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
发布日期:2011-11-14 11:22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至2009年底,诸暨市域面积为2311平方千米,下辖23个镇、1个乡、3个街道,有467个行政村、67个社区(居委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7.50亿元,比2008年增长9.50%,人均突破70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75亿元,同比增长1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01亿元,同比增长16%。自营出口32.13亿美元,降幅低于全省4.60个百分点。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4.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57亿元,分别增长8.70%和11.50%,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达54.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62元,分别增长8.60%和9.90%。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533万人次,华东国际珠宝城评为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和国家4A级旅游区。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06.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2万人,人口出生率7.28‰,死亡率6.88‰,人口自然增长率0.40‰。
【编制“6+2”现代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大产业”发展要求,将全市原有15大工业块状进行整合提升,形成袜业、珍珠业、铜加工及新型材料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环保新能源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加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致力打造“6+2”现代产业体系。全年基本完成“6+2”共8个现代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 年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和新产品产值分别增长51%和16.10%。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30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增长18%。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任务。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外拓基地1466.67公顷。推进袜业提档升级,编制珍珠产业文化创意发展规划,环保装备向“三电”进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双千工程”,成为全省首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基地。新增中国驰名商标7件,跃居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第6位。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6项,开展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市工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专利授权量增长21%,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
【成功创建省首批环保模范城市】 推进节能降耗,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落户诸暨,成功创建省森林城市和省首批环保模范城市,并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验收。
【完成年度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任务】 年内,全市完成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创建47个市级新村、5个绍兴市全面小康示范村,23个镇乡(街道)实行专业保洁,培训农民2.60万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深入推进,“双百结对”活动持续深化。诸安快速通道、五纹岭隧道建成通车,青山、征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店口诸北新城建设、中心镇培育和陈璜等区域发展成效明显,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白塔湖列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验收。
【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69.70%】 全年,市财政民生支出比2008年增长15.30%,占总支出的69.70%,通过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完成绍兴农校迁建和职教中心组建工作,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4个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乡,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博物馆陈列改造完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周末剧场和“文化诸暨、幸福万家”活动广受欢迎。“健康诸暨”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新增4个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省首批卫生强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先进单位。新增城镇就业1.23万人。实行城乡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制度,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5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3万人,84.80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造农村危旧房519户,廉租住房保障211户,基本完成石壁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18千米,发展数字电视15万户,改善近6万农民饮用水条件,完成14个老小区和12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开展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农村“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成为省食品安全示范市。
【帮扶企业破解难题】 年内,深入开展“走进企业、破解难题”活动,企业奖励扶持资金达2亿元,减免缓停涉企税费2.68亿元,50多家企业赴京与央企、国企、军企对接,百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诸暨行,成功举办投资环境和回归项目双向推介活动。
【实施“三年千亿行动计划”】 抓住中央和省保增长、扩内需契机,计划利用2009~2010年三年时间,推进一批工业技改、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惠民实事项目,累计总投资近千亿元。全年全市共完成项目投资252.46亿元,其中完成政府性投资34.81亿元、工业性投资145.10亿元、第三产业投资72.55亿元,有31个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8484.50万元。
【获“中国金融生态县市”称号】 年内,诸暨市率先在全省实施排污权、商标权和珍珠仓单等质押贷款,引进设立华夏、招商等市外商业银行,扩充创业投资公司,用活企业应急互助基金,赴杭州等地举办银企恳谈会,没有大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发生困难。全市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141.70亿元,是2008年的2.10倍。由此获“中国金融生态县市”称号。
【“三外”经济再进全省十强】 全年全市合同外资18537万美元,外商实际投资23225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13.20%。实现进出口总额400731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21264万美元,同比下降9.20%,降幅低于全省4.60个百分点。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2家,总投资6808万美元。“三外经济”再次进入全省十强。
【全省首家县级医疗纠纷调解机构成立】 年内,诸暨市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医疗纠纷调解机构,主要包括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筹集医疗风险金、赔偿金以保险形式由第三方支付。至年底,共受理纠纷222起,成功调结207起,涉及赔偿金额357.50万元。成功调结的207起中有52起经医调会调查,认为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患方认可结论,纠纷有效化解。(吕靖江)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