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10年绍兴年鉴 > 生态环境

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

发布日期:2011-11-14 11:01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9年是浙江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第二年,全市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污染整治。一是加强重点企业整治。对不符合规划布局、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搬迁、转型,共搬迁(关停)污染企业80余家,改造提升30余家、淘汰30余只重污染项目。切实推进企业污水预处理设施建设,130余家企业建成投运污水预处理设施,能力达33.50万吨/日。二是加强重点园区整治。按照18项规范化整治要求,开展省级开发区规划环评、污水管网改造、规范企业环境行为,推进开发区污染整治,诸暨市珍珠产业园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等9个园区通过验收。三是加强重点行业整治。对印染行业,实施气流染缸替代传统染缸,目前在用数量达110只,替代产能3亿米/年,同比节水75%,节电33%;对化工行业,大力开展废水高浓度母液处理、恶臭废气处理等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整治,共投入1.20亿元,建成8家高浓度母液预处理装置,39台(套)废气收集处理装置。萧绍区域(绍兴片)印染化工行业污染整治通过省整治办验收。

  【污染物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年内,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首要任务来抓,按照《绍兴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减排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加快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督促各县(市)建设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生活污水收集网络,强化生活污水集中处置。二是推进工业企业限期治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共下达限期治理二批,实施中水回用企业近90家,已形成26万吨/日回用能力。三是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搬迁(关停)污染企业80余家,改造提升30余家、淘汰30余只重污染项目。四是启动了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的提升转型搬迁工程。五是强化热电企业二氧化硫工程减排作用,通过降低发电煤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减排潜力。六是完善科技监管水平,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加大监管力度,努力以监管来促进减排。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年内,市环保局结合国家八部委“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以“清风行动促减排、飞行监测查超标”为抓手,采取部门联合、市县联动的方式,坚持从严执法,重点打击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减排大局的环境违法行为。对每件信访案件认真处理,和群众及时沟通,不断提高办结质量和处理效率。全市共检查企业2463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8792次,立案449家,处罚2584万元,共处理信访4569件。

  【环境监管体制不断创新】 年内,市环保局注重工作创新,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改善环境管理效能。一是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优化排污权资源的配置。全市全年共缴纳排污权有偿使用金1569万元。实施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联合银行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试点,为39家企业进行抵押贷款授信1亿2千万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实行污水按浓度收费政策,从6月1日起,对绍兴污水处理厂进管污水实施新的浓度收费标准,对进管水质化学需氧量超过标准的,每增加100毫克/立方米,收费提高0.20元。1月份开始,又修改完善收费标准,实行按梯度收费。通过按浓度收费政策,形成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加快污染治理进程。三是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预警查处机制,自7月1日实施以来,共预警企业200余家次,仅市本级立案查处50余家。四是实施工业企业废水超标进管企业通报曝光制度,全年对79家超标企业进行市政府通报,20家超标排放企业进行媒体曝光,有效震慑了超标排污企业。

  【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全年全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成投运绍兴污水处理厂三期(20万吨/日)和上虞污水处理厂二期(12.50万吨/日),全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135万吨/日,约占全省的1/5多。二是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施市区生活小区接入工程、绍兴县安滨线工程、杨汛桥镇生活污水收集工程等重点配套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管网32千米,新增污水处理量9000吨/日。三是进一步提高固废综合利用能力。市垃圾和污泥处理综合利用工程是省、市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5.50亿元,5月底实现了三炉二机运行,现已形成了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污泥500吨的生产能力。建成投运了日处理20吨危险固废和10吨医疗废物的绍兴华鑫环保二期工程,上虞市建成日处理固废20吨的振兴固废处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以及占地4.67公顷的杭州湾工业园区固废填埋中心,基本实现生活垃圾与危险固废安全处置的全覆盖。相继建成投运了中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500吨/日污泥焚烧发电项目,二期500吨/日和三期1000吨/日项目正在建设和报批之中,上虞春晖热电750吨/日、蓝星集团500吨/日和诸暨八方热电500吨/日污泥焚烧处理工程已经启动。同时,大坞岙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正在建设中,确保建成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开展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整治集中行动】 年内,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置集中整治行动,以全市11个省级开发区和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和印染、化工、医药、造纸、电镀等5个行业为重点,全面调查工业企业污泥的产生量和处理处置情况,规范污泥处置,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安全处置。各县市根据实际,积极开展工作,上虞市制订《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贮存处置整治标准》,抓紧建设污泥焚烧设施;诸暨市要求58家污泥产生企业与定点单位签订处置协议,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徐晶锦)

  【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整治】 年内,深入实施“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对318个待整治村进行了整治,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达到93%,生活污水处理比率达44%,村庄整治率达71.08%。完成19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项目和2家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并通过验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千万工程,全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约16.67万公顷(次),有机商品肥推广使用量比2008年提高5%,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年全市新创建12个省级生态乡镇,累计获全国优美乡镇13个、省级生态乡镇49个。

  【加强辐射环境管理】 全年全市全面履行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统一监管职能,强化重点企业的辐射安全监管,不断推进核与辐射应急能力建设,确保了全市辐射环境安全。一是严格辐射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审批。全市辐射审批项目共52个,其中省委托审批项目6个,射线装置项目22个,放射源项目8个,电磁辐射项目16个。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台账,专门组织力量对全市涉辐射单位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做到帐实相符。三是抓好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工作。通过文件、会议及上门服务、加强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督促相关单位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全市发放辐射安全许可证46家,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徐晶锦)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