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业
发布日期:2011-11-14 14:27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2009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33万千瓦,较2008年提高8.37%;完成水稻机插面积13.77千公顷,其中应用无盘简易规格化育秧技术的机插水稻面积1.28千公顷。主要农作物机耕面积159.07千公顷、机收面积104.73千公顷,全市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60%。
【推广农业新机械20150台(套)】 全年全市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054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4517万元,省、市级补贴资金1537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1.56亿元,购置各类农机具20150台(套),财政补贴资金总额、机具推广数量均为全省第一。其中新增联合收割机384台、大中型拖拉机168台、8.80千瓦以上手扶拖拉机607台、小型耕作机694台、插秧机378台、新增植保机械1331台、茶叶加工机械12118台。
【建成7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全年全市新建7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3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村和74个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全年共发生拖拉机交通事故99起,死亡35人,受伤86人,直接经济损失16.80万元。与2008年同期比较,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上升10%、34.60%,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下降10.40%、14.30%,无一次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死亡1人的道路外农机死亡事故1次。
【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占全省总量的近1/6】 全年全市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41家,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达102家,占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的近1/6。全年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的作业面积为59.33千公顷以上,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34%。其中,水稻机插面积7.71千公顷、油菜机收面积0.49千公顷,机耕面积18.57千公顷、机收面积29.29千公顷、机烘粮食2000余吨,实现农机经营收入9200余万元,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全市粮食烘干机拥有量达102台】 年内,针对早稻收获期间连续阴雨造成部分粮食无法干燥,给农民带来较大损失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以烘干中心为代表的区域服务中心建设。全年全市共推广烘干机47台,设立35个烘干点,对外提供应急烘干服务。据统计,全市粮食烘干机拥有量已达102台,2009年共对外烘干粮食2万余吨,农机应急抗灾能力显著提升。
【“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30万户】 至年底,全市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30万户,启用数为28.49万户,向农民发布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等85000条。新增网上摊位133家,累计达到883家,产品数目达3800多种,并在25家各级各类网站建立了宣传链接图标。在省级“八个一”建点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了“百个信息示范点”创建工作,增加示范点用户群的分类、成交记录的规范化、典型事例的深度报道、科技书屋的建立、科技简报的编发等服务内容,带动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深入推进。
【“万村联网”工程村级网站建成比例达97%】 全年全市扎实推进“万村联网”工程建设,目前已建成2166个行政村网站,完成比例占全市行政村的97%,建立栏目25000个,发布信息72000条,其中绍兴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万村联网”村村通。
【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服务开局良好】 5月16日,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服务在全市全面启动。至年底,共累计发送“每日一助”信息608条,接到反馈信息35000次,达成农产品交易和意向4200万元。并与绍兴电视台联合把有价值的“每日一助”信息在每周日晚的“三农一线”栏目中播出。
【研发农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 年内,研发了“面向农村信息服务点的多级网络管理平台”,其“傻瓜式”信息发布、“便捷式”自助建站、“多站式”信息共享技术,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最大化,获2009年浙江省农业丰收一等奖。联合开发的“绍兴市水产远程诊断防治系统”通过省级鉴定,项目建立的基于症状/图片的病害诊断模型技术国内领先。
【4家农业信息单位获省级荣誉】 年内,市本级、诸暨市、绍兴县、上虞市等4家农业信息单位获“2009年度全省农民信箱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其中,市农业信息中心继上半年获省政府表彰的“2005~2008年度全省农民信箱工作先进集体”后又被农业部授予“2009年度全国农村信息化杰出贡献单位”荣誉。(刘伟青)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