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10年绍兴年鉴 > 口岸管理

检验检疫

发布日期:2011-11-14 13:3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9年,绍兴检验检疫局贯彻落实全省系统检验检疫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初制定工作目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48342批、金额554879万美元,比2008年分别下降2.20%和17.93%。其中,检验出境货物147218批、金额534996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8%和10.86%;检验入境货物1124批、金额19883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3.09%和73.81%。完成包装鉴定10431批,同比下降2.99%。发现不合格出境货物563批、金额1540万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0.38%和0.29%;发现不合格入境货物129批、金额4758万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11.48%和23.93%。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33391份,签证金额101465万美元;签发一般原产地证20846份,签证金额56823万美元;签发区域性原产地证7450份,签证金额28251万美元。绍兴检验检疫局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被评为国家总局人事档案管理一级单位、全省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直部门(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市级机关(部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一等奖单位,并获市行风建设成效显著奖、市服务地方发展特别贡献奖;诸暨办事处检务窗口通过省级“青年文明号”考核。
  【推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按照国家总局和省检验检疫局统一部署,细化二十二项具体工作,开展食品、农产品、添加剂、敏感机电产品、玩具、出口非洲和中东国家产品等专项整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服务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类宣传培训咨询6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43份,帮扶企业249家次,培训企业管理人员556人次,开辟专栏专题报道信息102次。
  【开展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整顿】 年内,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围绕七类重点企业、4个重点区域和3个重点部门,全面开展出口食品安全大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出口茶叶掺杂使假集中整顿、重点出口企业突击稽查、进口食品和化妆品后续监督检查等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26人次,清查出口食品企业71家、出口食品原料备案基地49家;与企业签订承诺书68份,配备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员2名、企业食品安全员74名;拆除不合格茶叶炒干机227对,抽取各类出口茶叶原料样品350个,查获不合格出口茶叶35批,暂停3家企业出口报检资格;备案管理进口食品和化妆品经营单位36家、进口食品收货人3家,开展进口食品和化妆品后续监管5次。
  【帮助企业享受关税优惠5500余万美元】 年内,围绕各级“保增长、调结构、稳外贸”精神,实施“外贸服务月”活动,开展走访调研出口企业、宣讲外经贸政策等活动,举办各类培训66次,培训人员760余人;实行出入境检验检疫“5+2”与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检务大厅设立业务部门值班窗口,提供“一站式”快捷服务;推行供港活猪企业“办事处报检出证、局本部检验监管”新模式;压缩检验检疫周期流程,公布承诺新周期。先后帮助11家黄酒企业和5家茶叶企业完成软硬件提升改造,推进浙江步森集团免验帮扶工作,推动8家出口工业企业和3家竹木草制品企业获得一类管理,指导1家企业实验室获省检验检疫局认可,帮扶1家水产品企业保持对外注册资格。全年共减免企业各类收费487万元,帮助企业享受关税优惠5500余万美元。
  【认证全过程执法监管体系试点工作获省肯定】 年内,绍兴检验检疫局围绕作为全省系统唯一实施认证全过程执法监管体系试点单位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形成一套从认证企业到认证机构的全方位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全年共检查管理体系认证企业70家,入境验证3C认证产品7批,后续监管免办3C认证商品37批,暂停或撤消管理体系认证书6份,立案查处违法认证机构3家、违法企业3家,初步建立“试点认证企业全备案、试点认证机构全报备、检验检疫日常监管与专职执法稽查相结合”的全过程执法监管体系,获省检验检疫局领导肯定。
  【新增各类监管企业215家】 年内,进一步扩大电子监管覆盖面,新增电子监管企业135家,累计已达875家,批次比例占报检总批次的60%,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新增视频监管企业5家,累计已达41家。木包装除害处理企业检测数据100%自动传输,标识加施100%视频监管。大力推广直通放行、绿色通道、无纸化报检等快速通关模式,提高通关效率。新增直通放行企业10家,累计达53家;新增绿色通道企业16家,累计达71家;新增无纸化报检企业15家,累计达144家;新增单证集中提交企业34家,累计达142家。
  【推进“大唐袜业”示范区建设】 年内,积极落实《诸暨“大唐袜业”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备忘录》各项举措,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内出口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共帮助举办专题培训班四期,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150余人次,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生态纺织品技术规范标准和欧盟REACH法规等,有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并充分发挥浙江检科院绍兴分院技术优势,收集整理国内外最新袜业标准,分析所需检测项目,拓宽检测领域,先后抽取示范区内40家企业的袜产品进行全项目检测,摸清产品质量水平,帮助企业和政府找准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突破口。
  【完成新调整法定商检商品20347批次】 年内,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2009年检验检疫目录商品调整公告,绍兴地区约有11.40亿美元(2008年出口实绩)产品被调整列入进出口法定商检目录,涉及960余家企业的十二类商品;实施输送埃及装运前检验产品2.59亿美元,占全省近三分之一,涉及企业670余家。面对业务量调整,绍兴检验检疫局克服时间紧、人手不足等困难,按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共受理新纳入法定商检目录商品申报1.90万批次、货值4.09亿美元,开展输送埃及监装产品1347批、货值6490.19万美元,有效地保证企业商品顺利出口。
  【妥善应对甲型H1N1流感传入传播】 年内,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绍兴检验检疫局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和每日报告制度,开展对流通领域入境肉类清查、疫区入境集装箱及货物批批查验、供港猪疫病疫情防控检查和陆路口岸(袍江国际物流中心)存储场地卫生防疫消毒等工作,以防止甲型H1N1流感传入传播。针对所属内陆局防控特点,重点加强对供港猪场等敏感区域监督,出台防疫消毒、人员进出、疫情检查等七项举措。特别是在加拿大发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案例后,立即对3家供港活猪养殖场采取抽样检测样品270个,均为阴性。
  【实验室通过CNAS复评审/扩项评审】 年内,绍兴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争取到地方财政扶持实验室建设资金250余万元,顺利通过CNAS复评审/扩项评审的现场审核,共有十类产品、130个项目、320个标准获得能力认可和计量认可;参加并通过IIS组织的纺织品重金属和甲醛国际能力验证活动,新开设黄酒中氧化钙、蔬菜农药残留、富马酸二甲酯等11个检测项目;与浙江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申报了《基于出汗暖体假人法的服装热湿传递性能测试研究》等科研项目;与国际羽绒羽毛实验室签订检测项目分包合作协议;获国家质检总局制标立项1个,获省检验检疫局科研立项7个,由国家质检总局资助的《动物附红细胞体病检疫技术研究及进口动物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王仲达)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