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9年,市城管执法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严管优秩序、规范赢民心、和谐促发展”等执法理念,以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为标准,抓好便民为民、服务疏导、优化环境等执法前置的管理工作,相继开展了市区无证流动早餐摊专项整治、公祭大禹陵暨第二十五届兰亭书法节市容环境秩序整治、配合市语委开展街面招牌广告汉字规范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秩序整治、“迎国庆、讲奉献、优秩序”主题活动市容整治、第十五届中国绍兴黄酒节环境秩序整治等活动,优化了市容秩序,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50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张,劝导教育各类违章29万余次,取缔流动摊点2万余个,清刷城市“牛皮癣”5万余张,拆除(阻止)违法建筑536起,1.93万平方米。
【审核一般程序案件594件】 年内,市城管执法局修订完善《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等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把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关;制定《户籍证明调处办法》、《房产信息调处办法》、《邮政快递传送法律文书办法》等;牵头组织实施市区餐饮业油烟废气治理工作,抓好试点治理工作。全年累计审核一般程序案件594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52件,强制执行一般案件27件。
【重点街区实行网格化管理】 年内,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要求,优化配置力量资源,重点对市区解放路、胜利路、东街、人民路等严管街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将严管街区合理划分为38个点、26个路段,每个点、路段、片区以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管理,实施点控、路巡和面查等三级管理制度,重点对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强行乞讨、乱涂乱画、乱扔乱吐、乱贴小广告、人行道车辆停放等行为进行管理,使城管执法在人员、时间、区域、责任上,形成全覆盖、精细化和无缝隙管理。
【实行夜宵摊相对集中管理】 年内,以“先搞点做样、再面上推开”为要求,做好夜宵摊集中管理工作。人民路原弹力丝厂门前路段为试点,在抓好破路通电、帐篷设计制作、做好摊主宣传说教、自愿报名、统一抽号选位、签订进点协议、摊位(帐篷)无偿使用等工作下,集中了区块内夜宵摊点,入场后做到服饰统一、时间统一、设施统一、帐篷统一、摆设统一等五统一。在搞点做样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老城区范围内6个夜宵摊网点先后实现规范集中。同时,尝试采取公司外包社会化管理模式,点上抓出摊时间、卫生保洁等规范化管理,面上抓严格管理,发现零星夜宵摊,予以坚决取缔,实施市区夜宵摊点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完成1157辆三轮车置换工作】 年内,市城管执法局出台《关于加强绍兴市区客运三轮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调研、新车样式确定、招投标、制作生产等程序,积极稳妥推进新车置换工作,年底前,1157辆新车全部置换完毕。同时,做好人行道机动车停放管理,合理施划停车泊位,主动联系驾校、洗车行、商场和酒店等126家共建单位,签订了“人行道泊位自管承诺书”,共同参与管理,向驾驶员发放停车导示图和温馨提示卡,倡导车辆停放一车一位,全车入位、首尾对齐,实施泊位图示化、秩序规范化、管理人性化,着力缓解市区停车难和交通堵的现状。
【捕捉各种犬类1033只】 年内,市城管执法局建立完善了犬只捕捉、登记、免疫、年审、无害化处理等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大无证犬捕捉力度。走进街道社区,开展上门犬类管理服务。同时,根据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进市区二环线外皋埠、东湖镇等犬类管理。全年累计捕捉各类犬只1033只(捕捉后办证135只、无害化处理868只)。
【“数字城管”开始运作】 年内,根据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精神,市城管执法局制定出台了《推进绍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和《绍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该方案,做好《绍兴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编制、项目技术方案论证会、招投标等各项前期筹备工作。中标单位市电信公司已开始全面运作,预计在2010年上半年正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余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