

  附录二:《夏商周年表》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年数

 

 

 

 

 

 

 

 

2070—1600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年数

 

 

 

 

 

1600—1300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颤"字去掉"页")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迁殷前)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年数

盘庚(迁殷后)

1300—1251

50

小辛

小乙

武丁

1250—1192

59

祖庚

1191—1148

44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1147—1113

35

文丁

1112—1102

11

帝乙

1101—1076

26

帝辛(纣)

1075—1046

30

西

武王

1046—1043

4

成王

1042—1021

22

康王

1020—996

25

昭王

995—977

19

穆王

976—922

55(共王当年改元)

共王

922—900

23

懿王

899—892

8

孝王

891—886

6

夷王

885—878

8

厉王

877—841

37(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

841—828

14

宣王

827—782

46

幽王

781—771

11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