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至2009年底,绍兴县县域面积为1177平方千米,下辖15个镇、4个街道,有302个行政村、7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为71.78万人,暂住人口为69.4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26亿元,比2008年增长9.80%。财政总收入81.20亿元,同比增长7.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60亿元,同比增长13.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07亿元,同比增长12.20%。工业产值2372.27亿元,同比增长5.30%。建筑业实现总产值728.75亿元,同比增长11.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89亿元,同比增长16.30%。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为1.80%;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2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96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682元,同比增长9.80%。城镇登记失业率3.46%,人口自然增长率0.45‰。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列第5位,在全省县(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居首位,再次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
【实现农业增加值23.96亿元】 积极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扶持发展粮食生产,调整种养结构,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全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95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5.10%;粮食总产量20.93万千克,同比增长6.10%;实现农业增加值23.96亿元,同比增长4%。并成功举办中国第二届兰文化博览会、绍兴县现代农业暨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
【完成工业总产值2372.27亿元】 全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372.27亿元,比2008年增长5.30%;工业投资156.08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纺织业实现产值1310.95亿元,同比增长9%;利润43.61亿元,同比增长24.10%;新兴产业完成投资80.91亿元,同比增长32.70%。
【实施“三个一批三年千亿”计划】 年内,绍兴县制订实施“三个一批三年千亿”建设计划,完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郊型现代农业项目投资193.78亿元。实施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引进县外内资40.48亿元,增长52.70%。组织开展“布行天下”系列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完成进出口总额84.20亿美元,同比下降14.80%;其中自营出口60亿美元,同比下降6.60%。自营出口在全省出口十强县(市)中降幅最小,总额跃居第1位。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6:62.29:34.05】 年内,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从2008年的3.56:63.89:32.55,调整到3.66:62.29:34.05。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23.12亿元,比2008年增长14.20%。开展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52家企业完成分离任务。巩固扩大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成果,大香林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乔波冰雪世界建成开业,春秋两届旅游节成功举办,实现旅游总收入58.61亿元,同比增长18.60%。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实现销售额82.18亿元,增长163.80%。
【开展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省级试点】 年内,在全县开展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省级试点工作,促进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先后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纺织印染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绍兴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滨海工业区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新增“纺织特色名镇”3个。科创大厦、创意大厦建成投用,30家纺织创意机构签约入驻。
【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7家】 年内,着力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区域科创服务中心1家、省科技型企业18家。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牵头建立的国家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通过国家科技部立项。新增浙江名牌产品8件、国内注册商标453件、国际注册商标232件、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项,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37件。新增上市公司3家,股改重组企业3家。
【实施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 年内,县委、县政府重视发挥轻纺市场在保增长、促转型中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市场集群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轻纺市场实现成交额707.94亿元,比2008年增长11.60%,新增市场经营户1763家,累计总数达19172家,新增国(境)外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和外商投资商业企业179家,累计总数达828家。东升路市场、服装家纺市场等主体市场和国际会展中心等配套工程建成投运,国家纺织面料馆启动建设,东升路市场创建为“浙江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组织开展“展旺柯桥”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纺博会、汽博会、房交会、创意产业博览会等。
【编制完成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年内,编制完成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完成房屋拆迁135.40万平方米;杭甬客运专线、柯袍线二期、镜水北路、综合档案馆等工程进展顺利,萧甬铁路绍兴县城区段高架改造和县体育中心项目启动建设,群贤路全线贯通,柯桥至杭州的城际公交开通。发展城市商贸,万达广场、沃尔玛等大型商贸项目落户柯桥,瓜渚湖北岸公园开园。加强城市管理,通过“数字城管”国家试点城市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县级试点城市,二期深化扩面工作有序推进;依法开展城区“四小车”管理,加强轻纺市场周边秩序综合治理;开展市容环境和卫生整治工作,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7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6个中心镇完成建设投资15.08亿元】 年内,绍兴县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完善省、市中心镇机构设置,“扩权强镇”实现全覆盖。加强城镇规划,编制完成城镇新社区布局规划。实施一批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商贸和住宅房产89.95万平方米,新建供排水管线77千米、排污泵站5座,新建、改造10千伏公用电网112.60千米;6个省、市中心镇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5.08亿元,比2008年增长31.20%。
【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7家】 全年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全县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7家,土地流转率达50.60%,比2008年提高5.80个百分点。
【全县家庭工业产值达190.50亿元】 年内,继续发展农村家庭工业,新建家庭工业集聚点10个,全县家庭工业产值190.50亿元,同比增长12.70%。
【安排20.73亿元改善民生】 年内,绍兴县深入实施“六个所有”民生计划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全县10万学生享受免费教育,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稳步实施,市教育基本现代化示范镇实现全覆盖,新建农村幼儿园10所,创建成为全市首个学前教育先进县,重视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新创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3所;新增城镇就业1305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582人;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增23870人,完善城乡老年居民生活保障体系,实施长寿老人补贴制度,惠及16万城乡老年居民,城镇、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分别从300元、210元提高到340元、240元;落实经济适用住房260套、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对245户农村困难群众实施危旧房改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五轮参保人数56.49万人,参保率96.60%,比第四轮提高1.50个百分点;共为174.77万人次报销医药费1.14亿元,人口受益率达54.80%,比2008年提高16个百分点,开展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体检率达80%;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残疾人事业有新提升。全县共安排20.73亿元用于民生改善,同比增长16.50%。(徐金玉)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