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发布日期:2011-11-14 10:48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2009年,绍兴市中医院入选国家重点中医院项目建设单位,建筑面积26523平方米的门诊医疗楼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绍兴县中医院搬迁至原绍兴第四医院;上虞市中医院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的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投资1.43亿、建筑面积55876平方米的新昌县中医院启用;诸暨市、嵊州市中医院改扩建设项目正在规划中。全市中医院建筑总面积达17.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48亿元。
【评出首届全市名中医10人】 10月26日,市卫生局主持在全市卫生系统评选出王仁灿、毛水泉、冯玲(女)、朱均权、沈钦荣、金普放、骆学新、钟建平、高彦炜、傅云其等10人为首届绍兴市名中医,市政府予以命名表彰。年末,全市累计已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人、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师1人、浙江省名中医6人、省基层名中医7人、绍兴市名中医10人、市中青年名中医21人、市基层名中医10人。
【加强越医文化研究和推广】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绍兴市政府、浙江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和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越医文化论坛暨张景岳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市区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省卫生厅厅长杨敬,绍兴市市长钱建民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越医文化、张景岳学说的专家及中医药文化爱好者共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年内,越医文化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市中医药文化研究所对320种绍派医学典籍进行整理研究,并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联合开设“越医溯源”专栏,介绍推广越医文化。《绍兴医药文化》、《绍派伤寒与通俗伤寒论今释》、《张景岳、俞根初医方》等越医著作相继出版。
【创建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5个】 年内,全市以创建“中医药进社区先进单位”为载体,推动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全市1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中医门诊、中药房。全市累计创建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5个,市级“中医药进社区先进单位”81个,农村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王健)
医教科研
【概况】 2009年,全市卫生系统共获省级科研项目16个,其中,省科技厅项目2个,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计划A类项目4个、B类项目1个、青年基金项目1个、重点推广项目4个,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4个;获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16个,其中二等奖4个、三等奖12个;获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三等奖4个,获奖总数创历年之最,居全省地市榜首;获2008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个;获市科技计划项目40个,其中重点项目10个、一般项目28个、推广项目2个;获市科技进步奖25个,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获奖数居全市各行业之首。有21个学科被命名为市第三批医学重点学科,全市卫生系统累计创建成功三批47个市级重点学科。
【3人被确定为省“151人才”培养对象】 年内,全市卫生系统3人确定为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人被确定为绍兴市领军人物,11人被确定为第六批市拔尖人才,8人被推荐为省“151人才”后备培养对象。全年参加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试2390人次,中医规范化培训考试156人次,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及考试918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试101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考试273人,医师资格培训考试388人。第二轮乡村医生注册培训统考1926人,第三周期初级卫技人员考试2711人次。组织2565名卫技人员培训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王健)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